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兄的文章,沉雄,忧郁,粗犷,旷远,其中不乏温馨与豪情。读他的文章,常常使人感到忧郁悲切,让人掩卷沉思。无论是写亲情乡情,抑或是写景抒怀;不论是亲情散文,还是旅行散文、哲理散文,既有北方汉子的粗犷豪放,亦有江南男儿的细腻与委婉。他的文章流动着一股奔放的情感。从这方面来看,说明智慧兄已经在散文的领域里颇有造诣和天赋。
先谈智慧的亲情散文,我印象较深的篇什有:《回家的情结》、《父亲如烟》、《母亲的手》、《地图上的思念》、《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其中,我最喜欢的篇章是《回家的情结》。
《回家的情结》工笔老到,较少议论,语言浑然天成,读来温馨而又伤感。“爸妈,初见我们回家时,他们的眼圈红了。看到爸妈的苍老、鬓白,我内心不可名状的酸楚,盈满眼幕……”稍后是感人至深的抒情:“我多想拥抱二老,流上一脸泪水,喊上一声爸妈,哭睡在你们怀里。”当我回到家,“妈妈杀母鸡、爸爸宰鸽子、拣蘑菇、采我小时候经常吃的野菜、骑上毛驴、套上胶车去姑姑家……”这一连串的动作将爸妈的欢喜与宠爱写的栩栩如生,让人倍感温暖。
《父亲如烟》写了父亲闲住城里的无所适从的情状,其中我积极地“帮助”父亲戒烟,而“失去扯闲篇的乡人”的父亲在百无聊赖手足无措之际,只能躲在小区院落的角落里郁闷地抽烟,最后,“我悄悄买回两条云烟,放在父亲的床头。”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写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关爱。《母亲的手》这篇短文,儿子对母亲的歉疚与感恩以及儿子那拳拳赤子之心,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地图上的思念》让我遐思联翩,仿佛回到犬子的幼儿时代。其中智慧的孩子对彩色图文的惊奇与关注,为人父的我深有感触。相信许多读者能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写了自己的远房“舅爷”乖张的性格和悲凉的命运,格调低沉而忧郁,先抑后扬,最后通过“舅爷”被虐待而点题,作者由此理解舅爷的怪异举止,最终原谅了苦命的舅爷,抒发自己的悲切情怀。
智慧有关乡情的散文地域风情浓厚,忧郁的色彩丰厚,有的具备传奇色彩的倾向。智慧的乡情散文,我比较喜欢的有五篇:《失落的碾坊》、《生存是一首歌》、《童年的回忆》、《人到中年复何求》、《六先生的故事》。
《失落的碾坊》中三宝、炒锅嘴说“大娘们养野汉的事”,儿童猜谜、“老八路跳跳干”、崔寡妇与李赖狗的奇闻轶事充满了地域风情和传奇色彩,读来生动丰满,妙趣横生,既悲壮,又让人怀念。《生存是一首歌》写了一个小羊倌凄凉的身世和他现在自给自足的现状,虽然东家同意他继续放羊,读后让人掩卷沉思,沉重、忧郁、悲壮。
《童年的回忆》这篇文章,两次套鸟时的悲悯情怀浓厚,心理刻画细致生动。尤其是那次“我”套鸟回家,“妈妈做的棉鞋成了水鞋……此刻的手指胀乎乎的,木然的痛,眼睛被雪晃得生痛,这些都是不敢和妈妈讲的。”小孩子做了糟糕事情害怕挨打的心理刻画显得十分细腻逼真。
《人到中年复何求》写出了孩提时代的童真与烦恼,充满哲思的况味。如写到父亲的鼾声,说“现在好了,自己的鼾声响成了女儿睡懒觉的绝好理由。”写我们仿效父辈的逻辑,“喜欢以长者和先哲的心态教诲孩子,看见孩子们在泥土里玩耍表现疯一般的高兴……只是一味地呵斥阻止。”进而想起自己的童年烦恼,“记得我们的童年总要不厌其烦地听父辈讲教,以危惧的心态去敷衍,哼、啊、知道了、明白了去点头……那时候,多么想父亲不要管教我们呀。从孩子的瞳孔里,我能读出我们曾经的渴望。”每逢读到情深意浓的词句,我被深深浸染感动,乃至拍案喝彩。
《六先生的故事》。小说手法的融入,使得智慧的散文人物丰满,趣味盎然。“六先生活了八十多岁,娶了六个老婆,竟搭了半辈子的光棍,没有留下一个后人。”《六先生的故事》开篇设下悬念,定下忧郁的基调。接着写六先生因为有文化在乡里颇受尊重:“村里的红白喜事,添孙抱子,逢年过节少不了六先生。”再然后层层展开,写六先生文革受批斗,晚境十分凄凉:居然成了村里的五保户。道出了作者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诗语)。正是因为对祖国的山川爱得深沉,才使得智慧的旅行散文豪放悲壮沉雄高古。让我钦佩的是,智慧写了那么多的旅行散文,其中一些篇章足可以让写手作家称道。比如《边寨名胜说不尽,驼乡美景不胜收》、《色彩纷呈额济纳金碧辉煌胡杨林》、《走进曼德琳乌拉》、《椰乡琼海遭遇乡情》、《南长滩纪行》、《凤凰印象》、《黄河石林——凝固的峥嵘》、《银巴古道地名拾趣》等。
“发于情,止于理”是智慧旅行散文的一大特色。智慧通过释放自己粗犷、豪放、沉郁的情感,来展现自己对山河大地历史人文的热爱。善于使用议论性、概括性的语言是智慧散文的第二个特色。
《边寨名胜说不尽,驼乡美景不胜收》沉郁顿挫,仪态万千。
在《色彩纷呈额济纳金碧辉煌胡杨林》中,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智慧的散文平添一丝文学魅力,尤其是第一章关于额济纳的神话传说,使该文陡增一层神奇的光环和艺术色彩;《走进曼德琳乌拉》,“几只海狮举首山颠,依然在遥望海洋;草原黄鼠在岩群中探头缩爪,久久寻觅遗忘的洞穴;白鹤伸长颈项,怀念一飞冲天的激动……”三个排比句形象生动,使得文章焕然一新;《椰乡琼海遭遇乡情》这篇文章,对年轻业务员近似夸张的描绘甚是扣人心弦,把商家善于揣摩消费者心态的伎俩写的丝丝入扣。年轻老总“坤伦”起先的热情爽朗(其实是为了诱导游客消费),到我“最后的遗憾”:“坤伦老总没有风度为大家送行”,结局显得忧郁而苍凉。
《南长滩纪行》通过对“老乡”不安的神情与“扭捏”的举止的描述,老乡的淳朴敦厚仿佛历历在目,作者的自我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与渲染;既感染了作者,也打动了读者。
《凤凰印象》烧玉米散出的谷香、吃摊旁的红男绿女那副贪婪的神情,沈从文故居的工笔及沈从文的墓地碑文使得先生形象较为丰满,最后写“古居墙角”写生的几个学生专注的姿态,“歌声、叫卖声、游人的聒噪交织成的热闹”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流淌着一股迷人的人文色彩;《黄河石林——凝固的峥嵘》关于龙湾村动静景物的一组“四字词”的写意工笔,颇具诗情画意,质感传神。《银巴古道地名拾趣》是一组断章,构思新颖,短小精悍,别具一番韵致。
智慧的哲思散文无论是绘景咏物,还是对抽象思维的勾勒,都表现了他对文字独到的驾驭力。《再说春风》与《春风浩荡》都是不错的咏物散文,只不过前篇更加挥洒自如一些。《来自女儿的思考》、《沉默是一道风景》深沉厚重,抒情与议论融会贯通,浑然天成。《默契》将抽象概括与哲性思索成功地浇注在一起,语言洗练而精确。《也说虚荣》是一篇别具匠心的哲理散文,诠释生动传神,形象而不呆滞,富有质感,是智慧兄最成功的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写到这种程度,足见智慧的造诣之精湛。智慧俨然成为一位沉雄的哲学家。
抒情散文《欲将心牧远》格调沉雄、高远、旷达、粗犷,展现了一个北方汉子的风骨与光芒。《写给曾经的青果》展现了智慧温柔委婉的风格,“一丝瘦风,吹皱了春色,吹落了漫天花雨,敲打在我的身心生格格地那个痛”,与写纯洁酸楚的初恋、“她”与“我”的对望,无尽的幸福中饱含着羞涩与幽怨。《孤寂的夜晚想起了你》是一番深情的心灵独白,缠绵悱恻,婉约妩媚,展现智慧多情公子的一面。《夜阑风静凝望星空》是如歌的行板,是一段玲珑剔透清新灵动的散文诗乐章,如“远远近近断续的驼铃,细腻像姑娘的手指轻柔地滑过胸膛,在那片不毛的隔壁泛起粼粼波光……”、“万事如烟,被时间流过的风刮得尽散尽消;往事如沙砾,在时间的风吹过后沉积在记忆的深处。”
当然,智慧的散文也有自身的缺陷。近似肆意的议论,是智慧散文的弱点。“道德的、道义的、责任的、使命的东西在人们的思想里再次升华,在胸腔、股肱间集聚为力量,凝聚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与思考,攀升为赤子对国家、民族、中华大地的挚爱”(见《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些眼睛,多想在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现水面,发现所谓的价值,留给以后作为谈资、辩论、倡言。……人们呀,在史海里勾陈吧,拼接残碎的片断。大家还是瞩目于你,你是历史的证人证言,你目睹了岁月的风烟。”(见《长城,并非是一堵土墙》)“花开的田野,使南长滩的村庄更加辽远,使秃裸的群山更加质感,使黄河的流淌更加舒缓。”这些标语式的夸张图解或苍白的描述,让人无所适从,使得文学魅力黯然失色。
散文这种题材,就我个人的浅见,应该多一些工笔,少一些议论;多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少一些感叹。因为有时候感慨过多,会使一篇原本可以十分优秀的美文大打折扣,或多或少制约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作品的文字读出感受,比作者自己轻易道出心中的感慨,或许更有文学魅力。
有人说,三十多岁是最能够出文学作品的年华。我的文学朋友温智慧,你已经写出了许多让人称道的好文字,相信你今后能够走得更远,祝愿你早日登临自己的诺亚方舟。
2007年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