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效应反映了人寻求满足的一个心理过程,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官体验。有了一次好的体验之后又想寻求更好的体验,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永无止境。但是,这种心理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烦恼,人们为了让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就会因为一样东西的改变而无限制地为它寻找配套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是互惠的,如你送我一筐菜,为了感激你对我的好,我可能要送你一斗米。但是,互惠也是有一定条件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在交朋友时自己善待对方,对方也会同样善待自己。这样想的人往往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因为互惠原理也要讲究适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交往讲究互惠
早在1974年心理学家霍曼斯就曾经提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它同市场上商品交换遵循的原则具有一致性。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希望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超过了付出的最大的限额,也会令人们的心理失去平衡。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但是如果你对别人好得太过分,让别人觉得无法回报你,就会选择逃离。
人们在生活中最注重的是心灵上的平衡。在交往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持这种平衡,如果你为对方付出过多,就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得对方觉得无法回报,从而产生一种愧疚感,也就失去了交往中的那种心理平衡,对方就会自动地选择远离你。
需要独立的空间
人虽然只有社会性,但还是需要独立的空间。对对方过分好,这样的交往有时候往往会让对方感觉你是在牵制他,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行动或者想做的事情受到了你的限制,产生不自由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交往中过分地对别人好,可能就会无意中侵占了别人独立的空间,别人就会自动远离你,使你们的交往出现障碍。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课堂上拿着一个假苹果,问学生们谁闻到苹果的香味,在他的几次提问下,居然有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说自己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的暗示
苏格拉底的学生之所以会说自己闻到了假苹果的香味,其实是因为受到了他的暗示。苏格拉他暗示他的学生这是一个有着诱人香味的真苹果,而他们也对此深信不疑。
心理暗示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人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的符号,使自己的某些观点、意见被接受暗示者认同或者按照自己所暗示的方式活动。
暗示的特点是只要求受暗示的人接受一些现有信息,并且是无判断地接受。受到暗示的人往往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自我的决策与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每天都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暗示不是摆道理,而是靠一种提示。比如,当多个人对你说你看起来脸色苍白,精神不佳时,你就可能就会感觉不舒服,当医生检查后,宣布你没有病的时候,又会变得生龙活虎。这些现象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这与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关。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并且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有“主见”。可是,人是有局限性的,很“自我”的,人也并不是完美的,也不总是对的,也会不可避免地就接受外来的影响,受到别人的暗示而会认同他人观点。
在我们的身边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某员工因为想着下班后要和女朋友约会,不断地看时间,结果把本应该打给某客户的电话,打给了别人;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害怕老师检查,结果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让我们一整天都难以安心。
衍射心理
心理学家用“衍射心理”来解释这种现象,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大脑因为小事的纠缠导致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偏颇。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这些小事的出现,我们的思维开始活跃,无法集中到正在进行的工作或事情之上。这些顽固念头或不良情绪在头脑中反复出现、徘徊,使人失去平静和耐心,无法集中精力去进行正在处理的事情。而这种心不在焉,往往会导致我们犯下严重的错误。表面上,那些小事与我们犯下的错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实际上,这些小事往往就是始作俑者。
心中的顾虑
正是因为“衍射心理”的影响,我们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一整天都无法集中精力,甚至一整天都不能安心。因为当我们的心中有所顾虑,有所担忧,有所挂念的时候,就会不经意地去想它,想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是美事,就会想入非非;而如果想到的是不好的后果,可能就会使自己的心悬起来,更加担心即将发生的事情,这种情绪会持续很长时间。总之,无论好与坏,它都会左右我们的情绪,致使我们的精力无法集中,使我们无法专心地进行眼前的事情,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你是否曾在繁忙的街道上看见过车祸,或者当车祸发生不久你恰好到达了出事地点?你很可能驾车驶离现场,并认为一定已经有人叫了救护车。但是,假设在荒郊野外,周围没有其他人,你遇到了同样的事件,此时你会有不同的反应吗?一定会的!
责任的扩散
调查发现,当汽车在偏僻的道路上抛锚时,往往能够得到比在繁忙的道路上抛锚时更多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呢?在偏僻的地区,每一个路过故障车的司机都清楚,如果自己不帮忙的话,很可能就没人帮助他了;而在繁忙的道路上,因为过路人很多,帮助别人的责任被平分给了其他的路人,提供的帮助却越少或越晚,目击者的数量决定了自己是否需要出手帮助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对大家都能帮忙的事情我们会袖手旁观。心理学家解释说,人们之所以会袖手旁观,是因为受到了“责任扩散”的心理效应的影响,即旁观者越多,每个旁观者肩负的责任就会越少,随着责任感的减弱,个人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就会消减甚至消失。
积极性的强与弱
假如有人需要帮助,而他的身边就只有你一个人,这时责任就全部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在巨大责任感的驱使下,你就会觉得自己必须去帮助这个人;但是,如果需要援助者的身边有很多的人在围观,这样自身的责任感就会减弱,觉得自己的责任小了很多,因为即使自己不去援助,也会有别人出手帮忙。如果在场的人都这样想,结果就可能是,大家谁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而成了冷漠的旁观者。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关于松毛虫的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然后在花盆中撒下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看松毛虫会不会去吃。但是,一连七天七夜,没有一只松毛虫吃到松叶。它们只是一只接一只不停地绕着花盆边缘爬行,直到饥饿劳累而死。为什么松毛虫直至饿死,也没有一只离开“队伍”出来吃松叶呢?
这体现的就是一种盲从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说话做事时,其实也有这样的倾向,常常失去的主见,而盲目地跟从别人。
少数服从多数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十分普遍。我们总是讲“少数要服从多数”,自己总要站在人多的一边,因为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一种事物,选择的人越多,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它是对的,它是好的,起码它是安全的,即使是受伤害,受损失,也不仅仅自己一个人遭受损失。这样,自己在群体中总是可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
思想的束缚
很多时候,人多并不代表正确和安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的往往是有多少人坚持某一条意见,而忽略了意见本身是否正确。只是觉得人数多代表了一种说服力,自己也被轻易说服,盲目地参与进去。有时也是一些“古训”在作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因此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被束缚住,谁都不敢做“出头鸟”,谁也不敢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结果导致自身创造力的丧失,逐渐趋于平庸。
当我们身处图书馆时,一般都会安安静静地看书,即使说话也是低声细语。一方面由于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多数人都在安静看书,于是便模仿他们。这是从众效应在发挥着作用。
受大多数人的影响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形成印象、做出判断的心理变化过程。当个人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时,就会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产生怀疑,随即调整自己,尽量和他人保持一致。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大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证明,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摆脱无形的心理压力
人是群体动物,习惯群体生活。如果个人的表现与多数人的表现不同,就会感到孤立,内心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脱离了群体,变得忧虑和不安。当自己的行为、态度和他人保持一致时,则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感到轻松而舒适。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多数人会选择随大流。
不同类型的人出现从众心理的程度不同。女性意志薄弱,一般比男性易出现从众心理。性格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外向、自信乐观的人更易出现从众心理;文化程度低者比文化程度高者更容易随大流;年龄小的人比年龄大的人,更易产生从众心理;生活阅历丰富的人比生活阅历浅的人产生从众心理的概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