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国时期,军阀混战,你争我夺,往往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成了敌人。起初,曹操和袁绍还是合作者。一天,袁绍问曹操说,如果天下继续纷乱,那应怎样建立地盘以图发展,曹操不回答,反问袁绍有何想法,袁绍也没多琢磨,径直说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即据黄河之险,阻击北面而来的敌人,再联合西面的少数民族,然后就可以南下争天下了。曹操听了,不置可否,接着也道出了自己图霸设想说:“我将任用天下能人志士,并以道来统御之,这样就无往而不胜了。”
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的双雄对话,显然,一个谈实,一个务虚,一个好像仅有将帅之才,一个却具帝王之策,人们在佩服袁绍军事才干的同时更敬重曹操治国智高一筹。
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段对话,或者对话内容并非如此,也可能根本颠倒。之所以是这番对话是因为曹操打败了袁绍,这一点很重要。中国人历来讲成王败寇,袁绍输了,很可能输在运气,输在部下的不争气,输在某一次战役的决断和用兵,而非治国图霸的理念,曹操也可能赢在运气等偶然或次要因素。但是只要赢了,历史就会为他说好话,人们就会往其脸上贴金。于是袁绍这个枭雄显然没有曹操的高瞻远瞩和胸怀大志。于是一个是草寇的浅见,一个是帝王的高论了。
之所以不认可曹操的谈吐是因为此人后来并未遵循自己所说的“任用天下能人志士,以道来统御之”你看他干的以下几件事:
一个叫董昭的人认为曹操有功于汉室“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珠勋”。我们都知道此时汉献帝已被曹操挟持来号令四方,天子幼小羸弱,魏公似已取而代之。董昭与时俱进,将马屁拍到点上,曹操自然乐见其成,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他的谋士荀彧却投了反对意见,说曹操你兴兵本意是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既然君子爱人以德,就不宜如此。此人实在天真,哪个军阀起兵不在图谋天下,谁还跟你玩忠贞仁爱的玩意儿。曹操当时听了就十分不爽,心想,你不过是我豢养的一个谋士,不为我说话就罢了居然还要挡道。要说曹操阴险还真不是民间和戏台上的演义,他当时既没说什么也没拿荀彧怎样,可是后来他借着打孙权的机会,让荀彧到谯县去犒劳军队,实际是将他弃置不用。荀彧因此得了忧郁症而留在了寿春,按《资治通鉴》上说他最后“饮药而卒”,实在有点语焉不详。一个人有病,却吃药吃死了,这不大可能。司马光虽没明说,但他引述了《彧传》所云: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考异》:操馈之食视,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孙盛的《魏氏春秋》中也有相同的记录。这说明他老人家对荀彧的死还是留有疑点。单从这些记载来看,曹操属于报复杀人了。他明知荀彧有病,故意拿空的器皿馈赠给他,明摆着要气他,加重他的病情。荀彧知道曹操的用意,心想不死曹操也不会给他好果子吃,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喝下毒药身亡。
一个股肱重臣就因为建议曹操不要过早邀功图名,就遭到了他的算计而不白身死实在令人叹息,也证明了曹操先前与袁绍的对话要么说假话,要么是后人为他贴金。
荀彧的死引发了司马光一大段的议论,大概是说荀彧虽疑似死于曹操之手,但死得其所,就像管仲死于齐桓公时代,堪称忠烈。他甚至认为荀彧若舍弃魏武公曹操将无人可以依托,也就埋没了才能。我想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重臣,当时正与王安石的改革闹别扭,一气之下回家写书,写到此时结合自己的景况,以臣子度臣子的心,借古说今,恐怕是这番奇论的初衷了。
还有一件事能说明曹操之为人。汉献帝自建都许昌后,仅是一个守位的傀儡皇帝,周围尽是曹氏集团的人。好不容易有一个叫赵彦的议郎常为帝陈言对策,想抑制曹操,被曹操知道后,一怒之下将赵彦杀掉,把那年纪轻轻的汉献帝吓个半死。杀完后还觉不够,甚至把刀挥向献帝宠爱的董妃。因为董妃的父亲董承早被曹操诛杀,他怕留下的女儿成后患,因此执意要把董妃处死。董妃此时已怀有身孕,献帝屡次为其求生,曹操就是不答应。伏皇后得知心生恐惧,写信告知自己父亲,说曹操如何威逼献帝,诛杀董妃,要父亲暗地里准备,拿出应对办法。谁知伏皇后的父亲是个松包蛋,非但不敢行事,还不知怎么将女儿的事泄露出去。这下更引得曹操杀性大起,马上派御史大夫郝虑先进宫没收皇后的玺授。说到这个郝虑,他可是曹操手下消灭异己的急先锋,读过《资治通鉴》的人都知道,他和大名鼎鼎的孔融一直有矛盾,便承曹操旨意给孔融罗织了一大堆的罪名,包括孔融与祢衡互相吹捧的话,祢衡曾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立刻回应说祢衡是颜回(孔子高徒)复生。抬举的确有点过分,但总不至于犯死,可曹操早就记恨这两个家伙对他的数次戏弄,郝虑抓到这个证据,为曹操定孔融的罪找到了口实,你孔融即便是孔子的后代,但怎能与孔圣人相提并论,真乃大逆不道,杀你没商量!孔融和祢衡算是天下志士、名士,只不过稍稍有些恃才傲物,有点小脾气,曹操就没能容下二人。
接着又派尚书令华歆带兵进宫捉拿皇后,伏皇后吓得躲进预先凿好的墙洞里,华歆也不含糊,居然“坏户发壁”,把那皇后从壁洞中逮个正着。当时献帝正坐在外殿,心里忐忑不安,突然看到华歆牵着皇后从内殿而出,魂都吓没了,诸位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皇后披头散发,光着双脚,哭哭啼啼。当走过献帝身边时,说了一句似诀别又恳请的话:“能不能让我再活下来?”献帝一脸无奈地回答道:“我自己的命还不知能活到何时。”这是一位统御万民的天子说的话么!这场悲剧的结果是“皇后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鸩杀,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曹阿瞒真够狠的了,何来什么仁义可言?
别急,曹操的“仁义道德”还在延续。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17年夏,汉献帝将曹操由“公”晋为“王”,即原来称魏公操,现在得改口叫魏王操,曹操自然更加志得意满。谋士崔琰曾向曹操推荐了一个文人杨训,此杨训不见什么大本事,可拍马倒及时。曹操晋升后,杨训马上拟就了一份奏表,替曹操大肆歌功颂德。当时就有人嘲笑杨训希世浮伪,意思是做得太虚假太肉麻了,并指责崔琰举荐失当。崔琰赶紧把杨训的奏表拿来审核,看完后写了一个意见给杨训说,最好不要将表上奏,时事总是会有变数。崔琰本意是说那些爱讥论他人的人喜欢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不是遵循事物的情理,到时会拿你这篇奏表做文章。不巧的是,有几个与崔琰不和的人看到字条便先做起了文章,他们向曹操打小报告说崔琰蔑视诽谤当今的朝代,对魏王操意旨不逊。曹操一听怒不可遏,立刻将崔琰捉拿下狱,又把他头发剃了贬为徒隶。那个打崔琰小报告的人还觉不够,继续谗言,说崔琰沦为徒时,对长着虬须的宾客瞪眼直目相向,眼里透着怒气。这句话可比前面的更要命,明摆着曹操就留着虬须,那你崔琰不是心怀记恨吗!这样人绝对留不得,曹操下令将崔琰赐死。
崔琰的无辜被害引起了尚书仆射的毛介同情和哀伤。谁知又有宵小向曹操进言,指责毛介对崔琰事心有怨气,曹操照样牢狱伺候。这种因对事情表露一点情绪而要锒铛入狱简直就跟秦二世时期赵高的判人腹诽罪一样荒唐,且搞得人人自危。侍中桓阶跟和洽两个人实在看不过去,就联手为毛介评理,曹操不听,于是桓阶要曹操查明事实真伪。曹操说有人向我反映毛介不但诋毁我,还想替崔琰的罪责开脱,这岂不是放弃了君臣的恩义而为一个死友抱怨!好在桓阶仗义,冒死力争,一定要曹操两头验证,究竟是有人诬枉毛介还是毛介确有恶意,等查清后再以事实论罪,曹操大概也觉得实在拿不出什么证据定毛介的罪,但又要鼓励和保护打小报告的人,于是只好将毛介放了不再追究。可见在这件事上魏王曹操没有一点气度,别人也没干什么,就仅仅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和情绪,他就听信谗言搞了一连串的冤案,弄得人冤死,这与他当时在袁绍面前的表白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