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那一天是二零一四年二月十一日,正好是祭灶节,也就是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过年,在老一辈人当中,从小年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是锣鼓喧天,鞭炮声声。
可是,却不知从何时起,最近十多年,一年一年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一幕幕感人的温馨画面不在,家家户户各扫门前雪,更多的是冷漠的面孔和残酷的竞争,甚至演变到很多对于家庭负责任的男人们和女人们为了未来的生活更美满,为了使得自己的家庭早日脱贫致富,常年累月的在外地甚至外国打工,几年不归家,只能常常在节假日独守空房,使自己和家人感到身心疲惫,空虚寂寞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就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一位虚度半生的平凡男士,名叫俊,在吃过饭后,坐在木沙发上,看向窗外斜坡顶上那在几年前被拆掉的红色的圆门,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些点滴事情,虽然平凡,却也有些故事,如果追根溯源,将这些点点滴滴记载下来。
想着,想着,起身走向了书桌旁……
坐在书桌前,想了想,要怎么写?要写些什么呢?在我看来,文字虽然每个人都会写,都会读,可是从古至今,写的好的文字却是使后人敬若神明。
许久,决定了写随笔,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写作者惯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
这部随笔,没有传统的说教,没有严谨的科研课题,也没有关怪离奇的鬼故事,有的只是关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因为喜欢而产生的一些些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就像是一本笔记,希望若干年后,再次翻开这本书,就像看老电影一样,一幕幕感动再次浮现在眼前。
可以说是一部生活型随笔,记录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而且,随笔没有什么很硬性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100-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我还没有想好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篇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但是这件事或者某篇故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可以随时随地把事情写出来,然后慢慢的去理解消化它。可以随心所欲的写出来。
除了生活型随笔,还有记叙性随笔,大多数都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抒写的往往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有的时侯会很直截了当说出来,有的时侯会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还有议论性随笔,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另有说明性随笔,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随笔要想写好,必须要有我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约定俗成的模式,或是自己的观点不会流于世俗。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这些也可以督促我自己多阅读,多思考问题。
而我要写的是一部生活随笔,将一些富于哲理的一篇篇小品文,隽永的故事娓娓道来。不过,首先一本书的开始,都是从书名开始,而我是因为看到或者是想起儿时的圆门而起意,故而给我这本书取名叫《圆门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