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对于自己未来的白马王子,总是会有诸多的幻想和期待。她们在渴望浪漫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其他条件,在“跟着感觉走”的基础上,也注重对方的能力和价值。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婚姻,过多考虑的却是“适合不适合”,于是,就有了“试试再说”的想法,也就是试婚,这种模式打破了婚姻的严肃性,也给婚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
现如今,试婚现象悄然流行。试婚,顾名思义就是实验婚姻,它不是正式的婚姻,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只是男女双方在正式进入婚姻殿堂前的一次实验,是带有一定实验性质的同居行为。
“试婚”特别是在年轻的群体中并不陌生,而且一直在被一些大学校园、工厂、企事业单位的青年们“实践”着。在某种意义上讲,试婚是以结婚为指向的未婚同居,它可以增强未婚男女双方的了解,减少家庭因婚后缺少了解而出现的矛盾。
然而,婚姻并非儿戏,以身试婚还是会给彼此带来不利和伤害,特别是女性。因为试婚是与中国传统道德相悖、与国家法律相左的,为世人侧目又无法律保护,因此,试婚的结局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美好。
因此,试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残酷的赌博,是拿自己的青春做赌注,拿自己的肉体做筹码,拿自己的感情去冒险,稍有不慎就输掉了自己的一生。因为爱情具有坚定的排他性,任何一个新婚的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固守贞操,任何一位新娘都愿自己的丈夫情有独钟,然而洞房花烛对于有过试婚经历的男女来讲,无疑是一道关卡,尤以女性更为“险要”。
罗素在《婚姻革命》中写道:“试婚是一个明智的保守主义者的建议,其目的在与巩固青年的性关系,根除现存的乱交现象。”“如果要求人们在不知道他们在性的方面是否和谐的情况下就进入一种终身的关系,那是荒唐的。这就像一个人要买房子,但不能获许在成交之前看到房子一样荒唐。”罗素认为,试婚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好处多多。现如今,试婚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流行起来,社会与家庭也开始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里,试婚现象正悄然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试婚成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而且即使两个人通过试婚,最终不能走到一起,但也说明了两个人通过试婚明白双方间不适合结婚,不适合在一起同床共枕,因此,在很多人眼里,试婚显然是解开结婚死结的一把********。但是,试婚带来的痛苦人们也不能完全排除。
小娜是一名公司职员,有一段时间,她发现部门经理对自己有意思,经理英俊潇洒,对她是温柔体贴,关心有加。慢慢地小娜被经理的潇洒的外表、出色的才能和炽热的心所感化,经理随后向她提出了试婚的要求,并说试婚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举措,是有现代意识的人做出的明智选择,最后,小娜听信了经理的话与他同居了。然而一段时间后,小娜发现他和同居前几乎是两个人,他的本性几乎暴露无疑:大男子主义、自私无礼、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只想让别人全身心地服侍他…小娜想离开他,但是现在街坊邻居、公司同事都知道了他们的同居关系,怎么能退得出呢,如今,小娜非常后悔,如果没有试婚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和他分手,但是现在什么都晚了,只有后悔。
试婚能使双方了解彼此的性格、兴趣、生活习惯等,是充分了解另一方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帮助未来的婚姻更加稳定。如果试婚的双方都有强烈的责任感与理智的话,那么婚姻也可以看做是婚姻的一个前奏,有助于提高婚姻的质量,降低离婚率。但是,也有一些人原本就是抱着欺骗的目的来试婚,那么必然不能拥有美好的结局,而试婚如果失败,对于男性或许无所谓,但是女性的心理将会遭受巨大的创伤。目前大多数男人仍然有严重的处女情节,在婚姻中,试婚失败的女性可能还比不上正式离婚的妇女。
既然这样,为什么很多女性仍然会有“适合不适合,试试再说的”的心理呢?
1.对婚姻没有足够的信心
也许是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当中,从小目睹父母或者周围人的不幸婚姻,从而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感,缺乏勇气和信心,但又渴望有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所以就会尝试试婚。
2.深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女人是感性的,喜欢一些浪漫的东西,所以恋爱时的海誓山盟、互相体贴、彼此的心心相印是她们永远怀恋的东西,然而婚姻是实在的,在婚姻当中浪漫已不再占据主要地位,它教给人们要面对现实。尽管她们也希望婚姻家庭是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花园,但是现实总要面对的,所以,积极响应试婚,通过试婚,让自己逐渐适应生活,并能顺利走近婚姻。
3.有过不幸的婚史
很多有过不幸婚史的女性,在以往的婚姻中被深深地伤害,所以她们在对待再次的婚姻时往往会十分谨慎,或者就不想再次进入婚姻,只能抱着试试的态度加入了试婚的行列。
在中国,试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否认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决定是否要去尝试它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女性,例如,应该弄清楚和男友是不是有了很深的感情基础,对他的人品是不是真的非常了解;想清楚自己是不是能够接受试婚失败的事实,在感情上能不能拿得起放得下等。如果女孩想清楚了这些问题,试婚也未尝不可。总之,女性在试婚前,一定要多些理智,少些冲动,多些责任感,少些游戏态度。
婚姻之事,自古就有门当户对之说。确实,婚姻就像一架天平,只有两边接近平衡才不会过多地倾向于任何一边。这一点有时候真的很重要,但是有时候也会让人陷入困境。
恋爱时不会认为门当户对重要,或者不会去考虑它的重要性,甚至会认为那样是可笑的,因为,他们正沉浸在纯洁爱情的甜蜜之中。但是一旦生活到一起,面对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一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消费观念、社交圈子等的不同,并不会因为感情好就可以完全忽略的。
在很多时候,爱情可以抛开一切,爱就爱了,至于对方来自何方,家庭背景如何都可以不去考虑,但是婚姻就不一样了,婚姻不仅仅靠爱的支撑,它还附带了许多条件在内。也许我们会痛恨门当户对这个词,因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好的姻缘被它拆散,但是婚姻确实需要一些门当户对的条件,并且会逐渐成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
婚姻是势利的。只有门当户对,两个人才能在家庭中平起平坐,拥有平等的地位,才能有一段和谐美满的婚姻。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嫁给王子的平民王妃无法和王子白头偕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嫁入豪门的女子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而灰姑娘的故事,只能是流传着的美丽的童话。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在“爱情平等”的定义中,地位平等、身份平等、学识平等、经济平等,有些时候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会成为决定婚姻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就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妇去办理离婚手续,然而令婚姻登记员不解的是:丈夫稳重、耐心、满口学问;妻子温和、细心、通情达理,两人不论是外貌还是内涵,都可称作绝配,但是为什么就过不到一块呢?双方的离婚理由都很简单: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相差太远,谁也改变不了谁。
妻子的委屈是:自从怀孕以来,婆家没提供过一顿可口的饭菜。直到亲家母上门破口大骂:我家的掌上明珠,就值你家这顿猪狗食?你家还想让她生儿子续香火吗?身为教授和律师的公公婆婆,才仿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公婆也不无委屈啊!老两口自己经常忙得顾不上正常吃饭,见儿媳回来赶忙递上罐头、熟肉什么的,自以为是很讲究、很礼遇的了…丈夫也有委屈:自从娶妻之后,就难得享受清静的周末,因为守寡的丈母娘难耐寂寞,总在周末做一大桌饭菜等待几个儿女带着配偶回来热闹一番。席间哥儿们的猜拳劝酒以及云山雾罩地胡侃,很令这位谦谦君子反感。最令他无奈的是,每次去丈母娘家都得按照妻子的意思提上大包小包,还得当众报出礼物的价钱,难堪地让丈母娘评头论足。用他的话说就是,这种“小市民”习气让他无法忍受。
小两口经常为这类本不属于双方感情世界的事情闹别扭,在这些事中即使争吵也说不出个谁是谁非,最后只能走上分离的道路。
确实,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到二三十岁时,各自带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走到一起,有谁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全改变对方呢?但是在夫妻的日常生活中,恰恰是由那些小事能够反映出“异源文化”的差异,成为妨碍夫妻过平静和谐生活的最大障碍。尽管以后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生活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原来家庭的熏陶,但是如果想彻底的将其抹掉,那只能是幻想。因此,为了自己的婚姻幸福,女性在为自己选择“如意郎君”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彼此双方的家世、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不能差异太大,否则就容易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当今的“门当户对”讲求的是哪几方面呢?
1.生活背景
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其父母的理念也会不同。如果一方的家长都是高官,而另一方的家长却是小商贩,这样的家长是很难彼此沟通的,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保守的国度,长辈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到夫妻的和睦程度。一个生活背景比重严重失调的家庭,其内部的和睦系数是很低的。只有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比较接近的婚姻才能天长地久。
2.经济条件
婚姻不只需要玫瑰,更需要面包和开水。爱情可以忽略金钱,但是婚姻却离不开消费。等结婚后才发现,恋爱和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经济学家说,经济是一个家庭生存、发展的后盾和支撑。男女婚配、组建家庭的行为模式,实际上就好比一种市场模式。过去是父母包办、现代是自由恋爱,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有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效用价值的比较、选择竞争、优化配置的经济因素在里面,最后达成交易,确立合适的婚姻关系,建立稳定的家庭。
3.自身条件女人总想嫁给一个高大帅气、能给自己安全感和幸福感并且事业有成的好男人,但是反过来说,你有足够的条件配那样的男人吗?你能把他降服看牢吗?而男人却总想娶一个漂亮柔,对人体贴有加的女人。但是请冷静地想一想:你凭什么让一个漂亮女人心甘情愿地为你付出她的温柔?因此,对自身条件的正确评估是很重要的,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
4.文化背景
在婚姻生活中文化的差异比自然条件的差异更可怕,因为文化背景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这又会成为一个人为人处事,对物质、对精神追求等的决定因素。一个人的文明教养,最开始是在其成长的小环境即家庭中开始形成的,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配偶时应该考虑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生活中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大意是女子嫁给了谁就应该随谁生活,不论好坏。人们多用来劝说那些婚姻生活不如意的女士,已婚女士也时常用来安慰和调侃自己。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说,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了乞丐或“老叟”,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在流传的过程中把“嫁乞随乞,嫁叟随叟”音转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生死相随,不能回头,这是受封建礼教和道德的约束的。
尽管对现代女性来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虐待自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但是,也许是受一些传统美德的影响,在拥有“我的生活我做主”思想的现代女性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仍然在很多女性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当今社会,这一思想仍会成为女性择偶过程中的一个细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对感情的专一等。不管丈夫好坏,都要一辈子跟从他,这往往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女人却因此也使自己做出了莫大的牺牲,甚至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
小可和丈夫结婚已经5年了,原本对爱情和婚姻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小可,却因为婚后生活的无奈而变得失望,甚至绝望。因为,婚前那个温柔体贴的男友,结婚之后却渐渐地变了一个人,使小可越来越难以接受。
结婚这么多年,小可对丈夫最大的感受就是拿他没辙。结婚时,丈夫还信誓旦旦地说,以后要好好工作,挣钱养活老婆和孩子,但是,刚结婚不久,就因为重大失误而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丈夫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小可的督促下,开始去找新的工作。不久,丈夫就说找到了工作,并且隔三差五地会带钱回家。小可觉得不对劲,最后发现丈夫根本没有找到工作,而是在参与赌博。为此,小可和他大吵一架,丈夫也知错了,保证会改。但是,等两个人和好之后,丈夫又开始悄悄地去赌博,而且常常会输个精光回家,甚至还会欠债,导致很多人上门讨债,让妻子烦心不已。
两个人的孩子渐渐长大,而家境却一直不好,就是因为丈夫赌博的毛病,因为屡教不改,小可也曾产生离婚的念头,但是父母却不同意,还说“嫁鸡随鸡,叫狗随狗,忍忍就过去了,拖儿带女的,离了婚也不好过。”小可也是因为心疼孩子,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丈夫。甚至,有时候她会希望这辈子赶快过完,自己就能早点解脱了。
女人之所以会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爱自己的丈夫,爱孩子,爱这个家庭,为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和义务,她们能宁愿给予对方无限的忍耐和宽容。但是,这一想法往往会成为对自己的一种束缚。
夫妻二人本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并创造共同的家庭,彼此因为家庭的建立而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在家庭中夫妻之间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一方无条件地为另一方做出让步或牺牲,当婚姻中男女双方之间的天平发生严重的倾斜,那么婚姻就会出现问题或危机。很多人其实是明白这一点的,而很多女性,即使是现代社会中的时尚女性,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思想的影响,那么,她们为什么会以这样一种心态对待自己的婚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