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259

第259章 清朝(13)

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下诏征求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寄诗给黄宗羲,敦促他上路就任,再次推辞得以避免。过了不久,叶方蔼奉诏同掌院学士徐元文监修《明史》,打算征召黄宗羲作为顾问,地方的督抚大员以礼去聘请他,又被推辞。朝廷议论认为黄宗羲一定不会接受征召,请求下令浙江巡抚把黄宗羲著作中有关历史的部分抄写送到北京,他的儿子黄百家可以参预修史局的事情。徐乾学侍奉皇帝轮值讲学时,康熙问到前朝还有哪些遗贤,又以黄宗羲的名字回答,并且说:“他曾经被臣的弟弟徐元文上奏疏举荐,可惜因为年纪太老不能来。”康熙说:“可以召他到北京来,朕不交给他任务,就是他要回去,当即派遣官员送他回去。”徐乾学答复说黄宗羲病重年老不会有来意,康熙听后叹息不止,认为招致人才很难。黄宗羲虽然不肯来,而修史局凡有重要的问题,一定向他征求意见。《历志》出于吴任臣之手,修史总裁从千里之外将书稿送给他,请黄宗羲审订改正而后定稿。曾经说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学传》,是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应该按照《宋史》的旧例这样做。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黄宗羲去世时,终年86岁。

黄宗羲的学说,源于刘宗周的蕺山学派,所接受的是诚意慎独的学说,严密平允实在。黄宗羲曾经认为明朝人讲学,沿袭语录的糟粕部分,不以《六经》为基础,把书束之高阁而只是从事于交游叙谈,所以请问学业的人必须先深入研究经籍,经学是用以治理世事的。如果不想成为拘泥保守的儒者,必须在读经时兼读史书。所读史书不多,无从证明事理的变化;读书多而不从思想的条理上去探求,就只能是平常的学问。所以对上下古今、各家之说要深入研究融会贯通,从天官书、地理志以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教义,精心研究。黄宗羲所著的有《易学象数论》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他的文集有《南雷文案》和《南雷诗案》。现存的共有《南雷文定》十一卷、《文约》四卷。他还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书中叙述明代所有讲学的儒学人物的源流派别间、分合得失很详细,所编著的《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编纂过程中阅读了明朝人的文集二千多家,自己说它和《十朝国史》互为首尾。又著有《深衣考》一卷、《今水经》一卷、《四明山志》九卷、《历代甲子考》一卷、《二程学案》二卷,辑录《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又《明夷待访录》一卷,都是有关治理世事的重大政事。顾炎武看到后感叹说:“象夏周商三代那样政治清明安定可望得到恢复了!”关于天文的著作有《大统法辨》四卷、《时宪书法解新推交食法》一卷、《割圜八线解》一卷、《授时法假如》一卷、《圜解》一卷、《西洋法假如》一卷、《回回法假如》一卷。以后梅文鼎按《周髀算经》谈到天文,当世都感到惊奇认为它是不传的秘密,而不知道实际上是黄宗羲的首创。黄宗羲在晚年时又编辑《宋元学案》,合上《明儒学案》,记录了700年间儒学人物不同学派的师承源流。宣统元年,黄宗羲被送进文庙陪祭孔子。

统一台湾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的身分继续同清廷对抗。但是,清朝政府经过入关之后数十年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了其地位,国内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也已趋于缓和,台湾郑氏实际上成为阻碍国家走向统一的一股割据势力。早在康熙初年,统一台湾的问题已经提到清朝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来,只是由于掌握实际权力的鳌拜集团以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才被搁置下来。

“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先占领漳州、泉州,继而夺取海澄、潮州、今长汀、邵武等地。清军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收复漳、泉诸州,但郑经仍据守厦门,并且连年进犯福建沿海。康熙十八年(1679年),郑经部将刘国轩等率军再次向清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使福建清军渡于就付,遭受极大损失。尽管郑经不愿与吴三桂等明朝的叛臣为伍,不接受其号令,但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客观上起了侧应吴三桂叛军的作用,增加了清军平息叛乱的困难。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郑经军连遭失败,才再度退归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郑经病逝于台湾,其子郑克监国。郑经的亲信侍卫冯锡范等人为了争夺权力,诱杀了郑克,又奉郑经年幼次子郑克继位。此后台湾地方大权落入冯锡范与刘国轩二人手中。郑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岛上人心不稳。

郑成功军用过的大刀这年六月,康熙帝在确知郑经已死和台湾统治集团内乱的消息后,即谕令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人乘机进兵台湾、澎湖。但由于当时进军准备尚不充分,水军提督万正色等人对进取台湾又存有疑议,这次军事行动没能立即实施。稍后由于内部长学士李光地的荐举,康熙帝决定任用熟悉海上情况,并曾为郑成功部将的施琅,于七月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率军进攻台湾。施琅先后从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与郑成功的关系相当密切,后因与郑成功意见不和,遭到猜忌,于顺治八年(1651年)降清。施琅降清后,他的父亲和兄弟被郑成功杀死。在清廷诸臣中,施琅是坚定的军事统一台湾派,曾多次上疏,建议“乘便取进,以绝后患。”康熙四年曾率师出海,后受猜忌,多年在京任闲差内大臣,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康熙二十年他再次出任福建水师提督。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施琅至福建上任,即于厦门调集军队,修整船只,积极准备攻台。台湾方面得知情况,也加强了防备,以刘国轩统兵六千人镇守海上要冲澎湖。施琅本拟于五月出师,但由于与总督姚启圣意见不一致,殆误了时机,只得待机再出兵。这一次尝试进取台湾没有结果,引起朝中一些本来不同意对台湾用兵的大臣的议论。户部尚书梁清标上疏说“今天下太平,凡事不宜开端,当以安静为主。”左都御史徐元文也“请暂停台湾进剿”。同年九月,郑氏集团又派人到福建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但这些情况都没有动摇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决心。他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回绝了郑氏的请求,同时命施琅度时机,再度进剿。为了避免总督、提督意见不合,相互牵制,清廷还根据施琅的多次请求,特准施琅单独领兵进攻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军由铜山出发,进军澎湖。这时澎湖的刘国轩部已增兵至二万,战船二百余艘,而且在岸上和外布列了大炮和炮船,防御体系相当坚固。十六日,清军发起进攻,刘国轩迎战,双方各有伤亡。施琅首战不胜,只得暂时退兵,集全军船队于八罩屿。八罩屿一带潮大流急,一遇风暴则舟船难以保全。因此刘国轩听说施琅军集于八罩屿,认为可以“饮酒以观其败”。但接连几天都是风平浪静,刘国轩等以为天数所定,人心惶惑。二十二日,施琅再次发动进攻,派总后官陈蟒、董义等分别率船攻打牛心湾、基隆屿,作为偏师和疑兵,自己则率大船五十余艘居中直冲娘妈宫。刘国轩亲率船队迎战。双方自辰时开战,炮火交攻,极其激烈。至巳时,南风忽起,施琅命乘风放火,郑军于是大溃,战船大量被击沉焚毁,一些将士阵前投降,刘国轩仅率残余的31只大小船只自吼门逃走。澎湖36岛于是全部剃发归清。

郑成功军使用的炸药瓶澎湖的失陷引起台湾郑氏当局的极大恐慌。刘国轩逃回台湾后,与冯锡范、陈绳武等人密议以后的对策,冯锡范主张撤离台湾,迁往吕宋,而刘国轩则以为人心已经背,倡议归降清朝。闰六月,郑克派人至澎湖施琅军前,表示愿削发称臣,但请求仍居台湾,承祀祖先。施琅不准所请。郑氏集团途穷势蹙,最后只得修表乞降。七月十九日,施琅所派代表抵台湾,郑克率刘国轩、冯锡范等迎接。后三日,郑克下令全岛兵民遵制剃发。二十七日,郑克正式向清军递降表,并缴明延平王册印,台湾自此统一于清朝。

清廷全部赦免了郑克和以下文武官员,并安排郑克、刘国轩、冯锡范、陈永华等进京编入旗下,明朝后裔鲁王世子朱桓、泸溪王朱慈火广等及台湾其他官员安插在直隶、河南。郑克进京后被封为公爵;刘国轩则因率先倡议投诚,任为天津总兵官。在妥善安排归降人员的同时,施琅在台湾也采取了安民措施。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告示》,提出“土地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常加意”。又严束部队,不许扰民。为安定民心,施琅还亲往郑成功之庙焚香祭祀,称其为“开台烈祖”。台湾全局于是安定如常。

在平定台湾郑氏之后,清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置台湾这个岛屿发生过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彻底放弃台湾,迁其人,弃其地,而以兵力驻防澎湖。施琅则力主坚守台湾。他的数次上疏陈述利害,认为台湾“虽为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具有巨大的军事意义;再则经多年开发,岛上已“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再进行大规模移民必定造成动荡不安、而荷兰人一直在垂涎台湾,一旦被其占据,必定酿成大祸。出于这些理由,施琅建议留守台湾,设兵一万驻防,官兵三年更换。

康熙帝极重视施琅的建议,先交议正王大臣审议,又向大学士李、王熙等咨询,议政王大臣和大学士李等都赞成施琅的方案。为慎重起见,康熙帝再命大学士同议政王大臣和九卿复议,仍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清廷最后做出决定,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巡道一员管辖,府辖三县,台湾、凤山、诸罗。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8000人,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2000人,分为二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清朝驻台湾的第一批文武官员全部就职。

水师提督施琅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起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的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平定福建,施琅跟随芝龙投降。随从大军去征讨广东,平定顺德、东莞、三水、新宁各县。郑芝龙归附京师,其子郑成功逃窜并占据了海岛,成功招施琅回去,施琅不肯听从。成功拘捕了施琅,同时囚禁了他的家属。施琅用计才得以逃脱,但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及子侄都为成功所杀。十三年(1656年),施琅随从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在福州打败郑成功,清廷授他为同安副将。十六年(1659年),成功占据台湾后,清廷提升他为同安总兵。

康熙元年,施琅升为水师提督。这时郑成功已经去世,其子郑锦率众想入犯海澄,施琅派遣守备汪明等率领水军到海门抵御,斩杀了郑军将领林维,缴获了战船、军械。不多久,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等攻克厦门,敌方震惊溃败,施琅招募荷兰国水兵,用夹板船前去拦腰攻击,斩首级一千多,再乘胜攻取浯屿、金门二岛。叙录战功,施琅加右都督。三年,加为靖海将军。

康熙七年,施琅秘密向清廷奏述郑锦在海上负隅顽抗,应该迅速去进攻他们。康熙召施琅到京师,亲自向他询问计谋策略,施琅说:“贼兵不满几万,战船不过几百,郑锦智勇全无。如果先攻取澎湖来掐住他们的咽喉,贼势立即会减损;如果他们再依仗地形险固顽抗,那么就派重兵停泊在台湾港口,然后另以奇兵分路袭击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敌兵分散力量就薄弱了,聚合则势态就穷蹙,台湾数着日子就可平定了。”这事下部讨论,没有按施琅的奏章去实行。因裁减水师提督,清廷授施琅为内大臣,隶属镶黄旗汉军。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锦死,其子郑克塽年幼,将领中由刘国轩、冯锡范管事。清内阁学士李光地奏报台湾可以攻取的情况,因此向上推荐施琅,说他熟悉海上事务,康熙再次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嘱咐他伺机发兵前去攻取。施琅到军中,上疏说:“贼船长久停泊在澎湖,全力固守着。冬春之际,飓风时有发生,我方战船难以迅速过洋。我现在训练教习水师,又派间谍去交通我以前的部属,使他们作为内应。待到风候适宜时进攻,可以获得全胜。”二十一年(1682年),给事中孙蕙上疏说应该缓征台湾。七月,有彗星出现,户部尚书梁清标再对此事发表意见,朝廷下诏暂缓进剿。施琅上疏说:“我已挑选水师精兵二万人、战船三百艘,足以攻破消灭海贼。请求催促督抚办理粮饷事,只要遇到对我们有利的风候,就可以发兵启行,同时请调陆路官兵协助进剿。”清廷下诏表示听从他的意见。

同类推荐
  • 立鼎大汉

    立鼎大汉

    自有泰一开始,三皇定世,五帝制伦,泱泱华夏。兹有大道雄方。且看汉天子,提三尺青锋。立我万世永辉。
  •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弈论是数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实际上,博弈论也是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博弈论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策略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社会的沉浮,历史的变迁。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唐冢

    唐冢

    上古文明为何败落?科技文明又将何去何从?许辰,带着对历史的思考,来到了这两个文明碰撞的时代!失落的世界里路在何方?治乱循环,能否破解?且看我为你讲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 穿越大唐当明星

    穿越大唐当明星

    我在大唐当诗仙,各色美女都蜂拥而至;一曲精忠报国,武将接拍手叫好;一曲曲现代金曲,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热门推荐
  • 寇王之王

    寇王之王

    本是出生豪门,本想一世逍遥。本以为手足情深,奈何只是自以为是。光芒背后换来无情背叛,本以为退一步远走天涯便可维系最后一点血缘之情。换来的是无穷无尽的追杀,当退无可退时,是崛起还是堕落?“我从没倒下,何来崛起,从前我天纵之才,他比我不少;如今,我就算为寇,也是寇中之王,呵,他同样及不上!”叶知秋如是说道。强者恒强,崛起与堕落是弱者的表现,且看一代寇王强势归来
  • 错币

    错币

    五一支行行长龚梅为了阮大头非法融资而来的二亿美元存款,与至大支行进行着斗智、斗色、斗狠的残酷竞争。中央银行的康处长自打弃官作了职业诗人之后,除了写诗、打工之外,捉奸便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发现五一支行的小职员谭白虎和民营老板阮大头都与漂亮老婆龚梅似乎有着某种暧昧。突然,一个持枪、戴口罩的歹徒出现了,几声枪响之后,商战的残酷、猜疑的无奈都伴随着三个生命在银行营业厅的结束而消失。
  • 路从今夜白

    路从今夜白

    我爱你无关雪月风花,无关你的身份。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全部。
  • 我的爱在这里

    我的爱在这里

    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开始,告别了大山,再次来到都市的上官婉君突然感觉有些不太适应的看着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的高楼大厦。这跟大山里的砖瓦平方相比,简直就是一擎冲天的摩天之塔。独属夏日的那烈阳光,向四周散落了难以逝去的浮热。这座城,那栋房,记载着属于她们的故事。
  • 零伯爵

    零伯爵

    未来世界,科技为王。马斯和保坂,两家巨人企业,势力庞大、各据一方。天才科学家们和这些跨国集团签下了无限期的卖身契,沦为收入奇高的囚徒。直到死亡,雇佣关系才会解除。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米切尔,发明了一种蕴藏巨大潜能的新型生物芯片,涉及利益无数,牵动了各方人马。与此同时,米切尔决定携带生物芯片叛变,从马斯出走,投靠保坂。特纳,全球顶尖的雇佣兵,被指定去执行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而他自己刚刚从一场粉身碎骨的爆炸里醒来……
  • 绝色嫡女凰傲苍穹

    绝色嫡女凰傲苍穹

    前世的我是杀手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却丧命在唯一的朋友手中。重生异世,尽管被称是废材,但灵珠在手,加上前世的经验,绝对能傲视苍狼大陆。可是已经决定今生绝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时候,这个不断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的腹黑傲娇男,却一直宠我溺爱我,又怎么都甩不掉,而我竟然慢慢的开始相信他,为他心动,真的是够了。
  • 求神记

    求神记

    人世艰苦,求神求渡;上穷碧落,下探九幽。血泪作墨,徒书一笔;世已无神,人当自渡!
  • 天险之路

    天险之路

    世间有着一条修仙路,它是最长的修仙路,也是世间最危险的一条路,赤霞伐体,吞噬道行。雷海惩戒,断其生路。但世人却忘记了这条强大的路。直到有一位少年天资赛过这片宇宙。偶然踏上了这一条不归路;他的名字叫——————天险!
  • 香府

    香府

    重温修真经典,感悟旷世奇缘。寻找绝世灵根,体会真神飞升。唐烟因仙界妖花的召唤穿越到异界大陆,然而这片大陆却不同于她的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又是邪恶?为了能够永世成神,腐朽的修真界如同禽兽一般肆意妄为,残害同道,扼杀生灵,踏着千万尸体才能成神。原本美丽如仙境般的人界,如今只能闻到血腥的气味。唐烟又将何去何从...
  • 蜜恋甜心校草的百分百爱恋

    蜜恋甜心校草的百分百爱恋

    一场车祸剥夺了她的记忆,醒来时是一个中年男子将她重返正常生活。女扮男装,被揭穿,恶魔校草们的‘宠爱’,让她被迫去另一所皇室学校,真是天助她也,但是,他们怎么跟着来了?而且性格大变?不过这样才好玩!甜心到底花落谁手?谜团的谷底,真相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