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0700000104

第104章 岳王传(32)

胡盏在城上望见宋军退去,知金国有人议和,诏取班师。盏甚喜,与习不祝议之。不祝曰:“统军宜速退腊家城。吾国讲和不常,恐宋人复来,难以支撑。”胡盏从之,连夜率所部退回函谷关,不在话下。吴璘自腊家城引兵还河池。胡世将见朝廷屡挫边将之功,惟浩叹而已。

却说高宗自夏四月间,与廷臣议论讲和,秦桧力主成之。至十一月和议既成,金兀朮以萧毅、邢具瞻二人为审议使,与宋魏良臣偕来,议以淮水为界,求割唐、邓二州及陕西余地,要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仍许归梓宫及太后。高宗悉从其请,命宰臣具誓表告祭于天地宗庙社稷。诏下,宰执领命而行。誓表略曰:

臣构言:“今来画疆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弊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李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早降誓诏,庶使弊邑永为凭焉。

宰执既具誓表,杀黑牛白马,告祭天地宗庙社稷毕,奏知高宗。高宗以何铸签书枢密院事,奉表称臣于金。何铸领表将行,萧毅亦进辞帝。帝谕毅曰:“若今岁太后果还,寡人自当谨守誓约。

如今岁未成朕志,则誓文为虚设。”毅再拜领旨,与何铸离了临安,迳至汴京,见兀朮具知宋帝所以讲和之意。兀朮曰:“此金主重命也。使臣须再诣会宁候旨,然后可以复表。”何铸遂如会宁听候指挥。兀朮具表,遣使诣金国奏知熙宗,请问宋求商州及和尚、方山二原。熙宗降诏从兀朮之请。兀朮得旨,复遣人往南朝,求割京西界要邓、唐二州,陕西要割商、秦之半,止存上津、丰阳、天水三县及陇西、成纪,余弃;和尚、方山二原,以大散关为界。使臣入京师奏知高宗,高宗俱从其请。于是宋仅有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西十五路,而京西南路止有襄阳一府,陕西路止有阶、成、和、凤四州,凡有府州军监一百八十五,县七百三。金既画界,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凡十九路。

其间散府九,节镇三十六,守御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

高宗将于廷臣内推有善达君命者为使。秦桧奏曰:“金兀朮最要官职尊隆、名望素著者来见,伏望陛下复遣魏良臣为使,则不烦于往返矣。”帝允之,下诏遣魏良臣赍封界交割使金。韩世忠深以为非,乃谏曰:“中原士民沦于腥羯,其间豪杰,莫不延颈以俟吊伐之师。若自此与和,日月侵寻,人情销弱,国势委靡,谁复振之?北使之来,乞与面议。如臣理屈,甘受诛戮。”高宗不听,竟遣良臣以行。世忠愤惋而出。岳飞闻帝不允世忠谏,自思曰:

“韩枢密以和议为不然,飞岂肯附和议哉。若久立朝廷,必不为桧、俊所容。”即日具表,辞退官爵。表曰:

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武昌郡开国公臣岳飞奏:臣窃谓事君者,以能致其身为忠;居官者,以知上不骀为义。伏念臣受性愚戆,起家寒微。顾在身官爵之崇,皆陛下识拔之赐。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然臣叨冒已逾十载。而所施设,未效寸长。不惟旷职之官奏,况乃赢一驱之负病。盖自从事军旅,疲耗精神。旧患目昏,新加脚弱。虽弗辞于黾勉,恐有误于使令。愿乞身躯,遂于退休,庶养疴渐获于平愈。比者,修盟漠北,割地河南。既不复于用兵,且无嫌于避事。伏望陛下明昭诚悃,曲赐矜从,令臣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歌咏陛下圣德,为太平之散民,臣不胜幸甚。他日未填沟壑,复效犬马之报,亦为未晚。臣无任激切战栗伺命之至。取进止。

高宗览奏,下命付丞相府议之。秦桧见了岳飞辞退官爵表章,大喜曰:“正遂吾意。”乃劝朝廷准其所奏。遂罢岳飞官爵,充万寿观使。岳飞见允奏命下,遣人往舒州取回岳云,即日解还印绶,轻骑归鄂州,与子侄耕获陇亩,再不言兵家事矣。

会兀朮遣人以书与桧曰:“汝朝夕以和议来请,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得兀朮书,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祸必及己身。故力谋杀飞之计。乃奏帝以张俊如镇江措置军务。俊披诏临行,桧谓之曰:“公如往镇江,须代吾了一件大事。”俊知其意曰:“丞相不必挂怀,俊自有主张。”即辞桧至镇江,一应军务,且自随时,专为桧来淮上搜寻岳飞旧日有仇之人。访知岳飞手下旧有副都统制王贵,比先因征小贼,违犯岳飞军令,免其死罪,被痛打一百刑杖。俊暗思此人必然怀恨岳飞,着人寻将王贵来,谓之曰:“汝曾受岳飞苦虐,还欲思报其恨乎?”贵曰:“枢密何谓?小将实不知也。”俊笑曰:“尔若能告发岳飞罪过,则我为汝雪仇,且保尔之官职,使子孙永受富贵矣。”王贵叩头泣曰:

“岳侯昔居大将之权,统兵三十余万,若使赏罚不明,则三军何肯用命,杀贼焉能成功。小将因违其军令,得不诛幸矣。被鞭笞,分之该也。岂敢逆天理而以私忿报之哉。”俊见王贵忠言剀切,不能诱动,乃令其退去。俊思了一夜,次日又暗使人采访王贵私事来告。却唤王贵至枢府,谓之曰:“人告尔私下有这几条违法事,若不从我结果了岳飞,定先拿尔问罪,全家迁徙岭南。”王贵莫禁其苦逼,只得许之。张俊大喜曰:“若得狱成之后,保奏重封尔官。”

着令且回,说:“虽待用尔处,即来听候。”

岳飞访道月长老

却说张俊又打听得岳飞部下有总统制官王俊,平昔在行伍中专一放刁告状,而得官职,以此人号为“王雕儿”。以前亦被张宪责打,岳飞尝羞辱之。张俊教人唤来,激之曰:“尔若能首告岳飞,有机会杀之,吾当禀知秦丞相,举保公高位。”王俊喜曰:“下官所恨者,恨张宪最深,先年收杨幺之时,被他打了八十,又着岳招讨于众将前羞辱一顿,曾自誓曰:彼但得一步进达,必须杀此匹夫。至今无由快我志愿。今日枢密之意系与下官能报夙昔之仇矣。若得杀此二人,则志愿满足,何更希望高位。”张俊见王俊所言实就其机,甚悦。即赏王俊黄金一锭,且着回去,分付:“切不可漏此消息,明日早到枢府听候。”王俊得赐,领诺去了。张俊即调下词状一张,次日王俊到于枢府,俊将词状交与王俊,着令诣统制官王贵处首告。词曰:

首告人王俊,年三十五岁,系东平府人氏,现任统制官职。状首绍兴十一年九月间,有都统制官张宪,因见本管恩官岳飞,被朝廷革去官爵,在于鄂州闲住,不得人马管辖,怨恨朝廷。今欲谋还岳飞兵柄同为不轨。又有岳云手书,送与张宪,务要用心整理。后岳飞差于鹏、孙革赍书来与张宪,着他虚报边庭消息紧急,朝廷必然还他兵柄。有此不测事机,具状来首副都统制官处详状施行。

王贵接了首状,抄词粘连申文,密交王俊来会都统制张宪,去见张枢密。宪不知圈套,与俊、贵入到帅府衙内。参见毕,王贵于怀中取出申文抄词,递与张枢密。枢密看了首词,怒曰:“汝等何得通同岳飞父子谋为不轨?今被首出,罪弗容诛矣。”张宪、于鹏、孙革正不知来意,面面相觑。俊不待其分辩,着令左右将张宪、于鹏、孙革一齐拿下,与原告王俊一同解去镇江,行枢密院内监问。其旧制,枢密院并无设置推问罪人牢狱,亦无鞫问犯人刑法。张俊预先设立下狱具停当,即将张宪等打入牢中,绷在匣床上,委着首领官王应求拷问其事。应求来见张俊,告曰:“自来枢密院未曾设有牢狱推勘罪人事例,使况行枢密院而擅置牢狱乎?

合该解送行在大理寺狱,依例推问,庶不变乱朝廷旧制矣。”俊大怒,谓之曰:“其余罪犯当送法司,今王俊所首事干谋反,则当推出实情,庶免激变。”俊即亲到狱中,将张宪绑吊苦拷,务要招称岳飞差于鹏、孙革送书着他虚张声息,又招有岳云手书使他多方设计,谋还其父兵柄,得到边上,则可通同谋反,送来书信皆已烧毁不存。张宪被其拷打,皮开肉绽,鲜血迸流,终不肯招。张俊乃自捏成招词,差人解送丞相府申呈秦桧。

秦桧见了招词,喜不自胜,将张宪等押送大理寺牢狱监勘,一连审问十三日,不得实情。桧遂朦胧具奏帝前曰:“岳飞父子谋为不规,近干连张宪等,乞召岳飞父子来证其事。”高宗曰:“夫刑者所以止乱也。岳飞父子忠贯日月,岂有此反逆事乎?今若乱提彼来追证,只恐动摇人心,不可轻召。”秦桧见朝廷不准其奏,乃诈传旨,仍委心腹人田思中,赍金字牌前去鄂州,宣召岳飞父子诣行在论功授爵。思中临行,桧嘱之曰:“君到鄂州见岳飞须深体上意,命之疾赴。若得事成后,吾当厚报于君也。”思中领诺,赍诏迳往鄂州去讫。

却说岳飞正领着子侄耕锄陇亩,乐守天命,忽报朝廷赍到金字牌来召父子赴朝,论功授爵。岳飞回至府第,俯伏听候宣读诏旨,一门望阙谢恩毕,因设酒礼馆待田思中。飞谓使臣曰:“天使先一日回朝,我父子明日登程。”思中曰:“相公不可迟缓,圣上专待君侯赴阙授封。”飞曰:“不在叮咛。”思中辞别,迳上马先回。

是夕秦国夫人李氏备酒与岳侯饯行。飞谓夫人曰:“我今赴阙见圣上,果有升赏,亦须辞了便回。汝在家教训诸儿女,令之各事其业,不得自荒岁月。”夫人曰:“相公但行,家事吾自主理。”次日,岳飞同子岳云准备车马,辞家迳望临安而行。是晚飞宿于驿中,夜作一梦,醒来悚焉惊出一身冷汗。次早与岳云曰:“吾夜得一梦,甚是不祥,未知吉凶如何。我今卸却车马,与尔从扬子江去,原江心金山寺有道月长老,神慧人也,善知过去未来祸福,可往以是梦卜之。”岳云曰:“大人所见极善。”飞即着人备了船只,渡过扬子江,来到金山寺,日尚未出,大雾迷江,正是:

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

其时道月长老正在禅定之中,已知岳招讨宣召回朝,预遣行童早到山门迎接,到于方丈,叙罢寒温,茶汤毕,长老曰:“贫僧久闻招讨大名,如雷灌耳,每恨缘薄,不曾及面。今日希幸到此,实慰渴想。”岳飞曰:“尝闻上人屏虑养性,明烛万里。今蒙诏旨,宣我父子回朝,夜来驿中偶得一梦,未卜吉凶,特来请谒仙丈,望指引前程,飞之甚幸也。”长老曰:“招讨得何梦?请详言之。”飞曰:“梦见两犬抱头言语,傍有二人赤身裸体而立。”长老曰:“此明白事矣,招讨何未解其意?二犬中间着一‘言’字,乃是个‘狱’字。傍立裸体二人,同受其祸者。招讨今此一去,必有牢狱之苦,须宜谨慎。”岳飞笑曰:“长老放心,我父子为国家东荡西除,南征北伐,朝廷多有功勋,目今圣上宣召我父子,将论功授爵,安有牢狱之事乎。”长老曰:“但恐患难可同,安乐难共,而罹氏鸟夷之惨。不如潜身林野,隐迹江湖,庶几乃免矣。”飞曰:

“蒙仙丈指引,诚可善路。若是神天有眼,必不使忠臣义士陷之于不义也。”岳飞不悦,即便辞别而去。长老送出江边,飞将登舟,长老再三嘱付云:

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

谨防同舟生意歹,将人推落在波涛。

嘱咐毕,长老辞别回寺。岳飞在舟中与子云:“长老之言,岂足深信。”岳云曰:“天机至理,容或有之,宜加三省,勿履虎尾而致噬也。”岳飞不听,教疾开船而去。

周三畏鞫勘岳飞

却说田思中回见秦桧,报知诏岳飞父子将至。秦桧大喜,即分付思中领了心腹人,前去迎接岳飞父子。次日,岳飞来到临安,入得城中,并不见有宣召动静。未数日,秦桧矫诏降出,道岳飞父子通同张宪等谋反,令下大理狱。岳飞接得诏旨,叹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遂与子岳云就狱。

秦桧仍命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勘岳飞招词。周三畏闻命,自思:“岳侯忠孝人也,岂有是事哉。此必有人谋陷之,待吾审问其情,必知端的。”次日与何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于庭前逐一开具招状:

取状人岳飞,现年三十九岁。祖贯是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氏。不合于宣和四年间,方年二十,前往真定刘宣抚下,应募立为乡兵长。当年因擒强寇陶俊等有功,升承信郎。宣和六年杀获强徒张超。靖康元年归投天下大元帅府,招抚贼首吉倩等,升承信郎。与金兵战于侍御林,升保义郎。又战于滑州,杀败金兵,升秉义郎。建炎元年,杀退金兵于问德,升修武郎。复败金人于曹州,升武翼郎。随侍亲王至建康,因上书谏和议夺官,复归田里。又该张所保奏,复还前职,充中军统制,从王彦战金人于新野,升武经郎。在侯北川败王索于太行山,杀黑风大王,归副元帅宗泽,奏充东京留守司统制。建炎二年,与金人战于胙城县及黑龙潭,又战于官桥及芦竹渡,擒杀虏寇,升武功郎。建炎三年,领八百骑大战于京师,破王善等五十万众,升武经大夫。擒杜叔五等,升武略大夫、英州刺史。解陈州围,升武德大夫。与金人战于铁路步,又战于盘城,生擒虏将冯道。

复战马家渡及钟山并广德,擒王权等。战溧阳,生擒渤海太师李撒八等。建炎四年,弭群盗于常州,擒少主孛堇等,克复建康府,献俘行在,收叛将戚方,升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战承州,擒高太保。战北炭村、柴墟镇及南霸塘,皆得胜。绍兴元年,征讨李成,战生来渡及筠州朱家山,斩赵万等。战楼子庄,杀马进,降张用及一丈青,充神武副军统制,升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生擒姚达等,充神武副军都统制。绍兴三年收李宗亮。剿虔州寇,生擒彭友等,败固石洞,入虔州斩十大王,擒高聚、张成,充江西沿江制置使,赐精忠旗,改神武后军都统制。绍兴四年,克复郢州,斩京超,克复随州,斩王嵩。战襄江,复襄阳府。战新野市,败刘合孛堇,降赐。得胜复邓州,擒高仲。复信阳军,充背远军节度使、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制置使,升武昌县开国子。绍兴五年,充神武后军都统制,升武昌县开国侯。战洞庭湖,降黄佐、杨钦等,生擒陈贯,斩杨幺、钟仪。绍兴六年,充湖北襄阳府路招讨使,兼营田使,易武胜、定国两军节度使,宣抚副使,升少保、武昌郡开国公。克复虢州、襄州,战业阳,斩孙都统,生擒满在。战孙洪涧,焚蔡州,援淮西,战金兵于何家寨,擒薛亨等。战白塔、牛蹄皆捷。绍兴七年设计间废伪齐刘豫,充宣抚使、营田大使,加升太尉。绍兴八年,还军鄂州,备金表,论讲和非计而于主和奸臣。绍兴九年,因讲和授开府仪同三司。绍兴十年,金人叛盟,奉命率兵克复西京诸郡,驻兵郾城,大败金帅兀朮。战五里店,斩虏将阿里孛堇。大败颍昌,杀盖天大王,斩上将军夏金吾,生擒王私寿等。屯兵朱仙镇,大破兀朮走退汴京,修葺皇陵。兀朮北遁日,奉一十二道金牌宣召,班师。绍兴十一年辞官爵,解兵权。授万寿宫使致仕。这便是我一生的罪过。

岳飞取供状罢,复将衣裳裂开,转过脊背,与周三畏看,有旧刺下“精忠报国”四大黑字,深入皮肤,而仰面大呼曰:“吾父子为国,多着勤劳。内阁之语,铬心刻骨,未尝不以恢复为意。岂知今日,把我父子性命而报侊虏耶?”言讫,放声大哭。

庭下狱卒惨不忍闻,周三畏亦为之泪下,指秦桧骂曰:“都是此奸贼有意金人,怀异心,陷杀忠良,不由天子指挥,任意所为。

今日听岳侯诉出实情,便是铁石心肠,也须感伤。似这等冤屈,教我如何问拟?且将岳飞送入牢中,明日再理。”狱卒仍押岳飞等于狱中监禁。

下岳飞大理寺狱

同类推荐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寒门弃妇成豪门宠妻

    寒门弃妇成豪门宠妻

    东风恶,欢情薄。“被不孕”、“被离婚”的她独自漂流,原本以为可以平静的过完这下半生,几年离索,一怀愁绪,与谁诉说?却不想,一场离奇的车祸,造就了重生的她。与暗恋自己十五年的总裁相遇,是彼此的信念、是爱恋,让余情未了,让爱继续。
  • 十转魂诀

    十转魂诀

    新书随便、请读者大大棒场。前世孤苦伶丁、这世只为保护爱我的人。
  • TF,Boys

    TF,Boys

    声明:本小说在早已完结,只是发到网页上,纯属虚构,很早以前就写完了,当时还小,文笔可能比较稚嫩,喜者可看。……关于TFBoys
  • 狩魔纪

    狩魔纪

    新世界,新时代,妖魔肆虐,科技与武力的结合。这里是最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重点:颤抖吧!渣渣们!
  • 女神的护花兵王

    女神的护花兵王

    反恐行动失败,战友惨死眼前,秦锋带队越境斩获敌首后,因违令黯然离队!被战后综合症侵扰的兵王为了完成战友遗愿,却陷入一场针对龙朔的惊天阴谋中!不破不立,兵王再现昔日雄威,惦记老子的女人,狂扇怒扁没得商量!到龙朔兴风作浪,刀锋出鞘虽远必诛!
  • 火影忍者疾电转

    火影忍者疾电转

    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人死后,因为得到了上帝的眷顾,从而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重生在忍者世界里的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南苍劫

    南苍劫

    生,死,命也。前世,今生,劫也。愿我能抛却世俗的羁绊去爱你,哥哥。
  • 岁月朦胧

    岁月朦胧

    女主角爱冒险,穿越到了古代,随后有穿越到了正常时代后的100年,得知了噩耗,决定拯救自己的家族。一段历程,展开了......在这次冒险中,女主角得到了真爱,却又失去了真爱,遗憾终身......
  • 惊恐的快穿生涯

    惊恐的快穿生涯

    谁来跟他解释一下,在他面前的这只软萌小萝莉到底是什么鬼?!“宿主你好,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系统了。跟着本系统,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但前提是你要给本系统争气哈~”面对这一番话,他还处于懵逼状态,然而却已经被某个无良系统丢到了一本不知名的耽美小说中.....
  • 金鸡村记事

    金鸡村记事

    金鸡村,因其状而得名。郭氏三兄到这里安居乐业,打造了三大家族。山区的封闭,生活,风俗,婚姻,家庭,均保持着原始的模样,而原始的习俗,又为人们的生活打上了浓重的烙印。改革开放,青年们走了出去,接纳了全新的世界。作品着力刻画三位金鸡村青年郭彪,郭三良与郭华走向社会,产生的不同境遇而展开。农村的苦力,培养了他们的刻苦耐劳精神。但面对花花世界,他们迷蒙了,甚至慢慢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说明生活是一部航船,社会宛若是汪洋大海,要生存就得练就与风浪博击的才能。跟着感情走,往往会被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