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305

第305章 民国(1)

民国诞生

武昌起义所点燃的燎原烈火,震动了全国,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状态。在武昌起义爆发两个多月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历史上称为“南京临时政府”。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的强大和革命党人自身的矛盾弱点,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仍然标志着辛亥革命的高峰,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中山像在武汉三镇被起义军攻占的第二天,惊慌失措的清政府急忙派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火速赶往武昌镇压革命。荫昌是满族人,曾在德国学习过陆军,但一直没有带兵打仗,缺乏调兵遣将的实战经验。而开往前线的军队都是袁世凯的北洋旧部,不听荫昌调度,指挥不灵。10月14日,走投无路的摄政王载沣被迫下令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前往湖北镇压革命。

袁世凯是北洋军的总头目,他握有重兵,引起了清朝皇族的猜忌。摄政王载沣在三年之前,曾想杀掉袁世凯,后来在张之洞的劝说下,给他留了条活命,借口说他患有“脚疾”,解除了他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的职务,让他回家“养病”。袁世凯回到河南彰德洹上村,住进“养寿园”,整天拄着拐杖在庄园内散步,下棋谈天。有时接待一下宾客,听听河南坠子戏。有时则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船上钓鱼,自称是“洹上钓叟”,装作悠闲自得的样子,似乎是已经心灰意懒,从此不问政治。其实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政治活动,他在家里设立电报处,整天机声嗒嗒,同各地保持联络;还订阅了各种报纸,观察时局动向。通过留在北洋军内的心腹冯国璋、段祺瑞,继续牢牢地控制着北洋军。北洋军除了他,谁也指挥不动。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后,袁世凯料到清政府肯定会请他出来收拾残局,果然不几天后,他就接到了清廷的湖广总督任命令。可是,袁世凯嫌这个官职太小,权力不大,因此他便以“脚疾未愈”为托辞,不肯出山。

就在这时,各省接连独立,而陆军大臣荫昌因为指挥不动北洋军而连吃败仗。清政府见形势不妙,只得再次向袁世凯让步,把荫昌调回北京,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指挥水陆各军的全权。11月1日,又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得到大权后,立即调兵遣将,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把30里长街放火烧毁。不久,北洋军又攻占汉阳,在龟山上架起大炮,轰击武昌,但狡猾的袁世凯在狠狠打击一下武昌起义军之后,又不想渡江进攻武昌。他企图利用武昌的革命力量来威胁清政府向他让权,另踊方面,又作为清王朝的保护人,不使清王朝过早垮台。通过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由他组建新的政权。

11月初,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宣布独立,形势的发展,要求尽快成立统一的中央临时政府,统一指挥革命。11月9日,首先独立的湖北军政府,出面邀请独立各省的代表,到武昌来开会。各省代表在月底陆续来到武昌。这时汉口、汉阳都已经失守,武昌在清军的炮火威胁之下,会议不得不改在汉口英租界召开。会议刚刚开始,英国驻汉口领事向各省代表提出了三项条件:(1)双方立即停战;(2)清朝皇帝宣布退位;(3)选举袁世凯当大总统。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担心革命失败,觉得通过袁世凯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于是都同意了这些条件。

这时,武汉虽然在北洋军的大炮威胁下,形势危急,但革命军在长江下游地区的进展却十分顺利。12月2日,革命军攻占了南京。14日,各省代表从武昌转往南京开会,准备选举大总统,成立临时政府。几乎在这同时,袁世凯也派代表去上海与革命党人进行“南北和谈”,谈判期间,英、美、日、法、德、俄六国驻上海领事,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粗暴地要求双方尽快停止冲突,否则,中国目前的战事继续下去,将要严重威胁外国人的生命财产。

革命党人非常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再向次向袁世凯表示:“只要你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就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你!”袁世凯得到革命党人的保证,正在暗自高兴的时候,突然,革命派公认的领袖孙中山在12月25日从海外回国,到达上海,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进行筹款。在武昌起义次日晚上,他来到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因一路疲惫不堪,他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11时。起床后他决定先去餐厅用餐,然后再处理事情。孙中山路经走廊报摊,顺手购买一份报纸,进入餐厅坐下一看,发现一段电讯写道:“武昌已被革命军占领。”

辛亥峦洲革命先烈纪念园看到这从天而降的喜讯,孙中山非常兴奋,他想马上回国,亲自指挥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战斗,但他转念又一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将会遇到外交、财政方面的困难。此刻,自己效力革命不应在战场上,而应该在外交方面。于是,孙中山风尘仆仆,由美国去英、法等国,开展他的外交活动。在伦敦,孙中山以革命政府的名义,向英国金融资本家提出了一个55万英镑的贷款计划,根本无人理睬。到巴黎后,他又要求法国银行家贷款给中国革命政府,也遭到了拒绝,只好在11月24日,由法国马赛乘“丹佛”号轮船归国。

12月25日,孙中山回到上海,受到以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和许多市民的热烈欢迎。当时到处都传言孙中山从国外带回一笔巨款,所以,很多中外记者都问:“外间传说孙先生这次带着几百万美元回国,真有此事吗?”孙中山严肃地答道:“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我这次回国,没带金钱,所带回来的,只有革命精神而已。”

的确,孙中山的归来,使革命派的声势为之一振。由于孙中山是举国公认的大革命家,因此,全国各界一致呼吁,要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2月29日,南京17省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投票结果,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孙中山以超过投票总数的2/3的票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是中华民国诞生的日子。这一天,孙中山身穿总统制服,从上海乘坐沪宁铁路专用花车出发,前往南京就职。途径苏州、无锡、常州等站,都受到群众夹道迎送,“共和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下午5时,花车抵达南京下关车站,接着,又换乘专车进入南京城,城内张灯结彩,一万多名市民拥上街头,热烈欢迎孙中山的到来。6时15分,孙中山的专车抵达总督衙门车站,随即换乘马车直奔总统府而去。

当晚10时,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46岁的孙中山庄严宣誓,表示:要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而奋斗。

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3日,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在9名总长中,虽然有6名立宪派和旧官僚,但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的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在中国政治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了扫除封建时代的陈规陋习,建设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始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以人民公仆的姿态为人民服务。

在临时大总统府内,上自大总统,下至一般职员,都没规定支付薪金,除了供给食宿,每人每月只发给由临时政府财政部发行的军用券30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身穿的大衣也是一件极粗陋的呢子制成的。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有人前往祝贺,正遇上这位总长自己在洗衣服。

有一次,孙中山率领几位随从骑马到雨花台视察炮台。看完炮台,正准备进城,在中华门被群众发现、围观,人们高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在马上频频含笑向群众点头,表示谢意。这时候,警察局派人来维持秩序。一个巡官高举着指挥刀,打算驱散群众。孙中山看到后,立即制止说:“对老百姓不能这样。”最后还是绕道通济门进了城。

还有一天,一位80多岁的老翁,从扬州专程来南京瞻仰大总统的丰采,在传达室被卫兵阻挡。孙中山知道后,立即告诉卫兵:“你请他进来,我很愿意会见他。”卫兵把老人让进会客室,孙中山含笑起立,正准备和他握手,但长者却放下手杖,跪在地上,要行从前拜见皇帝的三跪九叩的旧礼。孙中山急忙将老翁扶起来,请他坐下,告诉他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翁奇怪地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后,又回到人民的队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样。”谈话结束时,孙中山送到办公室门口,吩咐卫士用车送老翁回到旅馆去,老翁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使袁世凯大为恼怒。在孙中山就职的当天,他就唆使部将冯国璋、段祺瑞等40余人发表通电,反对民主共和,主张君主立宪,要求清朝王公贵族拿出钱来,继续同革命军作战。

帝国主义列强也企图把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把革命党人占领的南方地区的海关收入全部扣留,分文不给南京临时政府,更不提供任何贷款,使得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十分严重。一天,安徽都督孙毓筠派来一位特使,请孙中山拨些款项。孙中山见军情紧急,便批了20万元。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接到批条后,立即到财政部去提款,财政部的官员告诉他,金库里只存有10个大洋了,可见,临时政府的财政已经困难到了何种地步。

在袁世凯北洋集团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少数革命党人主张坚决进行抵抗,要求孙中山当机立断,率军北伐,扫荡北洋军,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绝大多数革命党人则鉴于经济困难,缺少军事力量,主张对袁世凯妥协。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胡汉民、汪精卫都主张让步。黄兴也对孙中山说:“南方的实力不如北方,和议如果不成功,很难动员军队与北洋军作战,看来我只有剖腹自杀,向天下人交待了。”

孙中山早就知道把建立民国的责任交给袁世凯这个乱世奸雄是靠不住的,但他也无法顶住中外反动势力施加的重重压力,而且,他也认为:在革命力量弱小的情况下,通过袁世凯的手,推翻清廷,建立共和,也不失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于是,孙中山在1月22日再次向袁世凯表示:“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宣布绝对赞成共和,自己可以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袁世凯来当大总统。”

袁世凯见取得大总统的位子确实已有把握,便开始利用革命威势逼迫清朝皇帝退位。1月16日,他率领全体阁员上奏,要求皇太后和皇上立即召集皇族开会,决定是否实行共和制。袁世凯非常狡猾,他在去故宫养心殿见隆裕太后呈递奏折时,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跪在红毡垫上,一边耸动着双肩,抽缩着鼻子,流淌着眼泪,一边断断续续地哭诉着,从外表上看,这纯粹是清王朝的一个忠臣,可暗地里,他却派赵秉钧、梁士诒等亲信进行逼宫。他还命段祺瑞领衔以前线46名将领的名义致电清廷,要求建立共和政体。

满州王公贵族很快就看出袁世凯想要逼清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非常气愤。他们在良弼的组织下,成立了一个叫宗社党的组织,坚决反对清帝退位。良弼是满族亲贵中最有军事才能的人,他的存在,成为清帝退位的一大障碍。革命党人彭家珍决心杀掉良弼,1月26日这天,他身穿军装,怀揣炸弹,找了良弼一整天,直到深夜,才在良弼的住所前找到他。彭家珍一边说有重要军事情报报告,一边从怀里取出一颗小炸弹投向良弼,炸断了他一条腿。彭家珍因弹片返回,当场中弹牺牲。良弼被炸后,住进医院,请外国医生手术,情况开始好转,可到第三天,忽然袁世凯的新信赵秉钧推荐一名中医送来一杯止痛药酒,良弼喝后不到1小时,突然呼吸急促,昏死过去,不长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良弼死后,一些满族王公大臣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逃出北京,躲进天津、青岛的租界里,闭门不出。隆裕太后万般无奈,只好同意退位,接受南北双方拟定的“优待条件”。“优待条件”规定:清帝退位后,皇帝尊号仍然不废除;民国每年拨给清朝皇室费用400万元;清朝皇帝暂时住在故宫,以后移居颐和园。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至此,统治中国长达260余年之久的清王朝覆灭了。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但为了使袁世凯离开他经营多年的北京老窝,孙中山特意提出了三个附带条件;(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新总统到南京就职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再行解职;(3)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狡猾的袁世凯一眼便看出了孙中山的用意,他不惧怕写在纸上的《临时约法》,但让他离开经营多年的老窝,他却是绝对不能同意的。为了催促袁世凯南下,孙中山特派老同盟会员蔡元培为迎袁专使,汪精卫、宋教仁为欢迎员,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

同类推荐
  • 兵将列传

    兵将列传

    卷二每周11:00~13:00一更!前言:本来,这本书早已定名为《兵将》,奈何书名可能太简单,重复了,只好另加二字为《兵将列传》。自隆其皇帝大平天下,建吕朝,立万历年,天下本该就此昌平。但正可谓天下分分合合不定,各朝皆似如此,吕皇朝亦不例外。万历十年三月,隆其皇帝野心犹存,欲越过西北疆界,攻外大陆。遂于该年五月起发兵,三年内,除十一年十一月因气候惨遭兵败,皆一举得胜,灭周边小蕃数国。十三年三月,隆其皇帝第四次举兵攻外,两月内,连连攻城拔寨,大胜。直至五月,吕国军军势突然急转直下,三军接连惨败。继而,外族趁此胜势,反攻吕朝。吕朝措手不及,好在有十将军来援,与外族大军对峙于疆境。自此,天下乱起。天下之乱,于我何干。纵使江山崩塌,年朝更替,我,亦独活于无你之朝夕,何叹?何惜?我,只需——不怨,不悔——夏文己。
  • 三国任我游

    三国任我游

    羽扇纶经,智绝天下,笑谈天下之事。指点江山,雄韬武略,观天下英雄,谁人能比。
  •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一代将星诸葛亮殒命五丈原,预言新一代将星即将降临,一个流浪儿偶遇被收为义子,取名诸葛辰,开始了血雨腥风的乱世之旅。诸葛辰传承了孔明的青龙之力,却由于太强大反而限制了他的能力,无法修习任何道法与武功。战场与江湖的残酷让毫无生存技能的他练就谋略,但不灭的赤子之心与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让他愿意继续为了他未完成的梦想而奋斗,从而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起足以左右朝局的江湖势力——卧龙会(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许多家室不够显赫的人才无法入士,只有在江湖中发挥作用),并排出《将星谱》。文虽有玄幻,却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后三国时代!人虽在江湖,却依然不离朝堂的权谋、诡诈的战争与难测的生死。
  • 重生:锦绣官途

    重生:锦绣官途

    秦府的二少爷秦峥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当家夫人宫氏对他却是疼爱无比,从未有过一句斥责。秦府的大少爷秦峰虽是夫人亲生的,待遇却是比不上秦峥,不想秦峥竟莫名的惨死。是该死?是阴谋?且看重生后的秦峥怎样活出个七彩的人生?
  • 不败将军

    不败将军

    郝云,一个文弱的小学语文老师出车祸身亡,带着自己的尸体到穿越到古代战场之上,为了保命,不得不绞尽脑汁,一次偶然,发现现在的身体受伤后,可以将伤害转移到以前的尸体上,以前的尸体反而成了宝贝。于是,当孙子的日子终于结束。“来啊,互相伤害啊!”“你个万马奔腾的”“我百战不败,因为所有国家的将军,都是我的学生”
热门推荐
  • 腹黑校草的小呆萌

    腹黑校草的小呆萌

    逃婚出来的冷心默无意碰到了自己的男神一段冷茗.一段同居生活就此展开.冰冷腹黑的他,可爱呆萌的她.
  • 史诗瓦罗兰

    史诗瓦罗兰

    当虚空已经入侵,当有人死去,当一切已经回不到以前,瓦罗兰将该何去何从......
  • 魔神异界横行

    魔神异界横行

    身为从二十一世纪来的大学生,在这个璀璨繁华的魔法异世界,林熙坚持着实事求是的行为方式。滚他去的正直骑士道,群殴才是艺术!
  • 机动战士高达EX

    机动战士高达EX

    “我也曾在这世界爱过”当一座座机动战士从天空飞过,他笑了笑,飞向了炽热的大气层,飞向了浩渺的天空。在那里,有最爱的人,等着他
  • 蓦然回首萧瑟处-缘字诀

    蓦然回首萧瑟处-缘字诀

    缘字诀,几番轮回……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冥冥之中接受着宿命的安排。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缘起缘灭,缘聚缘散,本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惜彼此间的缘份,珍重惜那短暂的时光。缘为天定,份在人为……一段穿越千年的缘份,一场逾越生死的爱恋。他,是天纵不凡的千古帝王;他,是不可一世的混世神偷;他,是卓雅如仙的玉面神医;他们却都钟情于她!然而,心却只能交给一个人!是他;是他;还是他……她该何去何从?蓦然回首,心之所向——萧瑟处。
  • 双剑火凤之浴火重生

    双剑火凤之浴火重生

    是由三千年前的圣战引发的世界战争,让火凤重新浴火留下的一块奇玉。圣战之后,主角闯荡江湖得来的千年玄玉石,名为:双剑火凤。而各势国家暗中抢夺。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人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所有生灵都是神的后代,700万年前,天地出生之时,天帝诞下九籽,共产出九只神兽——朱雀,丹鹤,凤凰,丹骛,青龙,白虎,蝰蛇,须鳕,猞猁。地的州。而火凤凰为凤凰中独特的一类。
  • 晚清旧事

    晚清旧事

    本书属于黑色童话,以晚清基督教传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中法混血小女孩被世人当作妖魔对待的故事。
  • 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

    灵感来源清平乐·别来春半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佛说金耀童子经

    佛说金耀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