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得到和谐
致现实主义者
你们,清醒的人们啊,总以为自己是全力反对激情和幻想的,总乐于从自己的空虚中制造豪情和矫饰。你们自称现实主义者,向别人暗示,世界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呈现在你们面前,它只在你们面前才揭下面纱,而你们堪称世界的精华。
——啊,你们,亲爱的赛斯之形象!
揭下面纱,你们不也和鱼儿一样,
是激情万丈的、忧郁的生灵,
不也类似热恋的艺术家?
对于一个热恋的艺术家而言,什么是“真实”呢?你们仍然崇尚那些起源于过去几个世纪之激情和热恋的事物!你们的清醒总是掺杂着隐秘的、无可消除的醉意!就说你们对“真实”的爱恋吧,噢,那真是一种古老、原始的“爱”啊!它充塞在一切情感和感官印象里,还与某种幻想、偏见、非理性、无知、恐惧等交织在一起。
那儿的一座山呀!那儿的一片云呀!它们的“真实”又是什么呢?你们,清醒的人们啊,能抽掉那山那云的幻象和人为的添加物吗?你们能遗忘自己的出身、过去的历史、学前的教育,即你们整个的人性和兽性吗?
对我们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真实”,对你们也不存在。我们之间的陌生程度并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样大。然而,我们要超越醉意的良好意愿,也许与你们无能克服醉意的信念是同样明显的。
——〔德国〕尼采
哲思录:
现实主义者总是嘲笑不现实者的天真、幼稚和梦幻,但是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便只是一堆空架子。倘若没有一点幻想来稀释残酷现实,没有一点希望和寄托来支撑饱经苦难的人生,那生命就只是毫无希望的枯井。
接受理性和感性的事实
理性,就一般人的理解而言是好的,可是理性究竟是什么呢?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其理想、理念、理论的依据和逻辑的思维方式。例如,哲学、宗教、政治、艺术都有其派别及系统的理论根据。这么说,是不是理性都是对的呢?不尽然。因为你有你的,我也有我的,如果彼此互相争执就产生摩擦,理性之争就会演变成感性的结果。可见理性虽好,但不是真好,这就是人世间无可奈何的事。反过来说,理性既然有问题,是不是就不要理性呢?如果持这种见解的话,将更麻烦。所以,在不够好的情况下,人类依然要有理性的态度和修养。
感性,人们常说感性的人是不理智的。可是世间的活力是由感性来带动的,例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是感性的感情在不断地维系着,宗教上的信仰和艺术的创作,又何尝不是感性的呢?感性为社会带来柔和、安详的心灵,以及对优美环境的感受;反之,当感性变成情绪化的冲动或过于泛滥,势必为人类招致无穷的苦难。
虽然理性和感性的极端,会导致祸害和困扰,可是人间就是如此,因为我们都需要它们,也离不开它们。从佛教的立场来说,必须承认并且接受感性和理解的事实,而且若要改善人生,我们必先从何谓理性及感性的问题上着手,其次是超越理性和感性,最后便可自如地应用理性和感性。唯有如此,才能替人类创造人间净土的果实。人间净土是否仅是理想?会不会真的实现?则完全基于我们的信心和努力。假使我们时时为理性和感情起争执,不善于处理,那么人间净土永难出现;反之,我们若能善于处理它们,人间净土就能从你我之间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出来。
——圣严法师
哲思录:
过于感性会导致我们感情用事、冲动,从而酿下错误,而过于理性又会导致我们的冷漠无情,与周围的人无法融洽相处,造就一个人的空城,陷入无尽的孤独与寂寞。所以人们要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追求不可能的事物,是发疯的行为
追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种疯狂的行为,而恶人做事总是疯狂的。
一个人天生不能承担的、不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是不会降临在他身上的。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另一个人身上,或许是由于他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在发生,或许是为了故意表现出一种能够承担的勇气,他坚持住了,并且没有损伤。这种懵然无知和虚荣自满居然比智慧更强大,这是让人感到羞愧的。
事物本身是完全不能够把握灵魂的,它们也不会与灵魂相通,不能改变它、驾驭它。只有灵魂本身才能够改变和驾驭它自己,并且能够保证:凡是它作出的判断,都是它认为正确的、有价值的。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与我们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我们要容忍他们,对他们行善,为他们谋福利;但是如果在他们当中有人阻止我履行这义务,那这些人就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了,在我看来就和太阳、风或是一头野兽差不多。这些人也许会阻碍我做这件事或者别的什么事情,但是他们永远无法改变我的想法和性格,因为我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我的利益上处理事情。因为思想是能改变那些阻碍的事物,能把它们变成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动力,这样,就算原本有障碍的道路也变得平顺了。
尊重那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吧,这力量就是在利用和掌握、控制着世间万物的东西。同样,也要尊重你自身中那个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也具有类似的能力。它支配着你的一切,指导着你的生活。
那些对于国家没有损害的事情,也不会损害其中的公民。每当你觉得自己受了伤害的时候,应该这样去想:“如果这件事情不会损害到我的国家,那么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损害。”但是如果国家确实受到损害,也不要对这个犯错的人表示愤怒,而是平静地向他展示他犯的错误。
经常想想这些:那些现在存在的一切和将来要发生的一切消失得多么迅速啊,一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一切实体就像是一条水流飞快的河,它们的一切活动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的因果也变幻莫测,没有什么是永恒静止的。对我们来说,过去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未来的一切也是一个不能探究深度的深渊,没有什么是能留存下来的。那么,那些自鸣得意、怨天尤人、伤心痛苦的人不是傻子又是什么呢?那些使他们困扰的事情只存在于一段很短暂的时间里。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哲思录:
不要追求不可能的东西,那是一种发疯的行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能掌控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对于自己能力不能到达的地方,要有选择地放弃,避免背负太多的包袱。
利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朝着对的方向行进,追求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对集体有益的,即使自己会受到一些损失,也是应该坚持的。对于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应指出其错误,进行引导和帮助,而不是愤怒地指责。
骄傲和大意造成判断错误
法军侵入俄国之初,俄军接二连三地败退。拿破仑大军逼近莫斯科时,库图索夫迫于众望,接受了由皇帝签署的总司令的任命。他当时已67岁高龄。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且又有教养,是智慧和耐力兼备的名将。由于盼望已久的库图索夫就任总司令官,部队士气骤然高涨起来。
另一方面,拿破仑听到库图索夫就任总司令官也为之高兴。因为他曾在奥斯帖列兹的战斗中亲自出马,战胜了对方。
他瞧不起库图索夫,认为库图索夫作为将军在指挥上是“无能”的。在此反映出拿破仑的“高傲”和“轻敌”。
一方面是拿破仑心中滋长起来“骄傲”和“轻敌”,另一方面则是满怀“保卫祖国”的强烈愿望的库图索夫。在这两者的一念之差当中,已经看到胜败的归属了。而且和长期远征,苦于炎暑、疲惫和疾病的拿破仑相比,库图索夫的兵力即使少掉一半,其士气也远远胜过对方。
关于鲍罗金诺战役的情况,托尔斯泰的名作《战争与和平》中描写得很详尽。库图索夫总是相信“时间”是自己的伙伴。在这次战役中,他也选择了等待敌人自我消耗的战术。
他以“忍耐”等待“时间”,创造“机会”。他充分发挥出忍耐的力量,终于击破强大兵力的壁垒,取得了胜利。
面对这一战术,拿破仑本该提早完成和平谈判,趁冬季来临前率军撤退。但是如前所述,他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表现出过去那种敏于判断和迅速行动的能力。他骄傲自满,完全忘记了该撤退时就撤这一“时间”和“忍耐”的重要性。
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惨败。其原因除指挥官的表现之外,还可以举出其他许多问题。我想举出其中法兰西军队不明确战争目的这一点谈谈。据说当时法国出现经济危机,人民对独裁不满,问题重重,国内政界陷入不安之中,在这个背景下,拿破仑为转移国民的不满而向国外发动战争,而且当时法国驻俄大使曾向拿破仑提出下述报告:
“陛下,我们进行战争的目的不明确。法国人民能否把此次远征俄国,作为国民战争而真心给予支持呢?”
相反,俄军立于保卫祖国的正义立场,因为目的明确,士气也旺盛。然而拿破仑始终缺乏采纳忠言的灵活态度,屈于顽固的头脑。可以说,他由于顽冥不化而进攻取胜,也由于顽冥不化而遭到失败。
另外,法国军队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外国人组成,并且实行不平等待遇。这也是士气低落的一个原因。
后来,拿破仑就远征中的牺牲者问题进行辩解时说,法国人战死者比起外国人要少。由此可知在所谓“大陆军”的名义下,大批外国士兵死去。这些士兵实在可怜。
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没有作战所必需的完备的“地图”。
准确无误的地理知识是战争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在俄国的战斗多数是平原作战,他拿手的集中兵力、突破中间的战术已无法适用,可是他仅依靠绘制得很粗糙的地图进行指挥,因而出现错误。地图本来就不精确,又加上放大使用,于是在感官上产生了巨大的距离误差,给作战和布阵带来困难。准备地图可能不是拿破仑的任务,但是作为最高负责人,把这件作战的最基本工具看得太简单了,可以说失败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拿破仑原是一个很精细、严谨的人,在其卓有成效的行动能力背后,从不忽略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工作。然而也许由于高傲和惰性,他已逐渐不那么重视周密的计算。而且他认为莫斯科是俄国的中心,只要攻打莫斯科,就能抓住整个俄国的命根子。由于国度不同,地形差别,造成他在判断上出现根本性错误。然而,拥有广阔腹地的俄国,和法国是不同的。
而且他又未能对莫斯科发生火灾的原因作出迅速判断和及时采取措施。有时,他甚至还顽固坚持自己的看法,即强调火灾不是法国军队造成的。这也是在莫斯科的和谈拖而不决的原因。或许士兵体力衰竭也起了作用,可以说各次战斗均连锁式地出现“麻痹”、“骄傲”和“兵力分散”,沿着失败的坡路滚落下去。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艺评论家柏林斯基,关于拿破仑侵略俄国问题说过这样的话:
“1812年震撼了整个俄国,它唤醒了沉睡的人民,使他们发挥出不曾有的新的力量,激起了人民的觉悟和民族的自豪感。”
也就是说,拿破仑进行侵略这一灾难,没有仅仅停留于灾难这一点,相反它成为唤起民众潜在力量的一个机会。
可以说,“苦难能成为使沉睡的力量、新生力量觉醒,并发挥作用的机会”是一条真理。它在古今以及东西方历史上事例很多,而且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日本]池田大作
哲思录:
拿破仑的失败,正如池田大作所分析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自身的骄傲自满。拿破仑原本是一个很精细、严谨的人,由于过分的自信,他失去了理性,把取胜的原因归于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忘记了谨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不再那么重视精密的计算,一意孤行,最后造成了失败。
由此可见,在重大事情上保持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想要获得最终的成功的人,都要注意不要因为一时的骄傲和大意造成判断失误。
整合头脑、心和灵魂
头脑是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唯有当它作为一个仆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主人的时候才好。头脑一变成主人,问题就产生了,它将取代你的心、取代你的灵魂,而完全占有你。这样的话,它就不是在遵循你的命令,而是开始命令你。
我并不是说要摧毁头脑,它是存在里面最进化的现象。我是在说要小心,不要让仆人变成主人。记住,是你的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平衡的人格。
头脑是逻辑……非常有用,在市场上,你没有头脑无法存在,我从来没有说你不应该在市场上使用你的头脑,你应该使用它。你应该使用它,但不被它所使用,那个差别是很大的……头脑给了你所有的科技、所有的科学,因为头脑给你太多了,所以它就宣称它是你灵魂的主人,它的害处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它完全关闭了你的心扉。
心并不是有用的,它没有什么目的要达成,它就好像一朵玫瑰花。头脑可以给你面包,但是头脑无法给你喜悦,它无法使你在生命中欢欣鼓舞,它非常严肃,它甚至无法忍受笑声,而一个没有笑声的生命已经掉落在人类的标准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低于人类的,因为在整个存在里,只有人能够笑。
笑声表示意识以及它最高的成长。动物不会笑,树木也不会笑,那些关在头脑的笼子里的人——圣人、科学家和所谓伟大的领袖——他们也都无法笑,他们都太严肃了,而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它是毁灭性的。因为我们都处于头脑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一切的创造力都替毁灭在服务。人们正在死于饥饿,头脑却试着在囤积更多的核子武器。人们正在饥饿,而头脑却试着要去登陆月球。头脑完全没有任何慈悲。对慈悲而言、对爱而言、对喜悦而言、对笑而言,一颗免于头脑枷锁的心是需要的。
心具有一个更高的价值,它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市场并不是你的庙,市场并不是你生命的意义,市场是所有人类的活动里面最低的。
当耶稣说“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他是对的,但是头脑只能够供给面包,你能够存活,但存活并不是生命,生命需要更多的东西——欢舞、歌唱和喜悦。
因此,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它正确的位置: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如果爱和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而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逻辑无法给你任何生命的汁液,它是干枯的,它用在计算方面是好的,用在数学和科技方面是好的,但是它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好的,用在你内在潜力的成长方面是不好的。
在你的心之上的是你的灵魂,就好像头脑是逻辑,心是爱,灵魂是静心。灵魂就是去知道你自己,借着知道你自己去知道存在的意义。知道灵魂是将一个光带进你内在的黑暗世界,除非你的内在被点亮了,否则所有外在的光都没有用。在你里面就只有黑暗无尽的黑暗和无意识,你所有的行动都将会由那个黑暗和那个盲目产生出来。
所以当我说任何反对头脑的东西,不要误解我,我并不反对头脑,我也不想要摧毁它,我想要你变成一个管弦乐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创造出一个交响乐,如何创造出一个综合,如何将东西摆在正确的位置,同样的乐器也可能会创造出一些地狱般的噪音。
灵魂必须是你最终的,已经没有再超过它的东西,它是在你里面的神的一部分,它能够给你那个头脑不能给予、心也不能给予的东西,它会给你宁静、给你和平、给你安详,它会给你喜乐,最后,它会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当你知道灵魂,死亡就变成一个虚构的现象,生命就飞进了永恒。一个不知道他自己的灵魂的人不能够说是真正的活,他或许是一个有用的生物装置,一个机器人……
透过静心来找寻你的灵魂和你的本性。
透过爱和透过心来分享你的喜乐。
一切的爱就是关于:分享你的喜乐、分享你的喜悦、分享你的欢舞和分享你的狂喜。
一个不是所有这三者的人……而且这三者还必须处于很深的和谐之中——头脑服务心,心服务灵魂,灵魂属于遍布整个存在的智慧……人们称之为神,我喜欢称之为神性。没有什么东西会超过它。
——[印度]奥修
哲思录:
奥修认为,头脑能获得面包,心能给人喜悦,灵魂能带来静心与光亮。实际上,头脑就是理性,而心与灵魂代表的是感性。没有面包,人无法存活;而只有面包,人就难以体会到拥有面包的喜悦与快乐,无法得知自己存在的意义,无法驱除内心的寒冷与黑暗。我们要努力将这三者维持在平衡状态中,才能获得平衡、安宁的幸福感。
恰当地说话,让生活井然有序
你有三种关系,第一,是你与自己身体的关系;第二,是你与神的关系,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安排好的;第三,是你与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关系。
对于肉体来说,苦痛是一种罪恶,那么,就让肉体诅咒它吧;对于灵魂来说,苦痛也是一种罪恶,但是,灵魂不会认为它是一种罪恶,它会使自己平静。因为,每一信念、动机、欲望与反感都是从内心而起,其他东西是不能从外面进去的。
摈弃一切妄想,要永远对你自己这样说:我有力量让自己的灵魂不藏蔽邪恶或欲望,而且我既能洞察一切事物之本性,所以,就会恰如其分地应付。要常常想着自然给予你的这种力量。
在元老院里说话,或对任何人说话,都要求其适当、自然和坦白。
奥古斯都的宫廷——妻、女、子息、祖先、姊妹、阿格利帕、族人、家人、朋友们、阿瑞伊乌斯、麦西拿斯、医生们、卜者们——都死了,整个宫廷的人都死了!再看其他的纪录,不仅是个人的死亡,而是整个家族的死亡,例如庞贝一家。那个著名的墓志铭说“全族最后的一个”。再想想此人的祖先,当初如何焦虑着要有后裔,但是究竟总有一个成为这一系的最后一个,这就是一个家族的灭亡!
我们的生活,是用一件一件的行为建立起来的,对它要懂得知足。每个行为都能尽量达到它的目标,也没有人能阻止你去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可能有一些外来的阻力,那么,就甘心情愿地接受那个阻碍,并且随机应变地转而去做自身灵魂的修复,让自己的行为公正、严肃,不再会有外力来阻止。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哲思录:
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应该尽量恰当。因为如果说错话了,你自己会因为羞愧和自责心神不宁、焦虑,而他人也会因为在你的话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侮辱而对你产生敌意和蓄谋的攻击,破坏你原本生活的和谐。为了保持生活的井然有序,我们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保持友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