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勋起义在唐朝廷内政外交极度困弊的状况下发生,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史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桂林戍卒起义实际上是拉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敲响了唐朝的丧钟,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失败后,庞勋余众“犹聚乡里”,“州县不能禁”,以后便汇入到更大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去。
宦官马存亮
马有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年间,历经升迁,任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升左神策军中尉。在籍军人计有十多万人,马存亮选用人才特别精到,使军队中没有行为不端的人,没有冗员。
敬宗在位初年,染署的工匠张韶与占卜者苏玄明友善。苏玄明说:“我曾经为你占卜,你会在御殿上进餐,我也有一份儿。我听说皇上日夜打猎,出入没有节制,有机可图。”张韶每次把染材运送到宫中时,卫士都不加盘问。张韶便暗中纠结众工匠一百多人,把兵器藏在车中,像运送染材一样,进入右银台门,约定傍晚发动变乱。有人来盘问车里载的东西,张韶以为阴谋被人觉察,就杀了那人,拿出兵器,大声呐喊,排成队列,关了浴堂门。当时,敬宗在清思殿击球,闻讯大惊,准备前往右神策军。有人说:“贼人进宫,不知多少,右神策军路远,值得忧虑,不如前往左神策军,路很近,去得快。”敬宗依言而行。
起初,敬宗通常宠爱右神策军梁守谦,每次亲临观看,左、右神策两军进行角抵表演,敬宗往往希望右神策军获胜,左神策军因此心怀怨恨。到这时,马存亮出来迎接,捧着敬宗的脚哭泣,把敬宗背进左神策军,并派500骑兵前去迎接两位太后。等两位太后来到时,贼人已经砍开门,进了清思殿。张韶登上御坐,盗用敬宗吃剩的膳食,请苏玄明在自己对面进餐,而且说:“你的占卜应验了。”苏玄明吃惊地说:“到此为止吗?”张韶厌恶此言,把珍贵的器物全部赏给同伙,去攻打弓箭库,仪仗卫士予以抵抗,不能取胜。马存亮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宋叔夜、孟文亮、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尚国忠,率领骑兵讨伐贼人,日幕时分,将张韶和苏玄明都射死了。
起初,贼人进宫,宦官由望仙门仓猝出逃,朝廷内外的人们都不知道敬宗到了哪里。黎明时分,左、右神策军捉住所有的乱党,肃清内宫,敬宗乘车返回。群臣到延英殿去见敬宗,但前来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二。因没有禁止贼人在过晚的时间里进宫而得罪的有数十人,敬宗只加杖责,没有处斩。赏赐马存亮实封200户,梁守谦进升开府仪同三司,其余的人论功行赏,多少不等。
马存亮在当时功劳最高,却不愿意因此获得权势,请求出任淮南监军。由人接任回京后,马存亮担任内飞龙使。大和年间,以右领军卫上将军的职衔辞官归居,封为岐国公,死后追赠扬州大都督。
马存亮最早赶上侍奉德宗,历经六朝,资性正直,戒惧为怀,善于训导将士,刚离开禁军时,大家都为之哭泣。唐朝宦官以忠诚恭谨知名的,只有马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宦官杨复恭
杨复恭,字子恪,原来是林姓的后人,杨复光的堂兄。他的宦官养父杨玄翼在咸通年间兼任枢密使,世代都是权贵。杨复恭对学问稍有涉略,先后担任各军镇的监军。庞勋作乱,杨复恭作战有功,由河阳监军进京担任宣徽使,提升为枢密使。黄巢占领京城后,田令孜恃势弄权,伤耗天下,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反抗,只有杨复恭屡次与他争论得失。田令孜大怒,把杨复恭降为飞龙使,他便在蓝田卧病不起。僖宗出居兴元时,杨复恭再次担任枢密使,朝廷的经营谋划多经其手。僖宗回京后,杨复恭便取代田令孜担任左神策中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被封为魏国公,实封800户,得赐“忠贞启圣定国功臣”的称号。
僖宗去世,杨恭复决策拥立昭宗,得赐铁券,进升金吾上将军,逐渐窃取朝政。昭宗曾经说:“朕没有什么德行,是你扶立了我,我应该永远省除奢侈,昭示天下。我见惯例,尚衣局每天进献御服一套,太常寺每天进献新曲一叠,从今可以禁止。”杨复恭叩头称善。于是昭宗询问出游的费用,杨复恭回答:“听说懿宗以来每次出行大概花销十万钱,金银丝绸五车,十部乐工500人,犊车、红纟罔朱纟罔画香车一百辆,诸卫士3000人。凡是前往曲江、温泉,如果打猎,就叫‘大行从’,在宫中、园林中游玩叫‘小行从’。”昭宗便颁诏各类费用一律减半。
这时,宰相韦昭度、张浚、杜让能等为昭宗陈述大中年间的旧事,说那时抑制宦官,从不宽容,昭宗也逐渐厌恨杨复恭肆意专横。王瑰是惠安太后的弟弟,他请求担任节度使,昭宗去问杨复恭的意见,杨复恭回答说:“吕产、吕禄倾覆汉朝,武三思危害唐室,所以皇后宗族人员不能授任此职。如果陛下喜欢王瑰,任命别的职务就行了,不应该让他持节前往藩镇,恐怕这会使他凭借地势,专擅一方,难以控制。”昭宗这才没任命王瑰。王瑰听了非常恼怒,到宫中去见杨复恭,把他辱骂了一顿,于是在朝中任职办事。杨复恭不想让他分去自己的权力,提请王瑰担任黔南节度使。就任此职须途经兴元,而这时杨复光哥哥的儿子杨守亮正在兼任节度使,他暗中集合利州刺史将王瑰的船只翻在江中,使其宗族宾客全部死去,却以船只自毁上报。昭宗知道这是杨复恭策划的,由此对他深为怀恨。
杨复恭让儿子们担任各州刺史,号称“外宅郎君”,还让养子600人,担任各道监军,天下的权势统统归于他的门下。杨守立担任天威军使,他原来名叫胡弘立,勇猛有力,全军第一,人们都害怕他。昭宗打算排斥杨复恭,又怕他作乱,便好言对他说:“你家那姓胡的儿子在哪里?我想让他护卫宫殿。”杨复恭带杨守立去见昭宗,昭宗赐他名叫李顺节,让他掌管六军锁钥,非常荣宠。势力平分后,李顺节便与杨复恭争狠斗气,互相中伤,揭发对方的隐私。
有一次,杨复恭坐轿抵达太极殿,当时宰相在廷英殿与昭宗议事,谈论叛臣问题。孔纬说:“陛下身边有准备造反的人。”昭宗惊慌扫视,孔纬指了指杨复恭。杨复恭说:“臣岂是辜负陛下的人!”孔纬说:“杨复恭,你是陛下的家奴,却坐轿来到前殿。你多方扶植不逞之徒,这些人一概姓杨,这不是谋反吗!”杨复恭说:“我打算收揽人心,辅佐天子。”昭宗说:“如果你想收揽人心,为什么不让他们姓李?”杨复恭无言以对。适逢孔纬离京守卫江陵,杨复恭便让人在长乐坡劫掠孔纬,砍断他的旌节,抢光财物积蓄,孔纬仅仅没有被杀。
杨复恭的儿子杨守贞担任龙剑节度使,杨守忠担任洋州节度使,都专擅贡赋,上书诽谤朝政。大顺二年,昭宗免去杨复恭的兵权,将他外放为凤翔监军。杨复恭不肯前去,便请求解官归居,昭宗颁诏许可,改任他为上将军,赐给几案和手杖。使者返回时,杨恭复打发心腹半途杀死使者,自己逃到商山居住。不久,杨复恭入京住进昭化坊的宅第里,住宅临近玉山营,其子杨守信担任该营军使,多次前来探望问候,出入其宅,有人告发杨氏父子即将策划作乱。当时,李顺节遥兼镇海军节度使、同平中书门下平章事,有诏命令他与神策军使李守节率领卫兵攻打杨复恭,惩治杀害使者的罪行,昭宗前往延喜楼等候消息。杨复恭的家人作战抵抗,杨守信也率领军队赶到昌化里,列阵以待。时值太阳落山时分,杨复恭与杨守信全族出逃,于是逃至兴元。
李顺节排斥杨复恭后,就蛮横残暴起来,出出进进时都率兵相随。神策左右两军中尉刘景宣、西门重遂察觉他的意向不同寻常,便把情况上报。有诏书召见李顺节,李顺节就率领300名甲士进宫。来到银台门时,甲士被喝令止步,刘景宣领着李顺节来到大殿廊房中坐下,部将嗣光审站出来将李顺节杀死。随从前来的甲士大声喧噪,出了延喜门,抢劫永宁里,天亮时才归止息。贾德晟与李顺节都是天威军使,李顺节被杀后,颇有感叹愤怒的表示,西门重遂也上奏将他杀死。
这时,凤翔李茂贞、州王行瑜、华州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共同弹劾杨守亮收容叛臣,请求出兵讨伐他的罪行,不需要度支供给军饷,李茂贞请求暂署山南招讨使。宦官首领怜惜同类,坚持不肯答应,昭宗也认为李茂贞拥有山南地区,必然难以控制,便颁诏使双方和解。李茂贞弹劾杨复恭认为自己是隋朝的后人,因隋恭帝向唐朝禅让帝位,所以起名复恭,叛逆的情形很明白,同时请求削去杨守亮的官职爵位。于是李茂贞擅自与王行瑜出兵征讨,自称兴元节度使,写信给宰相,傲慢狂悖,不守臣礼,昭宗为此颁诏,命令李茂贞、王行瑜讨伐杨守亮。景福元年,攻破兴元,杨复恭、杨守亮、杨守信逃往阆州,李茂贞派儿子李继密守卫兴元。有诏任命吏部尚书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兴元节度使,李茂贞不接受任命,却请求任命李继密为留后。昭宗不得已,任命李继密为节度使,从此李茂贞开始强大起来。
杨复恭与杨守亮等人准备从阆州向北逃往太原,奔赴商山,来到乾元时,被韩建的巡逻将士捉获。韩建立即杀死杨复恭和杨守信,用囚车把杨守亮押送到京城,杨守亮被杀,在长安街市上悬首示众。李茂贞献上杨复恭写给杨守亮的书信,内云:“承天门是隋朝旧日的基业,我儿只须积粮练兵,何必进献!我披荆斩棘,扶立天子,他得了帝位后却废黜决策拥奉自己的国家元老,对负心的门生真没办法!”门生指天子,他不守臣礼的行为都与此类似。养子杨彦博赶往太原收葬杨复恭的尸首,李克用为他申诉昭雪,有诏书命令恢复他的官职爵位。
书法家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从小就喜欢学习,12岁就能作辞作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当天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于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明。他曾随从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皇帝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听了很高兴,赞赏了好大一会儿。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学士衔仍旧。
开成三年,调转为工部侍郎,只不过是备员而已。文宗曾召他问事,对他说:“近来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文宗说:“郭旼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柳公权说:“常言说,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王珪劝太宗送卢江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旼家。柳公权忠正直言匡求失误,大都和这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