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汉宫秋月》,相对其历史而言却并不算长。《汉宫秋月》本是一首琵琶曲,后改编为二胡曲。虽列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旨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愁的情绪。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一)名曲溯源
《汉宫秋月》与《汉宫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汉宫秋》出自元末杂剧,作者马致远。《汉宫秋》主要讲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大汉开国初期,皇宫中,元勋多出身布衣,嫔妃与宫女也多出身卑微。正是在此种特殊历史阶段,嫔妃与宫女之间的鸿沟也并非不可跨越。几乎每位宫女都梦想着有朝一日得宠的机遇。
王昭君深居宫中数年,不得见皇帝。野史和正史对此都有相关的记载。
东晋葛洪的《京西杂记》中有一则在后世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宫中宫女甚多,汉元帝只能凭借画师呈上的画像上来选择宫女。宫廷画师毛延寿因向王昭君索贿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使王昭君的相貌显得普通,由此,原本貌若天仙的王昭君就淹没在了众多宫女的海洋之中。因此,也就有了后来昭君出塞的故事。
而据《后汉书·南匈奴传》中的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从《后汉书· 南匈奴传》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愿远嫁匈奴,是由于“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与其在宫中冷清孤寂的生活,让青春年华无声的逝去,不如远赴西域。
后来的诗人对此事件也有颇多不同的见解和感慨。李白有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杜甫显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写下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句。而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件坏事,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无论如何,对王昭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对于国家,这是政治婚姻。也或许王昭君的想法并非如此复杂。昭君出塞时,是否反弹琵琶,是否满腔哀怨,后人也无从得知。
宫女哀怨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相关题材,如《玉阶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述后宫的诗体——宫词。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即是描述宫女的佳作,写出宫女积郁难遣的深怨。唐朝诗人王建、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都曾做过《宫词》百首。宫女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日久生怨。
(二)乐曲赏析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有多种谱本流行于今。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运用各种的艺术手段再次创新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风格,这种流传形式常见于民乐中。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孤寂清冷的意境,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唱三叹,哀婉凄绝,激发听者无尽遐思。曲始引子音调由高到低,仿如女子幽怨中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使人的视野中凸显出清冷宫中,残阳斜照里,长门幽影独自徘徊的情境。紧接着,拉出曲子的主部,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如女子在忧郁徘徊中忽然地想到了什么,骤然屏息凝思,及愁绪涌溢心头,不禁涕泪俱下倾诉身世的悲凉与生命的寂寞。短暂的休止引发了听者对其生命的思索,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勾起了对其悲凉身世的同情与对封建强权下压制人命运的统治的憎恨。继而副部则展示了一种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细聆听时,可清晰感受到宫女在悲痛欲绝、倾尽苦衷后面对镜中靓丽面影,一点朱唇,万缕青丝,却无人欣赏时静静的哀思和怨愤。此后,回旋曲式的主部多次再现,副部也紧跟其后。主副交叉辉映,如泣如诉,哀绝断肠,将曲折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曲末,变化后的副部主体,音调渐低,旋律更加缓慢,展现了一种夕阳西沉,宫门危耸,风平浪静,万籁俱寂的情境。最后一声低音长叹,暗寓秋月清冷,梧桐潇潇,寒星寥寥之时,宫女说也说罢,怨也怨罢,哭也哭罢,细想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