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6200000004

第4章 穷困,横亘在贫富学子间难以消除的壁垒 (2)

树人学校是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校长董庆云习惯性地瞅瞅校门口,有些失落,又有些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距6月20日的小学毕业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宁波市云龙镇的李媛媛含泪转到了离家更远的民办小学。她此前就读于一所公立小学——前徐小学。她的转学,只是因为校长的一句话——“外地生成绩好的可以留下来,成绩差的一律回老家。”

“我们在前徐小学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六年级,交了近5000块钱借读费,没想到最后被一脚踢了出来,没有毕业证,六年心血白费!”媛媛的爸爸跑到学校和校长大吵了一架。

五年级升六年级时,她的两个从四川来的同班同学刘静和王峰已遭遇类似情况回了老家。赵军、李喻相继被列入了清退名单。成绩差的外地生都在猜测下一个会是谁。

“我总觉得会轮到我。”4月份被最后一个列入清退名单的杨波说。得知消息后,她饿着肚子冥思苦想了一整天。五年级上学期她在四川巴中某小学里成绩还不错,“下学期转到这里后,我听不懂有的老师突然冒出的宁波方言,学习成绩时好时坏。”

从2004年9月起,国家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一费制”,即全面取消根深蒂固的针对外来生源的借读费,本地生、外地生一视同仁。

“不收借读费了,公家的学校会不会不让我们孩子读书了?”一位民工子弟家长还是担忧,“在外打工的,谁想交借读费啊?但交了借读费,心里好像踏实很多。”

教育部门正在酝酿改制。改制后,所有民办学校老师的工资和学校的日常开支都将从学生的培养费中支出,同时,原先的公办老师也将逐步由兼职代课老师取代,公办老师的去向是其他公办小学。而民办学校的学费是按照当地物价局核准的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收取的,并不在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之内。所以,改制等于为区镇两级政府同时减轻了财政负担。

这意味着,今后入学的外地孩子们,仍要为上学付出高昂的代价。

我国流动人口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其中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有9.3%处于失学辍学状态。

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问题,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联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个最大愿望。

上学费用高,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面临的第一大困难。但收费高,并不是农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上学难的惟一原因。

“城里孩子爱欺负人”,“城里孩子瞧不起我们”,这是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同坐一个教室的切实感受。从山东来到无锡,在一家公办学校就读的赵荣伟,说起城里同学对他的排斥和歧视,就忍不住伤心的泪水。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急剧增加,这些农民工一般聚集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形成“城中村”一样的都市里的村庄。

2004年3月,由于父母双双务工在外,四川省富顺县某镇一个13岁的初一女生小英,在事先无人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

小英的父母4年前就到成都打工,两人一般都是过春节时才回家一趟。据小英父亲的堂兄刘某交代,从2003年3月起,他趁小英无人看护,利用给糖果和钱的方式多次诱奸小英。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类似小英这样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仅小英所在的镇中学2700名学生中,就有1600名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由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

四川仁寿县教育部门对全县2000名打工者子女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长辈的隔代教育往往收效甚微,而父母与“留守孩子”相聚较少,接触沟通层次浅,对孩子了解不够,即便家长对孩子身上的缺点略有所知,也因宠爱或愧疚而包容,久而久之,孩子心理上往往容易患上种种病症,学习成绩下降,道德品质下滑,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孩子”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差,很容易遭受意外伤害事件,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孩子”受到伤害的悲剧。

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

河南省省会郑州,1000多名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分别得到了200元的爱心帮助,这标志着以救助因家境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河南省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正式启动。

湖南省湘潭市规定:农民工子女到城区学校入学,持本地工商、税务或市场管委会有效证明即可,不再加收任何费用;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升学、收费、评优等方面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然而,失学仍然是不少外来工子弟挥之不去的阴影。

学者秦晖指出:“在中国‘农民问题’的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尴尬:人们越是‘重农’,农民就越是倒霉。”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这句老话如今应该反过来说了,“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中国问题”。

制度面前,诚信不再“守身如玉”

自1989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收费制度,每学年学费已从最初的200元涨到了如今的4000~10000元,涨幅近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无疑给相关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03年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北京,有64%的居民家庭认为目前的高校学费太高;对于一家供养一个大学生,33%认为很困难,37%认为勉强供得起,只有30%的家庭认为毫无困难。在居民收入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首都尚且如此,在我国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情况则更为严峻。

就像那句公益广告中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所形容的,教育是一个社会阶层流动的基本途径,假如一个社会中优秀的寒门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被阻碍,这无疑会严重损害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心。特别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中城镇生源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国普遍已经占到大半以上,有些地方占到七八成,和国家总体人口结构恰恰相反,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严峻性。

于是一个口号提了出来——“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怎样才能保障“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于是,一个经济名词提了出来——国家助学贷款。即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善于抓“工程”。为了显示其重要程度,中央又提出 “助学工程”。这项以“工程”命名的工程1999年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8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从2000年9月1日起,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从理论上讲当前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学生均能申办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它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其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其中50%的利息由各级财政予以补贴,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担。目前一年期的助学贷款的利率是5.85%,这就是说,学生借一年期的贷款100元,只需支付不到3元的利息,在各种贷款中这是利息最低的。

尽管得到了媒体、学校、银行等相关方面的大力推动,助学贷款的发放规模依然和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的期待相距甚远。

截止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人,而银行审批的贷款人数累计只有35.1万人,合同金额累计为30.0亿元,获贷人数占申请人数的比例依然很低,只有31.2%。也就是说,申请贷款的学生中有2/3左右未能获得贷款。

这个看似美好的“工程”实施不到5年便出现了问题——《中国新闻周刊》一则消息:全国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被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北京高校无一幸免。

事实正是如此,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普遍陷入僵局——

中国首都北京。据报道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3所大学学生还可以享受助学贷款,而每所大学贷款人数限制在100人,其余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暂停。

广西一所师范院校开办助学贷款业务,银行去敲锣打鼓,电视台也拍了片子,最后却没有一个学生真正获得贷款。

贾志菊,川大外文系大三学生,“我父母都失业了,大二的时候,我就把助学贷款的申请交给学校,但1年多了也没得到申请下来的消息”,贾志菊贷款的申请金额是每年4000元,两年共计8000元。

“没想到这么难,贷款申请已经递交了半年,仍没消息。”来自山东农民家庭的小李是广东某大学2003级研究生。他焦虑地说,家里负担不起高额的读研费用,但助学贷款仍无法落实,不得不天天在校外四处奔波,多方兼职。

自2003年9月份起,在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上,校方与银行一直“僵持”着。不仅新的申请未能获批,以往申请获批的助学贷款资金也未到位。

我国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约575万人,其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占20%。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调查,当前大学生经费的主要来源为父母供给,占76%。接下来依次为民间借款、贷款和勤工捡学,比例分别为10%、8%、6%。可见,在对贫困生的“奖、减、免、助、贷”五项救助措施中,助学贷款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学问题的主要办法。

疑问:何其故?答曰:乏诚信。难道仅仅是“20%”的诚信危机?

广东64所高校的23000多名困难大学生从国家助学贷款中受益,全省合同贷款总额高达3亿多元。部分省内高校违约率超过了20%。部分毕业生逾期不还贷,不仅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的诚信记录,还把“苦果”留给了正在大学校园求学的贫困师弟师妹。银行已经暂停了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申请和发放。

西南某省2003年末毕业后进入还款期的人数为5859人,连续违约90日以上学生人数为792人,违约率为13.5%。北京、天津等地也有高校出现类似现象。

当前的舆论和媒体报道普遍将这一现象归咎为“大学生缺乏诚信”,几大商业银行由于“政府请客,银行买单”当了冤大头而受到普遍同情。十年寒窗得以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青年人就是这样没有责任心,而且忘恩负义吗?

2004年5月9日,《中国教育报》一篇不到200字的消息说,2003年贵州省累计发放贷款资金首次突破亿元,获得贷款学生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3.2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学校实现了“零违约率”,全省实现了没有一所学校因“双20违约”(按照2003年8月央行通知,指违约贷款学生占应还款学生比例达20%和违约人数达20人以上)而被经办银行暂停办理放贷业务;也没有一例因违约引起银行起诉学生或学生起诉银行的案例发生。

原因归结于他们内部的约束机制上。那么,制度不完善又体现在哪里呢?

“比如说学生不还款,得到的处罚就是罚息,别人连本金都不还,谁还在乎罚息呢?” “这个制度本身就对违约的学生没有直接的约束力。在信用制度不健全的时候,发放以信用为基础的助学贷款,本身就操之过急”。银行方面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学生需求量大,学校不想放弃,银行不好拒绝,也就是在这样的“博弈”中,各个学校都出台了自己的“土政策”,而作为银行、学生的“贷款红娘”,学校也被卷入了这场“还贷”的旋涡里。

各个高校都安排有专门的老师或者专门勤工俭学的学生负责催款,他们也“压力太大”。而不少学校则直接把催贷作为对学院老师考核的一个硬指标。

“助学贷款是靠学生自身信用来维系并保证还款的,但很多学生信用意识差,没有认识到还贷违约对个人声誉的长期不良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处胡庭胜副处长认为,“这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品德塑造和诚信教育的重视不足有关。”

追根究底,原因又落到了教育上。

多年来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卢晓中教授也说,“有偿还能力,但违约不还贷,涉及个人的信用和品质问题。”但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一个环节的失误。

从纵向看,源自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大系统的诚信教育偏差和阶段衔接的不到位;从横向看,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并未形成塑造学生品德的合力,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也常常被负面的社会现实所抵消。

事实上,国人对“问题教育”的诘问,早已追溯到“人的教育”的缺失。2004年初,云南大学广西籍学生屠戮4名同窗的“马加爵事件”曝显于天下;继而,敏感于3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层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文,敦促有司防止“各种消极因素”侵袭未成年人。

2004年6月初教育部发布数字称,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创历史之最,总计723万名,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一半,占报名总人数的55%。

这个数字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几十年来,80%的农村孩子能够读上高中的多了起来,终于可以与20%的城里孩子在报考上平分秋色了;另一个信息告诉我们,考大学仍是农民孩子最好的出路。但是又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最终有多少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能否都上得起?

在中国,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这又是一个既容易又难于回答的棘手的难题。

有人估计,贫困生在高校的平均比例已达到25%。如果按此计算,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已达到300万人。300万贫困生走进大学校园,不单给学校,也给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困难期?如何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何使将来走出校园的他们和其他富裕同学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同类推荐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热门推荐
  • 病榻寤言

    病榻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本书精选了100余篇外国最经典的散文,并配以精炼的解读,立意在于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一笑倾羽

    一笑倾羽

    在秦朝能书会画的倾丞,家境普通,可知却无辜穿越到了现代。在TP高中低调却在学校论坛小有名气的梁羽居然无奈收留了个和自己完全无血缘关系的女孩儿,明明对她没好感,老妈却还要让她和自己一起入学....
  • 战神联盟传:布莱克卷

    战神联盟传:布莱克卷

    布莱克在一次战斗中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在海底城,并结识了海之女凯瑟琳。当他想告辞时,却发现这个海底城根本没有出口,而布莱克的黑暗人格也添了不少麻烦。在他终于出去后,又不期然遇到了打晕他的家伙...【本书是银封第一次写作,写的不好请原谅。因我是学生,更新会很慢,也请原谅。】
  • 孤风的青春日记

    孤风的青春日记

    时光流逝,青春何许,伤愁悲意,尽在风中。
  • 恶魔一起抢天使

    恶魔一起抢天使

    一次偶遇让他们互相邂逅,霸道的他总爱抱着她娇小的身子,那般孩子气的宣誓“宝贝儿,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只能是属于我冷—泽—翔的!”语落,便附上了她的唇,吸允着她的甘甜。当一个时而腹黑时而温柔的他出现后,想骗一个小孩子般诱惑她“我们结婚吧!哥哥会好好爱你的!乖丫头!”还是一个意外,让他又出现在她的命运里,他总是会默默的守护她,让她有些心疼,他会做到她想要的每一件事,可是,他却对自己没有信心“雨樱,我知道我终究比不过他们两个,我也不奢望能得到你的爱,可是,我希望你能允许,我爱你。”天使最终会花落谁家?恶魔与天使的爱情又会出现怎样的转折呢?
  • 锦绣良缘:无赖王妃

    锦绣良缘:无赖王妃

    她被风国残暴的大王子风吹花强行娶进风国,被欺凌,被辱骂,甚至清白不保。且看她如何忍辱负重,在这水深火热杀机暗藏的后宫,斗转出一片若花若诗的锦绣流年?然而,最狠最毒的并不只是女人心……
  • 早安,总裁娇妻

    早安,总裁娇妻

    她与他,一面之交,他便要求她做他老婆!欧码噶,这男子脑子有病吧!她被他拐走,每天宠在心间。传说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不近女色的好总裁。难道我来到了一个假世界?听了一个假传说?
  • 掠爱撩情之前妻别玩火

    掠爱撩情之前妻别玩火

    传闻,他金屋藏娇,隐婚三年不曾让老婆跨门半步,绝对是对老婆宠爱有佳的深情好男人。扔下报纸,他鹰眸轻挑薄唇上扬:“呵呵呵……”传闻,她温惋贤淑,结婚三年不曾与他吵过半句嘴,绝对是对老公死心塌地的温柔好女人。抿一口茶,她柳眉微拧红唇勾起:“呵呵呵……”事实上他选中她无非就是看中她三大优点:第一胸大,第二脑残,第三败金。事实上她找上他无非也是看中他三大优点:第一有钱,第二有钱,第三有钱。“说个数!”三个字如同他本人一般沉稳内敛,随着扔到她眼前的一纸离婚协议书,他的身体肆意的靠在真皮坐椅里,静等她狮子大开口。“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怎么说也合作了三年之久,钱嘛?你看着给。跟你合作,鄙人一直就觉着十分愉快!”她红唇染笑大笔一挥签上了柳璃二字。“找好下家了?”某男剑眉轻拧,眸里闪过一丝阴霾。“嗯,算是吧!有机会再合作哦。”话落,她踩着七公分的高跟鞋爽快利索的走出他能冻死人的视线。后来,他形容她说:“这女人不但胸大脑残败金,还没心没肺。”后来,她形容他说:“这男人除了钱多钱多钱多,还厚颜无耻。”新剧抢先看:剧场一:她酒气冲天,迷离醉眼之中满是氤氲。凑到仿佛至身事外的他耳畔,勾起红唇冷嘲热讽:“想不到堂堂墨腾私底下也会干这种下三滥的勾当。”他温雅一笑,迷惑众生:“哪里哪里,不过是为柳小姐铺筑一条康庄大道罢了,柳小姐应该感激我。”他笑的魅惑,气定神闲;她手握酒瓶,血压飙升。“康庄大道……我去泥玛的康庄大道。”随着问候他的话落,同时落在他头上的除了那瓶八万块钱的拉菲,还有从她嘴里突然喷出来的秽物……这女人不但打了他,竟然还吐了他满身?柳璃定论:对付渣男,能动手时尽量少动口。剧场二:再次面对狗仔队的强压式采访,她依旧惶恐无助,他突然出现在她身边:“她不需要做出任何解释,因为她是我墨承皓的女人。”某女蹙眉,低声怒问:“你到底是来雪中送炭的还是来落井下石的?”某男苦笑:“我是认真的。”某女攥拳:“今年奥斯卡金奖非你莫属,能把戏演的这么逼真,你怎么不去当演员?”某男无耐:“麻烦请你认真点。”话落,当着闪个不停的媒体,他突然俯首吻上了那抹喋喋不休的红唇。某女抓狂:“你个衣冠禽兽……”某男偷笑:“严肃一点,这是剧情需要……”柳璃定论:人生三大防,防偷防抢防色狼(墨承皓)。大嘻定论:(错字连篇惹人厌,剧情狗血招人烦,作者大嘻最欠扁,嘻笑怒骂还请看。)
  • 重生之肆意飞扬

    重生之肆意飞扬

    刚跟混蛋前夫离婚的高岚,刚出登记处就被一辆无照豪车撞飞。以为就要永世安眠了,没想到一睁眼回到十几年前。“老爸老妈,来来来,我有十几年的经验,来让我带着你们发家致富!”“小孩子一边去。”两个同样的灵魂重叠重生,于是有了特异功能。我的老天啊,只能够隔空捡杯子,隔空扔鸡蛋的异能有啥用,还不如让我中个超级大奖呢。学习上争当学霸!老师:“高岚你怎么又不交作业!我要叫你家长!”最没想到的是,初中别扭了三年,又转学的男生竟然暗恋自己!老天:“每一对土肥圆都是潜力股!”高岚:“……”这就是一个“真”大龄女鸡飞狗跳却又肆意飞扬的生活。PS:男主不只是潜力股,绝对是钻石级潜力股。再PS:开头慢热,请姐妹们不要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