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驹过隙,看着长实际短,欢乐更是乍现后即便转身。杀敌是快乐的,有娇妻殷勤陪侍,也是好一个夜晚。可谁能预料如此夜深房顶之上会有君子前来拜访呢?
县太爷急忙起来,来到了二堂,李宝还没睡下,急令卫士去叫刘平、李臣。二人听报,匆匆忙忙带几十人来到二堂,听明白情况,李宝继续护卫县太爷,刘平、李臣立即展开搜查。
刘平、李臣带着兵院内搜查了几遍,也没见着人影。
既然是这样,李士林也就下令增加岗哨,后院原来无人站岗,现在也增加了两人,其余的人李士林教他们赶紧都回营好好休息。
李士林回到后院,夫人见老爷回来了,这才不怕了,痛骂这个飞贼:“这人来干什么?五天半夜不好好在家睡觉,还上了房顶,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肯定不是个好东西,不是来刺杀就是来偷听,该杀!”
原来,来的这位就是毕元军师的师弟,他应师哥之邀来到县城,装作一个商人,在城边的一个旅店住下。待一更天刚过,他就悄悄起来,浑身上下收拾利落,走出旅店的后门。来到县衙围墙外,围着县衙转了一圈,来到后门附近,一纵身跃上了围墙,伏在围墙上观察了一会,又轻轻跳下来,隐在黑暗处听听附近没人,就信马由缰地往前走。走到军营附近,看士兵多数人还未睡,他不敢靠近,就往别处走;走到仓库前,见有灯笼,还有人站岗。他想:难道尸体还在仓库里?否则,守卫它干什么?再往前看,二堂里有灯光。他认为一定有人在那商量事情,就轻轻的走到二堂在窗纸上用舌尖舔了一个小洞,往里看,灯光下只有一人坐在那里看书。他试着轻轻推推门,推不动。
其实每天晚上,李士林几乎都带着手下在此议事,今天要不是夫人来了,冲散了大家的研讨,恐怕一些情况已尽皆被毕元探知,那样子,京海县的县志只怕是要重新编写了。
这里没有,到别处看看,他想着,向后院走去。后院有十几间房子,行成了一个小四合院,大门紧闭着。他想:这里应是县太爷的住处,上去看看。他运起轻功窜上房顶,所有的房顶都揭起一块瓦片观察了一会,也没见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有点失望。看看只剩下后面的正房了,他又轻轻走过去,相看了一会,选中了一个位子慢慢揭瓦。没想到这房子建的比别的房子好,瓦下还有一层砖,在起这块砖时弄出了响动,并听到了惊叫。被人发现了,快走吧。他急速跳下房来,窜上围墙逃了出去。
第二天早上,王姑娘听说此事,心说:这一定是毕家庄的人干的。我们去他们庄上,他们还了这招,来县衙打探来了,胆子不小。她跃上房去,见所有房顶都被揭了瓦,多数瓦没给合上,此人做事不周到,自报行踪,缺乏经历,一看就不是老手,但没踩坏一块瓦,轻功还是不错的,是个高手。看来,这人是第一次到县衙来,不知情况,若知情况,刺杀老爷易如反掌。今后,可大意不得。
她把情况向老爷与大家一说,大家都觉得脊背冒凉风。从此以后,县衙院里二堂、后院、军营、仓库门前都设了双岗,并有一队巡逻的,前后门房里都有人值守,严防飞贼进来刺探。
他是谁派来的?是倭寇还是毕元,还是狮子山强徒?想探听什么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猜测起来。师爷分析说:“我认为,是毕元派来的,他并不是来刺杀老爷的,而是来刺探情报的。我看,毕元还是担心他的事情我们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还是那四具尸体。上次他们来直扑仓库,目标明确,就能说明一切。因为那是证据,能证明那四个人死于毕元之手的证据。”
李班头听了师爷的话,他问道:“按你的说法,毕元还想抢回那四具尸体?”
“没错,他不抢回尸体是不会罢休的!”师爷肯定地说。
“那还得有一场大战哪!”李班头不由显得有些紧张。
师爷又分析说道:“应该是一场大战,规模一定比上一仗要大。”
“我想也是这样,他不来则已,来则非拼死一战不可,我们的力量怕不够啊。”李士林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担忧。
“毕元的力量原有一百五十多人,这次损失十多人,但也有一百三十余人。估计他还会征招人补上,若再加上倭寇的力量,能有二百五十人左右。如果真是这样的,我们的力量不够,加上李海平的力量,也不够。应该看到,他们都训练有素,特别是倭寇,他们能征惯战,而我们的士兵来的时间短,训练不够,经验不足。几次作战,都依靠队形,后边的人一点也不敢超出队形作战。就是这样,还有负伤的,若散战,定会有重大伤亡。我们的力量与毕元与倭寇的联合力量比,明显弱于他们。现在是守县衙有余,歼敌有困难,他们若倾巢来战,我们只能守。”师爷综合了几次作战经验,又分析了双方人数,说出他的想法与担心。
李班头一听,也是好一阵沉吟,然后他还真想出了一个主意,说:“向州衙门呈报求援,要州衙门派兵来,来一百人,那样,我们的力量就大于他们了。他们一听州衙门来兵支援,就不敢来了。”
“只怕是目前我们没有倭寇进攻县衙的切实情报与证据,州衙门不能派兵来。再者,即使来了,能不能打仗也是个事。平时,他们都散漫惯了,见着倭寇要跑就更坏了。我们还得管吃管喝侍候着,不能干事,但事还不少,得不偿失。”师爷久居官场,深知官兵的德行,知道他们是银样蜡头枪,中看不中用,知道这些神,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李士林听了之后,起身踱步,他想:毕元来抢尸,说明他害怕了,只要我们守住县衙,看有好机会再杀他一部分,若能活捉几个,不就有证据了吗?若州兵来了,他们真不敢来了,倒更麻烦了。如此这般,还不如不要他们来。想到此他说:“暂时还不能叫州衙门派兵来,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吧。”
“老爷,咱们能不能再招些人?上次我们杀了倭寇,民心大振,就有人要当兵。还有人说只要能杀倭寇,不计报酬。”李宝在旁,听到人手不够,就把听到的情况与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士林听了,眼睛一亮,问道:“真有此事?”
“是有此事,我也听说了。要找个百十个人不是难事,只是多是热血轻年,不会武功,不会打仗。”师爷证实说。
李士林听了,他想:这样的人招来,说是不要报酬,那也不能不给呀。一百人,一个月的费用也不小啊。再说,什么时候能训练出来,毕元能不能给我们这个时间?不行不行。于是他说:“最好招会武功的人,上阵就能打仗,那怕十几个人也好。这样,省了很多训练时间,我们没有训练时间那。现在,这些人要加紧训练,千万不能浪费了这几天时间。”他又嘱咐李宝。
“老爷,咱们可用民心,招一些义勇,一个人一个月补贴一两银子,不用他们打仗,只用于夜间巡逻,维持夜间治安。招他百人左右,分成六队,分区训逻。这样,一可以防范偷盗行为,二可以防范毕元倭寇的探子,对飞贼也是个牵制。从二更开始巡逻,两个时辰一换班。真打仗时,叫他们在外围捕捉零散人员,抄敌人的后路。即使不真打,也起一个牵制、威吓作用,敌人有了后顾之忧,就不能全力向前了,至少能牵制他四分之一的力量,我们就有把握打败他。”师爷出了个好主意。
“好,这是个好主意,你们看呢?”县太爷赞成这个意见,又征求大家的意见。
李班头想了想说:“好主意,今天我就带衙役去找里正,地保,叫他们推荐人选。要碰到有好武功的人,我也想把衙役队伍扩大一点,再杀倭寇时,也能建功,你看行吗?”
听了李班头的话,县太爷想:这个李班头,也让人刮目相看了吗!衙役们还真不能打仗,如果真招个十个八个会武功的人,充实到衙役队伍中,也能带起来这支队伍,独挡一面。虽说是有私心不小,总想着自己小圈子的嫌疑,但是这份建功立业的心还是要得。想到此处,他说:“也好,快速去办,你出去带着年令大的,年轻的交给李宝训练,如格斗,射箭,提高战斗能力,以后参加战斗也好建功。”停了停,又说道:“要告诉各里正,地保,要选一些良家子弟,坚决不要二流子、懒蛋子进来。还要特别注意,严防这伙人借义勇之名,敲诈百姓,一旦发现有勒索百姓的事,定要严惩,真正做到秋毫无犯。
李班头听着,见县太爷答应了他的要求,心里也是好不高兴!!又听到对义勇有条件,虽然也觉得对头,但现在就是这样的年头,干点事,有点权势就敲诈百姓,都成了习惯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迷,虾迷吃紫泥。历朝历代,都这样。只怕一时改不了啊!但还是表示说:“老爷,我一定给他们讲清楚,你放心吧。”
有新面孔要加入县衙的自卫队了,大家分头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