暑假即将来临,孩子问我们假期会去哪儿旅游。
孩子年幼时,每次出去游玩的地点都由我们大人决定;自从她上初中后,一般都由孩子自己做决定。今年也一样,孩子说丽江很好,她的几位同学已去过了。我们就决定去云南丽江。
可今年意外连连,首先是我七月中旬得参加培训;紧接着老公他们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聚会刚完,老公又得上一周班才有时间。正是这一周时间,第一次改变了我们的旅行计划。老公的同事去过丽江,他们说去丽江不仅不方便,而且很多地方也没什么看头,其自然风景与我们湖南大同小异,还不如在电脑电视上看更直观更美丽更全面。
我们听了,觉得有道理。一方面,大人和孩子的眼光不同,孩子们去的地方不多,对什么都好奇,有兴趣,而大人见多识广,孩子认为值得一看的,大人可能以为不过如此吧;另一方面,孩子去过丽江的同学,大多是四川云南贵州那几个省的,他们离丽江近,路线熟,行走自然方便。老公还解释,孩子虽在那边上学,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去过,如果以后遇上意向一致的同学,他们可以一起去的。孩子答应了。老公还提了一个请求:我们一起去的地方至少要交通方便。尽管我和孩子有的是时间,可老公的假期最多只能一个星期。
其实,东边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特别是我意念中的秦淮河、周庄和乌镇。孩子不喜欢人文景观,她喜欢那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还有那种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我不明说,自然怕惹她不高兴。后来,还是老公说:去东边吧,去秦淮人家,去乌镇染坊,听花鼓戏,看皮影戏和露天电影,去周庄,走青石板路,看黑瓦红墙,赏桨声灯影,听船谣,住民房……孩子听了,顿时来了兴趣。要知道,家里一套《青楼秘典》她看过好几遍,那里面好些女子跟秦淮河紧密相连;另外,俞平伯和朱自清两人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她都读过。读完后,孩子向往自己有朝一日能走进那里,真正体会一下秦淮风光。
可是,“海葵”一来,美梦便打破了。初听双台来临,孩子就天天上网查天气,守在电视机前看台风的现场报道。最终打消了去东边的念头。
她对爸爸说:我们还是别去了吧。那边的危险虽不存在了,但看不得满目疮痍,好像前年去都江堰,去青城山,也是因为泥石流后,很多景点都遭到破坏,结果没有尽兴。再说近期的天气情况也不怎么好,老是下雨下雨的。她爸爸听了,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说:还是你懂事。不过,我们大人不能食言,你自己选择吧,看到底去哪儿好。
这期间,我因感冒一直没有恢复,老是恹恹欲睡。孩子见了很紧张。主动跟她爸爸说:“还是去近一点的地方,也不一定要去一周,妈妈身体还没恢复,我担心她受不了。”
我和她爸爸听了,心里特感动。刚满十八岁的孩子就开始有责任心了。我们更不能食言,除非我实在走不动。
孩子总想找一个地方,既能让她自己如愿以偿,也能让我们去得高兴。她找呀找,终于发现了一个去处,那就是江西的婺源。她说有位同学就在婺源附近,她记得那地方很好。我记得朋友们去婺源大都在春天,去那边看油菜花;其他季节去,大概也只能看到一些人文景观了。当然,孩子总是为我着想,我不想坏了她的兴致。
孩子跟江西的同学联系后,那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景点竟然没有一点好感,她甚至直截了当地说那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也许是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孩子半信半疑后,查了下天气,仍是雨天。她又告诉我们:不行,如果是雨天的话,即使景色再美,也没什么看头。我知道,孩子最讨厌雨天。
孩子肯定烦透了。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旅行地点,她查阅了不少资料。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尽兴吧。她最后抛出一个地方:刘晓庆拍电影《芙蓉镇》的地方,也就是湖南永顺县的原王村,即现在的芙蓉镇。因为家里有《芙蓉镇》一书,她看过;而且有一次提及刘晓庆时,我还带她看过这场电影。她对里面芙蓉镇古老的生活习俗很感兴趣。地方定下后,孩子便开始查那边的天气。
天气晴好,这一点孩子很高兴。可不幸的是,天气实在太好了,没有一点转阴的迹象,而且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她又开始担心了。她问我:“妈妈,这天气你受得了吗?”我肯定地说,可以的,不用担心。然而,她还是不放心,她说:“妈妈你不用哄我,其实这个假期不出去也没关系。我知道这种天气你一定会受不了的。昨天你还头痛胃痛,我不能让你因为我而受苦。”孩子一向会考虑别人的情绪,何况是自己的母亲,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呢。
我仍然笑着对她说“没关系的”,只要她高兴,妈妈受这点苦不算什么。可孩子不干,她说只有全家人都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她才能安心,才能玩得开心。
“可是,这么长的一个假期,你什么地方都没去呢,怎么能够开心呢?要是这样,妈妈也不会安心的。”我说。
“不会的。为了寻找自己喜欢和适合我们全家人的旅行景点,我找遍了全国各个不同地方,而且还将各种景点进行了对比,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这可是一次特别的旅行呢。妈妈,通过这次旅行,我可以写一篇调查报告了。呵呵……”说完,孩子开心地笑了。
“呵呵……”伴随孩子的笑声,我也笑出了眼泪。
真开心啊!在这次特别的旅行中,幼稚的孩子突然知道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江南,如水江南
江南多雨。春三月,如烟的江南,更是一片灰蒙蒙的天。感受不到阳光的明媚,在烟雾弥漫的清晨,顶着一把厚实的雨伞出门,去寻找一个澄明的梦。
雨小的时候,缠绵悱恻,仿佛热恋的情人般难舍难分。明明已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可那尽头,似乎还有恋人不忍离去的身影。泪,便如这缠绵的雨,飘飘洒洒,洒落在那视线的尽头,击打着那颗脆弱的心。
偶尔,久违的太阳伸出圆圆的脑袋时,远足的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走向山中,去寻觅山里的春天。潺潺的水,很响地呐喊着;蓬蓬勃勃地撞击着小溪的两岸,扩大了此岸与彼岸的距离,气势恢宏地奔腾出山野。遥望彼岸那袅袅升起的山岚,如堕烟海。若隐若现的山峰,如情窦初开的女孩,腼腆而又好奇地伸展着迷人的身姿。雨水滋润着两岸的花草树木,露出清新而多彩的丰厚,把江南的山野打扮成了一个待嫁的新娘。
沿溪而上,幽幽深谷里,有美丽的瀑布。飞瀑挂前川,悬空而匆匆扑向那无底的深渊,素湍绿潭,别有一种情趣,别有一种韵致。瀑布下落时噗噗的声响,在空谷中回荡。不甘寂寞的小鸟,唱着婉转的歌儿,在山野树木间欢呼雀跃着,传递着快乐与欢欣。还有那些自由自在的树枝,擎起了绿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一起一落间,一幅写意画瞬间定格于天地之间。
白云悠闲自在,如超凡脱俗的仙子,在蓝天下,在碧水间,尽情地舞蹈。
爬上高高的石梯,一个小小的湖泊平展如镜,静静卧于峡谷之中。连绵起伏的群山,禁不住这面神镜的诱惑,纷纷摆弄着自己,照出一个个或妖冶或雅致的身影。变幻无常的云朵,仿佛看到了心爱的恋人,凝眸俯视间,看到自己俏丽的投影,脸色由洁白,变得绯红,由绯红变得鲜红,最后如火焰般燃烧起满怀的激情。湖中的水呢,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绿如蓝的底子上,衬着摇摆的树,飘浮的云……哦,还有空中,那一队鸟,也欢呼着留下自己瞬间的美丽。
江南的春天,好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春天的江南,永远饱含着似水柔情,永远处于如梦佳期中。
角落里,那棵香樟
直到浓浓的香气飘来,我才知道那树林里有一种树,能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那是一片古老的树林。树不多,但很高很大。问旁人,才知道是樟树,因为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香味,人们叫它香樟。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棵,一位从我身边经过的朋友用手指了指墙边最里边的那棵说:就是它。
由于好奇心驱使,我走近它。那最偏僻的角落里,站立着一个忠诚的卫士。它的模样与别的树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是别的树落叶时,它却依旧葱郁;而当别的光秃秃的枝丫间长出新的叶片时,它却开始换叶了。看到那鹅黄夹杂着嫩绿,嫩绿里漫溢出新绿,新绿又环绕着老绿的叶片,我一方面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另一方面又被老叶对新叶的扶持所深深感动:它的无私奉献,一定会让新叶心存感激的。我不明白发出香气的到底是新叶还是老叶,懂它的人们告诉我:这种树以前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香气的,还有一种是没有香气的。所以,从前它只有一个名字,叫樟树。后来,人们发现有香气的树不被虫咬能够持久地生长,而没有香气的那种,生命力并不很强,故慢慢地被淘汰了。进而演化成一个崭新的名词:香樟。香樟的枝叶,树干和根都有香气,只是在旧叶飘零的时候,香气更为浓烈。因此,每当它落叶的时候,它的香味能传送到很远的地方。
难怪,我在旁边的大路上行走,也能闻到它的香味。“香樟的生命力很强,无须花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可旁边那些绿化带却费时又费力,稍不留心,就枯了死了呢。”正在旁边绿花带忙碌的、一位花农模样的大伯跟我唠叨开了。我转眼一看,那里面有开着红花的山茶,还有玫瑰之类的名贵花木。他正在精心打理呢。
我问老伯是不是学校请的花农。老伯说哪有那么高雅的称呼,不过是个守门的。偶尔有时间他就会来打理一下这些花草。我一听便来了兴致,老人熟悉种种花草的习性。他的比喻也非常通俗,说这花草树木,就像自家带孩子。有的要穷养,有的要富养;有的称惯势(意为即使娇惯也不会被惯坏),有的不称惯势(就是你一娇惯它,它就会依势而为,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有掌握了它们的习性,才能养好呢。学校下面的花园和道边的绿化带,据说换了好几轮,都是因为不会打理而死光了。
养花是要学问的,包括培养小草和树木也是如此。这我知道,因我自己也喜欢这些,偶尔养些,但都因不会打点而半途而废。老伯说,这东西也要用心琢磨,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只看书。要勤于和它们打交道,要用心对待它们,只要勤快,用心,它还能用自己的枝叶、花朵和你交流呢。说到这里,老伯竟侃侃而谈,一点也不像守门的,简直如专家般如数家珍:从某一树木的成长过程,到叶片颜色的变化;从某一花种的花期长短,到它的结果及花种的收藏;从它们需要水分的多少,到对阳光、肥料的需求他都了如指掌……
难怪他能把下面的花园、路边的绿化带及这片树林打点得这么好!他是在用心打点,是将它们当成自己孩子般精心呵护呢。我不禁被他的诚心深深打动了。我想:这些绿色植物之所以长势这么好,应该也是为他的诚心所打动吧。否则为什么以前请专人打理,仍旧弄不好呢?主要是少了这份认真,没了这份诚意吧。
老伯说完,已返回了校门口。学校里熟悉他的人说,大门是老人的职责所在地,而这些花草树木是老人的自留地。可无论是职责所在,还是自留地上,老人都会尽职尽责。他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年期终考试期间,只剩下最后一场了,好多家长到学校来接孩子。大门关着,因为担心偶尔进出的车辆影响孩子们的考试。家长们来了,都很自觉地将车停在大门外。可突然,有一辆小车却不管不顾,直接开到大门口,大声地按着喇叭,想叫老伯开门。老伯理都没理,把他挡在外面了。那人很横,下车揪着老人的衣领,威胁他,说今天如果不开门,他就要揍老伯一阵。老伯毫无惧色,说所有外来车辆考试期间一律禁止入内。说这既是学校的纪律,也是他的职责。那人竟一口一个“守门的”来贬低他。老人也不为他的贬斥所动,他凛然地回答:我就是个守门的,既然让我来守门,我就得守好这扇大门……最后,那人不得不妥协,乖乖地等在大门外,直到考试结束。
后来,大家听门外的家长说起此事,都出了一身冷汗。听说那人是邻镇的黑帮头子。但那次,他硬是没横过这守门的老伯。那黑老大离开时,还恨恨地对老伯说:在这儿是你的天下,哪天你走出去试试。据说大伯听了这话,理都没理。
是啊,大伯没必要理他。不就是因为忠于职守吗?不就是因为他坚持原则吗?从那以后,尽管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只要一提起学校守门的那位爷,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他。大家更知道,他就是那位为了学生的安全不怕得罪黑老大的爷。都说那位爷极像校园角落里的香樟树,尽管很不起眼,却守得住学校安全的大门。也正因为有他这样的守门人,这所学校才从来没有出过诸如外来人员扰乱学校秩序,打伤师生等安全事故。
香樟远去了,那位守门的大伯远去了,可香樟那沁人心脾的馨香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身边,大伯那朴素的形象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