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20

第20章 皇权独尊(2)

社稷是土地之神。社为五土之神: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所以社稷坛按方位用全国各地贡纳来的五种颜色的土覆盖坛面,象征五方国土,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稷特指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即农业之神。供奉“社”、“稷”代表了古代帝王对疆域子民的统治权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根本的社会性质。

祭坛为两层,方形。周围的坛墙也是方形,并且四面同样按方位用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砖贴面。

祭祀社稷晴天是露祭,雨天仪式则在室内举行。它的方向与天坛相反,是由北面南设祭,因而祭殿和拜殿都在祭坛北面,正门也在北面。

除了天坛和社稷坛之外,在北京还有城北的地坛,城东的日坛和城西的月坛等。

太庙——奉祀皇帝历代祖先的地方

太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祀祖宗的祭祀性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为历朝历代所重视。按照传统礼制,太庙位于皇宫的东南侧(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即古代都城布局“左祖右社”中的“祖”;每逢元旦、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除夕、万寿节(皇帝或太后的生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大典。

北京的太庙以高达九米的厚重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南墙正中辟门,以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调的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太庙周围全部种植了松柏树,高大的殿堂被簇拥于苍绿的树海之中,倍添庄严、肃穆与高贵。

古代中国人认为灵魂不死,所以祭祀祖先的太庙,其建筑形式完全按照帝王生前的住宅形式布置,即“前堂后寝”:前为正殿,供祭祀礼拜;后为寝殿,供奉祖先神主。北京太庙的正殿采用了封建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它坐落在三层台基上,十一开间重檐庑殿顶,琉璃瓦屋面,与故宫太和殿等级相同,只是尺度稍逊。殿前预留了广阔的庭院与宽大的月台,以供举行仪式之用;殿内设龙椅,祭祀时把皇帝祖先牌位放置其上,代表其人,平日牌位都存放于正殿后的寝宫。寝宫再往北用墙垣分隔出一个区域,用来存放与在位皇帝关系较远的祖先的牌位,称为“祧庙”。陵墓建筑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六十个朝代,其中既有统一王朝,也有割据政权。这些王朝和政权的统治者死后大都被埋葬进了豪华的陵墓,许多统治者甚至从登基就开始为自己修建寿陵。据统计,大概有三四百个帝王级的陵墓分布在中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内。

中国远古时代丧葬形式很简单。到商代已很重视埋葬制度,而至迟在周代就把殡葬制度纳入了朝廷礼制范围,此后的统治阶级逐渐厚葬成风。

陵墓一般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是放置棺椁的墓室,从最初的木结构发展到砖石结构。秦汉时期开始人工夯筑形成高大的陵体,顶上遍植柏树,以象征山林,古代帝王坟墓通称“陵寝”,又称“山陵”,即由此而来。而唐代则经常“因山为陵”,在很多时候直接利用天然山丘开凿而成。地上部分是指环绕陵体形成的陵区中的一系列布置,从地形的选择到入口、神道、祭祀建筑、绿化等等,都有非常完善的制度。

由于年岁久远,这些帝陵的地下墓室多被盗挖。比较完整地留下全貌的,只有明、清两朝的皇家陵墓建筑,而明清皇家陵墓也是中国陵墓建筑中艺术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的例子。

秦始皇陵——神秘的地下王国

在众多陵墓建筑中,秦始皇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墓,也是最大的皇帝陵墓。无论是古代文献中对它的描述,现存巨大的地面夯土陵体,还是考古发掘出的兵马俑坑,无不令世人震惊。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王,人称“千古一帝”。公元前230年远眺秦始皇陵至前221年,他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他认为自己的功绩甚至高过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于是取其中“皇帝”二字,自称“始皇帝”。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建立郡县制,颁行统一的法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还修建了万里长城。英语中的China,法语中的Chine,都是来源于“秦”字。在这样的条件下,秦始皇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陵墓,前后耗时30多年。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陵体为呈四方锥形的三层夯土台,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它原高约120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高度还接近50米。秦始皇陵周围有两道陵墙环绕,呈南北较长的“回”字形,外城周长6000多米,内城周长也有2000多米。围墙四面正中建门阙,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坐西朝东。经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证明,陵园的北部是当年祭祀用的献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所在。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中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不息;墓顶饰有日月星辰等天象,地下按中国的山川地貌设置山水郡县城郭等景物;陵内用娃娃鱼的油做成蜡烛点灯,这种蜡烛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令皇宫内无子的宫娥都殉葬其中,为了防止泄密,营造地宫的工匠也全部被活埋在了墓中。

秦始皇陵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园东门外发掘了震惊中外的陪葬兵马俑坑三座,均坐西面东,成品字形排列。在这三座兵马俑坑中出土陶俑近万件、战马数百匹、战车百乘以及大量实战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兵俑、陶马约6000件,排列成38路纵队的阵势,分为主力、前锋、侧翼、后卫几部分,完全符合古代兵书上的布阵规则;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千余件,战车80余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兵种混合编组的曲形队列,陶俑所持兵器也根据兵种和战斗位置的不同分为弓、弩、戈、矛、戟、钺、剑等多种,它们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最小,有武士俑68个,战车一辆,陶马四匹,是统帅这支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可以说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明孝陵——明陵之首

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钟山)独龙阜玩珠峰下。

中国古代对皇陵的选址极其重视,讲求墓地的方位、地势和周围的自然山水形态,还把墓地环境的优劣同世事的盛衰兴替、命运的顺舛福祸联系到一起,因而历朝历代帝王陵墓的地理位置无一不是经过周密详慎的勘查和测度之后才选定的,形成了帝王陵墓建筑独有的环境特征。

明孝陵原本是灵谷寺的旧址,朱元璋选中这块风水宝地作为陵墓后,便强行迁寺造陵。孝陵以整个钟山为兆域,范围约二三十公里,规模甚大。陵域的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大小官员从这里开始就必须下马步行。下马坊北即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再往北行是“四方城”,内有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立的“神功圣德碑”。

四方城北过御河桥就上了神道。神道两侧排列着石象生: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两对,一立一卧,共有二对。过了石象生,神道向北拐,迎面是一对石柱,然后是文臣和武臣各两对。这些石柱、石碑都是墓地的标志,用来表示墓主的身份地位,而石象生的作用则是驱邪的镇物以及仪卫。到了神道的尽头,就是棂星门了。

棂星门后折东至金水桥,从这里开始,南北轴线才正对钟山主峰,沿轴线布置了孝陵门、棱恩门、棱恩殿(祭祀用的享殿)、方城明楼,穿过方城明楼下的隧道就是陵园最后部分——宝城。宝城内巨大的封土陵台突破了秦汉以来历代陵寝封土多采用覆斗形的传统,改成圆丘形,称为“宝顶”,宝城下就是放置帝后棺椁的地宫所在地。

明十三陵——整体陵区的代表

明朝迁都北京后,在其北郊昌平天寿山麓形成了集中的陵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陵寝建筑群,埋葬着明代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故称“十三陵”。

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它的中轴线正对着天寿山主峰,东西各有一座被称为“砂山”的小山——蟒山和虎峪山,代表风水说中的青龙、白虎守卫陵寝,在陵寝的整体创作意象上典型体现了“陵制当与山水相称”的规划思想。

整个陵区的入口是一座高大的五间石牌坊。过石牌坊即踏上了神道。这条长达7公里的神道原本是通向长陵的,以后成为了各陵共享的主神道,它在左右砂山间蜿蜒向前,略偏向体量小的一座,使两座砂山的体量在视觉效果上得到巧妙的平衡。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至龙凤门(相当于棂星门)。在其中长约800米的神道两侧共有石象生18对,从南向北有石狮两对,獬豸两对,石象两对,麒麟两对,石马两对,骆驼两对,均为前坐后立。石兽后有文臣、武臣、勋臣各两对,象征文武百官。十三陵基本上沿用南京孝陵的体制,只是增置了四位勋臣的石像,还加大了各石象生的间距,使诣陵的前导空间显得更加深远和舒展。

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陵区,各陵又自成系统。每座陵墓占据一座山丘,制度基本都遵循明孝陵,包含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和宝城几个部分。由于后代的其他帝陵尊奉长陵为祖陵,都选址于长陵的左右,又为了体现对祖先的崇敬而“逊避祖陵”,缩减了建筑规模,使长陵的规模和形制都强烈地凸显出来,成为明代帝陵的典型代表。

长陵墙垣上开二个门洞,进入陵园,过棱恩门,就到了棱恩殿。棱恩殿为九间重檐庑殿,规格仅比太和殿稍低。殿内有12根金丝楠木柱,最大的四柱直径达到了1.17米,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实例。

清东、西陵——体系最为完整的帝后妃陵寝群

满族政权入关之前,建造了辽宁新宾永陵(始建于1598年),沈阳福陵(东陵,始建于1629年)和昭陵(北陵,始建于1643年),人称“清初关东三陵”或“盛京三陵”,与辽阳东京陵(1624年努尔哈赤曾将其祖父、弟、子等十余人移葬至此)合称“关外四陵”。这四座帝陵虽然后来都仿照明代规制进行了改建或扩建,但无论建筑布局、形制还是装饰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一个新王朝从发祥兴起迈向草创开拓的时代风格。

清朝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政权,满族统治者积极汲取先进的汉文化,并像历代封建王朝那样崇奉儒家的冶世之道,与此相应,作为宗法礼教重要载体的陵寝也参照明代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制度,形成了两个集中的陵区:东陵,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昌瑞山;西陵,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按照昭穆(父子)顺序隔代葬入二陵区,形成“东西陵昭穆制度”。除帝陵外,康熙皇帝破除了明代没有后陵的陈规,开设后陵之先河,在帝陵旁附建妃嫔园寝,只是规模明显缩减并有局部的变更。与明朝相比,清代陵寝体系更为完备,众多后妃陵园分布各帝陵左右,成为清代陵寝的显著特点。

清东陵埋葬着顺治(1644—1661年在位)、康熙、乾隆、咸丰(1851—1861年在位)和同治(1862—1874年在位)五个皇帝,再加上孝庄(1631—1706)、慈安(1837—1887)、慈禧(1836—1908)等皇太后和百余名妃嫔。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顺治生母孝庄太后的昭西陵位于整个东陵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同治的惠陵位于陵寝区的东南角落,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清朝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为主。

清代陵寝的经营格外注重“配合山川之胜势”。孝陵北倚昌瑞山,以之为风水所谓“龙脉”;南对金星山,以之为“朝山”(远处对景山岭);中间横卧影壁山,以之为“案山”(近处对景山岭),这一山向构成了孝陵的轴线,数十里的山川都被纳入陵寝的范围,形成非凡的气魄。

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在全长约五公里的神道上,一气呵成贯联着大红门、更衣殿、大牌楼、石象生、龙风门、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碑、小牌楼、朝房、班房、隆恩门、隆恩殿、琉璃花门、二柱门、明楼、宝顶等一系列建筑物。

其它的陵寝以孝陵为中心,分布于东西两侧。它们一律坐北朝南,正面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陵形制一致,尺度亦相仿,只是在用材、雕饰以及陪葬的物品方面有差别。

在已开放的地宫中,以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最为宏丽奢华。裕陵的各石券底部都精雕成须弥座的形式,券顶以及门扇周边都雕饰着卷草纹样,各个石门和墙壁上都布满了藏传佛教的各式佛像、吉祥图案以及藏、梵文经咒,使整个地宫宛若庄严神圣、美仑美奂的西天乐土;定东陵在某些形制上虽然与帝陵地宫有所不同,但许多细部装饰的图案纹样甚至比帝陵还精致,这也反映出慈禧作为当时清廷实际统治者的权势。

清西陵埋葬着雍正(1723—1735年在位)、嘉庆(1796—1820年在位)、道光(1821—1850年在位)、光绪(1875—1908年在位)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格格(公主)、阿哥(皇子)等人。

西陵的组成与东陵大致相同:以永宁山主峰下的雍正泰陵为中心,其它陵园分布东、西两侧。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年代最早、规模也最大。陵前南北贯穿的主神道长约2.5公里,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后依次有大红门、神圣功德碑楼、七孔桥、石象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后是西陵的主陵——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等。西陵与东陵的区别仅在于,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后,西陵则在前;孝陵入口只有一座石牌坊,泰陵的大红门外则呈“品”字形拔地而起三座形制划一的石牌坊,尺度规模都超过了孝陵,雕饰也格外繁复,这一安排与风水格局完美结合,强化了陵区入口的空间艺术效果。

同类推荐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热门推荐
  • 我们那些傻乐傻乐的小青春

    我们那些傻乐傻乐的小青春

    秋小木的经历浓缩了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幼年、童年、少年大篇幅的回忆重现,描摹出80一代一起走过的那些共同岁月。90后当道的现下,80后逐渐淡出华彩历史舞台退居二线的今天,到而立之年,也许他们百炼成钢,或者仍然寻寻觅觅,或者已然麻木,唯独可以确定的是青春已经奔流不复了,愿以此文与80后一起悼念及缅怀。
  • 末世:占卜女王上位

    末世:占卜女王上位

    主角名为激萌,不喜绕道激萌是一个靠着父母遗产生活的富二代,虽说自己开了一个占卜店,但生意却不是怎么好,毕竟都是科技的年代了,谁还信这个。却没想一个梦吧激萌点醒。而后,激萌就开启了Goldenfinger,一路开挂,你以为这是一个玛丽苏?并不。一次次打击将她从巅峰坠入谷底。末世中,强者为尊,没人会去管她,她值得一步一步爬上了。却依然的抵不过命运的戏弄。从人类希望到人类悲剧,从人类强者再到那个站在暗处的女王,事实告诉了她,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有人问她“后悔吗?”她说“不,一点也不,我很庆幸,很庆幸是以这样的身份”只是,她什么时候,才能看见那个在她身后默默守护的身影呢?
  • 青龙太子

    青龙太子

    天下苍生,面临一统,各地诸候,谁主沉浮,道德英雄,厚德天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用的是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这说的是如何破他的战略,以退为进,步步逼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审时度势,全面反击。书中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背景,以释儒道诸子百家教义教化天下,以道德经为核心,讲述一个少年如何费尽千辛万苦,收复国土,一统天下的故事。并穿插了几段爱恨情仇。书中肯定了道德经在世界的地位,他不愧为世界的万经之王,包罗万象,天下苍生,尽在其中。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神盘古以他博大的胸怀怀柔整个九宙。
  • 掠夺之疆

    掠夺之疆

    积弊已久的世界面临崩溃,末日却并未如期降临。世界在一声宣告中,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恭喜你进入掠夺者序列,序列号C1573,你将正式拥有游戏权利。”“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秦楚如是说道。
  • 汾北爱情傻瓜

    汾北爱情傻瓜

    对于很多人来说,刚离开校园,初入社会的几年是他们懈逅今生伴侣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还是一个做着天真梦的爱情傻瓜吗?当感情和尊严发生冲突,我的宝贝女同胞们,你会怎样选择?
  • 神酱传

    神酱传

    一杆游龙、枪百万、诛神、弑佛、破天。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过眼云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

    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

    时间真是让人觉得稍纵即逝又无迹可寻。从前张口就来的话总是忘了第一句怎么措辞。就好比为了某个场合而迎合的开场白,总是刻意的更多。可能时光带走的不止是青春,还有纯粹为了快乐而快乐的情绪吧。有时候电影虽然精彩,但内心空洞平静的让自己害怕。
  • 归实返虚

    归实返虚

    实者,向往虚无之永生不灭。虚者,沉迷于现实中旦夕之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