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4600000019

第19章 后物欲时代的道德教育路径之(2)

(二)精神空间去蔽与敞开的实现途径

1.提高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层次、追寻教育的本体

教育既应当关注人作为生产力要素(人力)的有效性,也应当关注人作为“人”本身(人性)的自足性;前者使教育能够获取资源以维持合法性存在,后者使教育能够葆有人文内涵。而我国教育的突出问题是过于功利化,过于强调教育为现实服务,越过甚至忽视了后者而直接追求前者,其表现为:追踪社会和个体对教育的实用性需求,并直接根据这些需求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导致教育在迎合外部需要、追逐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基点、远离了教育的本体。对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指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偏差。它主要表现为,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总是要求教育出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载《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第5—13页。

这种价值偏差在道德教育中表现为道德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具体为“德”——“得”脱节。“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而“道”其主要表现为“天道”、“人道”。“德”是对“道”的分享、引发和培育。对此,中国古人有着深刻的体认。《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明德”?朱熹的解释是,“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这里的明德意思就是通过教育、学习和熏陶引发、呈现蕴含在人性中的善与灵明的种子,使之发育和完善,否则就会昏暗不明、就会被遮蔽。而现代道德教育试图以“得”劝“德”,而不是以“德”谋“得”,试图通过表扬、评先、加分,以及许多轰轰烈烈的道德教育活动来灌输道德规范,许以种种利益和好处来诱导和劝进德性。因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走入了诸如“道德银行”之类的道德功利主义的误区。一方面我们对道德教育的期望过高,期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在整体社会大环境下使学生思想品德一枝独秀,并由学校的一枝独秀引来社会的满园春色,而一旦这种高期望不能马上兑现(事实上也不可能马上兑现),就会陷入另一种情境,即道德虚无主义。可见道德功利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是相通的。

急功近利的工具理性对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已经产生较严重的侵蚀。这种状况,不仅导致道德虚伪,甚至可能如康德所说的,“在源头上污染了道德的意向”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6页。。

因此,我们必须回归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本体。我们今天的教育与过去相比,拥有诸多优越的条件,我们理应让下一代接受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以此来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教养水平,真正把社会的文明进步建立在卓越的教养之上,而不是基于智力发达、能力出众的单面成人想象之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有品格,有较高的精神层次和追求。懂得用爱心来润泽生命,用智慧去启迪心灵,用美与诗意来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如果我们的教师、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领导、校长,他们的觉悟到了这个层面,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在他的教育实践中表现他的人格层面、人文层面的追求。相反,如果他的人生本身就是困顿的、功利的、没有一点诗意,那么他又如何在教育当中表达出一种诗意的追求、一种诗意的生存呢?教育和德育品格的提高,说白了是教师自身品质的提高,教育或德育的品性不过是教师自身的教育个性、生命意蕴的表达与实践而已。

2.培养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必须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滋养青少年的心田,要引导、培养孩子们从小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而不仅仅是道德说教和应试。学校教育需要宽厚的文化支持,无论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是多么高明,以课堂为中心所提供的教育影响对于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发育总是十分有限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方向、方法等骨架式的影响,个人自觉而广泛的阅读则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血肉式的精神滋养。缺少了宽厚的阅读支持,个人的发展必然是单薄的。缺少了温情血肉的支撑,个人完全可以在以成功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崭露头角,但人性的发育却难免有几分粗糙、荒疏。

社会教养水平的提高绝不是来几个运动、搞几场轰轰烈烈的学习就能够解决的,恰恰这样的学习运动越多,越会降低人们学习的兴趣,越不利于社会整体教养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谈论的社会道德现状的诸种问题以及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低迷,原因何在?原因当然是多样的,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底架上。以知识来照料人的心魄,照亮人心的知识来源于广泛而持久的阅读,来源于现时代的个体能从人类、民族数千年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所积淀起来的文化的火种中不断地吸取养分。我们之所以成为现代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时代,更是因为我们站在人类过去数千年文明史的峰顶上。我们不仅充分享受着人类长期发展起来的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我们同样有着无穷的足以滋润个体心智的文明。正是凭借它们,我们才离荒蛮越远,离美好的人性越近。

培根说得精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论人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广泛的阅读让我们在增进人生的智慧与修养的同时,也增进我们作为人的尊严。

静静地读书,细心品味其中真理与乐趣,感悟社会人生的真谛,是修身养性的高尚活动。中华民族向来就有读书修身养性的传统,“人家不必问贫富,但有读书声便佳。”孔子认为读书是“为己之学”,是用来修身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从十五岁有志于读书学习,经过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阶段,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管是颠沛流离,还是艰难困厄,孔子的一生,都处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状态。为了做有道之人,孔子始终不放弃读书学习和对真理的探求,无时无刻不是据德依仁,而游文于六艺之中。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文明程度和思想品格高下,总是同他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相联系的;野蛮、粗俗、腐败总是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结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十分重视,要求十分严格,党和国家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惩治预防腐败,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但为什么还有少数领导干部经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堕落为腐败分子呢?外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探寻腐败分子堕落的轨迹,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放松学习、不爱读书。有些领导干部年轻时喜欢读书、勤奋学习,使自己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但随着职务升高,慢慢放松学习,不知不觉地失去追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确保人们心地纯洁和谐开始,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地纯洁和谐最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做到这一点,读书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所以说,放松学习、不读书绝不是个小事,而是修身养性、事关全局的大事。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专题讲话,并且指出,读书“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读书是一个长期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载《学习时报》,2009年5月18日。。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与鞭策,也是对转型时期浮躁社会风气的一副清醒剂。

为了增强全民阅读的氛围和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我们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强建设和引导。

首先,在硬件建设上,我国近年来,对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大幅增加,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对于全民阅读有很大促进作用。

其次,在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质量和品位上要加强引导。

由于应试的压力、网络及网络游戏的吸引,我国青少年的图书借阅是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者在北京市少儿图书馆调查发现,馆内大多数座位是空的。目前全市只有1%的学生有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经历,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图书馆在哪儿。北京市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少儿图书馆办理借阅证的只有2700人。资料表明,上海市少儿图书馆藏书22.9万册,而读者流通人次仅占全市中小学生的14%,湖南少儿图书馆藏书56万册,读者流通人次仅占全省中小学生的3%,大连市少儿图书馆藏书24.9万册,读者流通人次不到全市中小学生的5%。马惠娣、张学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不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下降,而且党政干部读书时间也很少。据《人民论坛》杂志在全国范围组织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原因,33.4%的受访干部每周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人民日报》,2009年6月1日。

不仅阅读量下降,阅读质量也堪忧。据云南某高校对校内图书馆2009年外借热门图书进行统计并公布,其结果令人忧心:在前100名外借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竟无一名著上榜,而上榜书籍多为不知名的网络作家或写手。记者注意到,位居该校外借热门图书前列的有《挽云歌》《悲伤逆流成河》《绮梦千年》等。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余建忠认为,热门图书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缺陷,须引起高校重视。名著代表一种主流文化,读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他建议大学生平时多读名著。《春城晚报》,2010年1月14日。

而据统计,在中国(内地)的书店里,最畅销的不是文学名著、思想典籍、历史地理或者自然科技,而是学生教辅书和各类职称、资质等考试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更伤害着这个民族的未来。

由此可见,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读书、读好书、读名著、读经典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涵养良好的道德人格,养成积极健康生活情趣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看到,各级政府的文化设施建设大都集中在大型的、标志性的建设设施。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大型博物馆,往往成为城市的地标中心,设施豪华、运营成本高。而涉及普通民众,方便普通民众的社区图书馆、阅览室则严重不足。

据统计,至2002年以来,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689个,平均47.8万人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有1451个,平均88.5万人有一个博物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藏书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英国共有5000多家公共图书馆,还有8500多个仅向学生、研究人员和官员开放的资料档案馆。60%的居民经常去所在地区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1.28亿册,去年借出书籍4.8亿册次。

法国省市一级的图书馆费用每年为1.9亿欧元,不包括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预算每年为2.1亿欧元,提供3700个读者座位,雇用1900人,共有藏书1100万册。法国共有市立图书馆2795家,雇用22748人,藏书近9700万册,其中33%是儿童读物。市立图书馆注册读者为650万人,其中38%为低龄者。另外还有覆盖农村地区的90家省立图书馆。

美国共有约9000个公共图书馆,由市或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几乎所有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网站,而且运营良好。美国《图书馆杂志》最近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丹佛(科罗拉多州)、哥伦布(俄亥俄州)和波特兰(俄勒冈州)拥有最好的3家图书馆。仅在曼哈顿就有47家公共图书馆和100多家私立图书馆。

瑞典2000年初共有近1500家公共图书馆。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谅有300家,还有1200家分馆和100部流动图书车,每周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向公众提供类似普通图书馆的服务。所有这些服务的费用今年增加到3.3亿欧元。

据德国政府的统计,2000年德国注册的普通公共图书馆为11322家,科学图书馆为1268家。公共图书馆的开支由天主教会、福音派教会、州政府和其他机构负担,其中一半以上的图书馆由地区政府负责,天主教会占第二位,负责近1/3图书馆的费用。公共和科学图书馆2001年共支出14亿欧元。

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基础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特别是为普通民众提供服务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谈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市政工程,还要有文化基础设施。马惠娣、张学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三、劳动、纪律与道德人格的养成

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除了用人类的知识来滋养心田外,还离不开生活的锤炼和环境的熏陶,这也是人们提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作为道德教育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因而,道德教育面对的问题、侧重点、方式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与调整。那么,我们又要进一步追问:校园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环境氛围中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有哪些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和人格的提升?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应对呢?作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自己的体验、观察、思考,我们认为,这些影响和变化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为:在劳动锻炼、纪律精神和团体合作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在校园环境和氛围中表现为“乡愿”盛行。针对这些变化和现象有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劳动和纪律教育。

同类推荐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EXO流年不夏半殇

    EXO流年不夏半殇

    十七岁,我遇见了你.十七岁,我邂逅了你.十七岁,我恋上了你.十七岁,你我相处.十七岁,明说厮守一生.可诺言总是谎话.初恋是一朵晚开的花.花开了,花谢了.铭记层几何时.我们的曾经.华而不实.END.----------安籽泝出品.
  • 双子村

    双子村

    人因何为善?又因何为恶?因为一个怪异的梦,他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双子村,但是,在途中却听到了整个村庄已在一个月前毁于传染病——‘红死病’,所有村民无一幸免!满怀疑虑的他回到了村子,却发现村民们安然无恙,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不过,他每晚都会做梦,梦中的双子村昏暗潮湿,遍地血迹,毛毛细雨不停,是一座诡异的死亡荒村。处于现实与虚幻的交接点的他开始迷惑:究竟哪个才是村子的真正面貌?笑语迭起、到处充满温暖气息的村子与空无一人、到处是血迹的诡异荒村,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梦境?自己真正的身份又是什么?他满腹疑虑,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因为,在那个诡异荒村里,还有其它恶心诡异的生物存在……作者小Q:370560085,欢迎交流。【此书起点中文网首发】
  • 苍穹武玄

    苍穹武玄

    此书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有点小兴奋,多多评论吧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你如花一般美丽

    你如花一般美丽

    缘是美丽的邂逅爱是心跳的感觉情是心灵的交会恋是甜蜜的思走在爱与被爱的边缘你见或者不见爱你的心始终不改变
  • 灵纹破

    灵纹破

    一位站在世界实力顶峰的少年,不展现自己的实力,为的只是游历世界,笑傲四方。他不受限制于世界所有的规则,他不能用世界的标准来衡量,在云游四海结识了不同的伙伴,与朋友之间的羁绊使得他不断向前!他只为自己所想而动手!为朋友独守空城抵万军,为女人两肋插刀在所不辞,对敌人直叫你生不如死!他由于羁绊的强大而超越了自身,灵破纹裂,为的只是朋友。九龙破空,翱翔天际,汇聚成一点,犹如太阳,照耀整个大地!
  • 世界上唯一的神

    世界上唯一的神

    我是孙悟空我拥有神的力量转世在地球上我将会独霸整个世界世界唯我独尊
  • 暴力王爷祸水妃

    暴力王爷祸水妃

    萧墨,弄权势心机重重、收江湖阴狠暴虐,他心冷如铁,他绝对掌权。乔妃竹,论长相娇小甜美、论机智灵动俏皮,她善良无害,她心思单纯。当暴力腹黑王PK可人甜美妃——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 双槐岁钞

    双槐岁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诶,你就是转世的鲲吧”某仙曰。某鱼懵逼。“既然君上把你交给了我,那就要好好照顾呀”某仙曰。某鱼依旧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