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办,年年遭骂,年年遭骂,年年还要办,这就是春节晚会的怪圈。
骂什么呢,人们不会骂歌唱得俗,不会骂舞跳得滥,这些节目在晚会中全都是陪衬。没人认真过耳过目,骂声自然落在了小品相声上,因为三十晚上的欢歌笑语全靠它们来支撑了。演得不好,观众感到像受到消费欺骗似的。
演员的演技是没有问题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笑星往往一出场就让人脸上堆起了肌肉。问题出在剧本,出在编导者艺术审美的错位。不知为什么如今政治环境宽松,相声小品的主题却越加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我绝非要否定伦理道德的教育作用,但在搞笑节目中追求这种庄重严肃的功利性的确有些不伦不类了。
相声小品是喜剧中的一种轻武器。其逗乐的效果产生于人物之间的误会、矛盾。误会越大,矛盾越深效果也越强烈。由于它片断式的演出特点也就不要求去消除误会解决矛盾,一旦谋求解决,笑声也戛然而止。原因在于消除误会,解决矛盾通常是用伦理道德来完成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凝固剂。它会冻结一切有趣可笑的因子,使人认真严肃起来。但更糟的是这些笑星又不是煽情催泪的形象大使(像倪萍),结果随着主题的升华,再看那一张张滑稽的脸,观众陷入了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的尴尬。
真正的小品是前几年陈佩斯、朱时茂演的《吃面》、《主角和配角》。那真是笑得开怀,笑得酣畅漓淋。但别忘了,首先是小品编得好,它编得轻松自如,没有功利重压带来硬伤。
别再用那些小品相声去难为演员了。丑角的功能是不能随意转换的。如果每每在结尾都要让他们“转正”(转入正角),以为观众还会保留一丝笑意,那就是对违反艺术规律的嘲笑了。
2005年2月春节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