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2600000027

第27章 备受重视的音乐课与美术课

圣诞节音乐会表演

圣诞节的前一个周末,学校的音乐老师乔瑟太太安排了一个表演节目,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演唱圣诞歌曲,当天还安排了与圣诞老公公合照及早餐募捐活动,为即将到来的圣诞佳节增添不少气氛。

表演的场地是在当地的高中礼堂,老师还特别叮咛学生们要打扮一番,看来是场正式的表演。当我们进入高中里正疑惑着怎么没看到多少人时,一踏入会场就发现里面已坐了满满的家长,而许多小朋友也已站上舞台开始排列表演队形。

当我们坐在里面看表演时,让我联想到女儿们在台湾就读的幼儿园。他们每学期末都会安排一场英语话剧成果发表会,从幼幼班到大班的孩子,每个人都能上台表演。现在礼堂里的情形就和当时幼儿园的发表会一模一样:里面坐满了家长和小孩,一群家长聚集在前面准备拍照,看表演时也不时掺杂着小小孩讲话和哭泣的声音。

亘亘说她们在音乐课时有练习乐器,但很简单,只要看到符号就摇一下,所以只有练习几次而已。看她们两姐妹一副“安啦!”的模样,我们想那就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直到表演当天,我才相信她们在学校真的没啥练习!因为表演得杂乱无章,许多孩子在台上跟着老师比动作时双手根本就是乱挥舞。回想之前在台湾幼儿园的发表会几乎都演练一两个月。

相较之下,这场音乐会就显得训练不足。不过由于这里只有一位音乐老师训练所有年级的学生,受限于上课时间与体力,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不禁想:这或许也是民族性的不同吧!台湾人多半会一直重复练习到完美才上台,这里则较注重让学生有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开心就好。

表演结束时,每个父母都到后台出口去接孩子,这时我发现几乎每个美国家长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都是:“我很为你感到骄傲!(I am so proud of you!)”并且外加个大拥抱。

当我们拥抱着女儿们说“你好棒”时,面对周围此起彼落的“我很为你感到骄傲”的话语,我们似乎显得拘束多了!这时我才发现,我们东方的家庭很少会说出“我很为你感到骄傲”之类的话语,我们通常会说:“你表现得真好”之类的,但这两句话所展现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或许是因为语言习惯不同的关系,但我发现美国人夸奖孩子时,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上。不管是表演或竞赛结束时,或者是毕业或结婚时,美国父母在这方面都很大方不吝啬地夸奖孩子。当孩子知道父母为他感到骄傲时,所受到的肯定无疑大过其他的赞美!

记得有一次,如如的好友澄澄邀请我们去听她与姐姐梦梦的小提琴发表会时,梦梦演奏了一曲高难度的曲子,而且是全场唯一一个与老师合奏的孩子,她完美的演出获得了满堂喝彩,大家对这个只有五年级的东方小女生精彩无误的演奏深感佩服。

会后,有好几位同样是带孩子来发表的父母,主动走过来与梦梦握手,并且称赞她的好表现。小女孩腼腆地笑了笑,点点头说:“Thank you!”

许多美国人对于称赞别人一点都不吝啬,尤其对象是小孩子,他们觉得表现好的孩子就应该获得该有的赞美,即使这个孩子他并不认识。

想象你平时参加孩子的才艺表演或发表会时,看到有其他孩子表现得很好,你想夸奖他时,你会怎么做?

在台湾,大家通常会主动和那个孩子的父母攀谈,并对他说:“你的孩子表演得真好”之类的,然后再“顺便”对孩子说“你很棒”之类的话语。

但在这里,让我感到很特别的是,美国人称赞孩子时,大多只对孩子说话,而且有时候说完就走了,其间与孩子的父母连打声招呼都没有。或许以东方人的眼光来看似乎太不尊重父母,但对他们而言,最主要是要让孩子知道他表现得很好,他称赞的对象是孩子本人,和父母并没有关系。

仔细一想,我们的做法是否孩子较像是附属在父母之下的?比较像是:“哇!你的孩子表现得真好,代表你教得好!”

但在这里,孩子的表现是孩子的,称赞当然也是归孩子。

这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与对待,我在美国时常感受到,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了我。

回想从前在台湾地区时,曾有一个朋友向我抱怨,有一次孩子的外婆去世了,她让孩子到学校请问丧假总共有几天时,学校里负责处理请假手续的职员以很不耐烦的口气告诫她的孩子说:“小孩子不要老是想要请假,事情办完就好了,不要请太多假。”这位职员还将这段话重复说了许多遍,最后还是没告诉孩子他的“权益”共能请几天假,让她那个平时脾气很好的孩子气红了脸。

每次想到这件事时就让我不禁反思,有时教育人员或者是父母习惯处在管教孩子的位置上,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尊重”并不是指做什么事都要先问过孩子的意见或意愿,“尊重”也不代表就是向孩子低声下气,“尊重”只是对待孩子如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人,而不是成人旁边的一个附属品。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从周围的成人之间感受不到尊重时,你又怎能期待他长大成人时能够成为一个尊重他人且谦恭有礼的人呢?

没有桌椅的音乐教室

下学期时林肯小学的音乐老师乔瑟太太安排了两周的时间为音乐日(Music day),在这两周期间,家长可以到音乐教室参与孩子的音乐课,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历程。

秉持着想了解美国小学音乐课如何教学的好奇心,阿嘉和我准时来到音乐教室。

乔瑟太太是一位很认真的老师,除了圣诞节用心地训练全校学生上台表演之外,平时也会将她上课的情形录像上传到影音网站分享,并细心地给每个家长网址链接,让家长即使在家也可以上网看到孩子上课的情形。

这次的Music day家长都很踊跃,大概是难得有这么一个正大光明的机会可以和孩子坐在教室内一同上课吧!走进音乐教室,映入眼里的是一个铺着地毯的大空间,四周的墙壁贴满了歌曲,柜子里则摆放着整齐的乐器。令我惊讶的是,里面没有半张学生的桌椅!

音乐一响起,谜底就揭晓了。乔瑟太太首先带大家一起做一些律动,所有的学生先围成一个大圈圈,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时而蹲下时而转圈的,孩子们咧着嘴不停地笑着与跳着。

换下一首曲子时,改成分小组的舞蹈,有点像是我们的土风舞一样,孩子们四个一组手牵着手跟着音乐的节拍快步地踏并步跳着,四人一下绕圈一下交叉排列,不时有小组跌倒在地,孩子们玩得开心,连在旁参观的父母都跟着开怀大笑。

接着乔瑟太太以投影机将乐曲投射在白板上,一边解释曲调一边教孩子们唱歌。这时候学生们则全部坐在地毯上,听着乔瑟太太讲课。我观察了一下学生们的姿态:或坐或跪的,甚至较调皮的学生还躺了下来,也有几个孩子坐得远远的听课。

我想这如果在台湾,老师早就出声纠正他们的姿势,并且要求他们坐好以尊重老师。换句话说,我们已习惯学生要正襟危坐地听老师讲课才是良好的学习态度,才是认真的学生,包括我在内。老实说,坐在后面看时,我骨子里的老师习性,真有一股冲动去叫那些学生坐好呢!我心里实在很佩服乔瑟太太的忍耐功力。

但事实上,她除了出声制止讲话的学生之外,对于那些躺着的学生脸上看不出有任何的不悦。或许这就是美国教学的风格吧!让孩子们在这个教室里轻松地学习,不需排排坐也不需集中听讲,但却有着丰富且有趣的内容。

乔瑟太太上课的节奏非常紧凑,一个个不同内容的课程变换着上,孩子其实并没有时间无聊或捣蛋。在这个四十五分钟里,我看到了一群开心的孩子,重点是,开心之余也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我相信这样的学习对孩子而言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我看着教室内这群开心的孩子,心想,有这样的音乐课真是幸福,我的孩子幸运地参与了一年,不知道回台湾之后,她们会不会想念这里的音乐课?

与社区结合的美术作品展

下学期学校发了一张通知单说,接下来会连续两周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在小区的艺术中心,欢迎家长去参观。这可新鲜了,不是展览在学校,而是将学生作品展览在艺术中心?看起来挺慎重的。

找了一个午后,我们带孩子一起到艺术中心去欣赏她们的作品。

一走进去就看到整面墙贴了满满的画作,从幼儿园到三年级的作品都有。每一幅画都整齐地夹在线上或者贴在硬板纸上并附上名条,这些背后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准备,足以看出美术老师史密斯太太的用心。

一走进去亘亘和如如就急忙地冲到各个贴满画作的墙前寻找自己的画作。

“妈妈!你快来看!这是我画的!”亘亘兴奋地在众多自画像中指出她的创作。

如如看到姐姐找到了,也急忙着找自己的作品。

“咦!这是我们班同学的画耶!为什么没有我的?”如如指着墙上其中一幅画疑惑地说。

“啊!”她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头说,“我那时没有作完,有好多同学也都没有作完。”

“真是太可惜了!”我惋惜地说。仔细一看,二年级以下的画作的确较少,如如班上没有几个学生有展出,可能是低年级的孩子动作较慢,来不及在展览前完成作品。

原本担心如如会很失望,不过看她失望了一会儿,就又蹦蹦跳跳地和姐姐一起去找她们认识的朋友的作品了,这孩子心情调整得可真快啊!

要离开之前与史密斯太太闲聊了一下,我们称赞她很用心,还特地办了这个展览,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她也毫不掩饰地显现出对这两个台湾小女孩的喜欢,不断地对于她们的创作能力与学习能力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亘亘和如如虽然对于老师口中快速吐出的一连串英语一知半解的,但也听得出来是在夸奖她们,小脸庞上显露出非常高兴的表情。

基本上根据孩子这一年回家后的叙述,史密斯太太的美术课内容与她们在台湾小学上的美术课差异性不大,都会运用许多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创作,有些课程她们还略嫌过于简单,不够挑战性呢!

但从与史密斯太太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非常热爱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美术创作,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她对于美术的热情。看着她精力充沛并笑声不断的模样,可以想象孩子们上她的美术课时有多开心。

走出艺术中心时,我和先生忍不住夸奖起这种将教育与小区结合的做法。与台湾地区相比之下,这里的学校与小区的联结性较强。亦或许因为乡下资源少,彼此资源共享更显得其重要性。加上马科姆是个大学城,因此学校有协助教学的需求以及办活动时需要协助等皆可以向WIU请求支持,或者与其社团活动相结合。之前林肯小学办理每年一次的家庭日(family fun night)时,学校除了租用几组大型气垫游乐器材之外,也请了不少WIU的大学生带领孩子们玩游戏、帮孩子做脸部彩绘、涂指甲油(你没看错,就是涂指甲油)、做棉花糖、剉冰等。小学也会带学生走出校门到WIU看展览或观赏大学生的表演。

其他三年级学生在ISAT大考之后,地方电信业者免费请每个学生吃爆米花、小区退休的农夫服务性质到学校教孩子们认识农作物等。另外,小学方面也会安排认识小区的户外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对于生长居住的环境有所认识。

除此之外,美国许多学校也会与附近商家合作,进行募款;马科姆各学校里有卖与附近大卖场合作的折价券(coupon),这是由马科姆教育基金会所发起的募款活动,家长花二十美金购买折价券后,可以在卖场抵用三十美元的商品。由于家长原本就需要常到这些卖场购物,透过这样的方式,家长获得折扣,学校获得商家捐款,商家则吸引家长来购物,促成学校、商家、家长三赢的局面,这也是在台湾较少见的。

台湾一向注重利益回避,并且学校也很避免带有商业色彩,因此这样的模式在台湾并不容易推行。而美国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台湾的文化习俗皆不相同,很难断定此种模式的好坏。不过目前美国经济衰退,各地方的教育经费紧缩,此方式无疑也是帮助学校维持教育质量的好方法。

另一方面,美国将学校部分的教育活动与小区相结合的做法,我觉得很值得台湾参考。阿嘉和我的大学好友詹姆斯,他在宾州一所中学里任教,学校的计算机课会依照小区店家的需求,帮店家设计广告单或小区报纸;学校的盆栽课也会配合小区活动到某些地点栽种植物。

另外,如WIU与高职合作开设木工营建的课程,负责教学的教授每年皆会带领学生建造一栋木造屋或仓库等。教授会事先征求小区人士的购买意愿,想购买的人负责出钱购买材料,学生则负责建造。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但解决了材料经费问题,建造一个实际可用的成品相信也会让学生拥有高度的成就感。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政府教育单位也已逐渐重视小区与学校共享资源的概念,虽政策面与现实面仍有差距,但至少已重视到此议题。?诚如之前所提,各地风俗民情不同,并不是看到有不错的制度或做法将它移植到台湾就行得通。近年来教育部门永续校园计划推动的“无围墙校园”就是一例,其计划是鼓励将校园围墙拆除,让学校一改封闭的印象,拉近与小区间的距离。许多学校为配合政策纷纷将围墙拆除,有些改为在视觉上较具穿透性的栏杆或灌木矮丛,有些学校甚至完全开放。

此政策一推出即备受争议,因为学童的安全是第一优先考虑的。对于大学校园无围墙大家较无异议,因为大学生已是成人,其安全顾虑原本就与中小学学童不同。而对于中小学开放围墙的政策,姑且不论学者评估报告或者议员的政策主张,在实际的教学现场里,开放的校园虽然对小区民众是友善的,但不可否认的,对于学童的安全的确堪虑,尤其是小学的学童。

有些赞成的人以美国为例,认为美国的校园无围墙,与小区结合性强,值得学习。但仔细评量不同的文化背景,事实上美国中小学校园虽无围墙,但校园的建筑物设计是与台湾地区不同的。美国的学校整个校园就是一栋密闭式的建筑物(或几栋密闭式建筑物互通),每道门皆有门锁,大门口进来马上就有行政人员管控出入者,学生是无法自由进出的,当然外面的人更无从进入。表面上是校园无围墙,但实际上却将学生保护得相当好。

而美国会设计这样的建筑物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大部分区域都会下雪,因此学校上课需要提供暖气,所以建筑物本身必须封闭设计,进而延伸这样的设计。但像洛杉矶与奥兰多几乎终年不下雪的地区,那里的中小学的建筑就与台湾较雷同,每栋建筑物都是开放式的,但,那里的学校就有设立比人高的围墙或铁网。

以詹姆斯任教的中学为例,他的学校也是密闭式的建筑物设计,只要是上课时间,所有出入的门都是锁住的,要进入校园的人都必须刷卡或通过对讲机才能进入。而林肯小学也是相同的,学校只开放通往办公室的那道门,因此所有的人只能由办公室进出,并且管理严格。如果学生需要到另外一栋教室上美术或音乐课时,一定要有老师带队,因为每一道门都是上锁的,只有老师有钥匙。

我们第一次去参观女儿的音乐课时,刚好遇到汉柔小姐,她马上说要带我们过去,我们原本不好意思劳烦她,说我们自己去就好了。想不到汉柔小姐坚持一定要带我们去,结果到了本栋通往音乐课教室的出口时(音乐教室是在本栋隔壁的另一栋建筑物),我才发现,原来需要钥匙啊!当然,从音乐教室回到本栋的教室时也需要钥匙才能进入。学童去上课时都是全班排队由老师统一带回(出)教室的。

我才了解,原来他们保护学生是做到这样的程度。

即使是下课时间,学生也是全班排队一起走到学校的户外游乐区,此游乐区周围由一大片一望无际的草皮所包围,平时有外人接近即很明显,可说是一道隐形的围墙。重点是,休息时间皆有助理老师(Program Assistant)在外面看着所有的小朋友,并且维持秩序。而回教室时,也是必须所有学生排好队由老师统一带回教室的。

如果你说只有小学生才需如此保护,我曾参观过几所中学,同样是封闭式的建筑物,进出则是需要教职员刷卡才能开门的,而学生的下课时间与午餐时间也是都有轮值老师看守的。

但是台湾地区的校园建筑设计并不同,围墙一拆,所有的教室都是开放式的。换句话说,外人进入校园都是通行无阻的。一到下课时间,学生一哄而散,各个校园角落都是他们的游乐园,同时也是让有心人士可以有机可乘的时候。以前亘亘她们在台湾的小学老师会规定低年级的孩子只能在同一楼层活动,以此保护他们。但如果单靠校警或老师的力量来维护校园安全,力量其实是很薄弱的。尤其小学生还无保护自己的能力,其安全尤其堪忧。

就我们所参观的学校,小学一天有两次户外游戏时间,但助理老师必须待在现场指导。而中学部分,学生就只有三分钟下课时间用来更换教室,因此自由的时间相当短。相较之下,台湾学生一天下课的时间很长,学生可以自由在校园行动,其间并没有老师看守,校园安全就更显得是重要的议题。

有些小学校园还常有怪叔叔出没,曾经耳闻过怪叔叔几乎定时都来“拜访”,有时候骚扰的对象不只是学生,甚至是单独在教室批改作业的老师!这样的人实在防不胜防。

或许如部分的人所说,围墙并无法阻隔校园暴力或者想翻墙出去的学生,但是围墙可以防范外人进入校园。不能否认的,有一个阻隔还是比“直接踏入”强多了!

开放式的校园,确实有一些优点值得称许,但回归学校的本质而言,学校是个教育学生的环境,应该要提供学生一个安全且能专心学习的环境。加上中小学学生皆还是需要成人保护的阶段,开放式的校园无疑增添了师生的危险性以及给想逃学的学生“方便性”。

以家长的角度来看的话,孩子的安全与小区的友善度相比,我想前者的重要性永远远大于后者吧!

美国小学里虽然数学与语文仍是教学的主要科目,亦是家长们所重视的能力,但,音乐、美术与体育等在台湾被归类为艺能科的科目同样备受重视。

这一点在我们下学期时参观马科姆镇另一所公立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须到此就读)爱迪生小学时就深刻体会到了。其音乐教室设备之齐全令我们惊叹连连,尤其是那间与琴键盘配合的计算机教室更是令女儿们羡慕不已,直呼为了念这所小学还想在美国再留一年呢!

姑且不论各校争取经费之能力或者是否此校端出最好的“牛肉”供家长参观,至少在林肯小学这一年里,我感受到的是丰富有活力的美术及音乐课程。其任教的老师不只用心而且也懂得“营销”,透过种种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并且参与孩子平时的课程,而相对的也获得许多家长热烈的回响。

试问:如果这些科目长久以来不受学校以及家长(甚至是学生)重视,老师还有持续下去的热情吗?即使老师愿意,学校行政愿意大力支持其相关活动吗?另一方面,家长也愿意赏脸参与吗?

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希望朝向五育均衡的台湾教育来思索的。

同类推荐
  •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是父母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来自各方面挑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培养人才,应从儿童开始,首先必须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而“营养是健康之本”。目前不少家长还缺乏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甚至还有误区,容易跟某些不正确的广告走,花了不少的经济代价。但收效甚微,甚至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基金会和上海市学生营养促进会,针对目前的状况,组织了上海市有关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专家和著名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少年儿童营养大全》。
  •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按照宝宝的成长轨迹,对每个阶段最为常见的儿童疾患症状,做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从宝宝每一步的初探开始,陪伴他/她健康度过新生的眼泪、迫切的成长,陪伴他/她开心地捧起书本,开启对奇妙世界的探索及正确面对迷茫困惑的青春期。排解上小学的小孩因多动症而难与人相处的问题;到中学的时候,为何女生开始产生要美不要胖的念头?为什么会出现厌食症、神经焦虑、忧郁、易怒等状况?对此,本书也有关于厌食症预防和护养的专业建议。最后,我们还特别为顽童们列出了一个特别的章节,即“突发状况处理——顽童篇”,给意外事件中手足无措的父母提供简单清晰的急救办法。
  •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0-3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早期智力开发开始,全面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聪明宝宝。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宝宝成长必读

    宝宝成长必读

    对于新时期初为人父母者来说,将要面临的一切都是新鲜而又令人手足无措的新课题。新生儿有哪些发育特点,新生儿该如何喂养,如何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婴儿每个月的发育特点有哪些变化,婴儿该如何喂养,如何保健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幼儿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饮食指导,如何保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如何培养好的习惯?等等,都让初为人父母者无比关心。本书以期对所有关心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给予科学的指导,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地成长,让他(她)能拥有天才的潜质,从而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热门推荐
  • 龙是凤的谁

    龙是凤的谁

    一对出生仅相差七分钟的龙凤胎,原本没有任何相互爱慕的可能,但弟弟却是疯狂且执恋地爱上了自己的亲姐姐,却又无法绕开道德人伦的世间禁锢,只能远远地守望着姐姐与其他异性之间的谈情说爱,弟弟将承受着怎样的一种切肤之痛?……催人泪下的故事,必将铸就一段“姐弟间”的旷世绝恋!
  • 将上当进行到底(微小增刊幽默篇)

    将上当进行到底(微小增刊幽默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幽默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中大奖的都哪儿去了、倾国倾城红糖水、手机作弊之经典剧情、鲜为人知的事情、像领导的秘书、回家免费、吉祥号码、最佳“设计”、无奈的骗子“孙中山”“康熙”相逢央视台、改年龄、一字之差、有奖住院、竞选、失眠灵、我非要得奖不可等61篇精彩“幽默”的微型小说。
  • 唯我道缺

    唯我道缺

    世界之初大道之始,无数天骄豪杰问鼎巅峰,征战天外,为人族开创生息之地。域外魔物打爆大道,从此道失,人族从此式微,至强已逝。从此仙盛,武缺。
  • 妖孽校草霸宠迷糊甜心

    妖孽校草霸宠迷糊甜心

    第一次见面,她夺走他的初吻,霸道地说:“你已经盖上了我的印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第二次见面他告诉她,那只是开玩笑,惹了他就想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从此腹黑的校草就此缠上了她,怎么甩都甩不掉。有人问她的愿望是什么?她说:“上天能够派人来收了夜景轩那个妖孽。”某妖孽从背后蹿出,“已经被你收了。”
  • 断袖篇

    断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空创战纪

    星空创战纪

    在人类纵横星空的时代,表面的繁华之下是各势力无休止的竞争。而人类的故乡地球之上,一名寄宿着王之力的少年渴望着宁静的生活,可当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之时,那少年将回到自己厌恶的家,踏上自己应该踏上的,王之路。
  • 诺维雅流浪之旅

    诺维雅流浪之旅

    为什么我会重新投胎!为什么我会成为萝莉!虽然好像有点优势,但更多的却是麻烦啊!诺维雅抬头看着一片祥和的天空,心中却翻腾咆哮。
  • 大气宗

    大气宗

    呆萌男穿越异界成为气功师的故事……(本人写书就是兴趣爱好,写的不好勿喷。)
  • 玥神的庇佑

    玥神的庇佑

    自幼聪慧的她,有着倾城倾国的容貌,魔鬼般的身材,小小年纪就被世人评为天才儿童。可母爱的缺失,让她从天堂直坠地狱。外表冰冷的她,内心又隐藏着这样的悲痛的过去呢?在‘他’出现之前,她是否能够摆脱成长的阴影!................................................
  • 灵档

    灵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晚上做的梦,在某一个时间点,某一个不经意的地方,突然间变成了真实的事情。如果这个还不够稀奇,那,要不要试试每天晚上做的梦,百分之八十都会在某一天变成真的...直到在哪一个不知觉的某个早上,你不再怀疑你梦中的真实性,甚至,让你分不清梦和现实的差别。如果梦是神留给凡人与神秘事件唯一的联系,那,这究竟是上古留给后人唯一的礼物呢,还是上古留给后人的磨难,或许,它只是为了让你我在千年后相遇。因为梦的困扰,我踏上了一场寻书之旅。相信我,所有的一切,神,都会在书里给我们最后的提示,这不是任何的宗教,也不是任何与神秘事件有关的东西,它,只是一件平凡的事情而已。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灵档》,是神留给我们凡人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