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交流意味着共享一种想法。但是意见相左远多于思想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妨碍了你的同级、上司、下属正确评价你的看法和计划?
交流是一种相互关系。只有当每一方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时,交流才会起作用。所以进行交流就是要充分考虑你的想法、语言和表达风格,使之同时满足讲话人的意愿和听讲人的需要。
那么你如何实现交流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区分听讲对象
无论是顾客还是同事,接受方的每个人都希望感到你所要说的与他们头脑中已知的事情有联系。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当然是使交流成功的关键。
你不能迫使别人交流,但却可以造成讨论的气氛使他愿意分享你的思想、计划和主意。创造这样的气氛就会在你最想接触的人们中有效地增加你的想法的吸引力,因为它使你不只是跟踪他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准确预测他们的看法;不仅是介绍情况而且是在他们易于接受的情景中策略地提出想法以取得成功。
约翰·肯尼迪曾经把政治定义为探索可能性的艺术。他强调的就是交流。你不可能卖出市场不打算购买的东西。问题在于:什么是可能的?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指出,个人对于任何事物的态度最好是用三个信念区构成的连续体来表示:接受区、中立区和拒绝区。
按照谢里夫的说法,如果你遇到一条信息在你的接受区以内或者稍稍超出一些,你就会觉得它与你的想法相一致,而且往往会觉得比实际情况更可亲近。反之亦然,若某个想法在人的拒绝区以内,你就会觉得它不可接受,程度上也超过它的实际情况。
谢里夫的研究认为具有最大接受可能的策略是采用接近而又不超出听者中立区界限的信息,也就是他们对该事件的想法仍处于中立或未定状态的部分。
推动人们进行交流的是他们自身的需要和听讲者的需要。了解别人的感情要求和逻辑要求,亦即确定听讲者的特点,就是很快地摸清用什么方法和依据,能够满足听讲者的这些需要。真正弄明白你在跟谁说话,不仅使交流有望,而且使交流较有可能实现。
(2)明确目的,掌握信息
策略性交流的目的有两个:求得了解和说服别人。向上司报告工作,是不是让他了解你的进展?和员工一起讨论工作绩效评估,是不是试图让他们相信你对他们的评价是公正的?如果不是想求得了解,那就一定是想用来说服别人。虽然乍一看,在求得了解和说服别人之间选择交流目的似乎不那么至关重要。但不要有错误的理解。策略效果决定于目的和想要灌输想法之间的一致性。如果目的是求得了解而你的信息则是有关说服别人的,那么实际上你所能听到的就像是钉子在黑板上划过的尖叫声。反过来,如果让主题与目的协调一致,那么你所表达的对听者来说就是悦耳的音乐。许多自以为是的交流行家往往使自己陷入误区,他们把求得了解和说服别人看作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事实上,与目的不一致的信息是一种双重信号,不能产生明确而真诚的交流。就像所有的含糊其辞一样,它所造成的混乱经常超出它所促成的共识。
目的在于求得了解的信息内容或者是全新的,或者对身边的听讲者来说是新鲜的,因此,听讲者可能不会有内在的反对心理或者固有的不信任感,并欲对之争辩。目的在于说服别人的信息则负有额外的任务。无疑,后一类信息必须鼓励响应者开始去做或考虑某件事。但与此同时它们还必须鼓励响应者停止做某件事而去想另一件事,也许这件事恰恰会使他们一上来就不同意你的意见。
(3)调节交流基调
词语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意义超过词语本身。因此在努力弄清听讲对象的特点、并确定策略性交流目的及信息内容之后,下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确保选用的词语能按我们所指的含义被人理解。语言对于交流思想来说并不是很准确的工具,所以听众还依靠一些非言语的补充手段,如手势、时机选择、交谈地点,以及其他因素,从中寻找线索来理解你所说的内容。这一切构成了一种基调、一种氛围,它提醒听讲者以不限于字面的方式来理解你的信息。
改变基调实际上是你天天都在做的事,但却未必意味到这一点。例如,作为一名经理,你得经常向客户解释在开单据的做法上的小变动。如果突然写一封信告诉顾客这一消息,那么你就可能给这件事增加了紧迫感,所造成的气氛会招来许多询问,远远多于你能有的答复。你应该把这一消息放在下一次定期见面时一并据实解释。这种较低的基调有助于使你的客户恰当地看待这项新的做法。
如果交流目的是求得了解,那么交流基调应力求建立一种合情合理,多少是务实的气氛;当你力图说服别人时,则要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