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17

第17章 闲云野鹤(8)

有一首歌唱得好:“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得无限美好。”这首歌曾感动过很多人,是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确实是一种美好的倡议。不过,这句话其实是一句空话,而且还有大问题,但因这是一句好话,所以没有人去怀疑它,思考它。试想,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真的就会美好了吗?不是的,事实上,很坏的人也献出过爱,而且不仅是一点爱。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人没有献出过爱,信不信由你。

其实爱与恨都是人的天性,好人肯定做过很多好事,但再好的人也一定有做过不好的事。反之也一样,坏人虽然做的坏事很多,但坏人一定也曾做过好事。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辩证的,人类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如果不是这样,那坏人捉起来为什么还要进行关押教育,如果是绝对的坏,杀掉不就完事了吗?可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得无限美好”是一句很荒唐的话,因为社会现实是:人人都会献出爱,而且献出的也不仅是一点爱。可是,世界不但没有变得美好,还一直都是问题。

爱是有能量的,如天地之爱、养育之爱、恩典之爱都是伟大且有能量的爱。但爱不一定都是好的,因为爱有善恶之别,有高尚的,也有自私的;有伟大的,也有险恶的。自私的爱常引发矛盾和战争,如外国文学中就有一个著名的“特洛伊战争”,那战争就是由自私之爱构成的。

而且爱有很多,世间有怜爱、友爱、情爱、关爱、恩爱、慈爱、博爱等等,但只要对爱进行归纳,唯有二种,一是来自公义的爱,一是来自自私的爱。可见,只是语言动听的爱不一定是真爱,必须是心灵的爱才是真爱。爱的维系也不能靠符号和口号,最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行动。

须知,人人都有真爱是绝对的,可是,人人都有自私和邪恶也是绝对的,所以希望世界有无数美好,但无法变成绝对美好和无限美好。

智的咏叹调

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曾让有血气有自尊的炎黄子孙都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书中那句“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但三个中国人加起来就成了一条虫”的痛惜之词。记得当时人们听了柏杨这话,几乎没有不赞同他的说法,而且也都佩服他的胆量,只是没有人提问或寻找这种劣根性的原因:我们中国人本是以智慧引为骄傲的,从何时起变成这样?为什么竟会这样?

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年还年轻的我也找不到答案。有意思的是,近日我对“智”字的构造产生联想,发现其中蕴涵着奥妙,这才忽然醒悟,其中有柏杨“龙虫说”的答案,因为我们中国人是特别智慧的。

众所周知,人的智慧是惊天动地的。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惊天动地的呢?《圣经》里有这样的记载: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人类这是因建造巴别塔惊动了天,上帝才变化了人类先前使用的相同语言和文字,使之不再相同,所以才有了今天世界语言的丰富与麻烦。可见,智慧这东西对于人类来说,其实是有着二重性的,一方面智慧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创造性的收获,而另一方面智慧又是人类罪的酵母。

为什么说智慧是人类罪的酵母呢?让我来说说对“智”字构造的联想吧。那“智”字由三部分组成,即“矢、口、日”,什么意思?文人知道,文言文的“矢”,就是箭的意思;那“口”字就像一幅“满弓”图,因为半月形的弓只是未搭箭的弓,而这“口”形才像箭在弦上的满月弓;还有那个“日”,应有双重含意,一是太阳,二是日子的意思,如果我们将“矢、口、日”的意思连起来看,很显然,不是“对天射箭”惹麻烦,就是“终日口舌如箭”受伤害。

哦,也许有人会说,我知道“口舌如簧”,没听说“口舌如箭”。哎,簧就是有能量的金属器,“口舌如簧”与“口舌如箭”的意思相通。既然“终日口舌如箭”,当然就要争斗不止,争斗的结果必有伤害,有伤害岂不就“发酵”出罪来了吗?

再说,这“智”字在文言文里与“知”是通假字,知是知晓的意思,在很多的情况下,人是最怕被人知晓的,知晓也会引起矛盾是非,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以其病病,所以不病。”什么意思?可高深啦,就是要知道不知道的才是上等的,不知道应该知道的是病态的,只有知道这种毛病是有毛病的,才是没有毛病的。

咳,说那么多干吗,我们只要细细品味“罪”字的上下结构,也许就会明白的,瞧,将“罪”字拆解两半就是“四非”,“四非”就是四大过失。

瞎扯难交流

这里说的“瞎扯”,是指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闲聊难交流现象,用逻辑学的语言说,就是没有逻辑性的争辩。这种现象并非只是没有学过逻辑学的人才会犯,有不少读过大学并且工作颇有成就的人物也会犯这种毛病。

前阵子有不少年轻人来找我,说是慕名而来的,想跟我学点东西,其中有一个颇有思想性的年轻人,经过几次接触,我发现这年轻人不仅很有学识,而且还非常善良、勤快、好学,我有较长一段时间没遇到这样好学的年轻人了,心中暗暗欢喜,因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不多。但经过几次交流,感觉有点遗憾,因为每当我回答他请教的问题时,他却都与我大争辩。

有一次,他请教的问题是“中庸思想”是什么,我告诉他,所谓“中庸”,是中正的意思,也就是要有“不偏不倚、恒定不变”的意思,可他听后却马上反驳,说了许多批判“中庸思想”的观点,且有理有据地对我说:“一部让世人叹服的《易经》就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周而复始变化着的,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中庸的恒定不变思想,绝对是不符合科学真理的。”乍听起来,这话仿佛是高论,其实是混淆了论题,我耐心地告诉他,《易经》的周而复始是高见,但与中庸思想并没有矛盾。但是我怎么说也没有用,他越说越激动。其实,他请教“中庸思想”与反对中庸思想是不同的两件事,他的请教,确实是还不明白“中庸思想”,可反对,是明白但不同意之事,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当然,中庸的不偏不倚、恒定不变思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譬如,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要否定它批判它是可以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要求相同,但用与中庸无矛盾的辩词来争辩,是一种无法交流的瞎扯现象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断言,是对物质动静规律的判断,而中庸的思想是讲“道”,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尽管世界上的哲学流派有很多,各流派的动静观点常有不同,但我们古人的“动静相兼”说法,与绝对、相对的判定没有矛盾,何况《中庸》有点追求道的含义,可道是真理性的东西,是很不好说的,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不过这是我们人类对真理的一种认识,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是对物质的动静的一种认识,与“中庸之道”的原则毫不相干。

同类推荐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散文中国精选: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为一组回忆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的散文集。人生在世,最幸福、最珍贵的莫过于被人疼爱,而最给人以疼爱的,就是亲人,或是小时候的一个拥抱,或是饿时喂的一口饭,或是风雨中的遮挡,或是跌倒时的一个搀扶。而人生最让人后悔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热门推荐
  • 灵起之路

    灵起之路

    灵力,赋予了万物各种姿态,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行。人类慢慢的从聚灵到控灵,又到御灵上,走上了一条修炼之路。然而修炼之路不止于此,看众人在修炼之路如何行走下去…
  • 一世长凝安

    一世长凝安

    她,一个平民裁缝,只愿安安静静量衣,从未想过成为宫廷御用.他,三品的中领军,一见倾心,二见钟情喜欢上了她.她却无成婚此意,她果断离去,再回首,她已有自己的衣坊,他已是大将军,,,此生不相思,何时才相思,
  • 大唐小农民

    大唐小农民

    徐凡,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因为一场醉酒意外的穿越到大唐贞观初年,不爱官场爱种地的他,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在盛世的大唐,闯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 风雨中的爱恋

    风雨中的爱恋

    有些事情总会那么巧合,雨刚准备出门,窗外却下起了小雨。这轻飘的雨就像她的名字,唯美且有点凉。
  • 我非旱魃

    我非旱魃

    吞魂噬魄,收养鬼婴,鬼差"这家伙不是我们的人"正道“要不是和佛门有染,我们早就杀了他”佛门“我们比谁都想宰了他”
  • 葉秋

    葉秋

    叶秋二年前得到一枚戒指,使他的人生大有改变,叶秋答应它帮他找回兄弟,两年前他成为了修真者,叶秋答应了做大小姐的保镖,种种的承诺他会完成吗?还是说,他答应了一个比这些还要重大的任务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网游之天堂狂想

    网游之天堂狂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隐蔽,静逸,不为人知,亦无可替代,那便是天堂。专属于你的天堂我们做不到,我们不知道那是宁静清幽的林地,或金黄丰硕的麦田,亦或者宁静祥和的海底。但是,我们能保证,可以提供给你一个仅次于那里的场所。这个地方,是第二天堂。……这是全球首款全息游戏《第二天堂》公测时的广告宣传,也是《第二天堂》这个游戏名字含义的诠释。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也就有一千个专属天堂。《第二天堂》是否真的能勾勒出广告宣传的效果?或许可以,跟随遭到业界黑幕打压的超一流职业玩家韩一秋的视角,我们能体会到一次天堂之旅……
  • 混乱的命运

    混乱的命运

    对于卫宫士郎来说,原本应该对他来说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普通的冬木市。多年之后,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却充满诡异的混乱。原本早以死去的魔术师杀手卫宫切嗣。不仅没有死去,而且还莫名其妙的多出了妻子爱丽斯菲尔和女儿依莉雅斯菲尔。而且还与士郎成为了陌生人。原本和士郎一起生活,情同姐弟的藤村大河。不仅不是士郎印象中的高中英语老师,而且还没有任何关于士郎的记忆。对士郎来说,唯一熟悉的只有那空荡荡的大宅子以及过去改变了士郎命运的火灾。在冬木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作为士郎故乡的冬木,对士郎来说现在却仿佛是一个熟悉的陌生地...好吧,其实,以上简介可以忽略不计。反正不是重点,这只是个卫宫士郎充满活力的故事
  •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本书对如何创建和发展中小公司作深入分析,从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创建公司的第一步开始,从六大层面逐层分析介绍,论述中小公司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
  • 王法正理论

    王法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