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彬
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视角学习了《论语》,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仍然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现在的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对自己付出了什么,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为我至上,自私自利,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论语》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直报怨。
此外,为人还要能推己及人。孔子曾说:“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需要我们在为人处世时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不能见利益就自己上,有难处就推给别人。应该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想到自己想得到的别人也可能想要,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也不会喜欢。做到这样推己及人,就掌握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读《论语》使人知仁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一个人爱别人,才叫爱心。成就别人才是无私。“仁”也就是爱自己,世上没有只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哪里能爱别人呢?
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要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的仁义。真的仁义出自真心,所以就会真正的快乐。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随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名利、各项成就,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由此,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快乐主义及其所包含的快乐人生观。
又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与不如意的事很多,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在《论语》中就能找到答案。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每个人相对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也许某天不如意的事情就“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在天灾已经发生时,只有去接受它。不要过分地纠缠在里面,整日呼天抢地,这只会加重苦痛,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
《论语》中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人生态度就是尽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弥补遇到的遗憾。灾害已发生、悲剧已上演,迅速地正确面对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减少损失、重新站起来。此时,支持我们站起来的是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重建后的汶川,人们一片忙碌:纪念逝去的亲人、重组新的家庭、修补破损的房屋、孕育新的生命。通过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汶川的人们渐渐地弥合心里的伤口,逐渐减轻心灵的苦痛。通过劳动,汶川重新获得了新生。《论语o宪问》中谈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你心怀很敞亮,内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种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与遗憾。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悲痛是难免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