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7400000030

第30章 一个高考生的“死亡之旅”

品学兼优的高考生刘志,应届时的考分便达到了本科录取分数线,但被坚信儿子能考上重点

的父母逼着复读。去年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他考出了624分的全市文科最好成绩,却仍感到

身心疲惫烦躁不安,最终决定以“杀死女友然后自杀”的方式终止高考的折磨。然而,当女

友被他杀死后,抱定追随而去的他突然改变了主意。2004年6月12日,刘志被黑龙江省阿城市人民法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却被逼复读

今年21岁的刘志家住黑龙江省阿城市, 父亲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母亲经营一家文教用

品商店,打小品学兼优的刘志是他们惟一的儿子。

“爸妈非常疼我,也非常溺爱我。”刘志说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班里吃得最好、穿

得最好”的学生,特别是在考入省重点中学后,他更享受得到了不菲的待遇。普通学生一个

月300多元的生活费,他却要花上1000多元——名牌服装、耐克鞋,一日三餐吃饭店……而

父母开出的惟一价码是:“只要你成绩好!”

“家里优越的条件,加之自己一直不错的模拟成绩,让我一直很自信,也很自负,总觉

得前方的路一片坦途,一片光明,挫折与不幸肯定与自己无缘。”就在刘志顺利地走着求学

路上的每一步时,2002年的高考向他走来。

这次考试,刘志考出了490分的成绩。尽管这一分数已超过当年文科的本科录取分数线

,完全可以被他所填报的哈尔滨商业学院本科班录取,甚至还可以让许多学子欣喜若狂,可

这样的分数,却让笃信“儿子肯定上重点大学”的父母大失所望:“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

你应该再考一年”。父母冷冷地抛过来的这句话,让刚刚走出“黑色七月”的刘志隐隐地感

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压力与寒意。“我太累了,不想再考了,再说去商学院不是挺好的吗!”

他试图说服父母。“不行,有了今年的基础,明年一定会考上重点!”父母的话丝毫不容质

疑……家里曾经轻松和谐的氛围,一时间被高考打破并陷入可怕的僵持中。一个星期后,刘

志妥协了。

“父母的态度我无法抗拒,同时我也知道他们是为我好。高考前母亲曾放弃生意,悉心

陪读、照顾我3个多月。”刘志说,母亲每天做好晚饭,站在门前盼他回来的情景他至今难

以释怀。

同年8月末,刘志在父母的安排下,转到阿城市另一所高中开始复读。之所以转学,父

母考虑得很周到:一来是这所学校对像刘志这样高分复读的学生非常重视,在学费上给予了

减免,更主要的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刘志不会再看到以前的老师、同学,也就不

会觉得难堪。”

由于文科复读的人数不多,刘志和10几个学生一起插进了应届班里。复读的滋味,苦闷

中透着几许无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深地体会。这种感觉,刘志尤为强烈。让他感

到枯燥、乏味得足以令人窒息的复读生活,由此拉开了序幕。

“一想到厚厚的复习资料,周而复始的测验、考试我就头痛,甚至反胃恶心。我害怕进班级

,更不愿和那些比我小、还不知痛苦滋味儿的同学说话。”一向自信的刘志说自己那时就像

个贼一样,整天灰溜溜地,低着头,背着大书包急匆匆而来,一声不响地离去。

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刘志给自己绷紧的神经上足了发条:上完了一天的课后,回到

在学校附近租住的房子里继续学习,直到凌晨;5点30分起床,10分钟洗漱完毕吃完早餐;6

点钟,准时坐在教室里……

刘志所有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应届时喜爱的书籍被扔进了废纸堆,篮球被自己扎

破扔掉了;以前经常做的健身活动早已停止;他也不再顾及自己的衣着……复读,如同一块

巨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很难透过气来。

“该死的高考,快来吧,别再折磨我了!”无人处,刘志不止一次地这样歇斯底里地大喊

着。“这次,我必须考上重点,否则没脸见人!“喊过、发泄完之后,他还得机械地面对那

些没有一丝新鲜感的题目和试卷。

甜蜜的初恋,不是所需的“救命稻草”

复读4个月的时间里,尽管刘志的成绩在全班一直遥遥领先,可丝毫没有缓解他日益加

重的心理负担。“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熬多久?”心底的苦闷,刘志从不向别人提及,包括

他的父母。

刚开始刘志一周回家一次,渐渐地厌倦了来回跑,有时甚至一个月也不回去一次。父母都很

忙,有时想他了就打他的手机,可他从不愿与他们闲聊。跟他们说他如何如何累、如何如何

苦,没用,他们只会说:“儿子,咬咬牙,一年很快就会过去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他在想

什么,也就无从知晓他心中的痛苦和忧伤,

就在刘志独自忍受着孤独与困苦时,一个活泼、开朗、漂亮的女孩,像一缕清风走进了他的

情感世界。这个女孩,就是班里19岁的英语课代表柳莹。以下是刘志对他的初恋的自述:

“班里每天在下晚自习后学到23时的学生只有六七个人,柳莹是其中一个。由于她家与

我租住的地方非常近,同学们就让我负责送她回家。时间长了,我们彼此互生了好感。一次

,班里来了外人倒乱,全班同学没一个人敢吱声。后来,我挺身而出撵走了他们。那天晚上

,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对我说:‘有你这样的男朋友,一定很幸福很有安全感!’……后来

,我们开始谈恋爱了,感情也越来越好,渐渐地谁也离不开对方。今年2月的一天,在我租

住的房子里我们发生了关系……”

刘志说,和柳莹在一起让他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和久违的快乐,同时他还寄希望于恋爱

能成为自己的一棵“救命稻草”,帮助自己走出复读的阴影。两个人的恋情,一直在“地下

”偷偷地进行着,虽然没有被刘志的父母发现,却被柳莹的家长——她离异的母亲知道了。

柳莹的母亲曾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慰过两个人,可丝毫没有奏效。

刘志和柳莹的感情不断升温。他们一起上学、做功课,柳莹数学和文科综合两门课程学

不好,刘志就耐心地帮她讲解,而且因为他家里条件好,经常给柳莹买些漂亮的小礼物,为

便于两人联系,还给柳莹买了传呼机。然而,情感世界的日益丰富,并未让刘志一直回避的

东西——心底对高考的那份恐惧,有丝毫的缓解,相反因为柳莹的出现,这份担心更加沉重

了。

柳莹曾与刘志约定,一起报考北大,如果不能一起考上,两人就哪儿也不去!刘志说,

尽管这是他们立下的誓言,可他心里清楚,以自己的实力考取北大仍没有十分的把握,况且

是成绩较为一般的柳莹。“如果我考上了,她落榜了,我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双双落榜,我

又该怎么办?”一时间,刘志陷入这种复杂的矛盾中,久久不能自拔。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

,刘志开始迷上了小说,特别是警匪类、暴力色彩浓郁的体裁。《黑洞》是他最为青睐的一

本,看了不知多少遍,每每读完,心中都畅快淋漓。一种极端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渐渐占

了上风——对文中正义与邪恶的混淆,对生与死的曲解……“活着很累,杀人很容易。”

取得624分的模拟成绩,竟迷失方向

高考近在咫尺,最后两个多月,是冲刺的关键阶段,容不得片刻松懈。刘志心里的压

力达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

2003年4月初,在高考前进行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刘志考出了624分的全校、也是全市

文科最好成绩,超出考第二名的学生整整80分!这样的成绩,让父母、老师和同学全都欣喜

异常:“照这样学下去,刘志考上北大肯定没有问题!”然而,所有人,包括女友柳莹都没

有想到,这样优异的成绩非但没有令刘志感到一丝一毫的惊喜,反倒让他绷得太紧的神经突

然崩断了。

“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宿舍里看着成绩单时,突然莫名地烦躁起来,感觉累极了。晚上

,想尽快入睡,可还是失眠了。一连好几天都是那样,越怕睡不着就越睡不着。好几个晚上

,我都在胡思乱想:考不好的时候,很累,因为要不断地学习、忙碌;考得好的时候,还是

累,因为随时担心被别人撵上,被别人踩在脚下;考上北大能怎样,以后还得考研,考博…

…就在我感到疲倦的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多大的福我都享过了,也活够了!’

这是小说《黑洞》里的主人公聂明宇的声音,而我心底的声音则是:‘这么高的分我都得了

,作为一个学生,还有什么留恋的……’”

深陷痛苦的挣扎中,刘志最后萌生了“死了就解脱了”的极端念头。从4月20日这天,

他开始旷课,整天神情恍惚,终于决定一死,但他怎么也放不下自己的恋人柳莹。

“我们俩的感情太好了,如果我死了,她肯定受不了这种打击,不但会影响高考,一生

也不会幸福;再者,我们第一次发生关系时,我就对她说过要对她一辈子负责……”想到这

里,刘志开始有了更加荒谬的想法——和女友一起自杀,一起离开这个烦躁的世界……

罪恶的念头,他一直不露声色地深植心底,让女友柳莹看不出丝毫破绽。与此同时,

“双双自杀”的计划却在悄然地进行中……

杀死女友后,自杀未遂突然后悔

“两人如果死了一个,另一个决不会独自活在这世界上!”这是刘志“自杀计划”的主

导思想——先杀死女友,让她在毫不知情中的情况下突然死去,像睡着了一样没有痛苦;然

后自己打开煤气自尽。聂明宇死时喝的是用饮料瓶装的毒药。刘志虽然很佩服聂明宇,可他

认为自己对药理一窍不通,有可能买了假药,所以认为煤气是最佳选择。

4月27日,刘志瞒着柳莹开始采购——他专门打车到哈尔滨市买回了5大瓶乙醚,还

在当地购买了大量胶带和一个崭新的煤气罐。作案前,他一度犹豫,可这时另一个声音告诉

他:“做什么事儿,事前事后别想太多!”这是《黑洞》中二号反面人物张峰的一句话……

在警方的讯问笔录中,记录着血案发生的前前后后。

“4月29日16时30分,刘志找到刚刚放学的柳莹,骗她说他妈妈想见她。单

纯的姑娘既紧张又兴奋,跟着刘志来到他的房间,等着与未曾谋面的刘母见面。这时,刘志

拿出泡好乙醚的毛巾捂住柳莹的面部,柳莹边躲边让他不要闹。可是刘志一只手按住她的头

,另一只手狠狠地掐住她的脖子……直到女友的双臂瘫软地垂了下来……”

19岁的柳莹就这样走了,带着无限的哀怨与惊惧,走到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捱过了10载

的寒窗苦读,她却无法度过高考的最后时刻;危险来临时,没有一丝征兆,在全然不知中,

她竟稀里糊涂地成了男友“自杀计划”的牺牲品;来不及向母亲、老师和同学们道别,更来

不及完成那一张张空白的高考试卷……她走时,离高考仅有一个月。

把女友的尸体藏在床下后,正当刘志要打开煤气时,同班一个来问数学题的女同学敲响

了他的房门。接下来发生的事儿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怕女同学发现真相,刘志将其骗到一处饭店吃饭。当他要返回时,接到柳莹母亲寻找

女儿的电话。在随后的五六个小时内,刘志若无其事地和柳母一起寻找、报案……打发走柳

母后,刘志返回住所,用胶带封住了窗户和门,在午夜时分,打开了煤气的阀门,坐在地上

静静地等候死神的来临……”

如果说,刘志真的和女友一起死去的话,那么他天衣无缝的自杀计划就真的全部“大功

告成”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煤气开了两个多小时后,我感到一阵阵眩晕、恶心,狂吐不止。但到了凌晨3点时,我

还没有死。在等待死亡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涌出了柳莹母亲的形象。她寻找女儿时肝肠

寸断的情景让我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短暂的一生中,父母所付出的辛苦和期

望……我后悔了,我觉得就这样死去不值得,在昏昏沉沉中我关掉煤气,睡着了……”

4月30日,刘志走进了阿城市公安局的大门,用他的话说:“如果我只顾及自己的父母

,我会跑掉;之所以投案自首,是想给死去的柳莹一个交待;我对不起柳莹、她的母亲还有

我的父母,我的罪行不容饶恕,罪有应得。”

带着沉重的悔恨与自责,刘志走进一个失去自由的空间,这时那颗曾经被无数知识武装

起来,也曾被骇人的梦魇占据的头颅,更加深彻地悔悟到,自己不该一念之差用那双拿惯了

笔的手扼住恋人的喉咙,扼杀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同时也焚毁了自己即将再度实现的

“大学梦”……

如今,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去,在刘志和柳莹所在学校毕业班的花名册里,这两个优

秀学生的名字也早已在一片痛惜中被一同删去。然而惨案血腥的一幕,却成了师生们心头永

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扼腕叹息之余,所有人都在一同反思:是高考前巨大的学习压力酿成的惨剧?还是不该

发生的恋情让刘志迷失了心智?罪恶的渊薮,是父母之过、高考之过,还是他人格固有的缺

陷……

2004年3月12日,黑龙江省阿城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刘志提起公诉,6

月12日,刘志被黑龙江省阿城市人民法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在看守所里,透过黑漆漆的铁栅栏,身着沉重镣铐的刘志,在泪水中向记者坦陈了复读给他

带来的种种苦楚,以及自己不堪重负而萌生“与女友一同离开这个世界”的心路历程:“如

果不复读,我也许就不会产生杀人和自杀的邪念;如果不再参加高考,也许……”

沉默良久,刘志让记者转告那些高考学子,千万别让可怕的思想迷住了自己的眼睛。

“今年高考的重点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当记者转身要离去时,刘志突然一脸茫然地这样问

道……

同类推荐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稀薄的秋凉

    稀薄的秋凉

    作者倾情于人的生存,大地的处境。身边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而旷野却日渐凌乱。那些蔓延的青草与树木,淤泥的田园与农耕都被覆盖,人与事俱不能怀旧。精神或物质处在双重夹缝中,境况窘迫。不可尽言。分为经过北坡、月夜无眠、稀薄的秋凉、折断布谷、李白那只酒瓶、蝉声满树、春雾迷离、水与泥、随手九辑,收录了《谛听早晨》、《春天已经走远》、《阳光灼伤这个盛夏》等60多篇散文。
  • 杜甫文集2

    杜甫文集2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热门推荐
  • 灵剑情缘

    灵剑情缘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我叫幽若,是一把通灵宝剑,有这样一个娘娘腔的名字却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叫做幽若的女人为这把剑做了献祭,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灵魂却没留在剑中,之后这把剑又被人重铸改造,又有了新的灵魂进来,当我以为自己将被取替消失时,这个人类的灵魂也选择了不与我争抢,默默的离开了。我实在不理解人类的想法,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她们愿意牺牲,献祭,消失?起码作为剑灵的自己都不愿意消失。
  • 结束

    结束

    每个人往往期待小说的故事能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然而当那些意料之中的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真正能做的事情是这么少,所有都是始料不及,剩下只能感叹是否会有结束...
  • 网游之香江枭雄

    网游之香江枭雄

    香江,东方之珠。香江三奇,武侠,明星,黑帮。乔峰,九龙总警司,带着丘处机宋远桥宁中则一班手下席卷八荒。东方不败,成了新义安坐馆,手下岳不群左冷禅梅超风一票狠人横行霸道。小龙女黄蓉骆冰王语嫣成个个都是大明星,艳绝明珠!重生之后的顾东又该如何在重重围堵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称霸天下?
  • 宫廷神探:皇后你怎么看

    宫廷神探:皇后你怎么看

    宅女夏雪瑶在家中看无限烧脑动漫柯南和电视剧狄仁杰,刚听到狄仁杰说:“此事另有隐情,元芳你怎么看?”一个激动站起身接元芳对话,被电脑线绊倒穿越,“什么?老娘怎么在棺材里?”“喂!你们在拍电影?”“对..对说你呢!老头儿,你看着我哭什么啊?”发现自己悲剧穿越的夏雪瑶,居然有婚事在身?“皇上?要自己做皇后?”“行........等他破了自己被杀一案在说吧!本小姐没工夫得理他”做握贴身打手侍卫还差不多。
  • 韩娱之梦

    韩娱之梦

    新书已经发表《韩娱之我的会长大人》,该书讲述了一个会长和众多韩国美腿们的故事,请多多支持!!!
  • 天启雨落

    天启雨落

    你,还会爱我吗?我叫落琪琪,生活在一个豪门世家,十八岁以前,我从来没有机会领悟到豪门之外的事。直到,上大学那年,老天安排我,遇到了他......
  • 源来凯始玺欢你

    源来凯始玺欢你

    看tfboys从第三卷开始!!也就是六十三章开始!!!看四叶草从头开始!!这是四叶草的青春故事,以及tfboys的青春故事,四场唯美爱情,等候你们见证,希望你能坚持到底,看完结局?('ω')?
  • 幽梦影

    幽梦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有缘相见

    TFBOYS之有缘相见

    三位女主角和三小只(主角都是明星哦!)在机场遇见了,后面又发生了很多事。
  • 盛世嫡宠,逆天废材妃

    盛世嫡宠,逆天废材妃

    都说她傻,还是个废物,人人都可欺辱,那已经是过去式了……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她还没谈过恋爱就给莫名其妙的穿了,那是很郁闷的,需要狠狠的发泄。她不喜欢受制于人,那便只好让人受制于她了,她不爽被人欺负,所以那些欺负她的,势必都要一一讨回来的。她不是什么坏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而诛之。谁说她是废材的?她偏偏要让所有人知道,她才是天才。她不是软柿子,她是仙人球,想捏她,扎死你个王八蛋。什么正邪?谈个恋爱还要有人阻止,闹你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弄我,我便戳你满身窟窿。说她无情,却可同他同生共死他清雅高贵,身份神秘,却拥有深不可测的力量,天下之大他只护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