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一年八月,清世祖加恩赏赐各位辅政大臣,特别加封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范文程奏疏辞谢,就称自己年老多病,请求准予退休。九月,清世祖温旨慰谕,晋升范文程为太傅兼太子太师,批准他退休。清世祖念范文程是祖宗朝的旧臣,对国家有大功,赏赐礼遇丰厚:范文程患病时,清世祖曾经亲自调制药丸赏赐;派遣画师到他的府第为他画像,收藏在内府;赏赐他的御用衣饰物品,多不胜数;又因范文程体貌魁伟,诏命特制衣冠给他,以求衣冠得体合身。清圣祖康熙即位后,特命他前往太宗山陵祭告,因哀伤过度趴在地上不能起来。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康戌,范文程去世,享年七十岁。清圣祖新自为他撰写祭文,派遣礼部侍郎黄机前来宣读谕祭,赐葬怀柔县红螺山,刻立碑文记述功绩,谥号文肃,清圣祖御书的祠堂匾额说他有“元辅高风”。
农民军联明抗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乘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明朝统治的时机,长驱直入,定鼎于北京。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大顺军各部各自为政,不再有统一的领导。这年九月,在湘北地区的大顺军郝摇旗部向长沙进发,途中同南明隆武政权湖广总督何腾蛟部发生遭遇。郝摇旗认为正在南下的清军乃是自己与南明政权的共同敌人,于是向何腾蛟表示了希望联合抗清的意图。何腾蛟立即封郝摇旗为总兵官。在郝摇旗的宣传号召下,袁宗第、刘体纯部,王进才部等在湘北的大顺军相继归于何腾蛟麾下。稍后,大顺军各部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由李过、高一功率领,并携李自成之妻高氏,自陕北经川、鄂边区至常德,与南明湖南巡抚堵胤锡联络。堵胤锡入其营慰向,隆武帝命其军为“忠贞营”,赐李过名赤心,高一功名必正,皆挂将军印,而以堵胤锡总统之。
顺治二年末至顺治三年初,忠贞营及郝摇旗等部同隆武各军共同对南下的清军作战,取得过一些胜利。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初,正在围攻荆州的忠贞营遭到清军突袭,大败,田见秀、张鼎等率部投降后被杀,李过、高一功仅率残部奔今湖北宜昌,后与袁宗第、刘体纯部会合,撤至川东地区进行休整。郝摇旗部则在湖南兵败后随何腾蛟退至湘南一带。
隆武帝遇难,永历政权建立,联明大顺军各部均奉永历为正统。顺治五年(1648年),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等先后叛清,各地的抗清斗争兴起第一次高潮。当时,郝摇旗部随何腾蛟收复桂北重镇全州;李过、高一功部则出今四川奉节州攻占夷陵,而后又自夷陵入湖南。湖南全境一度几乎都为南明收复。第二年初,李过、高一功部受命赴江西支援金声桓,李过受封为邓国公,高一功为勋国公。当李、高忠贞营行至湘、赣边界地区时,得知督军何腾蛟在湘潭被清军杀害,金声桓所据南昌也被清军攻破,就沿湘、赣边山区南下退入两广地区。
矛状车軎忠贞营在广西今广西桂平,主帅李守病逝。堵胤锡奉朝命调忠贞营出师,高一功不从,而于顺治七年(1650年)五月率军抵梧州。永历朝臣以牛酒犒师,郊迎40里,但高一功鄙薄朝臣庸懦猥琐,向永历帝建议:“以兵归兵部,赋归户部,简汰疲弱,分汛战守,较勘功罪……”但此时的永历政权已无力整顿政治和军事,此后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大部再次被清军攻陷,永历帝仅带随从数人逃亡。这年冬季,高一功率部向鄂西地区进发,准备会合早些时候到达那里的刘体纯、袁宗第和郝摇旗部,在途经贵州时被大西军孙可望部截击,高一功阵亡,忠贞营再受重创。其余部由李自成的义子李来亨率领抵达夔东地区。
在南明抗清势力不断削弱的时候,另一支农民军大西军的余部却在日益发展壮大。顺治三年大西军在西充溃败,张献忠阵亡,孙可望和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余部南下贵州,于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据守昆明。不久,孙可望等同称王,并在云南建立起相当巩固的根据地。根据当地的形势,大西军诸将领主动提出“共襄勤王,恢复大明天下”的口号,并在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遣使永历朝廷,请联合抗清。由于孙可望坚持要求封为秦王,双方谈判拖延一年多而没有达成协议。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永历帝穷途末路,孙可望于是派部将领兵至南宁迎永历帝“合师北拒”。永历帝被迫封孙可望为秦王,于这年冬天移驾安隆所。完全处于孙可望掌握之中。
顺治九年(1952年),大西军决定北伐抗清,分兵两路,由李定国和刘文秀率领。刘文秀军六万余人,北进四川,攻克叙州、泸州、重庆,占领成都,收复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李定国部八万余人,自川东进入湖广,所向披靡。七月,收复广西门户全州,而后乘胜追至桂林。八月,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被迫自杀。大西军的节节胜利使清廷极为震恐,连忙向前线增派援兵。十一月,敬谨亲王尼堪率精锐15万入援湖南,李定国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放弃长沙,伏兵于衡州城外,激战中阵斩尼堪。李定国军接连在桂林、衡州“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形成了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清廷甚至要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南明媾和。
就在李定国不断夺取胜利的时候,却遭到孙可望的忌恨。顺治十年(1653年)初,孙可望率军入湘,大西军内战的危险迫在眉睫。清军乘着大西军内部不和,数次取得军事胜利,开始挽回败局。李定国于这一年围攻肇庆、桂林两省城均不下,原定于第二年与郑成功合攻广东的计划又没能实现。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刘文秀率军出三峡攻武昌、今湖南岳阳市,又被清军打败,此后大西军对清作战处于守势。
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李定国率部自南宁至安隆,护送永历帝入云南。三月,改云南府为滇都,封李定国晋王、刘文秀蜀王。正在贵州的孙可望对此事恼怒万分,决心发动内战。顺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孙可望以“清君侧”为名,合兵14万入滇。但大西军将士反对孙可望内战,纷纷倒戈,最后孙可望只剩孤家寡人,仅率数百人逃至今湖南邵阳降清。大西军这次内战使大西军实力受到极大损失,士气也一蹶不振。
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清廷命罗托、吴三桂、卓布泰等自湖广、四川、广西分三路进攻云南,以孙可望部为向导。十一月,清三路大军分别在滇川、滇黔边境地区大败大西军。李定国于十二月退守昆明,永历帝两日后开始向滇西逃亡。李定国竭力组织抗击清军,设伏于磨盘山,歼灭大量清军,但所部也损失殆尽。此后,李定国率残部退至滇南边境的孟连、孟艮一带。顺治十八年(1661年)末,永历帝被吴三桂俘获,次年四月被害,南明遂亡。李定国闻讯后悲愤交加,于六月病逝,余部或降清,或亡散。
大西军失败后,奉永历正朔坚持抗清的除东南沿海的郑成功部外,只剩下据守夔东地区的大顺军余部。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撤退至荆襄及川东地区后,继续承认永历帝的正统地位,分别受封为临国公、皖国公等爵。他们同在夔东抗清的王光兴、贺珍等部相互协同,凭借崇山峻岭之险,建立了以三峡为中心的根据地,合称“夔东十三家”。顺治十五年,为了挽救云南永历朝的危险局面,十三家曾合兵逆江而上攻重庆,后无功而还。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在稳定云南之后,把进攻重点放在了夔东地区。
这一年,清廷调集了30万部队,由今湖北郧县、今湖北江陵、夔州三路合击十三家。由于众寡悬殊,十三家军虽然努力奋战一年多,而且一度夺取过局部胜利,但终不能摆脱被动局面。康熙二年(1663年)末,清军深入十三家各营垒,刘体纯兵败自杀,袁宗第、郝摇旗被俘后被杀害。至康熙三年(1664年)春,夔东十三家仅有李来亨部尚坚守于湖北兴山县的茅麓山区,继续抗清斗争。
清军在茅麓山营寨外构木城、挖堑濠,实行长期围困。李来亨两次突围不成,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于八月四日杀死妻子,放火烧寨,然后自缢而死。其部下也大部分牺牲。
抗击沙俄入侵
顺治七年至十七年(1650年至1660年),沙皇俄国先后派遣哈巴罗夫和斯捷潘诺夫武装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当地清军和各族人民坚决抗击,重创沙俄侵略者,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
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俄国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就曾派出以文书官瓦西里·波雅科夫为首的远征军130余人,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烧杀抢掠,直到顺治三年(1646年),才取道鄂霍次克海返回雅库次克。俄国侵略者的暴行遭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击,全队133人,只有53人生还俄国。
顺治七年(1650年)一月,叶罗菲·哈巴罗夫率领70名哥萨克人越过外兴安岭,侵入我国雅克萨以西达斡尔族聚居地区。事先,当地居民得知俄国强盗即将到来,全部疏散他方,所以哈巴罗夫等接连搜索了三个村庄,皆空无一人,只见到带人回来侦察敌情的当地达斡尔人首领拉夫凯。哈巴罗夫用尽欺骗和威胁手段,一面说是来贸易的商人,一面又武力威胁拉夫凯等,要求达斡尔人向俄国纳税,接受沙皇的“保护”。拉夫凯断然拒绝了哈巴罗夫的侵略要求,并揭露了他们无端侵入别国领土的强盗嘴脸,表示达斡尔人决不屈服,决心将侵略者赶出家园。哈巴罗夫见当地人民已有准备,自己力量薄弱,乃放火烧毁村庄,撤回雅库次克。
第二年初,哈巴罗夫再次率领他新召募的一百余名侵略军侵入黑龙江流域。他们首先攻占了战略要地雅克萨城,又于同年六月向黑龙江中下游进犯,在古伊古达儿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古伊古达儿村是一个有千余人居住的达斡尔村庄。一天夜晚,俄国侵略者用大炮轰塌了村庄的土墙,冲入村中,对奋起反抗其野蛮入侵的村民们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全村有660余人被杀死,240多名妇女、110多名儿童被虏掠,并抢走了大批马匹牛羊。随后,哈巴罗夫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今称经雅河江口的多伦禅屯。多伦禅屯是当地最富庶的村庄,屯长多伦禅是清朝额驸巴尔达齐的亲属。哈巴罗夫吸取了在拉夫凯辖区的教训,决定对多伦禅村进行偷袭。八月的一个夜晚,俄国强盗突然冲入屯中。屯民们在多伦禅的率领下赤手空拳地与强盗们进行搏斗,但终因强弱悬殊,许多村民被屠杀,多伦禅与其弟托因奇等270余人被俘。哈巴罗夫逼他们臣服于沙皇,向他们勒索貂皮,并将他们圈禁在村子里,多伦禅与托因奇则被单独关押作为人质。村民们并未被侵略者的气势所吓倒,九月十三日凌晨,侵略者尚在梦中,全体村民集体逃出了虎口。恼羞成怒的哈巴罗夫对多伦禅和托因奇严刑拷打,逼问村民去向。多伦禅毫不畏惧,表示“宁肯让我们死,决不能让我们的人灭亡。”最后托因奇拔刀自尽,多伦禅被侵略者劫走。
哈巴罗夫继续沿黑龙江深入,于当年十月到达乌扎拉村,并在此休整过冬。乌扎拉村是赫哲族人聚居地区。他们一面以简陋的武器对抗俄国侵略者,一面派人向驻守今吉林宁安的清军报警。顺治九年(1652年)春,清宁古塔章京海色率领600名清军前往乌扎拉村,同时赶来助战的还有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千余人,其中包括“500名达斡尔人、420名从满臣站来的人、105名从松花江来的杜切尔人”。四月三日黎明,中国军民逼近乌扎拉村。此时侵略者尚沉睡未醒,但主将海色狂妄自大,对敌情估计不足,不是采取掩袭方法,而是老远就放炮鸣枪,将敌人从梦中惊醒。清朝军民英勇作战,冲入敌营,200余名沙俄侵略军被压缩成一团,但由于海色下令只准生俘,不能击杀,束缚了自身的手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致使战斗失利,清军被迫撤出乌扎拉村。尽管初战失利,仍给了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哈巴罗夫不敢继续深入,率部向黑龙江上游撤退。途中遭到清军及沿江各族人民的阻击,令其坐卧不宁,一夕数惊,士气低落,哗变时生,陷入进退维谷境地。后哈巴罗夫奉调回国,为嘉奖其对中国侵略扩张之功,沙皇特赐其贵族称号和大片土地,称之为“开发新土地”的英雄。
哈巴罗夫回国后,沙皇改派斯捷潘诺夫前来中国,继续率军在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任命沙尔虎达为第一任宁古塔昂邦章京,负责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境安宁。顺治十一年(1654年),沙尔虎达率满洲兵300、虎尔哈兵300、朝鲜兵100前往松花江口,抗击沙俄侵略军。当时斯捷潘诺夫率哥萨克370余名活动于该地。两军相遇,俄国侵略者倚仗船大枪多,向清军挑衅。清军占据有利地形,设置埋伏,诱敌登岸,伏兵四起,俄军大败,狼狈逃窜,许多哥萨克兵被打死打伤,士气大为低落。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清政府命尚书都统明安达礼自京师率军前往黑龙江征剿沙俄侵略军。其时斯捷潘诺夫及其部下正盘跨在呼玛尔城中。二十七日,明安达礼所部到达呼玛尔,向城内俄军发起进攻。俄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进行顽抗。双方激战十天,清军未能攻破呼玛尔城,反而由于劳师袭远,粮草不足,难以持久,遂班师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