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8300000006

第6章 父亲是部尘封的线装书(2)

一年后,这个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于东京物理学校毕业,并在东京物理学校校长的亲自举荐下,进入了日本中央气象台,虹作边继续深造。

这个虽穷困潦倒却仍旧矢志不渝的留学生就是父亲。

父亲的生活安定下来有了稳定的收入之后,就把母亲接到了日本,夫妻二人难得地过上了忙碌而宁静的生活。就在这时,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日本。这个消息令父亲激动万分,看到那个腐朽的清王朝终于被推翻了,父亲欣喜若狂,立刻萌生了回国的念头。虽然在日本的生活很稳定,但这里毕竟是异国他乡。有一种东西在心中涌动着,父亲知道那是激情,是渴望集多年所学,为自已的国家做事的激情。

1915年9月,一艘轮船驶离日本岛,向中国海域驶去。

王大珩刚满6个月,父亲就迫不及待地携妻带子回国了。在双脚踏上这块朝思暮想的陆地的一刹那,父亲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这就是那片让他爱之真切又恨之真切的土地;这就是那个曾给他带来无数痛苦,却又永远割舍不掉的家;这就是那个8年来令他魂牵梦萦,使他为之忍辱求学的祖国!

但是,脚下的土地却并不如父亲想象的那样坚实。就在父亲的双脚踏上国土的那个时刻,这片国土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动荡:袁世凯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准备,各派力量正在加紧扩张自已的势力范围,反袁武装正在悄然兴起,各系军阀也正在做着倒袁之后分享中央权力的准备……

父亲带着梦想回来了。此时父亲还不知道,在这片支离破碎的国土上,根本就无法实现他的梦想。

归国的失意

回国后的父亲始终郁郁而未能得志。

开始,教育部分配父亲去偏远的吉林一中当物理教员,父亲就去了,毫无怨言,干得有声有色。不到一年,有关方面又调父亲到北京中央观象台工作,父亲就来了,兴致勃勃,做得竭心尽力。当时,国内搞天文气象学的条件十分落后,由于国内科研及工业水平很低,没有能力自己制造精密仪器,使用的大多是一些人家早已淘汰了的残缺落后的仪器设备。为了改变我国天文气象学的落后状况,父亲就亲自动手,改进设备并自行设计研制各种仪器。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父亲想方设法竟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风力计。

但是,当时国家动乱、时局不稳。民国初年的几次政权变易,使各系军阀乘机兴起,导致连年军阀混战。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经费匮乏的中央观象台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只能维持现状。勉强维持到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以后,中央观象台就窘迫地连职员的薪水都无力支付了。那年,为了使大家能过个年,中央观象台居然当掉了一台天文钟!观象台不得不关闭了。

父亲因此失业了。

对父亲来说,这一次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失业使父亲失掉的不仅仅是个饭碗,更重要的是父亲从此失去了心中那份最宝贵的热情。他之所以苦读寒窗十几年,之所以忍受了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之所以放弃在海外的优越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举家回国,就是想倾其所能为国家强盛尽上自已的一点微薄之力。他别无所求!然而,国家却不需要他了。父亲心中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现实,他的满腔热情终于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骤然熄灭了。

1929年,失业了两年之久的父亲转到青岛观象台工作,专司天气预报。此时,父亲已年过五十。在经历了命运的坎坷之后,父亲的思想上出现了一种躲避世事,听天由命的倾向。他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围棋对弈和诗词书画上。父亲在这时的诗中吟道:

子云老去不迁官,得失由天总达观。嗜弈也能忘理乱,吟诗并不碍穷酸。

表面上看,父亲在青岛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得其乐,父亲参加了青岛倶乐部的围棋和诗词书画两个组的活动。每有余暇便沉浸在举棋对弈,吟诗挥毫之中。但是,即便从诗作中也能看出,父亲的内心深处并非如表面那样平静,父亲的“嗜弈”其实是为了“忘理乱”

毕竟,父亲是一个很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通晓日、德、英三国文字,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实践经验。他以自己半生的辛苦积累起这些学识,原本并不是为了过眼前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的!父亲并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他开始试着着手把学识用在着书立说上。那几年间,父亲花费了大量精力,陆续编译出了《近世地震学》《气象器械学》《数理气象学》《数理天文学》《地磁学》《质点及刚体力学》六部着作。但是,这些书稿几经周折,最终只有《近世地震学》和《气象器械学》两本书出版了。其他几部书稿均以销路不广为由,被拒绝出版而退稿了。

“九一八”事变之后,父亲再度失业。退稿和再度失业的双重打击,使父亲从此对一切都心灰意冷了。

生分的父子

王大珩跟父杂分得很,他不喜欢父亲,不喜欢。

父亲脸硬,不会笑,一副老式的圆眼镜冷冰冰地悬挂在脸上,把窄面孔遮盖得所剩无几,厚镜片上永远反射着一层凛厉的光,令人望而生畏。父亲脸上最触目的是几道级向的纹路,刀刻般的,很古板僵硬,也很深刻沧桑。

父亲在中央观象台工作时,还兼着北师大的课,讲天文气象学,也讲流体力学。因此父亲很忙,整日早出晚归、来去匆匆。王大衔巴不得父亲忙。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家最像家。可以满屋子乱串,满院子乱跑。可以毫无顾忌地说笑,无拘无束地吵闹。但只要父亲一回来,家就不是家了。所有的人都赶紧把小心揣在怀里,踮起脚尖走路,瞅着眼色说话。

王大珩最怕的就是父亲在一旁看着他写大字。父亲不说话,只森严地往后面一站,他便知道又有巴掌伺候着了,立刻如芒在背,浑身都透着不自在。父亲的巴掌殷勤得很,只要头稍微歪一歪,巴掌立刻就会准确地扇将过来,准能一掌将脖子扳直。若是拿毛笔的姿势不正或是哪个字没写好,巴掌也会毫不留情地及时劈将下去,准打得笔飞墨溅,满桌开花。王大珩还怕父亲给指点功课。父亲指点功课极缺乏耐心,凡他讲过一遍的东西就不允许记不住,凡他认为简单的东西就不允许听不懂。据说,父亲在北师大上课时,就常常因为嫌学生愚笨而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常有一气之下索性掩卷拂袖而去的举动。自已的一群儿女,父亲一个也没看上眼儿,统统斥之为“丙才”。只有王大珩这个儿子,父亲还认为勉强算得上是稍具灵气,尚数可指教之列。

是母亲首先发现了王大衔的灵气。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苏州兰陵女学。与父亲结婚前,母亲曾在上海幼稚园当过老师。她知书达理,且弹得一手好风琴。起初,母亲只是在闲暇时随便教王大珩认几个字,却发现儿子竟过目不忘,没有多久就学会了上千个汉字和简单的算术了。母亲告诉父亲,父亲不信,把王大珩叫来当面考问,竟从容应对,无半点差错。父亲盯着王大珩看了一会儿,当即毫不迟疑地撇下了三个字:上学去!

这一年,王大珩刚刚5岁。

王大珩不敢不遵从父亲的命令,母亲也不敢。当儿子牵着母亲的手,怯生生地走进孔德学校的考场时,在场的人禁不住都笑了。王大珩长得实在太瘦小了,他看上去只有4岁的模样。

可是,待到考过了王大珩之后,所有先生都不由大大地惊讶了,这个小男孩儿几乎能对答如流,完全达到了小学一年级毕业的程度。校方当即决定让王大珩直接上二年级。

5岁的王大珩刚上学就大大地露了一回怯。第一堂是图画课,王大珩除了家里的小房子以外,什么也不会画,母亲没教过。王大珩看着面前那张白纸就想哭,就在心里把父亲恨了一回又一回。第二堂是算学课。算学课王大珩不怕了,但老师让王大珩上黑板答题。王大珩个子太矮,怎么也够不着黑板上的题,就有同学嗤嗤地笑。老师只好搬了个板凳,让王大珩站到板凳上去写,同学们就忍不住一齐哄堂大笑起来。王大珩难为情地被迫站到板凳上,一边答题,一边就又在心里把父亲恨了无数回。

王大珩不喜欢父亲还因为在父亲那里从来讨不到夸奖。父亲从不夸奖儿子,无论考试成绩多好,无论得多少个第一。父亲对儿子最满意的表示,就是表情生硬地吐出一句地道的苏州话:“考胚!”那意思分明是说儿子只不过是个适合考试的“胚子”而已。即便是考上清华大学和“庚款留学生”的时候,父亲也只是摆出这么一副脸子,赏给这么一句苏州话。王大珩始终也没琢磨透,在“考胚”这句话里,父亲的褒贬成分到底哪个更多一些呢?

小学四年级时,先生曾出过一道“鸡兔同笼题”这是一道中国民间传统数学题目。说的是一个笼子养了许多鸡和兔子,只知道鸡兔加在一起共有100条腿,问究竟养了多少兔子多少鸡?全学年的学生中只有王大珩一个人答对了。王大珩在同学中间出足了风头,意犹未尽地一溜烟跑回家,立刻兴致勃勃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无动于衷地听完后,只吩咐儿子把计算方法复述一遍。待到儿子得意扬扬地复述了一遍之后,父亲的脸色已经阴沉地拧得出水了。

“不对!”父亲断然打断了儿子。

“先生说……”儿子刚想解释,父亲却一下子火了:“说什么?!告诉你不对,就是不对!”

儿子傻眼儿了,不知所措地望着父亲。

“你以为得数对了就是对了?!”父亲瞪着儿子问。

儿子没敢搭茬,但心里不服:本来先生就说对了嘛!

“知道吗,你的思路不对,计算过程错了。这说明你根本没搞懂,得数对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接着,父亲详细地为儿子讲解了这道题。看到儿子真正理解了之后,父亲便背着手边踱步子边开始了训斥。

“学子最忌什么你知道吗?”父亲厉声问道。见儿子羞得满面通红说不出话来,又接着训道:“最忌骄、躁二字!骄则浮华不实,躁则浅尝辄止。你小小年纪胸无点墨,还未学得一星半点学识,就先有了骄躁之气。如此下去,何以长进、何以长进啊?!”

儿子无言以对,惭愧地低下了头。

直到长大以后,王大珩才懂得父亲一直是有意压着自己。

王大珩虽然表面上文文静静的,似乎还显得有些懦弱,特别是在父亲面前,老实得简直就像个避猫鼠,但父亲知道儿子其实一点儿也不老实,儿子看起来挺蔫,实际上很淘,是那种典型的“蔫淘”。不压着点儿,儿子就常会做出一些很“出格”的事。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作文自选题,王大珩不做作文,却可着卷子在上面画了一张老师的人头像,还强词夺理地说什么是老师让自选的,老师念他学习好才把他放过了。还有一次,王大珩淘气淘出了新花样,竟敢在上课前把糨糊抹在了门上,害得老师开门时粘了一手糨糊。这下老师可气极了,把王大珩叫到前面,二话不说,怜起戒尺就打了一顿手板。那时候,用戒尺打手板是对学生最严厉的惩罚了。王大珩在那以前因学习成绩突出一直被公认为是学校里的“小圣人”一般情况下,小圣人的名字在学校出现总是受表扬,大家都听惯了,因此“小圣人被打手板”就成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全校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上中学时,王大J行还曾因与同学们一起闹风潮,差点被学校除名,也是因了学习好,再加上父亲的交涉才得以平息下来。父亲明白儿子虽聪慧过人但很淘气,不压着点J识会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似乎父亲始终也没明白,儿子的老实其实是被父亲压抑出来的,儿子的淘气其实也是被父亲压抑出来的。也许是因为在家里、在父亲面前太压抑了的缘故’王大珩一到外面就格外地喜欢向权威挑衅,喜欢在向权威挑衅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这实在题压抑的一种情绪发泄,题压抑的一种心理贩。

父亲开始关注儿子,是在发现学校的课程儿子根本吃不饱王大珩上学后不久,就做出了一件使他名声大噪的事。在所有课程中,王大珩尤其喜欢算学,也喜欢教算学的邵先生。邵先生主要教高小三年级算学,也兼一部分高小低年级的课,他的课讲得非常生动,王大珩很爱听。有一次,邵先生讲课讲到兴起之处,竟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高小的算学题,问哪个敢上来试着答一答。全班哑然,半天没人应声。沉默了一会儿,王大珩突然站起来,低声说自已想试试。在众目睽睽之下,王大珩踩着板凳上了黑板,竟然一点不差地把题做出来了。邵先生把个眼睛瞪得铜铃大,嘴里啧啧作响地赞个不停。他根本就没指望高小低年级有谁能做出这道题来!这道题是他给高小三年级出的,当时全班就没一个能做得出来!后来,邵先生仔细盘问原委,王大珩才吭吭哧哧地说,他嫌算学课讲得太慢了,自已总忍不住翻后面的书看。就这?邵先生问。就这。王大珩答。邵先生不禁唏嘘惊叹不已。

父亲由此开始关注儿子了。初时,父亲还只是根据学校的课程稍做一些指点,但发现儿子的确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后,父亲干脆抛开学校的进度,完全根据儿子的接受能力单独给儿子上数学课。越到后来,父亲就越看重儿子的数学学习了。儿子进入高中以后,正逢父亲被调到青岛工作。当时,全家还留在北京,父亲独自一人在外,生活本来就多有不便,但父亲却一定要把儿子带在身边。他坚持把儿子转到青岛读高中,跟着自己继续学习数学。

但对王大珩来说,被父亲关注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父亲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式教育方式。他讲解题时,你不能不听,也不能听不懂,更不能随便提问题。你得不错眼珠地盯着他,稍有疏忽就会招致一顿痛斥。但父亲的讲解的确总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父亲的数理基础惊人的扎实。直到上大学后,王大珩每有难题也总能在父亲面前迎刃而解,不论是最基础的定理还是最复杂的难题,从不曾难倒过他。至今想起来王大珩还常感到疑惑,那些林林总总的概念怎么像是深植于父亲头脑中了一般,总是随时可以信手拈来,而且永远都是那么清晰准确。

从初中到高中,王大珩的数学课程都是由父亲把着手亲自教的。初中毕业时,王大珩已经学到了高中数学。读高中以后,王大珩早早就提前进入了大学数学的课程。整个初中和高中期间,王大珩根本不用上学校的数学课,但数学成绩却没有一次不是满分。

初中毕业时,学校举办了盛大的毕业典礼,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那天,母亲一大早就拉着外婆,兴致勃勃地赶到学校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就是颁奖仪式了。每一科只设一个奖项,只有在这科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才能获此殊荣。奖品很诱人,是一枚闪闪发光的银盾。当颁奖仪式开始,几位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走上领奖台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仁龙剑

    仁龙剑

    不打怪,不升级,只有一篇感人的故事!不无敌,不称霸,只有一名有血有泪的少年!没绝对的坏人,没绝对的好人,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神州千年,魔族圣君负伤逃离之后,人界赢来了和平与繁荣,只是他会就此蛰伏吗?千年之后,有一重伤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妹妹的陪同下,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 石溪心月禅师语录

    石溪心月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侠世界之逍遥

    武侠世界之逍遥

    一个大学生重生在金庸武侠世界的故事,非无敌流,非武功秘籍收集狂,非烂好人
  • 宠卿入骨:魔尊的心头爱

    宠卿入骨:魔尊的心头爱

    【无邪】仙尊,魔尊都是尊,你为何只看他不看我【桃夭】仙与魔虽一字之差,但却是天上地下【无邪】我,宁负天下人,不负你。而他博爱天下人,你只是渺渺众生中的一员【桃夭】所以,这一次,可以考虑你,我的魔尊大人……林月牙现代女:桃夭已死,我叫月牙。魔尊无邪:不管你叫桃夭还是林月牙,都是本尊的心头爱,你要什么本尊便给你什么!
  • 唇欢

    唇欢

    我爱你……无数个凄凉的夜晚,他紧紧地贴着她,附在耳际,不断的重复着这三个字。她轻轻的笑,猫儿般的雪眸眯起,懒懒的打着哈欠,漫不经心的应承道。呵,别玷污这神圣的三个字,会遭天谴的。他心口瞬间烦躁不安!望进她的雪瞳深处,那里藏着冰冷,仇恨,戏谑,嘲弄,讥讽,唯独没有他所期许的,感情。高明的猎手,往往享受的,只是追捕猎物的过程。这场游戏,他完美的掌控着一切,设局完美,步步攻心,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沦陷……目的达到,那么,GameOver—
  • 怪胞策

    怪胞策

    来来来,各位看官看过来!这里正在讲述一个关于主角徐天则获得奇遇,逐渐变强称霸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另有附赠主角心灵语录、吐槽全集、女神追求实战手册、打脸秘籍等超值内容!还等什么?速速戳进来欣赏吧!
  • 复仇女孩遇上不良男

    复仇女孩遇上不良男

    复仇女孩郭梓熙一面之缘遇上不良男梁洛泽,会发生什么,是什么力量让复仇女孩郭梓熙放弃复仇呢??
  • 化身修仙

    化身修仙

    一个普通人家的少年,偶得仙缘进入修真界,奈何资质低差,被山门淘汰,凭借自身的坚韧执着性格苦苦坚持,之后通过家传武术功法掌握的一心二用本领,在制符方面获得生存基础。后来他偶从家传玉佩上发现神秘空间,掌握操控有魂之物的本领,他能够可以占据妖兽的身体对其进行修炼,修炼一天相当于妖兽自身修炼一年。他开始凭借空间的神奇功效控兽控妖、控人控鬼、控魔控仙,化身万千,扫除修真道路上一个个常人无法逾越的障碍,他在探索修真大道的漫漫道途上踯躅前行。
  • 足球双子星

    足球双子星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对喜欢足球的兄弟因为一个芯片一起踏上了足球追梦的生涯足球交流群548356855希望大家进来侃足球
  • 穿越之废柴嫡女重生

    穿越之废柴嫡女重生

    她是21世纪的杀手之王,只因一次背叛,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成为令狐家族一个不能修炼的废柴,从此,她身份居多,还女扮男装闯江湖,用她的本领在新的世界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炼丹、驭兽、召唤、炼器样样精通,神器在手,神兽在后,男主在……一旁,被踢开的……!他是世间所忌惮的人,却对面前这个老是反抗他的女人起了兴趣,对她宠之入骨……看他们如何闯荡天下吧!欢迎加入穿越之废柴嫡女重生,群号码:43978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