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2500000027

第27章 大地上(1)

消失的传说(十一则)

1.狌狌

经文曰(《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即猩猩),食之善走。”《水经注·叶榆河》:“狌狌善于人言,音声丽妙,如妇人好女。对语交言,闻之无不酸楚。”现存图谱大致有三:一为猴形,二为人面猪身形,三为人形披兽毛。以下附会依据唐李肇《唐史国补》。

人相信并且已经亲口体会到,狌狌的肉是“甘美”的。捕杀的方式也很简单,且屡试不爽。只需要把一坛酒和成串的草鞋,放在狌狌常走的路上(这一机巧用心和“工具”更像是同类间的诡计和诱杀)。狌狌看到酒和草鞋,第一反应是狂喜。当然,它们竟然能够猜到摆放者的名字及用意。

这种本领匪夷所思,反映的是上古时期某些动物与生俱来的“神性”和特异功能。在美酒和草鞋面前,狌狌俨然是高明的卜算者和预言家。在美酒和草鞋面前,狌狌一边低头看,敞开鼻孔嗅,一边又仰起扁平而硕大的头颅,扬着长臂,张口大骂:“诱我也”!

狌狌这句话,蓦然把人带入到童话世界,会很自然地想起动画片。

人的险恶用心被狌狌一语点破,狌狌在张口大骂的同时,内心里一定迸发着无边的愤怒和憎恨。

骂完,狌狌扭头就跑。远离“陷阱”和“圈套不仅是狌狌一种理智的规避,更是一种本能。更奇怪的是,狌狌在奔跑的同时,嘴里还不停呼喊自己先祖和企图“诱杀”自己的人名——对前者,狌狌应当和人一样持尊崇态度,或许它们在这一时刻总会想起先祖的某种教诲,并用呼喊先祖名讳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后者,可能是狌狌对人发自内心的一种诅咒、唾骂和鄙夷。可就是这样的一种清醒的猎物,快跑出一段路程后,突然又收住脚步,扭转身子,没有任何犹豫,以最快速度跑回原地,几个或十几个围成一个圆圈,叽叽喳喳地坐下来。

其中一个,急不可耐地打开酒坛,抓起就往嘴里倒。酒液顺着嘴角流到胸上,打在地上,香味四散开来。一个喝了,再递给另一个。如是,不过几圈,狌狌就醉了,歪斜舞蹈之余,还不忘把成串的草鞋套在各自脚上。

在远古,酒,可能是先进文明的一种体现和浓缩,只有“开化”的人才能发明并掌握酿造技艺——这是智力的结果,更是文化的胜利。对于酒本身,似乎从诞生那天起,就蕴含了一种无可逃避的蛊惑气息。

饮酒应当是一个从人到神、从懦弱、自卑到狂妄和英雄的过程;酒是肉体欲望助推剂和灵魂致幻药。酒液一旦进入身体,很快会转化成一把万能钥匙,持续旋转和扭动,催化和激发,最终打开和呈现的是肉体生命当中最隐秘、最迫切的天性欲望乃至灵魂间最彻底、最本质的纷纭景象。

喝醉了的狌狌,已经进入虚浮状态,理智尽失;多毛的身体变得绵软,虚飘,头脑昏聩,“物我两忘”。

摇摆着站起来,狌狌神态旷荡地在草地上舞蹈,不断用“丽妙”的嗓音呼唤自己喜欢的异性;抑或红着眼睛,挥着手臂,说出各自最隐秘心事,乃至宏伟卓越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种情境,是狩猎者早就盼望的。酒液解除了狌狌自身的反抗力量,连串的草鞋成为自杀的绳索。

早就在隐蔽处伺机而动的人,拎着木棒、木叉,提着草绳,端着上弦的弓箭,大呼小叫地跑过来。狌狌猛然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头脑也清醒了许多。可再隆重的懊悔和反抗也都无济于事。人的险恶用心得逞,狌狌献出自己的生命。

当然,人不会将狌狌就地杀掉,肯定会捆绑了它们的手脚,抬回去,或者用木排拖回去。失去自由的狌狌感到无比沮丧,不断张开嘴巴,发出悲哀的鸣声,甚至相互埋怨。到人的聚居地,狌狌嗅到了浓重的血腥气息和吞噬的欲望。此时,再“酸楚”的哀求在还没有一阵风声响亮。

作为猎人的人肯定兴高采烈,接下来,要进行的是一场丰盛的晚宴,抑或一次隆重祭奠。他们按照首领的要求,一部分从林间捡来干柴,一部分拔来茅草,还有一部分,提着利器走到狌狌面前,朝着已经清醒如初的狌狌猛然砍下。狌狌发出连串的悲鸣,温热的身体因疼痛而痉挛,因垂死而激烈颤抖——烫热的鲜血淅沥而下,在泥地上砸出一眼眼的紫色坑槽。

接下来,黑夜如雾升起,巍峨远山显出了庄严轮廓;明亮的星星闪着诡异的光亮。熊熊而燃的篝火染红整个旷野。这时候,我们才体会到,在强大的食物链中,捕猎和被猎多么的顺理成章。

篝火不断吞噬干柴,灰烬不停覆盖青草。狌狌的肉体被人切成块状,灵魂在血肉之间盘桓萦绕。人把鲜美的肉穿在木棍或者某种坚韧的丝状植物上,放在火上烧烤。然后扭着半裸的身体,在空旷中跳起了原始的舞蹈。没多久,味道“甘美”的肉香扩散开来,丝丝缕缕,入心入肺。在严酷的生存中,再没有什么可与享受美食更令人心情激越了。在这样的夜晚,雷同的情境可能不止一处,那么辽远的大地,那么多纵横连绵的山川与河流,到处都是蓬勃的生命欲望乃至残酷的追逐和猎杀,新生和成长,强盛和消亡。

好酒且贪恋物质的狌狌只剩下带血的皮毛,大火之中的美食打开了人的吞噬欲望。在以动物为神的年代,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不是独享狌狌“甘美”之肉,必定会先祭拜苍天诸神。

看不见的神灵可能是世上最大的不劳而获者。在众人中,唯有通灵的巫师具备祈祷和聆讯的“天赋异能”。在远古,自然灵物崇拜时期,神情怪异的巫师是部落当中唯一的通灵者、占卜者、疗疾者和各种祭奠仪式的具体操办者。这些人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印象大都长发飘飘,鬓角发白,枯瘦的指间总是拿捏着一些诸如龟甲、木杖、兽骨等必需品和象征物。

羯鼓声声,欢快的人群顿时肃穆,以最快的速度聚拢。巫师缓步登上石台或高冈,仰头望天,用沾满肉腥的牙齿,紫红的舌头,对先祖、上苍抑或顶礼膜拜的自然灵物,说出部落酋长、民众的渴求和意志。祈祷过后,再经由一己之口,向王者和民众传达苍天和诸神的训示。

虔诚是信徒的第一守则。人类有理由相信,苍天诸神的嗜好和口感一定与人相仿,人类喜欢的美食一定是对神者的最好“供飨”。在陶醉中被人诱杀的狌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珍贵的献祭者,它们的被诱杀,从更深层次体现了先进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的致命诱惑和绝对影响。

但在今天看来,“为人所食”的狌狌,在死亡之初就是清醒的,甚至体现出一种舍生取义“大智若愚”与“以身饲虎”的慷慨。而将狌狌作为祭品表达信仰虔诚,在嚼咽体验快高的人,却充满了原始的狡黠和残忍。在杀与被杀、食与被食之间,一定会对狌狌的痛苦和亡命感同身受。

2.白猿

经文曰(《山海经·南山经》):“堂庭之山,多白猿。”《兽经》云:“猿三鸣而人泪下。”《本草纲目》载:“猿产于川广深山,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抱朴子·对俗篇》载:“猴寿八百岁而为猿,寿五百岁变为玃。”晋郭璞《山海经图赞》曰:‘白猿肆巧,由(繇)基抚弓,应眄而号,神有先中。数如循环,奇妙无穷。’”

性喜安静的白猿,在人和猛兽频繁追逐猎杀、残酷而又血腥的生存疆场之外,如同远古隐者,于幽谧处独享纷繁时光。斯时的大地,无边的林木覆盖山川,林间空地上长着金黄色的茅草——动物们聚集一起,在和煦或者暴虐的日光下啃噬和追逐。寂静的正午或者深邃的午夜,总会有嘹亮的啼叫沿着疏密相间的树枝和草叶,从远处跌宕而来。

这是白猿的鸣声,似乎冰下溪流,高山孤风。令众鸟心颤,猛兽生寒。远处的人听到,忍不住伫足生悲,肝肠寸断,潸然泪下。——这又是一个神性的传说,白猿叫声为什么会如此动人肺腑,具有如此强大的悲情力量呢?

在远古,白猿一定经历了许多悲及骨髓的灾难,抑或是天生就是为了唤起人的悲悯情愫与怜爱之心的。

这一种通体洁白的灵长类动物,像人一样的身体与智力,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灵活的四肢在高大树木间攀援奔走,如履平地。它们的食物荤素搭配,喜吃野果,也会聚众围歼突袭者和闯入者,如果子狸、猕猴乃至松鼠、野兔、鸟和鸟卵等。一旦有外敌闯入或无辜者闯入,“可战则猎,不敌即逃”或许是人和动物通用的战争策略。

如果是它们喜欢的食物,白猿分工合作,联合堵截,最终将猎物追得无路可逃,捕获之后,便像五马分尸那样,把猎物生生撕开,各捧一块,跑到隐蔽处,大快朵颐。

白猿残忍的一面,与其习性严重不相符合。在远古,它们是超拔的智者和隐者,通常在人迹罕至的森林里,与树木鸟兽为伴,独立成群,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和伦理传统,与纷纭繁杂的人间没有太多瓜葛。通常,它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大部分时光在近亲繁殖中度过,偶尔也会有更健壮和勇猛的闯入者,将某个家族“强者”原有统治地位据为己有。

鸟兽绝迹的酷烈冬季,白雪覆盖大地,白猿可以靠干果解决肚子问题。即使捕猎不到肉食也不要紧,到处的花朵、嫩草和浆果也可以成为救命的食粮。

“猿三鸣而人泪下”这句话,令人浮想联翩,白猿之鸣,堪称史上最早催泪弹。但相对于化学合成,白猿“催泪”的本领更多地源自它们内心的悲悯,也或许是过惯了离群索居的悲苦生活,在艰苦而漫长的进化当中,白猿也像人的先祖那样,经受了无以伦比的苦难——长期淤积的哀苦和忧伤积聚内心,一旦释放,声音当中自然也会爆发出一种撼人心魄的恸怆力量。

我想,与白猿有着同样经历的人,闻此声,定然会勾起诸多内心情感,于猿声中品嚼前生后世,红尘悲欢,沧桑轮回,荣辱耻喜,忍不住心生悲哀,不能自治,雷如暴泉。唐代柳宗元《入黄溪闻猿》一诗应当是此种情境的文学映照——“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3.蝮虫

经文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蝮虫(即蝮、蝮蛇)。”

我在一部专题片看到,蝮蛇毒性极大,头部犹如旧时妇女煨烫衣服的“烙铁”,俗称烙铁头。蝮蛇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皮肤随周边环境变换;攻击时迅如闪电,口之前端长有两颗尖利毒牙,可以杀人于顷刻间。

晋人郭璞图赞注曰:“(蝮虫)色如绶纹,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又名反鼻虫。”马昌仪所撰《古本山海经图说》中选有明代蒋应镐《山海经本图》:临川悬崖,水中长起一株大树,身躯侧弯,枝茎散开,冠盖庞大,叶如风车。一条肥腴的蝮虫头向下,蠕动身躯。背上有别针式的脊椎,腹下细腿无数;头部上下长有细针,颌后有长刺,鼻子上方,突出一根长刺,伸吐的舌头略短,眼睛略圆而有神。

乍看起来,蝮蛇如龙,游走之间,神态悠然。不似捕猎,像是在水中楼阁间闲庭信步。

蝮蛇的毒液可以杀死一头犀牛和大象。平时以鼠、兔和小型蜥蜴为食。极少主动攻击人,只有个己生命受到危险时,才会勃然一击。2个小时内得不到救治,轻则身残,重者丢掉性命。

于人而言,蝮蛇之毒至今没有特别凑效的药,注射抗毒血清似乎也不大奏效。时至今天,这种凶猛的毒蛇几近绝迹。直到近年,蛇类专家才在四川或福建发现了为数不多的“烙铁头”。从生命长度来看,在莽苍大地、沼泽河流和丛林危崖之间,蝮蛇和人至少并行了六千年。可惜的是,这种古老的蛇种,在人类人口愈发壮大的今天,却濒临灭绝。这对于畏惧毒蛇的人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

4.鹿蜀

经文曰(《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纹)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月鹿蜀,配(佩)之宜子孙。”

鹿蜀经常在各类上古神话传说中出现,或是神仙驾乘,或是天庭职司。从其外形及脾性看,鹿蜀本就不是人间俗物。杻阳之山,应当在今福建一带,明崇祯年间闽南地区有人曾见过鹿蜀。

鹿蜀的长相像马,有健壮的身躯,善跑的本能,头部为白色,一身纹路比老虎的斑纹更为华美。扬着红色的尾巴,成群聚居,在山冈和草地上扬着强健四蹄,如雷奔腾。时常会前身直立,鸣声犹如唱歌。晋人郭璞图赞说:“鹿蜀之兽,马质虎文(纹)。驤首吟鸣,矫足腾群。佩其皮毛,子孙如云。”

这显然是以动物为神的图腾崇拜。人类从来就相信,大地上每一个神奇之物都对他们本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抚慰具有无以伦比的作用。神仙和异兽不仅是一种想象中的万能之物,且还是对人生命及现实欲望具有拯救、佐佑和增益等功能。因而,对于那些神性的兽类乃至其它奇妙事物,一方面敬畏有加,一方面又渴望借助它们的神异特质,为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服务。

鹿蜀显然是其中之一,骏健的形体,美丽的造型,乃至悦耳的鸣声,都使得人依此类推产生想当然的崇拜和幻想。直到明代,人们还相信,将鹿蜀的皮毛佩在自己身上,可以宜子孙——从这一点来看,鹿蜀的繁衍功能是受人青睐和羡慕的主要原因。人们对鹿蜀这一特性的强化,实际上反映和体现的是,在以人口为主要力量的小农经济社会中,香火流传,多生多福的人本主义观念。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海外游记

    海外游记

    每个出境旅游的国人,都是热爱生话的世界公民。一起去领略异域风情,饱览五洲形胜吧:踏上戈兰高地,走进奥斯威辛;瞻仰吴哥的微笑,触摸哭墙的神经;登临狮子岩的天上宫阙,俯瞰珍珠港的水下沉艇;回望世贸中心废墟,重温加德满都圣境;观赏山洞里的弗拉明戈,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体验马尔代夫的绿色浪漫,寻访佩特拉的玫瑰红古城;礼赞爱琴海上的人间天堂,惊叹卡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了共天下之乐而乐的多彩旅程,方不枉今世今生!退休以后干什么?带着老伴去看世界。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热门推荐
  • 都市校花录

    都市校花录

    我高中为情所伤,心爱的人离我远去,本想平淡的过完大学生活,各色校花接踵而来,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我跟校花之间的故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扯蛋三国

    扯蛋三国

    特工即从事特种工作的简称,刘洋一个卖身为试验小白鼠的流氓,因为好色被卷入一场阴谋中,稀里糊涂的就到了一个妹子满地走,名士多如狗的年代里,随身带着坑爹的系统,在这里混再也不用为了口吃的和抓小偷的警察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不用和扫黄的啊S倡议互帮互助,精神可嘉的鬼话,他只要想办法安置数不清的萌妹子住进后宫,把坑蒙拐骗的大耳贼打跑,将同样贪财好色的老曹骗的挖坟盗墓的来还清高利贷就好了,至于那个会谋划的江东扛把子,嘿嘿,谁叫人家有个漂亮的妹子呢,这里将会有一个别样的贪财好色文化流氓耍流氓。
  • exo之女王黑暗复仇之路

    exo之女王黑暗复仇之路

    女主,小时候,被自己的好姐妹给陷害,失足掉到悬崖里。几年后,女主,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最后,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剑临天下

    剑临天下

    那一天,在峰之巅。绝世秘笈,惊天之战!那把剑,种进体内,而他,被抛下万丈悬崖!时间流逝,剑在沉眠!那一天,突如其来的恶战,唤醒了那把剑,也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曾经的梦境竟是真实,深沉的哀伤化成仇恨的种子!那是谁?想要魔戮众生?那是谁?想要君临天下?
  • 重生之锦瑟初年

    重生之锦瑟初年

    后宅里是女人的天下,一不小心失去的就是生命。穆初锦和穆初瑟是侯府的一对双生子,也是根正苗红的嫡女,从小便是万千宠爱,然而这一切都在都由一个庶妹的改变引起了变化,在一场宫变站队的选择中,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家破人亡,当家族被灭,灵魂脱离的时候,穆初锦才发现这一切的源头......待姐妹花携手同来,不仅仅要保护族人,更要对异世灵魂进行毁灭性打击。
  • 一梦百年

    一梦百年

    她,跨越百年成为叶赫家的二小姐,被遗忘在历史洪流中的乱世女子。她,辗转于四皇子、六皇子及乱世英雄三人绵绵柔情里,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最深爱的那个人,却只能远离,黄泉碧落皆不见。乱世里,她和他,注定只能相爱不能相守。在陌陌红尘里,假若,她没有遇见过他,一切都那么平静安闲。可是,他们还是遇见了,这一世决不负天赐的良缘!现代姑娘顾筱婕因为一次意外狗血的魂穿到一百五十年前的清代,成为了叶赫府的二小姐——叶赫那拉.素灵,没有存在在历史上的奇女子。之后经历了好多事情,邂逅乱世豪杰翼王石达开、遇见青年才俊李章桐(李鸿章),还有彼时放荡不羁的翩翩少年张之洞,当然还有美女状元傅善祥、巾帼英雄洪宣娇,许多许多历史名人都成为她的挚友、闺蜜,不得不佩服这女子真的不简单……后来她在因缘巧合下回到二十一世纪,当素灵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却因为时间不对去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认识了那时还年幼的石达开,原来他们的早在十多年前就认识了,这就是所谓的俗世姻缘。还传奇的成为了贝勒奕绘的侧福晋、有着“女中太清春”的西林觉罗氏,也就是才貌双绝的顾太清的义女。这段奇特的经历、这些不可复制的过往在《一梦百年》里娓娓道来……剪下月光,静静描绘你的轮廓,你在那么幽静凄冷的地方,我只能暗自神伤;陌上花开过百年,时光逝去损娇颜。堤上荷叶已田田,梨花带雨泪涟涟。我在触不到你的时空里,发了疯一般的寻找,最后只能在熬干眼泪,等待终生……
  • 跨界邪修

    跨界邪修

    他是个金融大亨,还是金融大亨里最好的作家。他是个顶尖作家,还是作家之中最好的歌手。他是个国际歌星,还是歌星之中最好的编剧。他是个著名编剧,还是编剧之中最好的演员。他是个著名演员,还是演员之中最好的导演。他是个著名导演,还是导演之中最好的运动员。他是黎振轩,一个跨界邪修。
  • 凯源玺的校园恋爱

    凯源玺的校园恋爱

    女主总是和男主擦肩而过,一次机会两人成了同学后成同桌从相识,相知,相恋,相爱,最终因为一件事而女主离开几年后,女主再次回来发现男主一直等她。她才发现她一直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