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0700000107

第107章 岳王传(35)

是时,岳飞、岳云、张宪三个冤魂,在于幽冥之中,清清冷冷,袭袭泠泠;于黄泉之下,昏昏黑黑,切切凄凄。岳飞手挽着一条绳索,岳云、张宪手提着己头,叫屈声冤,无从伸诉。其银瓶小姐自撇了母亲,投井而死,时来阴府,寻觅父兄。四面无人,幽魂哽咽,只见空中凄风淅淅,苦雨霏霏。正在悲哭,忽见父兄三个。其父认得女儿,向前扯住问着:“尔为何独自来到此地哭哭哀哀?”银瓶认得是父亲音容,而告之曰:“我与母亲同到临安,寻见父兄尸首,抛了母亲,投井而死,欲来寻觅父兄,一处完聚。”

飞谓银瓶曰:“尔为何不在阳间侍奉母亲,却舍了一命,来此寻我?”

二人抱头痛哭。那张宪英魂向前说道:“我等受如此屈死,何不去寻一条路哀告上帝,索取奸贼之命?”四人正论间,只见前面一阵黑云来到,驾着一位天神,头戴三叉紫金冠,身披银铠茜红袍,手中捻丈八神枪,腰间带三尺宝剑,身骑白马,驾着黑云,驻于空中高声叫道:“岳招讨,尔父子听着:我乃吴国行人伍员,知尔等冤屈,我已敷奏天庭,今将秦桧绝其宗嗣,他夫妇不久亦死,教永堕地狱,受诸苦楚,无有出期。尔父子一门与张宪,且受世间王爵,血食万年,护国庇民,遇功成行满,佐正天真。尔今即便前去寻他索命。”言讫,隐而不见。岳飞四人拜谢神明,一齐前去寻此奸贼。正是:

莫道冤愆无报日,只争来早与来迟。

话说秦桧在相府回来,才登德格天楼消遣片时。恰到楼上,便觉眼花缭乱,面前亲见岳飞犹如活时,手挽绳索,走上前来,把秦桧头发揪住。旁有岳云、张宪两个,手持着头,血淋淋的,把秦桧乱打,连声叫着:“老贼!快还我四个人命。”后面转过一女子,浑身是水,叫屈连声,把秦贼往前只一推,从楼梯上直滚到地下。忽有使女因捧茶,正见太师死在地下,慌叫老夫人来到看了,吓得魂不附体。与婢妾上前扶起,到寝室中,待一更时分醒来。夫人问其缘故,秦桧道:“我才到楼上,只见岳飞先在楼上,将我揪住,随后岳云、张宪怒恨乱打,声声叫道‘还我命来’。忽后面转过一女子,年近十二三,将我只一推,滚下楼梯来。今吾遍身骨肉疼痛,恰似刀割,如之奈何?”王夫人见说,心中战栗,但曰:“丞相须宽心休养,久当平复。”自此之后,秦桧精神不在,每日恍恍惚惚,似醉如痴,寝食俱废。不拘昼夜,但合眼,便见岳飞三四人向前讨命。有时如铁索之声,有时如刀枪之响。一回叫“爹爹”,乃是女子之音;半晌唤“孩儿”,却似将军之语。惊鸡打狗,闭户开门。或吹灯而灭烛,或点火而扬灰。或撤东而转西,或挪南而移北。寂怕着更深夜静,长愁是骤雨狂风。吓得那秦桧睡处不敢熄灯,行处不敢独走。乃与其妻计较:“如此怎生是了!”夫人曰:“太师放心养病。尝闻佛家有解冤释结之门,荐拔升天之路。离城不远有灵隐寺,乃吴浙第一名山,三宝皈依所在。

我同相公预办香烛斋供,往灵隐中供佛斋僧,修理法事,忏我夫妻所作罪业,拔他父子早登仙境,自能消其愆矣。”秦桧闻之大喜,曰:“若果有是处,谨仗佛力能消吾夫妇之尤,诚幸事也。”即分付何立安排车马,明日早诣灵隐寺。何立领钧旨预整车马伺候。

秦桧遇风魔行者

却说秦桧与王氏一行侍从,迳往灵隐寺。将近山门,寺中僧官已先有人报知,领着众僧,各执香出十里外迎接。秦桧与王氏随路观玩景致。怎见得好景,有诗为证:

鹫岭郁岧蛲,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发,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接竹引泉遥。

秦桧与王氏车马已到寺门,出轿从东廊而入,见壁上俱是名贤骚客留题。桧甚好文墨,其诗从一读过,看至后,有一新题云:

缚虎何难纵虎难,无言终日倚阑干。

三人眼内衔冤泪,流入襟怀透胆寒。

秦桧看罢,茫然自失,慌问住持曰:“此诗何人所题?”住持曰:“近日本寺中新来一个风魔小行者写来,实未识其主意。”秦桧暗想:头一句是我夫人在东窗下写出,再无他人知道。今观此诗,甚是奇怪。乃谓住持曰:“尔可叫此行者来见。”住持禀曰:

“此人风颠不常,言语鄙野,丞相若召来见,恐有冲触,则一寺僧行皆及罪矣。”桧曰:“既道风魔,吾岂深责之。速宜叫来。”住持不得已,迳进厨下,寻得行者,来到法堂前参见秦桧。桧问曰:

“东廊下从末一题,是尔记写得来?或是自作?明言之,吾重赏汝。”

行者曰:“这诗是尔做来,却是我写来。”桧与王氏听了,心下悚焉。又问曰:“既是尔写来,缘何将‘胆’字恁的放大写?”行者笑曰:“我‘胆’字大,又不如你胆更大,上不怕天,下不怕地。”

夫人王氏见行者言语波遁,谓桧曰:“此人张狂风势,丞相何必泥问之。”桧默然,惟点头而已。顷间,众僧请丞相行香。桧遂与王氏行到殿上,参拜诸佛。但闻香风霭霭,钟鼓铿铮,行礼毕,复转到方丈。茶汤已罢,遂进上斋供。众僧拜跪阶前,请丞相、夫人入后堂受斋。桧已进于后堂,坐立不安,心下只犹豫行者言语,仍令人唤过行者。众僧俱进前禀曰:“适间风行者见太师于法堂,胡言乱语,不识忌讳,望太师宽恕,不必再召他。”桧曰:“只引得来,吾自有事问之。”

众僧不敢再告,复来寻,见行者正在厨下,向灶烧火。住持责之曰:“才间秦太师敬来寺中,修设斋醮,见尔风颠乱语,要问汝之罪。今又着来唤汝,急前去伏谢,不得再有狂言。”行者惟呵呵含笑不已,手挟着火筒,迳走到太师面前跪倒。桧令何立以斋赏之。何立领命,将过两个大斋,赐与行者。行者接过手来,将两个馒头用手劈开,把里面馅都倾在地。桧怒责之曰:“吾之所赐,行者何得将馅都倾了?”行者曰:“我倾馅,赶不上尔倾馅。”桧曰:

“坏却一个则可,何得两个都坏了?”行者曰:“我坏两个,更强似尔坏了三四个。”秦桧听了,愈加不悦。夫人王氏问之曰:“尔风魔症候,从长而得,或幼少沾受?”行者曰:“夫人问我如何?”王氏曰:“若是从长染此症候,则可调理。吾令丞相请人为尔医治。”

行者曰:“不瞒夫人说,小行者此症候,实长大因在东窗下伤凉得来。”王氏惊惧莫对。桧曰:“若果如是,吾即召人医汝。”行者曰:

“我这病如今医不得了。”桧曰:“既非幼少沾疾,如何医不得?”行者曰:“今来无了药,家无了附子,如何解得此病?”夫人王氏曰:

“丞相不须再三问此疯狂人,任从其去矣。”秦桧曰:“虽是颠魔言语,其实寓有讥讽深意。某心下如何不详问之?”桧疑贰莫决。又谓行者曰:“尔有法名否?”行者曰:“小人法名守一。”桧曰:“尔委的自能诗,或人教尔写得来?”行者曰:“我因疯得了胡言胡语,才能作出来。”桧曰:“既是尔能吟诗,指我为题,当面前做得一篇,即与披剃为僧,给与度牒。”行者合掌拜谢,将火筒于地上吹开,画出诗来:

久闻大德至公勤,占夺朝中第一勋。

都总忠良扶圣主,堂宣功业庇生民。

行者写了四句,下韵不凑。桧曰:“尔既能题诗,如何不做全篇?”行者云:“若见诗全,尔之死期近矣。”左右叱之曰:“丞相跟前休得乱道。”桧曰:“我不怪汝,即宜凑起下韵。”行者又将火筒于地画写云:

有谋解使诸方用,闭智能令四海遵。

贤相一心调国政,路行人道感皇恩。

秦桧看诗罢,教何立在会司部给与度牒,着他剃头为僧。行者道:“我不去,我不去。你杀了人,却着我去剃头。”桧倚住倚屏,半晌间心下踌躇。瞧见行者将火筒在手中战战兢兢执之,因问曰:“尔手所执火筒,缘何不放于厨下?”行者道:“此火筒有些歹处,虽战战兢兢执之,亦不敢放下。”桧曰:“只是一节竹,有何歹处?直说将来我听。”行者曰:“有人吹着他,便送得一火鬼灰飞烟灭。虽是一节竹,他两头相通,若不是我拿住呵,少时引得狼烟来,坏了人家舍积。”王氏因见行者言语有在,亦自惊疑,阻桧曰:“丞相只顾问此风魔之人,得何因由?观其言语题诗,都寓着藏头继意,又省不得,问之重教惑乱心曲也。”行者曰:“诗既省不得,只怕不是顺理做的。尔看那横行么?”秦桧闻其说,将其诗横看,乃寓八字:“久占都堂,有闭贤路。”桧大怒,曰:“吾乃朝中宰相,谁不惧?谅尔这小秃,敢如是无礼?”即令左右推出阶前杖之。左右领令,将行者才待拿下,行者扯住案脚,大叫曰:

“我触犯丞相,只是无礼,不曾杀了大臣,如何便要杖我?”左右只管乱拖将去。夫人王氏劝之曰:“他本是疯癫之人,太师何必深怒之?丞相可以宽容。”桧从其劝,遂叫放了。夫人曰:“令此风行者去西廊下吃饭,休使再在丞相面前乱语。”众僧人恐惧,一齐向前,把行者推向西廊下。行者连叫:“慢推着,夫人令我去西廊下吃饭,她却要往东窗下饲饭。”言罢,一直走往西廊下去了。秦桧与夫人心下怏怏,自相谓曰:“好怪哉,我此一来,本待设斋供佛,忏解罪尤,不想遇着这风行者,说出我平昔所为,不由我心中不展转也。”夫人曰:“如今佛事完成,丞相须回府,又作计较。”

桧即分付何立,备奉僧人经钱,整车轿回府。何立领诺措置去了。

寺中僧行各拜谢送出山门外。秦桧归至临安,后其病稍愈,每升堂,日晏乃出,百官伺候起居,必待桧有命然后敢退。时岳州赍到公文,桧闻说“岳”字,即怀畏惧,因奏将“岳州”改作“纯州”。

话分两头。昔者大理寺丞周三畏,因屈问于岳飞,乃弃职归山。自知秦桧后必根究捕获,尝密遣人于临安体探消息。近日,人报秦桧于灵隐寺修礼佛事,言欲忏释罪愆,周三畏闻之,叹曰: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秦贼之谓也。忏悔其能免耶!”

即与一二童仆,欲为远遁之计。行至鄂州,坐息邮亭中,于壁上题诗一首云:

自古高官必有危,全忠全孝岂全局。

武昌门外千株柳,只见杨花不见飞。

周三畏题罢即行,入于丹霞山之绝顶,修炼自养。人罕见之,后不知所终。

却说金主自讲和以后,日与大臣议论国政。忽报废齐王刘豫死,金主曰:“刘豫初事朕,即封为齐王,以为南朝藩镇,那时朕甚爱重之。及因败折本国人马,不能承朕志,罢黜之,数年间寥寞无能为矣。今闻其死,寡人不觉伤感。”左丞相耶律德奏曰:

“陛下怀及远人,德之至矣。以是推于天下,何所不服哉!”金主曰:“中国使臣王伦现留本国未遣,寡人欲封为平滦二路都转运使,尔众臣以为可乎?”耶律德曰:“只恐其人重义,不肯就职。”金主曰:“朕以刘豫礼待之,后必肯从。”即下诏往河间召王伦入见。金主以其至,谓之曰:“寡人甚爱行人文学,今将封尔平滦二路都转运使,宜即就职。”伦奏曰:“臣奉命而来,非降也。今以是职授臣,何所谓哉?”金主曰:“行人若肯委心归顺,就领是职,久后当重用尔。不然,难以归中国矣。”伦曰:“臣未离京师时,已将此颈付于度外,今因不受他国封爵见杀,名亦正也,复何恨焉。”

金主怒曰:“尔道我国无利刃乎?”伦曰:“刃虽利,非杀行人者耶。”

金主益怒,命武臣将帛勒之于阶下。伦知难免祸,遂冠带南向再拜恸哭曰:“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辅两朝,天下所知。今臣将命被留于金,金主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君命哉!”金主令左右用刑,一时间将王伦缢死于阶下。金主命曳出之,后葬于燕山。于是金都城雨雹二日。闻者哀之。

河间消息传入京师,高宗闻得金主杀了行人王伦,大怒,欲起倾国之兵,与金主决一雌雄。枢密使万俟卨奏曰:“陛下勿以小忿而损国计。朝廷以初议和,军士终得休息。今因杀行人之故,又复劳动士马,未见其利也。纵金主失盟,陛下正在守德以待,候府库财充,粮料赡足,乘久养之锐气,干戈一临,丑虏可灭矣。”

高宗怒未息。忽报提举太平观刘子羽卒,前中丞何铸亦奏曰:“边庭将士日已丧亡,陛下且宽征伐,以待天命也。”高宗允奏,遂寝其事。

弑熙宗颜亮弄权

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高宗下诏求言。时,张浚被贬连州,闻帝有求言之诏,欲上疏论时事,以母太夫人许氏年高,恐言之必被祸,累及其亲,惟怏怏怅然而已。每临席坐,必出奋怒之声。其母问之曰:“有何激切而若是哉?”浚具言告母曰:“儿因星变谏上,已被谪黜。今圣上有诏求言,吾将具疏陈论时事,恐累及吾亲,而不敢言之故也。”许氏笑曰:“吾儿所虑,有愧先人多矣。昔尔父在绍圣初举制科策有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忍不言而负陛下。’至今此策使人读之,见其忠义凛然。尔食朝廷俸禄,欲言时事以遂乎志,被一妇人所掣,非大丈夫也。”浚闻母言,意遂决。即上疏言:“当今事势,如养大疽子头目心间,不决不止。

迟则祸大而难决,疾则祸轻而易治。惟陛下谋之于心,谨察情伪,使在我有不可犯之势,庶几社稷安全。不然,后将噬脐。异时以国与敌者反归罪正议,此臣所以食不下咽,夕不能安也。”高宗览疏,以示于秦桧。桧奏曰:“天下已太平矣。张浚所陈,意欲陛下复用兵,以毒下民也。乞再贬之,以为惩戒。”高宗曰:“疏章所论,亦时政之大纲,不允则已,何必仍谪之哉。”遂不听。桧语塞而退,次日不由上知,矫诏贬张浚于郓州,群臣莫敢言者。

清远军节度副使赵鼎闻知浚上疏复被贬,乃叹曰:“吾与浚同列于朝,政事相亲,犹如兄弟。今吾二人因忤于秦桧,两遭谪出。

今浚拳拳忠于朝廷,连被远放,吾且病羸,其能久任乎。”鼎因感慨深切,得疾愈重,自知不能起,先书墓中石,记其住居乡里,及朝廷除拜岁月日,题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遗言嘱其子汾曰:“秦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然,祸及一家矣。但我死后,乞请骸骨归葬。”遂不食而死,时五十九岁。时十七年冬十月也。

高宗闻赵鼎卒于清远军,伤悼不已,因谓廷臣曰:“鼎忠贞事朕,虽唐之魏征亦不过是。初曾决策,北伐中外,诸臣不及者远矣。值国事倥偬之日,而遂物故,朕实重感之也。”签书枢密院事楼炤奏曰:“鼎之雄才,举国莫及。为不附和议,贬卒于外。然其忠心贯于日月,诚不愧古之贤相也,致使陛下称羡不已。臣等亦当退思补过,以慰陛下之万一。”高宗大悦,即下诏以赵鼎灵柩归葬。楼炤复奏曰:“此鼎之初志耳。陛下若成之,则鼎九原感戴也。”

诏下清远军,当道官司优具丧仪,将赵鼎灵柩归乡里以葬,不在却说金国司天台官律耶礼奏知熙宗:“臣昨观天象,见南北二颗星,一主将位,一主相职,其大如斗,从天上坠下,流光四散,应南朝本国损一将相;又且近北帝星不明,更防本国有贼臣窃盗神器之祸。”熙宗闻奏,正犹豫间,忽边庭有文书来到,中国前左丞相赵鼎已卒。熙宗闻报嗟呀,自谓台官所奏不差,实未知吾国所丧者是谁。未数日,又报金太师领三省事兀朮卒。众臣皆惊,熙宗涕然泪下,曰:“兀朮既死,吾国势孤矣。”

兀朮既卒,熙宗与众臣商议,谁可复居重任,总理国事。众臣皆以“完颜亮太祖之孙,是人名望素重,陛下若委任之,可保金国无事也。”熙宗曰:“卿言正合孤意。”副左丞宗贤谏曰:“完颜亮为人栗急,性忌残忍,非国之瑚琏也。陛下宜再择有德者任之。若用完颜亮,必起萧墙之祸矣。”熙宗不从其谏,即封完颜亮为平章政事,进为右丞相。亮既得政,谄誉金主,引用有势望子孙,渐黜退其违己者。熙宗大悦,复升完颜亮为太保,领三省事,号与兀朮同矣。完颜亮宠遇日隆,立朝益无忌惮。众百官缄口,莫有敢言之者。自是熙宗退朝,日与完颜亮宴于后池,极其欢乐,必完颜亮醉,方许退出。亮离后池,尝值日晡之际。完颜亮或醉不能举动,熙宗则命宫妃扶掖而出。因是完颜亮遂有篡逆之意,只是未得机会也。国之政事,委于裴蒲皇后听理。熙宗坐朝日少,惟思饮酒纵乐。朝官以裴蒲后理政,往往因之以取宰相。

同类推荐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热门推荐
  • 浴血王冠

    浴血王冠

    被强制安装的手机app,突如其来的世界游戏化,头上的镇魂冠,英魂化铠,畅快淋漓的战斗,系统的自建技能表……镇魂冠下,谁能领悟王的极意?又是谁,生而为王?!
  •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沈毅阴差阳错,被妖尊碎片—妖星附身,被正道剿杀,被妖族觊觎,被正邪不容!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奈何?逆天而修,逆命而行,逆势而动,逆正就妖!他的妖星之力,可控制时间流速。他修炼一天,可以当别人修炼十天!我,便是绝世武尊!已有《神级反派》《无限之美剧空间》两本作品。累计字数超千万,收藏超20万,写书两年半,年节病倒,从无断更请假,节操满满,请大家放心入坑。请关注老猪的微信公众号“野山上的黑猪”,有内容每天更新
  • 仙魔刀锋

    仙魔刀锋

    少年跌落死亡深渊,意外开启神迹!重现人间的轮回之力,冰冷无情的血色刀锋,缔造出了一个传说!
  • 斜神传说

    斜神传说

    真人界,一个人可以飞;生命可以长存;呼吸可以收取能量;弹指可以聚集风雷的奇异世界。距离人类很近,但是却又极为遥远,历史比人类还要长久数倍,却从来不曾为人类所确知,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世界。这是一个在那样的世界中,所发生的故事:斜神传说。
  • 惊世妖娆:狂傲毒妃拽天下

    惊世妖娆:狂傲毒妃拽天下

    她,是21世纪王牌杀手夏梓沫;她,是风云大陆西宁国举国皆知的废柴五小姐,一朝穿越,她成了她。黑眸张开,眼里面的懦弱,早已消失不见,有的只是一片冷漠。当凤凰涅槃,亮瞎你们的24k金眼。说她是废物,怎么可能,你见过年仅十五岁的全系灵王吗?不,没见过。说她是傻子,你见过一个傻子整天想着怎样算计别人的吗?身有上古神器,拥有倾城容颜,神兽们争着来自己的当坐骑,身后还有浩浩荡荡的魔兽大军,你见过如此牛的么?当凤凰涅磐后,傲视天下时,谁能告诉我身后那个腹黑男人是谁?某女:这一生,只愿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某男:此生决不负卿。【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包涵】
  • 校长大人请息怒

    校长大人请息怒

    “瞳佳菲!”“啊?...啊!..到!”“昨天的作业是怎么回事?”“我....嗯?”“下课来我办公室!”“是...”下课——“校长..作业....内个我可以解释...昨晚..”“不用说了,我知道”“那,那你叫我来干嘛?”“当然是逃课啊?”“那我下午的课怎么办......”“大不了我给你补课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里萌萌哒分割线他是校长,对外人冷漠如冰山,对她却总是以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形象出现。利用职务之便,携带“好学生”逃课,只为吃遍美食。她是路痴,第一次见面迷路在他的花园里,不仅丢了初吻,还丢了初恋。只是,她找到了...
  • 死后成魔

    死后成魔

    简介:张寅年仅二十四岁,身体却瘦的像一根竹竿,仿若一阵风都可以将其吹倒,常年受病痛折磨、多灾多难,但却生了一颗嫉恶如仇、与人为善的心,积累不少功德,然而天意弄人,死了,但却不曾想过自己没能投胎转世,却被地府判官一道黑雷将自己打入古世界。没想到今生却逼得我走入魔道,而我的心怎么可以成魔!
  • 玄裂九天

    玄裂九天

    小小的一块残破的“瓦片”,诱发无尽的贪婪和杀戮。少年从山村走出,偶得一颗神秘珠子,无数秘法和记忆纷至沓来,他开始寻找父亲并走向历练之路。血与火的洗练,光预热的考验!黑暗从深渊来袭之时,世界既是寂静之际......
  • 缠夫成瘾,娇妻滚滚来

    缠夫成瘾,娇妻滚滚来

    未婚夫是渣,阮瑟兰把眼光放在了器大活好的小叔身上。“小叔,你要我怎么对你?阳台沙发?书房浴室?”“滚!”“好的,滚都要抱着你一起滚。”强取豪夺,她成了他的菟丝花,他给了她一个无限扩大的囚笼。霍梓修说:“外面的风雨我给你挡了,你安心做你的霍太就好。”“可是,我想往上爬,去坐坐你的位置。于是,她上得厅堂,进得洞房,当得了流氓,耍得了大王。终于有一天,霍梓修怒了。“你到底还要败掉多少个公司?”“亲爱哒,媳妇不败家,你挣钱给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