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述中看起来,这种双簧表演似乎是很明显的,骗不过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老手。但是在长时间紧张谈判所产生的压力下,识破这种策略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唱双簧的人配合默契,表演自然的情况下,当然,对方也有可能会起疑心,但他不能完全肯定那是表演。他可能会想:“他们的这些话也许是真的,我可以趁这个机会想办法分化他们。”
商业谈判中“白脸”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面目或形式出现,他们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某件事情,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估价的人、律师、董事会等都可能会扮演很称职的坏人。政策、原则、各种各样的程序也可以扮演“坏人”。例如,“我很同情你们,我也愿意考虑你们的立场,可是董事会是不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我很愿意在这一点上同意你们的观点,可是政策不允许我做出……”
不要以为对人笑脸相迎,给人面子,一团和气,就能赢得谈判的成功。一味地唱红脸,会使人觉得你有求于他,有巴结之嫌。越是这样,对方越会强硬、傲慢,在谈判中占尽上风。在必要的时候,有必要给对方施加点“颜色”,用一些白脸手段刺激一下对方。
当然,所谓“刺激”对方,并不是激怒或伤害对方,而是为了引起对方对某种事实的注意,更加重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提醒对方不要过分抬高自己的价码。
刺激对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作用和效应都在于能够引起对方的忧虑不安。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许多场外行动都可能引起双方的注意力,直接影响谈判桌上的形势,对商谈者起到刺激使用。例如:在商谈期间,还在继续和另外的商家接洽;在谈判过程中,突然有其他客商找上门来,暂时中断了正在进行的会谈,抱怨商谈时间拖得太久,自己的日程活动安排得很紧;直接和其他客商交换资料,等等,这些都是双方都非常敏感的举动,可以暗示给对方很多东西,使对方有紧迫感。
当然,这种场外刺激的方法不能乱用,因它们很具冒险性,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和诚意。另一方面,切忌小题大作,故作声势,结果“假”客商赶走了真正的合作者,鸡飞蛋打一场空。
所以,刺激对方必须巧妙,至少要表现自己的诚心诚意,也就是要告诉对方:“我并不是嫁不出去的女儿,而是确实中意于你,就看你领情不领情了。”这样的刺激才会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
在商务交际中,刺激对方的途径并不限于言语,一些事实会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你想继续合作的话,同样的道理,应该通过一些环节和细节进行暗示,不要过分伤害对方,例如,如果在价格上争执不下,你可以拿出新设计来要求对方,或者对原来订的货物提出意见,说明双方都要面对现实,才能有好的合作前景。
商场如战场,要分清谁是敌手,谁是朋友。对朋友,必然红脸相向,如同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则必须横眉冷对,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但是,话又说回来,商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因此,红脸白脸绝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要么被认为是软弱可欺,要么被当作无情无义。要灵活机动,适时调整面具。具体做法是:对小人扮小人,对君子扮君子;如果小人变成了君子,那么我们也就应该把白脸换成红脸,双方仍是朋友。
有一次,一位美国洛杉矶的华裔商人陈东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等到交易那天,陈东却不出面,派儿子陈小东前来交易,交了一半现金,一张一个月期票。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却退了票,后来,几经联系,陈东一推再推,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上了圈套。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缩在美国,不在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逼他把钱交出来。”
你不仁,休怪我无义。于是,陈玉书广布眼线,终于有一天,陈东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相诱,将陈东请到公司。陈玉书大脚一踹,房门大开,同时大喝一声:“陈东,你上当了!”陈东这时脸色大变,仿佛吴牛喘月,僵立在对面。
“你既然来了,就让我处置你吧。”陈玉书伸出手掌问他:“我的钱呢?”“什么钱?”他还在耍赖。
“你欠我的钱呢?”“我没欠你的钱,是我儿子欠的。”“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贷?你今天不认账了?”“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这里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这个门,我就不姓陈!”
陈玉书把电话机朝陈东身边一放:“你想报警吗?”陈东迟疑了一下。“打999呵!看是警察来得快,还是你的脑袋先开花?”陈玉书猛地站起来,气愤地踢着地上的啤酒瓶。陈东紧张地盯着陈玉书,他怕对方使用武力,便大声说:“你这样动武是不行的!”
“我们这些人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处理。你别以为你人高马大,学了美国牛仔那一套,我就对付不了你。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不待对方回答,陈玉书大声说:“我从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东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药,看样子心脏有点不妥。有个伙计想打圆场,陈玉书瞪大眼申诉了他一顿,然后说:“拿杯水来给陈老板。”随后又对陈东说:“我们是讲人道主义的,我今天要的是你还钱,否则你别想走出这个门。”陈东知道抵赖是无用的,诡计也施不上了,只得乖乖地打电话给一个珠宝商人翁达生,叫他开支票,估计他在翁达生那儿存了钱。陈玉书叫伙计拿了支票到银行取款,等一切兑现了才放马让陈东走。
第二天一早,陈玉书和太太亲自到喜来登酒店拜访了在此下榻的陈东,向他表示歉意。因为钱债纠纷毕竟不是生死之仇,既然钱拿回来了,朋友还是朋友。“做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三)有文有武,有张有弛
人生在世,需对付的人各式各样,所以只有一手是不行的。红白脸相也就是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既有刚柔相济,又含恩威并施。互相包含,各尽其用。
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
高明的统治者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有时两人连档合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气腾腾的武将。历史上不乏此类高手善用此法之例证。
就单打独唱红白脸相间术的高手要算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靠着人才济济的智力优势,靠着康熙、雍正给他奠定的丰厚基业,也靠着他本人红白脸相间的韬略雄才,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皇帝。他在位61年。他晚年写诗自诩的是“十全大武功”,用汉、满、蒙、回四体文字把《十全记》镌刻在避暑山庄里乐滋滋地独自品尝,这些还不够,后来干脆称自己是“十全老人”。
上述只是他的武功。他的文治也是两手齐备,红白脸间有。他会唱红脸,对知识分子采用怀柔政策。他规定见了大学士,皇族的老老少少们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果这位大学士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同时,一方面大搞正规的科举活动。不断罗致文人仕士加入为朝廷服务的队伍;另一方面特开博学鸿词科,把那些自命遗老或高才、标榜孤忠或写些诗文发泄牢骚的文人、或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而隐居山林又有些大臣威望的隐士,由地方官或巡游大臣推荐上来,皇帝直接面试。乾隆搞了三次,录用24人。录用者自己春风得意,自然也感激皇恩浩荡;落榜的百余人,也无面目自命遗老孤忠去讽刺朝政。乾隆对被自己亲自面试的录用者关心备至,如其中有个叫顾栋高的人,录用时,年岁就不小了,当时授予国子监司业之职;到年老辞官时,乾隆亲自书写了两首七言诗加以褒美;后来乾隆下江南,又亲赐御书,越级封他为国子监的祭酒官。
乾隆对这些知识分子真是恩爱有加,他甚至亲笔谕曰:“儒林是史传所必须写入的,只要是经明学粹的学者,就不必拘泥于他的品级。像顾栋高这一类人,切不可使他们淹没无闻呵!”遵皇帝旨意,史馆里特设《儒林传》名目,来专门编写大知识分子的学术生平。平时,乾隆对上送的奏章,凡见到鄙视“书生”“书气”的议论总是予以批驳,说:“修己治人之道,备载于书,因此,‘书气’二字,尤可宝贵,没有书气,就成了市井俗气。”而且还说:“我自己就天天读书论道,因此,也不过是个书生!”为笼络读书人,竟达到如此境地,红脸唱得似乎前无古人。
乾隆之所以如此做,全是出于维护他们的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是要保持“大清”永不“变色”。谁要是在这方面稍有越轨,红脸马上转换成白脸,满脸堆笑换成杀气腾腾。管你是有意无意,或是或非,都立即被逮捕入狱,轻者“重谴”、“革职”,重者“立斩”、“立绞”,甚至处死后要“弃市”、“寸磔”,已死的也得开棺戮尸,连朋友、族人也统统跟着倒霉。
乾隆在位期间,大兴的文字狱,有案可查的竟有七十余次,远远超过他的先辈们,这也是空前绝后的。内阁学士胡中藻,写过一本《坚磨生诗抄》,乾隆皇帝久候等人告发,无奈无人告发,自己索性上阵“御驾亲征”,道:“‘一把心肠论浊清’,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又说:“至若‘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之句,尤为奇诞!我每天听政召见臣工,何乃‘朝门不开’之语!”还指出:“所出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乾隆乃是我的年号,‘隆’与‘龙’同音,其诋毁之意可见!”对于“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间,不能一束阔”一诗,他又说道:“南北分提,一再反复,是什么意思?”于是,下诏弃市,族人年16以上者全斩,胡中藻的老师鄂尔秦的灵牌也被撤出“贤良祠”,鄂氏之子、巡抚鄂昌,因曾与胡唱和,也令自尽,这仅是文字狱中的一件。乾隆这一手也够厉害的了。只搞得文人士人人自危,几篇游戏之章,几句赏花吟月之词,也往往弄出个莫须有的罪名,乾隆就是使用这样无情的白脸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四)刚柔并用前倨后恭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到战国时只剩下秦、楚、燕、韩、赵、魏、齐7国,史称“战国七雄”。这7个国家都想兼并其他六国而统一天下。在这个时候出现一批游说之士,以捭阖权变之术,为各国君主出谋献策。苏秦就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之一。
苏秦首先以连横说游说秦惠文王。所谓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苏秦对秦惠文王说:“大王你的国土上,西边有巴蜀、汉中的富庶,北边有皮毛、马匹可供资用,南边有巫山、黔中的关塞可守;东边有崤山、函谷关的坚固要塞。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军队装备精良,粮草积蓄很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兼并天下。”但是秦惠文王认为条件不成熟,没有采纳苏秦的建议。苏秦又进一步对秦惠文王阐述非战不可的理由,说:“即使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得到天下,而是在混乱时期,率军讨伐无道,才有后来的政绩。”但是秦惠文王还是没有采纳。
苏秦在秦国对秦惠文王讲了很多的道理,陈述很多出兵的理由,但未被惠王采纳,而由于在秦国的时间很久,他身上穿的黑貂皮大衣已经坏了,所带的银子也已经用完,手中没有费用,所以只好脚穿草鞋,挑着书籍行李,形容枯槁,面目黢黑。本想在外面捞个大官当,反过来搞到目前这个狼狈样子,苏秦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回家得到父母、兄弟、妻嫂的安慰,但当他回到家里时,情况与他想像的完全相反:妻子在织布机上不下来,根本没有与他说话的样子;嫂嫂看到远归的叔叔,也不去为他做饭;父母看到离家很久的儿子,也不与他讲话。苏秦感到十分惭愧,从此发愤读书。
读书到夜晚,很想睡觉,于是他把头悬在梁柱上,一打瞌睡,头发就把他扯醒;另外为了防止打瞌睡,手里拿把锥子,想要睡觉,就用锥子扎大腿,往往扎得血流到脚上,由于刻苦读书,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学成以后的苏秦,又一次出游列国。用“合纵”学说游说赵王。所谓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意在阻止秦国的兼并。赵王特别高兴,马上封苏秦为武安君,给他相印,兵车一百辆,锦绣千匹,白璧一百双,黄金万斤,要苏秦联合诸国来抵抗强大的秦国。
苏秦的合纵之说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抑制秦国的兼并,“苏秦相于赵而关不开”,其他诸侯国“从风而服”,“诸侯相亲,贤于兄弟”。苏秦也得到了很大的荣誉:当苏秦隆盛之时,“黄金万镒之用,转毂连骑”(车马连成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