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4600000022

第22章 后物欲时代的道德教育路径之(5)

在高校,无论是学校排名还是个人晋升都要看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经费、奖项等等。学术,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的智力活动方式,是学者和共同体的灵魂。学术本来是指学者在各种不同的场所进行各种不同的创造性工作,学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智力活动都是名正言顺的学术,在大学共同体的学术生态中,学术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学术形式可以平等相处,学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术活动方式。

然而,在二战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受国家主义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大学学术的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事学术工作意味着在大学或学院拥有一个头衔,整天忙于研究和出版。学术外延被大大缩小了,其评价方式也单一化了,论文和出版物的数量成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标杆。在“唯科研独尊”的学术观念的引导下,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学术生态严重失衡,全球几乎所有大学的薪酬、奖励和晋升等机制都建立在学者的科研成果之上。

在我国,这种“科研至上”现象更为严重,把科研视为唯一的学术,研究型大学如此,教学型大学也如此,甚至一些高职、高专评职称也主要看课题、论文。在“科研至上”,而评判科研的标准又以论文、论著出版数量的氛围下,老师们不管背景、特长如何,也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被裹挟着进入科研之中:人人争科研项目、年年出科研论文,俨然一幅“科研大跃进”的壮观景象。于是,一些长于教学而不善科研的学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短搏长,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力不从心的所谓科研上,结果是科研没多少长进,课堂教学工作却几近荒疏了。一些急功近利之徒为了追求论文出版速度和发表数量,大量粗制滥造,甚至不惜抄袭、造假。

出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人心不能离散,人的道德人格不能搞坏。出了成果坏了人心,或者是成果没有出,人心搞坏,我们还办什么大学呢?

在这种趋势下,本科教学逐渐变得边缘化。当教学的使命在大学共同体中有名无实的时候,同时伴随着大学“象牙塔”的失守,学者、教授们的价值取向明显是多元化的,他们对政治有了更多的依附,对经济利益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唯一可以背离的偏偏是对教学的忠诚。有的人更是尖锐地指出,中国(大陆)的大学像官场,像商场,甚至像玩场,就是不太像学场。

教学边缘化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应是师生关系的淡漠、疏离乃至异化。在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先哲们所开的教学相长、相互砥砺之风,不仅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也被西方大学共同体所倾慕和效仿。梅贻琦先生笔下的大学共同体中的师生关系更是令人向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然而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共同体似乎不再是师生享受知识和智慧的乐园。

其二,校园建设的郊区化带来的空间区隔与师生隔离。

我国高校除少数外,绝大部分都建有新校园,并且学校主体(包括教学、管理、实验、学生生活居住)也基本迁往新校区。大凡新校区给人初步的印象都是宽阔、气派、现代,其中,大是典型特征,新校区的绿化和美化也基本到位。大规模高校新园区建设为我国高校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空间基础,带来了教学、实验、办公、学生住宿和活动场所的改善,校园环境的优美也使师生在其中工作、生活、学习感到愉悦。不仅如此,大规模高校园区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同时带来周边地区的繁荣,拓展了城市的整体构架。可以说功莫大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规模新校区建设也给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学生道德成长和人格养成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需要在今后高校内涵发展中加以克服和完善。这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大学新区一般都建在远离市区或老校区的郊区。有的甚至不在同一城市,如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厦门大学的漳州校区。老师上课坐车而来,下课乘车离开。除了在课堂上有限的接触外,对话与交流,互动与言传身教均很困难。笔者以及身边的老师均有这样的感受:下课后学生围绕上课的某个问题与老师交流,老师也欣然应之。交谈甚欢之时,一看手表:不好,要赶校车了。言犹未尽,匆匆别过,双方都有遗憾。久之,学生也不来问了。当然,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的答疑问题,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专门安排时间和地点来解答学生的疑惑。但效果并不太好,原因是学生的问题是偶发的、随机的,碰到或交流中才能引发。刻意安排的答疑时间和地点,学生去的反而不多,有时甚至没有一个学生去问问题,或想不起来要问啥问题了。在谈到现在高校研究生和导师交流少,三年下来师生见不到几次面,媒体和社会都指责导师不负责任,没有尽职尽责。这固然是一方面,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空间变迁带来的影响。老师和学生居住的地方相隔那么远,见面交流相当不便。笔者在2006年之前带硕士生时,研究生也住在老校区,师生常常不期而遇。我们经常在一起散步、交谈和讨论,有时他们也会到家里去坐坐,我们在一起交谈挺融洽,师生间的友情也挺好。2006年之后,研究生都住在新校区,不可能在一起散步、交流了,平心而论,笔者还算有些责任心,带硕士生也不多(一年一个,最多两个)。但空间的区隔确实使交流不便,师生间的交流也少多了。下班后,新校区除少量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外,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最多的不是老师,而是保安、清洁工、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的工作人员。课余时间缺乏老师的校园总觉得不太对劲,似乎感觉缺乏些精神和灵魂。

其三,教学共同体的衰落导致道德冷漠。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大学教学共同体的衰落。而共同体的衰落使得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师生间的良性对话与互动失去了依托,进而导致道德冷漠。

冷漠就是对人或对事冷淡、不关心,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生活和交往上的疏离,也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或者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这种冷漠在师生之间表现为:一是,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灵活动不熟悉,也缺乏了解和关心的愿望和冲动;二是,多数学生对老师也缺乏应有的尊敬,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大多数不会主动叫老师好等问候语;三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讨论比较少。

高校校园里的冷漠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同时也传导到或者说在同学之间也广泛存在。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谢三平、实习生肖婷婷2010年9月3日报道:“在浙江大学的韩国留学生金毅然在中国生活了4年,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国学生总是独自一人到食堂吃饭,不到10分钟吃完了;总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下课,而且骑得飞快;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散步,耳朵里还塞着耳机……这些看来要与朋友一起进行的事,中国学生往往一个人完成。竞争造成的微妙关系让同学之间称得上朋友的只是个位数。而据一些班主任说,‘现如今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召集所有人见上一面已经是个不容易的事,再加上90后个性多元,众口难调。’”谢三平、肖婷婷:《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3日。笔者自己的观察也感觉到这一点。90后成长过程常常伴随着家长的过度关注和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忙碌的同时又感觉空虚孤独”,这是当今大学生中的普遍心态。这从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们的交流中也发现,以前学生中流行的口头禅是“郁闷”,现在大多是“空虚”、“无聊”。渴望友谊又不愿意敞开自己、接纳他人。同学间的冷漠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业竞争、评先争优,尤其是就业竞争的原因;又和这一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性有关;当然也和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共同体的衰落有关。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媒体管理概论

    媒体管理概论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热门推荐
  • 蝼蚁笑苍天

    蝼蚁笑苍天

    点水蜻蜓,乘风踏浪。凡夫俗子,笑战苍天。调侃搞笑为主的作品啦。
  • 流水似殇

    流水似殇

    他是秦朝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她是现代的医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因一次意外而相遇。那一次意外,她回到了秦朝,留在扶苏身边,他们暗生情愫,但最后又能否在一起呢?简介无能,本文结局绝对没有你们想象中的悲催,请放心入坑!(请不要追究男主名字问题,谢谢^o^)
  • 穿越之君上撩妹记

    穿越之君上撩妹记

    楚沅芷穿越遇容颜清美的山中隐士男主季蘅之,二人在山中互生情愫,种花撩妹一个不落,一纸书信,让所有人都沉下了脸,山外望京城中一场风云政变正在悄然发生!看季蘅之如何撩妹,抱得美人归。(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星空强者

    超级星空强者

    星空大殖民时代,强者林立,科技百出,星域遍布,传奇屹立,万族争雄,人族,作为一个新起之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征服,掠夺,度化……这是强者的世界,战火纷飞的年代,叶狱,一个地球时期的强者,却因为遭人陷害,重生到了这五百年后的星空大舞台。五百年前我为帝,五百年后,且看我如何颠覆星河,铸就无上荣誉!在这个强者就是规矩的时代,祝各位大大掠夺几颗星球,成为一方霸主,享尽天下富贵,然后,多砸砸推荐票票,不胜感激。
  • 腹黑老公有怪癖:夫人,我饿了

    腹黑老公有怪癖:夫人,我饿了

    听说,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保护神。或者前世爱人,或者今生至亲,或者……神鬼妖魔。一纸合同,苏杏成为墨扬的女保镖,成为他的保护神。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高冷的总裁是个胆小鬼?“夫人,我怕鬼,一起睡吧!”“夫人,有妖怪,让我抱着你吧!”“夫人,有邪魔,听说双修可以治胆小……”半夜月上枝头,总裁爬上床:“夫人,我好饿。”苏杏怒而撕衣:“有本事把我吸干!”“嗷!夫人的血最香!”总裁意犹未尽抹去嘴角鲜血,勾起一丝邪笑,“我还饿。”
  • 星宸坠

    星宸坠

    既然世界抛弃我,我不惜背叛整个世界,成疯成魔又如何?翻手为云日月隐,天地独尊星宸坠。
  • 凤倾天下:废材五小姐

    凤倾天下:废材五小姐

    她,有神偷本领的特工,有神医手段的冒牌兽医。为救好友,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意外穿越,她成了影王府的废材五小姐。庶女欺负,丫鬟压榨,她却一脸风轻云淡,就这些个杂碎,还想致我于死地?笑话!当他以强势身份出现,她立马冲上去,帅锅,留个手机号呗~
  • 玄女仙路

    玄女仙路

    劳累医师魂穿异世,五岁测的水火双灵根,七岁父母双亡,受尽族人冷落,又因水灵根的特性,被族人卖做鼎炉,是生是死,全看个人如何抉择。
  • 穿越之十年一觉丑妃梦

    穿越之十年一觉丑妃梦

    云想衣裳花想容,十年梦醒岁不更。夫妻四载一朝逝,谁言来世无缘情?爱人身畔死,做鬼也忠贞!
  • 混元天歌

    混元天歌

    他只是个古灵精怪,本性淡泊善良的少年,上苍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把拯救凡界与灵界的万斤重担强加于他身上。超强的能力与本性之间,无休挣扎,该何去何从?虽轻松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一切,无上真元、绝世美姝、巅峰地位,都注定终世孤独!如何挣脱宿命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