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0500000021

第21章 旧梦

让于鉴出乎意料的是,最终是北京文化周报聘用了他,从此……

让于鉴出乎意料的是,最终是北京文化周报聘用了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这是一家周报,虽然没有晚报那样财大气粗,但是在北京也是一家知名的报纸。

于鉴被分配到专题部。专题部主任是一个三十左右的“名记”,在京城新闻界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身上自然带有一些高大和傲慢的姿态。于鉴上班的第一天就被这位主任教训了一顿。不过还好,只是说教式的教育,没有过多的呵斥。

每一个新来的实习记者,都会由一些老记者带一段时间。带于鉴的是一个比于鉴大一岁的女记者方言。方言是一个很开朗的女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已经在新闻界摸爬滚打了两三年。

第一天上班于鉴自然要请方言吃饭,但是方言推辞说下午有些私人问题,明天再说。

在专题部里工作,不像那些抓社会新闻的记者,整天东奔西跑,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于鉴是所有聘用人员中唯一一个被分配到专题部的,所以他第一个月就拿到了一个选题。当然,因为是新手,而且他不是新闻系毕业的,主任给他安排的具体工作是校对,这让于鉴很是头痛。在《现代艺术》杂志社的时候,他就对校对感到头痛,但是没有办法,在这里他没有发言权。

第二天和方言吃饭时,于鉴自然要恭维一番。方言也是这样过来的,一边点着菜一边说:“我是过来人,你不用这样恭维。其实做专题没有什么,只是要找好一个切入点——你很幸运啊,第一个月就拿到一个选题,比我当初强多了。”于鉴自是一番感谢的话语。

圣诞节过后,素类的公司要到广州举办一个展览,素类作为设计部的骨干,自然要去。临走的时候,素类本来想让于鉴搬到她这边来住,可是一想卧室里和卫生间里那些女人私有的用品,便没有提出来。

素类走后的第三天晚上,于鉴早早地就躺在了床上。还没有等他合上眼睛,就听到地下室里走进几个人,在每个房门上用力敲上几下,并且大声喊道:“开门!开门!”

有个房客在屋里大声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这时就听到外面的人喊道:“警察!快开门!”

不一会儿,于鉴附近几个住户都老老实实地打开了门。于鉴一骨碌儿从床上爬起来,一阵心慌过后,心想:深更半夜的,警察来干什么,莫不是这里有犯罪嫌疑人?管他呢,我又没有犯法,先开开门再说。

当他把门打开后,站在门口的那个警察一瞪眼睛,大声问道:“你干什么呢?”

于鉴一怔,心里更慌了。“我……我……我睡了。”

“九点多钟就睡了?”

“我……我……”

“别我我的了,把暂住证拿出来!”

“什么?暂住证?”

“你办了吗?”那个警察一看于鉴的表情,脸色变得十分严肃起来。

“我……我……我……”

“到底办了吗?”

于鉴摇了摇头。

“好,又来一个!跟我走!”

“干什么去?”

“去了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

“不为什么。”

“我明天还得上班呢。”

“快走!”那个警察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推了一下于鉴的肩膀。

地下室的走廊里,还有两个穿着制服的警察在敲房门。有一个中年妇女一边开门,一边大声问道:“不是刚查完吗,怎么又来了,深更半夜的,也不让人睡觉。”

“少废话,快点开门。”

那个中年妇女大概在这里已经住了很长时间,她开门的时候,同时把暂住证拿了出来。那个警察一看便让她进去了。

于鉴被警察推出地下室。于鉴又问:“上哪儿去?”

“问那么多干什么?去了你就知道了!”

“我犯了什么法?”

“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好,到派出所去想想吧!”

“派出所?凭什么?”

“就凭你没有暂住证!”

“我办就是了!”

“晚了!”

“那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

于鉴一看,自己真的要被带到派出所,一想明天还要工作,心里一急,使劲瞪了那个警察一眼。在这个时候,那两名警察也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警察一数,正好七个。

于鉴一看真的要被带走,走到一个警察的面前,拿出工作证笑嘻嘻地说:“警察同志,我是《北京文化周报》的记者,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暂住证我明天一定补上!”

“记者?你有记者证吗?”

“我刚刚到报社,还没有办呢。”

“我还是美国总统呢!走!”

于鉴一看,再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跟着警察走。好在派出所离小区不远,大约只走了一刻钟,他们就被带到了派出所的一间讯问室里。一个警察冲着他们说:“老实点儿!在里面好好想一想,待会儿再审你们!”

说着,那个警察把门关上了。里面的七个人几乎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时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问于鉴:“你真是记者?”

于鉴点了点头。

“那你咋没证呢?”

“我刚到报社不到一个月,记者证要等实习期过后才能发下来。”

“有证就好!现在是上学要学生证,讨老婆要结婚证,生孩子还要生育证,没证一件事也办不成!”

“你们都没有办暂住证?”

“我来到北京三个多月了,一分钱也没有挣到,还办啥子证吗?”

“办暂住证要多少钱?”

“180!”

“……”

“你是记者怎么还住地下室?”

“我刚上班,身上没有多少钱。”

“干记者是不是很挣钱?”

“有没有人给你送礼?”

“肯定有。我们村里听说有记者来,村委里都忙着买东西,又是酒又是烟。这年月,当记者比当官都强!”

“说得也是。”

于鉴只是笑,不再说话。

一个小时后,三个警察推门而入。“想清楚了吗?”

众人都低声说:“想清楚了。”

“嘿,那个记者,你出来一下。”一个警察对于鉴说道。

于鉴一惊,但是又不好争辩什么,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个警察来到了另一个房间。一进门,那个警察回转过身来,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你坐吧。”说着,那个警察坐在了于鉴的对面,“给你说明一下情况,因为一个网上通缉的在逃犯近期潜入了这个地区,所以我们才连夜排查……”

听到这里,于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并且点一点头。

“虽然你有工作证,但是没有办理暂住证,而且你没有记者证。为了排查,你需要一个担保人,不然的话,你必须在派出所待二十四小时。现在你就打电话找担保人吧。”

于鉴仔细一想,总不能在派出所待一个晚上吧,再说明天还得上班呢。

这时,那个警察却着急了。“你打不打?”

“我不知道打给谁。”

“真的?”

“我在北京没有亲戚。”

“你不是记者吗?哈,让你们报社的人来担保你不就成了吗?”

于鉴抬起头来,狠狠地瞪了那个警察一眼,走到电话机旁,刚抓起话筒就愣住了——到底给谁打电话呢?

于鉴沉思了一会儿,手中抓着电话,不知道应该打给谁。这个时候给报社的同事打电话自然是不妥的,因为自己还在实习期。于鉴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人,于是他拨通了她的手机——

“喂,谁啊?”

“我是鉴……”

“鉴——”

“我现在被警察扣在××派出所里,你过来把我担保出去,我明天还得上班呢!”

“好好好,你等着,别害怕,派出所里我有认识的人,我马上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不为难你。你放心,我半个小时后就到。”

电话挂断以后,他刚转过身来,一个警察就问:“你真是记者?”

于鉴用一种蔑视的目光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站在旁边的一个警察凑到这个警察耳旁,嘀咕了几句,就冲于鉴说道:“你出来。”

“干什么?”

“我让你出来。”

于鉴被那个警察带到了另一个审问室,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于鉴进去后,那个警察说:“你在里面等着吧!你的担保人来了再走。另外,你明天下午再来一趟,把照片交上来,后天给你办暂住证。”

于鉴没有答理他。大约过了一刻钟,梅绎涵就推门而入,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警察,两个人寒暄了一阵,梅绎涵就带着于鉴走了。

车刚开出派出所,梅绎涵就问道:“你怎么搬到地下室去了?”

于鉴没有说话,只是转过身来看了一眼梅绎涵。这时他才发现,由于来得匆忙,梅绎涵的上衣还有几个扣子都没有扣好,而且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她的头发也比平时看起来蓬松了许多。

“是不是把钱花光了?”

“你管得着吗?”因为刚才被审训了一顿,于鉴有些不耐烦。

梅绎涵笑了笑说:“你真是一个傻孩子!噢,你的腿好了吗?我去医院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你没多少钱了。都怪我粗心,才让你受这么多的苦。”

“我说了,这不关你的事!”

“你现在找到工作了吗?”

“……”

“要不再回杂志社吧?”

“你再说我就下车了!”

“好好好,算我说错了。”

“我要下车,你听见了没有?”

“好,不说了,不说了!我的小乖乖!”

“谁是你的小乖乖?”

“你不喜欢这个称呼吗?以前我不是经常这样叫吗?”

“那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那我应该叫你什么?”

“我就不想听到你的声音!”

“唉。”梅绎涵长叹了一口气,“一想起我们那些快乐的日子,我就激动得失眠。如果不是素类的出现,我想——”

“你没有资格提素类!”

“好,不提就不提!说说你近期的生活吧。”

“无可奉告!”

“要不,我们去通州,你的房间我给你留着。”

“打死我都不去!”

“要不我们去宾馆吧!你看你的身子,太单薄了。去蒸一下桑拿,明天我给你煲汤,你该补一补了。”

“我看你的身体才应该补一补!”

“你长大了,也学会关心人了。”

“哼!”

“我发现你自从离开我以后,脾气越来越坏了!你记得吗?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从来没有这样对我说过话,你表现出来的只是忧郁,给人一种清高和深沉的感觉。”

“我现在不一样了!”

“就因为素类的出现吗?”

“你不要提素类!”

“好,我不提。”

“你打算在这个鬼地方住多久?”

“一辈子!”

同类推荐
  •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由龚静染编著。《浮华如盐》讲述了:道光年间,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从此,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史——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四川土地上一口口盐井的故事,也正是百年中国绕不过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同时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点燃记忆

    点燃记忆

    《独行者文丛:点燃记忆》中既有怀乡散文的写景状物,亦有哲理小说的寓言叙述,就在这两种异质文体的交相辉映下,作者不仅超越了对乡愁情愫的简单摹写,而且还以怀人记事之名,将心中那番绮丽幽深的历史迷思展现得。
  • 使命

    使命

    一个不辱使命的公安局长,将面临怎样的抉择——队伍不纯的困扰。工作经费的匮乏,执法环境的恶劣,腐败分子的高压,刑事犯罪的升级,黑恶势力的挑战,党和人民的重托,血与火的拼搏……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公安局长应该是力量的象征,正义的化身,平安的保证。可是,有谁知道,身为基层的公安局长,他们置身于怎样的环境中?一个不辱使命的公安局长,将面临怎样的抉择——队伍不纯的困扰。工作经费的匮乏,执法环境的恶劣,腐败分子的高压,刑事犯罪的升级,黑恶势力的挑战,党和人民的重托,血与火的拼搏……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
  • 暴躁公爵娶红妆(下)

    暴躁公爵娶红妆(下)

    这男人的暴躁无人能及,说话更是难听得紧,开口闭口不是王八蛋就是滚!他有权有势,跺一下脚便能引起商场大地震,却因一场车祸造成瘫痪毁容而一蹶不振。见人就咬的疯狗行为,弄得众人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偏就是有个他又爱又恨的女人不怕死的硬缠着他,无论他怎么咒骂或是摆臭脸,她都不当一回事。为了让她死心自动离去,他卯起来赶人。打翻食物,她气呼呼的要他看它们腐烂长蛆;打死不肯复建,她威胁要他光着屁股给人看……好吧,他承认自己是个懦弱的胆小鬼,害怕她对他只是同情,一旦他痊愈就会再度离开。他逃避着现实,不去想将来,也不去面对自己的良心,直到一颗子弹击中他的梦,世界在他眼前崩毁碎裂……
  • 被捆绑的人

    被捆绑的人

    本书是小说集。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赵宏兴的中短篇小说选集,这些小说主要描写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的奋斗史、成长史和隐蔽的情感世界,这些小人物的经验和故事经过作家的叙述之后,获得了新的想象空间和精神势能。小说语言流畅,节奏明快。
热门推荐
  • 恒游传

    恒游传

    “哎你知道么,此界之所以到如今依旧安稳,全是当年柳一物与其他三位前辈奋不顾身战群魔的功劳,此事一定要写下来...奈何我生不逢时,没那个福分见到几位前辈真容啊。”“哦?我怎么听说当年只有前面那个人出手了,另外三个好像躲到一旁去了?”柳一物道。孤身御魔剑长眠,杜鹃占巢世道险。酒意棋心重来过,饶是一年又一年。
  • 超级塑造短信

    超级塑造短信

    一个从天而降的短信,塑造一位华夏传奇。QQ:3285998236
  • 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新浪、腾讯、搜狐、重庆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武汉晚报》《成都晚报》……2009年青春文学畅销黑马,校园杂志人气女王,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两月狂销10万开后,百万粉丝振臂:我们就等独木舟的合集!写作生涯首次结集,最经典作品-朝尽数发布。独家曝光全新中篇:描摹时光不敌的年少倾情,跨越五年的青春秘录盛大哀伤的绯色记忆。
  • 逆命由己

    逆命由己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次偶然开启了阴阳眼,由此他加入了阴阳圈,女鬼,死尸,学校,都市,无处不在的鬼魂和尸体在这个世界和我们共同活着...
  • 苍天之路

    苍天之路

    苍天之路,不为成神,只为一手,遮天之穹!
  • 重庆遇上多伦多

    重庆遇上多伦多

    从少女到职场女性,她能否再次遇见心中的他?从重庆到多伦多,她又会经历怎样的改变?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佛说象头精舍经

    佛说象头精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大择

    天道大择

    魔族入侵千年后,九州之中,却迎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大劫,一块昌盛繁荣的大陆,因此毁灭,武者人人自危,时光荏苒,魔族又将复苏?重犯九州?毁灭的废墟之上,孤岛之中,一个青年读着古籍,目光眺望远方......九州漫天繁星,辰星不落!凌辰星,少时,自灾变发生后,便被父亲送来这荒岛,但他的征程,从这里,开始,属于他的,崛起征程
  • 黄花落时有侠归

    黄花落时有侠归

    清酒一尊江湖祭,琴与玉笛暗飞声。花开花落几载,侠去侠归何年。过去与未来之间差的。也许并不仅仅是时间。两个传说,只为同一个重情重义、爱憎分明的快意江湖。这里是属于徐未名与张明月两个人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