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服要抓住实质
冯玉祥当旅长时,有一次驻防四川顺庆,与一支友军发生矛盾。这支友军将骄兵惰,长官穿黑花缎马褂、蓝花缎袍子,在街上摇摇摆摆,像当地的富家公子。有一天,冯玉祥的卫士来报:
“我们的士兵在街上买东西,他们看我们穿得不好,骂我们是孙子兵。”
冯玉祥看看自己穿的灰布袄,便说:
“由他们骂去,有什么可气的。这正是他们堕落腐化、恬不知耻的表现。”
为了避免引起乱子,冯玉祥立即集合全体官兵进行训话:“刚才有人来报,说第四混成旅的兵骂我们是‘孙子兵’,听说大家都很生气,可是我倒觉得他们骂得很对。按历史的关系说,他的旅长曾做过20镇的协统,我是20镇里出来的,你们又是我的学生,算起来你们不正是矮两辈吗?他们说你们是孙子兵,不是说对了吗?再拿衣服说,绸子的儿子是缎子,缎子的儿子是布,现在他们穿绸子,我们穿布,因此他们说我们是孙子兵,不也是应当的吗?不过话虽这么说,若是有朝一日开上战场,那时就能看出谁是爷爷,谁是真的孙子来了!”
几句话把官兵们说得大笑起来,再也不生闷气了。
军队就是参加打仗的,冯抓住了这一实质,因此把手下人说得心服口服。
(2)给对方台阶下
一家百货公司的一位顾客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但她说:“绝没穿过。”要求退换。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决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地伪装过。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敏售货员说:
“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过,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会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痕迹。不信的话,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为她的错误已经准备好了借口,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于是,她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特别是性格刚烈、很有主见的人,你如果说硬话;比如以命令的口吻,对方不但会不理睬,说不定比你更硬;你如果来软的,对方反倒产生同情心,纵使自己为难,也会顺从你的要求。
恳求就属于软话一种。有很多时候,你要想说服人,说软话要比说硬话效果好得多。
其实,有很多人不是不懂得说软话,而是觉得有失身份而不愿意说,即使有求于人,也不忘说几句硬话,以示尊严。这种想法虽不能说错,但并不可龋为了达到劝说目的,不妨说几句恳求性的软话。
恳求,通常是处于弱势的人使用的方式。然而在不利态势下,恳求并不是低三下四的哀求,而是一种“智斗”,是一种心理交锋。通过恳求的语言启发、开导、暗示对方并使对方为你所服。
一位内地的干部到广州出差,在街头小货摊上买了几件衣服,付款时发现刚刚还在身上的一百多元外汇券不见了。货摊只有他和摊主,明知与摊主有关,但没有抓住把柄。当他提及此事时,摊主翻脸说他诬赖人。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干部没有和她来“硬”的,而是压低声音,悄悄地说:
“姑娘,我一下子照顾了你五六十元的生意,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你在这个热闹街道摆摊,一个月收入几百上千,我想你绝对看不上那几张外汇券的。再说,你们做生意的,信誉要紧呵!”
他见姑娘似有所动,又恳求道:
“人家托我买东西,好不容易换来百把块外汇券,丢了我真没法交待,你就替我仔细找找吧,或许忙乱中混到衣服堆里去了,我知道,你们个体户还是能体谅人的。”
姑娘终于被说动了,她就坡下驴,在衣服堆里找出了外汇券,不好意思地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