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要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有句话说得好: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感恩的行为能够影响你的命运,但你必须养成播种感恩的习惯。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它需要自己长时间不断地努力。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那么,怎样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感恩的好习惯?
我们先来看一种现象。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筷子。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已经养成了习惯。假如今天吃饭的时候,你不用右手拿筷子,而改用左手拿筷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不舒服,挺别扭的,对吧。但假如你每天都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你就会不再那么别扭,而是逐渐习惯了一些。这说明只要不断地重复,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再想改变都很困难。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坚持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做一个有心人,为自己去有计划地塑造感恩的好习惯。当然,你的某些坏习惯可能已经十分顽固,因此要形成感恩的好习惯,你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
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对改变自己的劣根性没有信心,裹足不前,请扪心自问:我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改变习惯其实很简单,成功其实也不复杂。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简单的事情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要养成感恩的好习惯,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辅助练习,如感恩环、黄金表等。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也会失去立业之基石。透过无数伟人的成长足迹,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文章,他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还有伟人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感到感恩对一个人的人生是多么重要。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第一位的。会孝敬父母的人才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是的,只要你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必然会不断地涌现诸如勇气、自信、坚定等美好的处事品格。只要你心灵擎起一盏感恩的矿灯,就能从粗糙的事物中剥离出灿烂的宝石。
工作着是美丽的
很久以前,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当时我感到这词儿怪新鲜的,就记住了。至于它的内涵是什么?就说不清、道不明了。不久前跟一些刚进社会的大学生在一起,有人突然问我:“你说说应该如何生活?”我当时随口说了:热爱生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人生乐趣。
其实,生活的乐趣在于努力奋斗的过程,在于创造,不在于拥有,不在于结果。比尔·盖茨已经数百亿美元身家了,当人家问他还那么忙那么累有什么必要时?他的回答是:Iwanttowin。就是想找到“赢”的感觉。
如果你是一位乘务员,当晚上回到家,品着一杯清茶,想起白天扶一位老人上车,老人报以微笑,想着自己制止扒手,被乘客感谢再三,一天的疲惫即刻像是被清澈的泉水洗濯,你会安然入眠,梦里还露出甜美的笑容;如果你是一位建筑工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日夜兼程让一幢幢大厦拔地而起,当想到这栋栋大厦里都曾经有你的一份心血,你会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如果你是一位警察,不得不伴着危险,制止犯罪,保障安全,顶风冒雨,日缉夜查,当你面对着感谢的锦旗,你会会心地微笑;如果你是一位美容师,当你用你的付出为他人带来亮丽的面容,面对着顾客满意的微笑,你同样也会因为她的开心而快乐;如果你是一位记者,当你前往生产第一线获得第一手新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你会由衷地感到一种成就感;如果你是一位文学工作者,当天天熬夜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时,你会因为读者的青睐而让自己欣慰;如果你是一位运动员,付出了训练的艰辛,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当为国家赢得荣誉时,你会因为你的成功而感到无怨无悔……的确,工作着是美丽的。
今天我又写下了这句久违的话,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似乎从中又领悟到了些什么。在公司里,有几位退休之后又返聘回来的老工程师,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你看他们,不分男女,早上不比年轻人来的晚,晚上不比年轻人走的早。打扮的干净利落,穿着也不落俗套,腰上都挎着手机,一样用电脑画图,甚至三维设计。偶尔在一起闲聊时,他们也向我敞开了心扉:人老了有点工作干是个好事,人退休了心还没退休,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早来晚走的有股精气神。我们也曾见到过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工程师,见到他们悠哉闲哉的样子好不羡慕,但也有人看出差异了:思维不怎么敏捷了,说话不怎么流利了,穿着不怎么讲究了,脸上不怎么光亮了,身体不怎么硬朗了……再听他们讲这个卧床了、那个住院了,还有谁已经过世了,从言谈举止来看,退休前后作个比照,简直是判若两人。你会感到,上班族一旦真正退休,最好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精神别懈怠,作息有规律。如果总是重复打麻将、逛公园这些单调的活动,心脏就会老得快,身体就会衰的早。常听有些长者说“工作就是健康”“工作就是年轻”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不说退休工程师了,就说在职技术人员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一年四季经常加班,大多数人都在超负荷运转,都在本岗位拼搏。国家号召带薪休假,可有多少技术人员能真正放松地去休假?有多少技术人员能确实做到下班就回家?尽管这样,你看工作着的工程师们脸上充满着朝气,精神饱满,办公室内散发着清新的花香,一应物品摆放整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岗位的牵引,这是文化的规范,无形的压力在脑海中演绎成一种工作动力,让你含笑去面对,让你坚强去挑战;这就是事业在心,这就是责任在肩。为什么在单位你精力充沛?因为在单位工作氛围笼罩着你;为什么回家就浑身疲惫?因为在家里起居环境影响着你。这就是精神作用,这就是心理导航。如果说一盆鲜花要推陈出新才能芬芳美丽,那么一名工程师要勤勉工作才能释放活力。
工作着是美丽的,勤劳的人们积淀了她的经典,敬业的人们诠释了她的内涵。
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感恩——感,可以拆成咸和心;恩,可以拆成因和心。眼泪是咸的,咸涩的眼泪流到心里,才会深有所感;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用心去体会,才会悟知其恩。
有句话说:地狱里都是不知感恩的人。
可以说,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运行着一套“缺失机制”。“我的生活还不够完美”,“我的钱还不够多”,“我的房子还不够大”……这样就一直生活在缺憾与焦虑中。因为欠缺,所以无法感恩。
心理学家指出:疾病和贫穷都属于心理缺失现象,而缺失源于一个信念——资源是有限的、贫瘠的。一个人是否“富有”,关键在于“给予”的心态。而“给予”来自一个信念——资源是免费的、富足的。
只有当感恩成为你的生活方式,那么快乐、幸福才会源源不断地充溢着你的生活。
注意观察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部分人在讲自己家中的快乐,一部分人在讲自己家中的烦恼,结果时间长了,讲自家快乐的家庭越来越快乐,讲自家烦恼的家庭越来越烦恼。”
为什么?因为情绪都具有传染性。
风靡世界的澳大利亚短片《秘密》告诉我们: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都深谙一个秘密,它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则——人是一个能量体,你的意识、念头、情绪都是一种能量,不断传达出去,然后宇宙会回应你的那些“思想”,给你一个你“想要”的。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你的吸引导致的”,“幸福思想会导致幸福的生存状态”……看了《秘密》才知道:原来人们冥冥之中都是接受了“秘密”的恩典的……比如总是像向日葵那样,永远将脸朝向太阳;比如对遇上的人、事总是心怀感恩,即使是疾病、挫折……尤其是今天,经常感觉生活在天堂里,遇上的都是天使!
有一个朋友大病初愈后,自省道:我现在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到。
是啊,其实我们这一生能把那些免费资源享受好,就很丰盛了。
——幸福和快乐是天然的、免费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青春、金钱、成功甚至是健康和生命,都会被带走,而惟独快乐——谁也无法将快乐从你身边带走!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的时候,拥有的只能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