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肚大能容天下事
曹家的一点绯闻
与袁绍最后决战期间,曹操攻占了袁绍最重要的一个城郡——邺城。在此处,曹家的男人们邂逅了一位美女,她的名字叫甄宓。
甄宓的本名叫甄洛,是北方第一美女,与江东二乔是同一级别的。甄宓之所以闻名北方,不只是因为其绝色无双,更重要的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的哥哥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说:“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言下之意就是真正的贤德女子,是应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的。如此看来甄宓格外有“大长今”精神。
因甄宓的美色慕名而来的世家子弟有很多。袁绍称雄北方之后,听说有这样一位贤女,便代儿子袁熙上门求亲。没有多久,甄宓变成了袁家的儿媳妇,过着还算美满的生活。可是天不从人愿,袁家迅速衰落,她也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公元204年,曹操嫡长子曹丕攻破邺城之后,立刻飞也似的冲到甄宓的居所,想一睹芳容。
曹丕的长刀划开了层层纱帘,隐隐约约看到芙蓉帐内坐着一个妇人,眼看他的刀尖就要落到那妇人身上了,一阵清风拂过,吹开了最后一层纱帐。一个美艳绝伦的女人端坐在那里,脸上毫无惧容,恬淡大方,只是闭着眼睛。如此美丽,曹丕几乎看呆了,甄宓的容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曹丕笑眯眯地将甄宓带回了曹营,被曹操撞见。曹操一见甄宓本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色心顿生,想向美女献一下殷勤,最好能收入自己的“后宫”,但他看到曹丕用崇拜的目光瞅着甄宓,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儿子早就相中了这个女人。
曹操很喜欢美女,天性好色不已,但有些女人不能出手:一种是蛇蝎心肠的女人,另一种就是自己儿子喜欢的女人。自古多有帝王喜欢和自己的儿子争女人,曹操却不然,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维持家庭和睦更重要的,所以克制住了内心欲望。
了解了曹丕的想法,曹操和夫人卞氏多番撮合,终于把甄宓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不巧的是,这件事被另外一个儿子曹植知道了。原来曹植很早以前就与甄宓相识,两人对彼此的才情非常佩服,时常吟诗作画,可谓郎才女貌。后来曹植因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回到老家,与甄宓失去联系,哪知道故人重逢,甄宓已经成了自己的嫂子。当时曹植只感觉到天崩地裂,心如死灰,但还是接受了现实。
曹操死后,曹丕建立了魏王朝,甄宓成了皇后,为曹丕生有一子——曹叡和一女——东乡公主。曹丕侧室郭氏为了得到后位,陷害甄宓,致使后者自尽身亡。
曹植听说甄宓死了,几乎气绝,来到洛河上泛舟喝酒解闷。醉眼蒙眬中,他好像在河水上看到了甄宓缥缈的身影,伤心过度之下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我翻山越岭,上下追踪,寻找洛神遗留的足迹。洛神已去,情景犹在,四下寻找,平添惆怅。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便驾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绵绵不绝,每到夜晚难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满衣裳,直到天光大亮。无奈之下,唯有命令仆夫起驾,继续我的归程。然而每每看到什么,便勒住缰绳,在原地徘徊,就怕见到你,不能离去。
曹植的悲伤,让后世的男男女女都哭了。曹家父子三人的绯闻,也在《洛神赋》问世之后告一段落。
古往今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曹操因色而爱女人,不惜误了大事也要爱;曹丕也是因色爱女人,得到了美女却不知道珍惜;曹丕因才爱女人,所以他的占有心理并不重,因此错失了美女。曹家三父子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和女人所建立的情感模式不同,要问人们喜欢那一种爱人的方式,其实前者来得更直接、更坦诚,结局往往也能最好。
关于曹家的一点绯闻写到这里,言归正传,继续跟着曹操玩转三国数十年。
引狼入室犹不知
江东孙策被刺而死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曹操一直很看好这个半大不大的小子,因为他有孙坚的风范,而且野不小心,为了安抚他,曹操花了不少心思。乍闻孙策已死,曹操惊讶之余也在思考如何处理江东问题。打吧,北方的袁绍问题还没解决,刘备又在汝南得瑟起来,刘表虽老实却是隐患,怎么办呢?既然小奶娃孙权继承了他老哥孙策的位置,自己先给他个将军做吧。
孙权得到了将军印,明白曹操的用意,表示自己会相当安分,不会多管闲事。曹操说,听话的孩子才会有糖吃。于是放心地去打刘备、刘辟了。
刘备以为自己应该还有两下子,至少他手上还有关、张两兄弟和从公孙瓒残军里捡回来的赵云。三人都是猛到一流的悍将,至少以一当百。但刘备忽略了一件事情,曹军虽然刚刚经历大战,疲惫不堪,但士气高涨,打起仗来精神也足。更重要的是,单从兵力上比,刘备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
刘辟战死了,刘备在赵云的掩护下杀出重围,这回他没那么不仗义,直到找到张飞和关羽, 才带着一千多个残兵逃往荆州刘表那边。
曹操本要追赶刘备到底,因为他太想干掉这小子,还没身体力行的时候,程昱已经打提出反对意见:袁绍未除,再打荆州,不但耗费精力,袁绍一方也很有可能趁机攻过来,还是应该扫平北方之后再图荆州。
曹操深感自己太冲动了,打来打去只会增加内耗,便还兵许都,休养生息,毕竟人民利益最重要,士兵也是人,总得让人家休息休息。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恢复了国家教育系统,让所有没读书的人都尽量入学,不至于全国都是文盲。俗话说,一个国家的素质取决于民众的文化水准,基础教育搞不好,国家迟早要灭亡。曹操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想当年许邵批的“治世之能臣”一说倒也贴切。
曹操在安抚群众时,袁绍也没闲着,说白了就是雄心不减,即使感冒加吐血,病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仍然嘱咐审配把群众安抚好,来年继续跟曹操对着干。可是袁绍的命不好,重病缠身几个月之后,突然咽气了,临死之前仍不忘告诉所有的手下,袁尚才是他的真正继承人。
“废长立幼”是袁绍犯的最后一个错误,直接导致北方无法统一南下。袁绍的三个儿子都想做继承人,侄子高干也不服气,这几个人都想作为领军者跟曹操一较长短,虽然表面上和谐,暗地里却钩心斗角,互整对方。
袁绍的错误就是曹操的契机。对于曹操来说,北方越乱就越不足为惧。他成功地利用了四人的矛盾,使他们自乱阵脚、屡战屡输,连黎阳如此关键的战略要地都进了曹操的口袋。
曹操对他的属下说:你们可以好好地看一场兄弟阋墙事件,我则安心地南下平刘表。南北各有大剧上演,不用买票也能看得乐呵。
数十万曹军说撤就撤,不过刚撤到一半,曹操竟然收到了袁谭的求救信。
曹操跟袁家可谓有不共戴天之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谭厚着脸皮求曹操帮忙呢?
原来北方四州的形势果然如曹操所料,但打得最凶的是袁谭、郭图和袁尚、审配两拨势力。袁谭怀疑袁尚毒死老爹,才得到继承人的位置,因此先发制人,袁尚不甘示弱,予以还击,留审配守冀州南大门邺城,自己则往平原郡方向进攻。
论实力的话,审配的军权高于郭图,所以袁尚的形势比袁谭好得多,便对袁谭穷追猛打。当年打曹操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出袁尚那么猛呢?袁谭被打得好狗样,迫不得已叫能说会道的下臣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救。
曹操听了辛毗的话便乐了,袁谭的脑筋有问题啊,找自己帮忙不就是引“狼”入室吗?不过既然袁谭都不介意与“狼”共舞,那自己就好心地推波助澜吧。
几个月内,曹操“好心”地把袁尚打跑了,攻占邺城等军事要塞,顺利取得冀州领地。一个月后,曹操又好心地问袁谭:你要不要跟我女儿成亲啊?明摆着就是要袁谭归顺。
郭图看清了曹操的预谋,对袁谭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不要太相信别人。袁谭也感到后悔了,遂拒绝了婚约。
曹操一看退婚信,骂道:好啊,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不是占据平原郡一带吗?既然袁尚小子打不下来,那就由我来试试喽!曹操遂摩拳擦掌地向冀州东面的平原郡发兵。
袁谭知道自己肯定打不过曹军,慌慌张张地派人去刘表那里求救。这小子每一次受难都找别人帮忙,而且还慌不择路,他的失败早就已成定局。试想刘表在荆州呆得舒服着呢,何必为了曹袁纷争横插一脚,没事找事呢?
住在荆州的刘备给刘表出了一个婉拒的主意:出兵恐怕是帮不上忙了,但是可以帮忙调和袁谭和袁尚的关系,只要他们兄弟俩好,打曹操就容易了。
袁谭拿着回复信,唇齿发青,怒火中烧,不想管就罢了,还出这种馊主意。算了,放弃平原,往南皮方向撤吧。
隆冬之际的南皮天寒地冻,曹军在中原待惯了,哪受得了这么冷,一个个冻得哆哆嗦嗦,弄得曹操越发想速战速决。
“袁谭,我待你不薄,你却反我,休怪我无情!”两军对阵之际,曹操冲着袁谭大叫,表示自己不想打他,而是他自找的。三国里的许多人物在欺负别人的时候从来不找理由,但有些人总有理,就如曹操。曹操说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只要有人敢欺负到曹爷我的头上,我就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袁谭被激得冲出来,要和曹操对骂。如果不是后者狼子野心,他今天怎么可能落得如此下场。但出来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观察形势,等到自己被包围的时候才意识到危险,那这个人肯定是智商低于80,应列为智障。
曹操笑呵呵地说:袁小子,你反复无常,今日注定要死于我手啦!
第二天,双方决一死战。曹军在曹洪的带领下不断推进,乱军之中,袁谭被曹洪一刀砍下脑袋,尸首掉到地上,被奔逃的袁军踩了好几百脚,全尸都没留下,袁绍要是活着知道了此事,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子。
吞并的艺术
算一下袁家还剩下多少人:袁尚败走,跟袁熙一起跑去辽西投奔乌桓,审图就义。袁谭战死沙场,郭图就义;此前沮授、田丰死得凄凉却有风骨,辛毗的哥哥辛评可以说是袁家最后一个出色的谋士,但是袁谭怀疑他不忠,硬是把他气死。曹操给袁家英勇赴死和不幸身亡的人都立坟立碑,叹道:可怜河北如此多的能人,但袁家一个都没利用起来,如果这些人给了我该有多好,又怎么能如此惨淡收场。其实单从用人上看,曹操的确是个中能手,袁绍、刘备等人必须得靠边站。
话又说了回来,袁尚和袁熙投奔的乌桓便是幽州刺史。当今天下共分13个州,最北面的莫过于幽州了,地处寒冷之地,最难拿下,也是曹操横扫北方的极大障碍。让曹操惊喜不已的是,他的大军刚到幽州,乌桓便带领三军主动投降。
乌桓降了,他手下有一员大将韩珩却认为忠诚不侍二主,一心护着袁氏兄弟。乌桓并没有杀韩珩,相反称他是条汉子,让他护着袁氏兄弟往更北的幽州边境躲。
曹操得此消息,寻思该如何对付袁氏兄弟,忽然西边又来了紧急军情: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高干死守壶关口,久攻不下。
与三将被困壶口关的问题比起来,韩珩和袁氏兄弟都不是问题了。曹操叫来众人商议该如何解决高干,荀攸来了一句:诈降!
好个顶呱呱的馊主意。曹操摸了摸嘴巴上的两撇小胡子,荀氏叔侄俩每次说的计策都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叫来吕旷和吕翔两将,告诉他们假意投降高干。选这两个人是有原因的,二吕原为袁氏将领,后来投降了曹操,由他们两个到高干面前表示倒戈,后者必定深信不疑。
二吕刚到高干面前时,高干没敢相信。两人便表示等曹军来时由他们做开路先锋,猛杀曹军以表忠心,高干这才半信半疑地接纳两人。
当晚,二吕开路,高干带着一万兵马跟着他们进攻曹寨。刚到曹营门口,后面已经杀声震天,伏兵四起。高干魂飞魄散,语无伦次地大叫回防。可是战场不是踢足球,后者不用掉脑袋,前者就说不准了。高干没两下子就被赶到北番单于那边,身上受了多处重伤,亡命塞外。壶口关由于没有主将把守,轻易被乐进、李典攻了下来。
我地老天爷!高干又是哭又是骂,一头扑到北番左贤王怀里说:老哥,曹操把我家都给吞了,肯定会把主意打到你的地盘之上,你快帮我打他,以保北方平安。
左贤王一脚踢开高干:我跟曹操屁大个仇没结,没事闲着惹那个麻烦干吗,滚!
高干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南下投奔刘表,到了上洛郡时,却被都尉王琰一刀切了脑袋,当做人情送给曹操。
曹操接到了高干的脑袋,笑称王琰是识时务的俊杰,大肆庆祝。放心,曹爷没有拿人脑袋当酒壶嗜好变态,而是要表彰投降者,不但王琰被封为列侯,凡是平北方有功之人(其中包括主动投诚的人),不论大小,皆升官发财。
北方四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先后被曹操攻破,至此北方算是大定。
北方既定,曹操本应该回家休息才对,但并非如此。此刻的曹军大胜,人人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如果就这么回了许都,肯定会发生惰性事件,不如趁势攻打西面的乌桓。
乌桓又是什么东东呢?此乌桓非幽州刺史乌桓,而是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
原本乌桓叫乌丸,乃是东胡人的一支,和鲜卑同宗。公元前3世纪末时,匈奴来到中土得瑟,把乌丸族赶到了乌桓山外,才改族名的。他们一直在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游山玩水,不问世事。汉武帝时期摆平匈奴之后,乌桓主动向汉朝投诚,被允许住在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外面,游牧过活,也可以作为抵御匈奴的一道墙。
把一个势力摆在身边抵御另一个势力,这是中国古代人擅长的“养患”之策。但是“养患”就像中毒的人给自己注射另一种毒素,以毒攻毒虽然能止痛治病,但对身体有更大的伤害。乌桓在南迁的过程中,一点点蚕食着中原疆土,逐渐壮大到足以威胁中原的程度。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首领向汉朝朝贡,接受了侯、王、君长的封号。此后不久,乌桓首领率众大规模迁居缘边十郡,向西推进到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与并州接壤,大有再南下之势,曹操视其为威胁并不奇怪。
曹洪思索了老哥的提议,颇为担心:“袁熙、袁尚起码在汉土,整治他们容易得很,回家也方便,但如果我带领大军远赴西北去打乌桓,万一刘备和刘表趁机到许都捣乱,老哥你应付得来吗?我可是赶不回来接应啊。”
郭嘉在一旁摇摇手指头:“不用担心,主公此时的势头正旺,乌桓族那边也没有准备,我军打过去刚好可令他们措手不及。”自古以来,所有的军事家、战略家都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可曹操不是一般人,认为在非常情况下,“攘外”比“安内”更重要。
其实提出征乌桓的建议前,曹操已经深思熟虑过,而且事先做好了部署。当年他册封孙权为将军的条件就是让其看住刘表,因此每次刘备在曹操屁股后面搞小动作时,刘表只是表面支持,而不亲自动手,这是出于对江东势力的畏惧。还有一点就是刘表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有缝可插针。刘备是个人才,刘表也知道,但是重用他就会使荆州的力量全部靠向一边,自己很可能失势;如果轻视刘备,给他一个闲职,刘备没两天就会走,刘表又不想痛失将来抵御曹操人才。刘表的心理只要闹这种矛盾,荆州就无论如何也闹不起来。
曹洪听了曹操和郭嘉的分析,只好答应先远征乌桓。
登临碣石,笑傲沧海
黄沙漫漫,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西北真不是人待的地方,郭嘉立刻犯了水土不服的毛病,躺在了车里。曹操坐在他对面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不应该非要涉足沙漠,害得郭公染上典型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
郭嘉见曹操哭得伤心,感激之余也有点视觉疲劳:曹爷你别哭了,不就是点小病,两天就好了。
曹操摇摇头,跟他商量回家的问题。说句实话,曹操自己也受不了这鬼天气,一出马车就灰头土脸,又脏又没有美女,心中也不爽着呢?
曹洪要是知道曹操这么想,肯定大骂他一顿,当初曹操非要折腾人,到西北打乌桓,这下好了吧,吃一肚子土不说,一个个病歪歪的,打个屁啊!。
郭嘉一听曹操反悔,也不难受了,“腾”地坐起来:兵贵神速。咱们远道而来,就是想打他们个不备,没回头路走了。我军只是不熟门熟路,曹爷你去找田畴,他对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很熟。一番话说得跟顺口溜似的,听得曹操一愣一愣的。
田畴原是董卓时期幽州牧刘虞的跟班,刘虞被公孙瓒杀了之后,田畴大哭了一通就躲起来了。此人能文能武,是个人才。袁绍和袁尚相中他好几次,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了。田畴早就看出袁氏父子并不是一统天下的料,但曹操不一样,单一个善于用人的特点就已经名扬天下,自己被请了过来也算是荣誉吧。田畴一进营帐就开始对曹操等人上地理课:我军现在走的这条道其实是河谷,秋夏有浅水,不能走车马,也不能载船,位置很不好。还不如将军队调转方向,从卢龙口那个地方过白檀一处的山隘,前方就是一大片空旷的原野,离柳城很近。柳城是乌桓一族的重地,首领冒顿就在那里,我们可以趁机偷袭,将其一举擒获。
曹操哈哈一笑,郭嘉果然没推举错人。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方便军队过隘口,曹操命士兵们自拿一小部分粮草,大批粮草仍留在卢龙口。轻装上阵的士兵们飞速越过白檀,被册封为靖北将军的田畴作为先锋,张辽紧随其后,曹操垫底,不到半天就已经快走出卢龙口后面的白狼山,在山道上与袁熙、袁尚狭路相逢。
有人会问了,姓袁的两小子怎么会在这里。原来他俩一看幽州待不住,就往西北躲,躲着躲着就和乌桓的冒顿勾搭上,便怂恿冒顿南下打曹操。现在袁氏兄弟所引领的军队正是冒顿大军,冒顿本人也在其列。
曹操来到高处观察袁氏兄弟、冒顿一行人的队伍,冷笑着说:队形都没排好,就想和我曹操打,太自不量力了。曹操先是借着山风放了一把火,用浓烟把冒顿军队呛得几乎晕倒,再派于禁、张辽、许褚、徐晃兵分四路,戴着湿口罩冲下山,一顿砍杀,灭了大半冒顿兵马。冒顿本人也被张辽砍翻到马下,尸体不知所终;袁氏兄弟则跑得更快,投奔辽东。
柳城没了冒顿的支撑,就是一座大空城,曹操顺利地攻了进去,封田畴为柳亭侯,守住此地,田畴感激得鼻涕眼泪一起流,蹭了曹操一身,直呼不图名不图利。曹操当然没那么不仁义,封他为议郎,跟在自己身边。
回到易州之后,曹操论功行赏,一边喝酒一便感叹自己这次还是太过鲁莽,能够侥幸成功,都是天意。在他摇头叹息之际,有人偷偷地告诉他郭嘉死了,曹操顿时就哭了,比当年哭典韦还伤心,疾呼:“奉孝(郭嘉的字)死了,天岂不是要亡我。这些年来你们跟随我南征北战近二十余年,大家一个个都老了,但郭嘉是最年少、最上心的,他现在才三十几岁就夭折了,都是因为我的鲁莽……”话说到一半,喉咙哽得难受,心痛欲裂。以前曹操的哭总是半真半假,但是他年纪大了,郭嘉在他眼里既是益友,更像半个儿子,丧友丧子,简直是惨绝人寰的痛事。
有人拿出了郭嘉的遗书交给曹操,曹操接过来一看,只见信封上写着:“丞相如果按照我的遗书上所写的行事,辽东唾手可得。”曹操拆开信看了半晌,放入怀中不语。
夏侯惇忍不住:曹爷,袁氏兄弟投奔辽东,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晚了唯恐有变。
曹操微笑:郭嘉已经给我安排好了行动方案,你们不用轻举妄动,辽东太守公孙康肯定会自己把两个袁小子的脑袋送过来。
大家不明所以,但当他们看到公孙康的人送来的袁熙、袁尚头颅时,一个个对郭嘉料事如神惊叹不已。
公孙康为何如此听一个死人的话呢?
袁熙、袁尚两小子投奔公孙康时,一心想着害他,把他的领地和兵马夺过来。公孙康是只老狐狸,早猜到袁氏兄弟不怀好意。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公孙瓒命刀斧手冲进二袁的房间,将他们的头砍下来,快马加鞭让曹操看个热乎。这一切都在郭嘉的预料之中。
曹操大笑不已,封了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带着郭嘉的灵柩班师回朝。
遗书正文如下:
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急于去攻打敌人,反而会引起反弹;缓兵之策,往往会让敌人内部自动崩溃。郭嘉聪明一世,不枉曹操为他号啕大哭。
程昱骑着马跟在曹操身边,笑着说:“北方既定,很快就轮到江南了!”
曹操仰天长笑,来到河北碣石山,远观渤海,诗兴顿发,朗声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山海之间,水雾升腾,遥相辉映,好不壮观。面对着大海,曹操的胸口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心再宽宽不过海,世事万物变化莫测,容得了这一刹那的变化,下一刻可能就会变得斤斤计较。不过一切都已经无所谓了,北方统一,乌桓西退,偌大的疆土已尽在手中,还有什么可畏惧呢?
尽管秋风萧瑟,给人以悲凉之感,但是疾风知劲草,英雄就是要在风浪尖上一飞冲天,才能显出勇往直前的本色。在壮观若斯的大海面前,人可能是渺小的,但心可以跟着大海越行越远,越变越宽。
我,曹操,就是有俯瞰世事的胸襟,有纵横南北的气魄,有统一天下的欲望,宇宙气象皆在我呼吸间变换,这就是我曹操。
铜雀台的春秋梦
北伐大军回朝路程遥远,必然得走两天歇一天。某夜曹操住在冀州城东角楼,睡到大半夜时,突然坐起来拉着荀攸观天象,也不知道是梦游还是心血来潮。
满天星斗的夜空很美,曹操不禁叹息:夜色很迷人,月色更迷人,荀攸你能从星星和圆月中想到什么?
荀攸仰头望了很久才说:时间的流逝。
曹操没有想到他会回答得如此哲学,点点头道:是啊,美则美矣,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今夜你所看到的星空跟明日的虽然一样,但其实已经大大不同了。
荀攸摸着小胡子说:曹爷说得太有玄机,小荀我半懂不懂。
曹操哑然失笑,突然抬手指着南方说:那边的星星很亮,意味着南方新鲜事物正在朝气蓬勃,也许我去打南方会受挫啊!
荀攸微笑:曹爷如有神助,谁人敢不服呢?这是客套话,曹操在一旁听了有点汗颜。
忽然,一道金光从地面泛出,荀攸“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说:“肯定有宝贝在这下面埋着呢!”
曹操便命人掘地三尺,找到一只铜做的金丝雀,在手里把玩着问荀攸:“不知道这小铜雀是什么征兆?”
荀攸高深莫测地笑了:“听说舜的母亲梦到玉雀下凡投入她的怀中,她就生了舜。现在曹爷你得到铜雀,肯定也是吉祥的征兆。”
曹操摸着小铜雀,越发的喜爱,决定在漳河岸边邺郡建一座铜雀台,供自己游玩度假之用。地址为什么要选在邺郡,因为那里是曹操新看中的大本营。许都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值得放心居住的地方。在外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想害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京城,想要刺杀他的又何止董承七党呢?所以他必须为自己的将来考虑,邺郡地理位置刚刚好,水美山美,还是北方的军事重地,易守难攻。当初袁绍将此处作为重点看护对象,也是因为其地理优势。
建铜雀台,曹操像建自己的家一样用心,他希望这里能留下自己最美好的回忆,可以带妻儿美女来这里望风景,可以叫朋友来这里饮宴,可以在这里嘉奖他的属下,总之得意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做。曹操想把人生中最值得高兴的事情都集中在这里。
在建台之际,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凑到老爸跟前说:“要修台子嘛就修三个,中间的叫铜雀,左边叫玉龙,右边的叫金凤,相映成趣,生色不少呢。再造两座凌空的桥连接三台,很漂亮。”
曹操揉了揉曹植的头:“我的儿子说什么都好,就这么办。”曹操一生生子二十几个,皇后卞氏生有嫡子四个,老三曹植最是聪颖异常,善诗书文章,比之他这个老爸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格外喜欢他。看着铜雀台已经初具规模,曹操留下曹植和曹丕在邺郡监督造台工程,让张燕守着曹军北寨,自己领是六十万大军回许都。
曹操建铜雀台不过是一时兴趣所致,没料到这座台子却成了建安时期文化的标志。除了曹家三父子外,像是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人,都曾来到铜雀台赋诗作文,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慷慨情怀或放眼天下的雄心气魄,也有写市井小民的生活,反应人间疾苦。在这里聚集的文人,被人们称为“邺下文人集团”,“建安七子”全部包括在内。
美轮美奂的三座台子,成了文人思想的寄托,后人把这些人的精神称为“建安风骨”,一种属于士大夫文化阶层特有的硬朗、宽放精神。
时间一年年过去,一千多个春秋,铜雀台上的夜色依然是那么美,但铜雀台经过岁月的折磨只剩下主台和金凤台两个破落的土堆,曹操当年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在雀台上已经无从找起。
一得一失之间
回到许都不久,曹操便追封郭嘉为贞侯,还把他的儿子郭炎接到家里当亲生儿子养,足见曹操是真的很欣赏郭公。想到南征的问题,曹操肯定是要先跟荀彧等人商量,荀彧一向以保守稳健为主,建议曹操休养一段再考虑刘表和孙权的问题。
曹操也同意他的看法,像以前一样分兵屯田,当数十万大军上山下乡干活去了。
镜头切换到刘表这边。一天,刘备和刘表一起吃饭,刘备去了趟厕所,回来就哭了。刘表以为他闹肚子,便要叫医生进来,刘备连忙拉住他说:不是肚子疼,是我看自己的肚子长肥膘了。
刘表说:我晕,长膘了说明你过得好,你哭什么啊?
刘备摇头晃脑地说:这就不对了哥哥,人的肚子上一长膘,说明他无所事事,才肥得流油。你看我都快五十了,还一事无成,现在竟然连肚子都大了,还能干什么啊?言下之意就是说刘表不重用他。
刘表听出来他话中的意思,打趣地说:你以前跟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不是说天下间配得上“英雄”二字的只有你和他吗?
刘备忙不迭点头:话虽如此,可是曹操有实力,我连个一兵一卒都没有呢?还称什么英雄?叹息着就回屋了。
刘表“切”了一声,敢情刘备你是想要军权啊,看看再说吧。
刘备的“野心”不只是刘表知道,刘表的内弟蔡瑁也清楚得很。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刘琮就是蔡瑁小妹所生,因此蔡瑁对亲外甥宠上了天,每天都在刘表耳边说刘琦多么混蛋,刘琮多么聪颖。刘表被蔡瑁的舆论轰炸得不知所谓,竟然格外讨厌刘琦。后来刘琦听了诸葛亮的话,跑去江夏做太守,远远地避开了父亲和弟弟的“舆论迫害”及蔡瑁的“行为迫害”。
蔡瑁为什么非常关注刘备呢?原因在于他倾向于刘表投降曹操,毕竟姓曹的现在是主导天下走势的人物,即便再没常识的人也会关注一下大盘形势吧。刘备偏偏是个跟大盘逆风向的人,人家进他退,人家退他就冒头,一点不符合潮流,明显是荆州的不安因素,因此蔡瑁总暗害刘备。
刘备受不了每天锋芒在背的日子,带着几个兄弟逃出荆州,蔡瑁追之不及,心想:你不是跑路吗?看我如何陷害你。
蔡瑁冒充刘备的笔迹写了一首骂刘表的诗。刘表看了以后暴跳如雷,扬言要杀了刘备,但转念又一想,按照刘备的性格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啊,又把举起来的剑放下了。
蔡瑁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借口刘琮过生日,让刘表在襄阳宴请群臣,邀请刘备参加,刘备要是不来,那就是要造反的表现,可以顺理成章杀他了。
刘备接到邀请函,清楚有些事情该来还是得来的,但是不等于他不跑啊。在宴请的当天,刘备飘飘然地来,却借着尿尿逃走,逃跑速度比之当年赴鸿门宴的刘邦绰绰有余。
在逃亡的旅途中,刘备遇上了一个叫司马徽的人,号水镜先生。“水镜”这个名字起得玄之又玄,一看就是高人一个。他告诉刘备说:其实你也不是很背,就是没遇对人,天下有两位名士:伏龙和凤雏,得到其中任何一个相助,刘备你就发达了。这段话引发了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的故事。
刘表失了刘备,可以说是个错误,他本人是反对投降曹操的那一派,但是被蔡瑁一搅和,反曹派渐渐失势。刘表深知不妙,在蔡瑁几乎杀了刘备的一刻冲出来拦住:谁敢杀我老弟!刘备的命总算是被保了下来,被刘表安排到了新野。
曹操休养得吃嘛嘛香,见肚子上的肥油一把把冒出来,叫齐下属说:太久不做运动,老胳膊老腿都生了,到了咱们活动活动筋骨的时候了。展开地图,曹操指着樊城和襄阳两地,叫曹仁、李典、吕旷、吕翔四人屯兵三万于这些地方,顺带“招呼”一下在新野的刘备,给他点“好果子”吃。
想着看刘备出糗的曹操这一次算差了,他没有料到刘备弄来一个谋士叫单福,脑筋格外灵光,随便两个计策,就叫曹仁受伤、二吕被诛。“好果子”刘备没吃到,重新回到曹操嘴中变成了又小又酸的恶果。
曹操咬着“酸果子”,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安慰兵败的曹仁和李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受挫,二次长教训。安抚众人情绪之后,曹操想到了那个叫单福的人,感兴趣地问起是谁?
程昱笑着说:是徐庶的化名,曹爷想要得到他,我有办法。
程昱说徐庶是个大孝子,他建议曹操把徐母接过来,用母爱的力量将徐庶召唤回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母一见曹操就大骂“狗贼”,曹操暴怒,正要杀了徐母,却被程昱拦住了。程昱把徐母接回家中,冒充她的笔迹给徐庶写了封信,上面尽诉想念之情。徐庶见了信之后嚎哭一场,拜别刘备投奔曹操,但他临走前给刘备留了话:凤雏是襄阳的庞统,伏龙则是诸葛亮。这话的意思就是刘备你找任何一个都能一争天下,没有我也可以。
徐庶来到曹操这边,曹操笑得合不拢嘴,又是端茶又是递水,徐庶尴尬地辞谢之后去见老母。哪知老太太一见徐庶,失声痛哭,呵斥儿子不争气,竟然助曹贼乱天下,遂转身回屋上吊自尽了。
程昱给曹操出的馊主意弄巧成拙,反倒让徐庶发自内心痛恨曹操。
坐享荆州
刘表病重了,趁火打劫的不是曹操,而是孙权。
话说刘表有一哥们儿叫黄祖,就是当年杀祢衡的人,他和孙权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原来当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荆州,刘表派黄祖在襄樊迎战,不幸打输了,准备往老家南郡撤退。孙坚不肯放过刘军,乘机渡汶水围攻襄樊,这时黄祖突然来了猛劲,一箭射死了孙坚。对于孙权来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孙权和他哥一样,喜欢广邀宾客,网罗了一大堆人才:阚泽、严畯、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骆统、吾粲、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加上老员工程普、黄盖、周泰、韩当、周瑜、张绍、张纮、虞翻、太史慈、鲁肃、诸葛瑾、顾雍。前前后后几十人跟曹家班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孙权在慢慢成长,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孙权打江夏的黄祖是正常的。第一仗是在江上,孙权赢了,但折损了大将凌操,后者被黄祖的副将甘宁射死。第二仗前夕,甘宁却来投奔孙权,孙权大人不计小人错,把甘宁射死凌操的事儿放到了一边,因为他眼下最想杀的人是黄祖。
在甘宁“小汉奸”指挥之下,孙权派出了N多猛将大破黄祖,在乱军之中将黄祖砍成了数十块,一口大仇得报的恶气终于舒了出去。他一路狂飙突进,直入荆州江夏地区,才发现自己有点走过头,深入敌人内部,搞不好会被左右包抄,连忙撤了出来,反正这次主要目的是为了报仇,至于荆州就等以后吧。
刘表得知黄祖死了的消息,几乎一命呜呼,几个月后便挂掉了。被派往江夏的刘琦本想回家看老爹最后一面,却被蔡瑁拦住,于门外失声痛哭,仍是没见到老爹一面。
刘表没挂之前,曹操便一直虎视眈眈垂涎荆州,刘备在新野慢慢壮大也是曹操心中的毒瘤。为了锻炼一下大部队,曹操叫夏侯惇带着十几万大军进攻刘备。可是刘备请了诸葛亮出山,后者是卧龙先生,其能耐神乎其神,夏侯惇又不是荀彧那样的聪明人儿,几下便着了道,输得灰头土脸,回去见曹操。
曹操见到头发都被烧光了的夏侯惇来负荆请罪,哈哈一笑,解了后者的束缚说:诸葛亮的一把火把你烧成这幅熊样啦,输了就输了吧,反正也是要你试探军情去了,如果刘备那帮人好对付的话,我也不会将他们视为劲敌。他不但没有罚夏侯惇,还让于禁和李典与夏侯惇一同南下。兵败者仍有赏,少有人能像曹操这么干,曹操不是傻,而是笼络人心。
几天以后,曹操来到汉献帝面前说:我要打刘备了,没有意见吧。汉献帝一看到曹丞相就尿了裤子,咽着唾沫不敢出声。大堂里亦是鸦雀无声,无人回应。就在曹操转身要走的时候,孔融不知死活地走出来说:刘备和刘表都是汉室的宗亲,打他们就是打自己,不能啊!
曹操怒瞪着孔融:老家伙,我忍你好久了,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指挥我。
可怜的孔融哥哥就那么被拖出去砍了,英勇就义。他被曹操用来杀鸡儆猴,警告所有的人:反我者死。纵观天下这么大,曹操的权利如此深广,本就不好管理,在许都反对他的势力何其多,孔融的下场就是下马威。
孔融死后,曹操开始分配五十万大军:曹仁、曹洪为第一小分队,十万人;张辽、张合为第二小分队,十万人;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小分队,十万人;于禁、李典为第四小分队,十万人;曹操自己则领着其他将领成立第五小分队,也是十万兵马。许褚领兵三千作为先锋,以凿穿阵形开路,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天挥师南下。
刘表在弥留之间听闻曹操南下的消息,唉声叹气,叫人把刘备找了过来,拉着他的手说:我的两个儿子其实都不争气,虽然我喜欢刘琮,但他太懦弱了,蔡瑁还控制着大权,我死后你一定要保住我的两个儿子,特别是刘琦,荆州任你予取予求,这是我唯一的心愿。
刘备把刘表当哥一样孝敬,听他说得可怜,一边哭一边点头,想到之前孔明劝自己想尽办法把荆州拿到手,自己死活没答应,就是因为不想有负刘表,没想到他却主动把荆州让给自己,心中不胜欷歔。
刘表在某一天晚上“熄灯”了,到处都是哭声,刘琮哀哀凄凄地站在老爹的灵柩前不知所措,一切都照着蔡瑁安排的去做。蔡瑁在处理刘表后事的同时,逐步总揽大权,一脚将本来应该名正言顺得到荆州的刘备和刘琦踢开,假立遗嘱令刘琮即位,并怂恿他降曹。
在外人眼中,刘琮继承荆州是理所当然的,但刘表最不希望见到的局面。刘琮一身软骨头,蔡瑁说东就往东,说西绝不敢往北。曹操兵马即将临门,刘琮拉着蔡瑁问怎么办才好。
蔡瑁故作深沉地不出声,向旁边的东曹掾傅巽使了眼色,傅巽会意,进言说:曹操太厉害了,与其让咱们的小鸡蛋跟他的大石头硬碰,还不如把荆襄九郡给曹操,曹相爷一乐,就能倚重主公,咱们就甭怕了。
刘琮闻言骂道:放屁,荆襄九郡是荆州的核心,我们的命根,给了曹操不就是等于完全投降吗?
很有威严的老将蒯越站出来,他与蔡瑁曾一起陷害过刘备,也不看好刘琦,明显亲曹一脉,干咳了两声便质问刘琮:不然主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现在内患诸多,刘备和刘琦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不投降曹操就只有死路一条。
刘琮被问得哑口无言,认命了。三天之后,刘琮写了一封声泪俱下的投降信,叫大将宋忠给曹操送了过去。曹操看完信长笑不已,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回连吹头发的力量都没费就得到大片的土地。他重重地赏了宋忠一大笔钱,还跟他开了个小玩笑:你的名字起得不好听。说罢狂笑着去见刘琮。
刘琮恭恭敬敬地接待了曹操。曹操拍拍刘琮的肩膀说:小娃子,以后你就永为荆州城主吧,我保证不伤害你一根毫毛。听到曹操的保证,刘琮既想哭又想笑。不过比他痛苦的大有人在。
刘备陡然得知荆州已经被曹操得到,坐地痛哭起来,拍腿骂自己没实现刘表的遗命。刘琦也伤心不已,退到江夏一带和孙权遥相对望,每每看星星、看月亮时,便怀念一下可怜的死鬼老爹。
呼天抢地震九州
刘备哭的艺术跟曹操“等”的艺术不相上下,甚至比后者更有技术含量。
曹操得到了荆襄九郡,整个荆州北部坐拥怀中,第一个收拾的就是在九郡附近新野屯兵的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先一步脚底抹油溜了,带着满城的小市民一起亡命逃向南面的樊城。
说句实话,刘备的确是宅心仁厚,只不过有时候看起来太“仁”了,反而显得很假很缺乏“人性”,不然他的性格怎么就没曹操那么活灵活现呢?
亡命天涯的刘备用“水汪汪”的目光瞅孔明:诸葛兄,今趟全赖你来抗了,反正我是不行了。
诸葛亮摇头晃脑地说:没问题,你放心溜,我来想办法。
聪明如诸葛亮,想出了水淹曹军的办法,叫人抱了好几千个沙袋堵住了白河水,吩咐关羽在上游看着,只要听到喊杀声离近,立刻叫人把沙袋搬开。
曹仁、曹洪的十万大军和许褚的三千铁骑,浩浩荡荡地向新野开来。奇怪的是,新野城外空空如也,曹仁派出小兵到山冈上用千里眼看新野城内,也是空空如也;更奇怪的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坐在不远处的山头喝酒扯淡,根本无视曹仁和曹洪。
搞什么东东?曹仁挠头。他哪知道诸葛亮和刘备玩的是空城计,这两人早已经一身冷汗,刘备在桌子下面的腿更抖得跟筛子似的,脸上却一点儿表情没有。
曹洪来不及多想,跟曹仁说:他们两个学曹爷玩空城计,其实新野早就是空城一座,咱们直接进去屯兵休息,明天早上再追赶。
曹仁听了曹洪的话,率领大军入城,吩咐士兵们搭帐篷。这下很多人知道他们中计了。就整个新野城似乎被火包围,将他们圈在里面,烤得吱吱流油。
曹仁立刻带领大部队向东门方向逃窜,被横冲出来的赵云截住去路,赵云一顿狂杀猛砍,把曹军逼向了白河。上游的关羽听到喊杀声,叫士兵们立刻搬开沙袋,滔滔河水连绵不绝,汹涌地向正在过河的曹军漫去。曹军刚被烧了屁股,又被大水这么一冲,一下子没了大半。片刻过后,白河下游都是烤熟外加水煮的曹军尸体。
曹操打仗打了一辈子,何曾吃过这种败仗,他怒骂诸葛亮,叫上三军,兵分八路进攻樊城。大军快到樊城时,刘晔建议曹操派徐庶去劝降刘备,免得动干戈。曹操刚折损七八万兵马,心中也略有胆怯,认为此法可行。
徐庶领命见刘备直接摊牌:曹操其实根本就是想置你于死地,派我来不过是缓兵之计,收买人心罢了,刘备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备知道曹操的阴谋,想到他很可能干出杀了自己还屠城的事情,更不能投降了,带着所有小市民继续脚底抹油,一个字儿:逃!
他们先是逃到刘琮那里,刘琮拒不接受,刘备一顿痛哭,哭得是呼天抢地,一面说自己对不起刘表,一面说自己对不起百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小市民阶层和军人阶层哪见过哭得这么专业的,一时间也跟着哭,越哭心越齐。
刘备哭够了,对大家说:咱们往江陵逃吧。于是他便带着难民又逃往江陵。十余万难民跟着刘备屁股后面一步一步地前行。难民不是军队,速度有限,刘备只能干着急,又不能丢了人民群众自己跑。让刘备更上火的事情是两个妻子和儿子都被落下了,要是被曹操抓了过去,还不知道要受到多少侮辱呢。
刘备在这边担心,赵云抢演着救世主角色,冲进万军之中救两位大嫂和少主子。两位大嫂一死一自尽,赵云救助不及,只能带着小主公阿斗去追刘备。
曹操到了樊城,派人去襄阳把刘琮叫过来。刘琮哪敢见曹操,叫蔡瑁和张允代自己过去。大将王威是反曹派,趁机怂恿刘琮暗杀曹操,刘琮听了此等阴谋立刻唇青齿白,哆哆嗦嗦地跑去告诉蔡瑁,惹得蔡瑁差点一刀剁了王威,但是又怕曹操等得着急,速往樊城。
曹操坐在案桌边一边喝茶,一边好整以暇地问:你们有多少军队?
蔡瑁细算了一下:马军、步军、水军加起来共二十多万。
曹操又问:有多少战船?谁在管?
蔡瑁说:七千多艘,我和张允在管呢。
好!曹操拍桌,马上命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命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叫二人准备水战,他打算在水上与刘备一决雌雄。
在荆襄待了几天,曹操忽然对蔡瑁等人大加封赏,还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明眼人一看就知曹操想掘了刘家的祖宗根,让刘琮这辈子都别再想荆州的事情。刘琮这才知道自己当初犯了多大的错误,抱着老妈蔡夫人呼天抢地地哭起来,死活也不去。
曹操说了:不去也行,那就死吧。
第二天,于禁带着刘琮母子二人的脑袋来见曹操,以血一般的事实告诉曹操,荆襄已定,曹爷可以放心攻打刘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