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2400000007

第7章 林则徐广州禁烟(2)

同时,林则徐刊行《禁烟章程十条》,具体是:限期在两个月内,让吸食的人断掉烟瘾,并欢迎大家举报,举报者有奖,如果搜出真赃实据,被告发之人的全部家产都奖励给举报者。下级可以举报上级,举报成功的人,可以提拔他的干部级别。兵丁可以直接进百姓的家里,实行入室搜查烟土烟民。百姓、兵丁、学生、出洋船户之间普遍实行五家连环互保,用林则徐的话讲就是“一人之瘾,众人断之”,没有人敢担保的人,就很可能是吸食鸦片的人,立即给拿下,进行审讯。考虑到官方的力量有限,更考虑到民对于官的畏惧,林则徐运用了地方士绅力量。在官办收缴总局之外,另设士绅办理的收缴总局。

在林则徐的努力之下,截止到5月12日,两月的对内行动中,捕获吸毒、贩卖鸦片的人一千六百名,收缴烟土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两千七百四十亿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

(四)林则徐与走私贩子的较量

自1839年3月18日开始,林则徐开始采取对外的禁烟行动。其行动以对内开始,但最终与外国的鸦片走私贩子进行了较量,并迫使英国和美国的鸦片贩子交出了大量鸦片。

1.钦差大臣禁烟谕帖的下达

林则徐首先会同邓廷桢、怡良等人,传讯以伍浩官为首垄断对外贸易的十三洋行的行商,对他们进行训话,并发出《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要他们责成外国商人早缴鸦片。在这篇文稿中,林则徐首先责备行商们现在巴结夷人,真让人感到羞耻,尤其是指出行商们只知道为了自己的利益巴结外夷,而如果皇上一动怒,断绝贸易,各国夷人连一分钱都得不到,对你们又会有什么好处呢?而且,中国近来因为鸦片耗银无数,皇上责备大小官员甚是严切,行商却依然藏污纳垢,“实堪令人切齿”。鸦片入境,与行商不无干系。既然不告发,必是洋商同谋。“本大臣奉命来粤,首办汉奸,该商等未必非其人也”。然后,要行商们去夷馆,让洋商交出鸦片,“由洋商查出何人名下,缴出若干箱,统共若干斤两,具造清册,呈官点收,验明毁化,以绝其害。不得丝毫藏匿”,限行商们三日内完成。如办不好,“则其平日串通奸夷,私心外向,不问可知。本大臣立即恭请王命,将该商择尤一二,抄产入官”。行商商总伍浩官在钦差训完话后,企图以巨额贿赂收买林则徐,声言:“愿以家资报效。”林则徐听后勃然大怒,说:“本大臣不要钱。”

之后,林则徐拿出那份专给夷人的谕帖——《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责令行商伍绍荣拿给洋人看,其内容主要是:准许夷人来广州通商,这是大清皇上对夷人的恩惠,如果再不改正错误就要封港;皇朝原先法令较宽,没怎么管过鸦片贸易,但现在人心所共愤,天理所难容,皇帝也震怒了。考虑到夷人是远道来,不忍不教而诛,所以赶紧把鸦片呈交出来。只要交了鸦片,以前的坏事就概不追究,而且林则徐向朝廷请示获准,宣布:“凡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但须出具中、英两种文字的书面保证,保证今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林则徐正义凛然地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并警告外商:“倘若不知改悔,唯利是图,非但水陆官兵,军威壮盛,即号召民间丁壮,已足制其而有余。”

2.外国“烟商”最初的阻挠

此时的商馆内,还有洋人在给钦差大人估价呢,认为三十万两银子大约能买通。直到此时,他们仍不相信中国的禁烟是要认真执行的,因为按照他们的经验,天朝官员从来没有真正禁烟。他们仍然认为这次禁烟不过是以往禁烟的继续,不会有什么压力,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拖延手法。最后,大鸦片贩子颠地提出的反对缴烟、拖延明确答复的建议被一致认为比较好,就通过行商转达了他们对于林则徐谕令的回复说:这个谕令既然如此严重,包括着各方面的利益,必须详加考虑,尽早答复,但不能马上回答,需要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看到这个回复,林则徐非常气愤,于3月21日宣布,如再不交烟,他将于22日早上十时到达商馆,并将一两名行商开刀问斩。美国烟商表示愿遵林则徐指示,遭颠地阻止。接着,他们又虚报鸦片存量,撒谎说只有一千零三十七箱,并假惺惺地保证以后再不把鸦片投入口内,企图蒙混过关。

邓廷桢指出,靠这么点鸦片是不能蒙混过关的。同时,林则徐听南海、番禺二知县报告说,美国鸦片贩子本来是想交烟的,阻挠者乃是颠地,于是他决定逮捕颠地。命令下达给了南海、番禺二知县:“该夷颠地诚为首恶,断难姑容,合亟札饬拿究。”同时正告外商:“速将颠地一犯交出,听候审办。”23日上午,被钦差摘了顶戴,同时项上戴了锁链的伍浩官、卢茂官两人出现在外商面前,并宣布,如若再不前来,将强行拘拿。当晚,整个商馆成了不眠之馆,夷人们甚至有准备后事的倾向。有意思的是,颠地以3月24日是星期天为由,拒绝和天朝官员交涉。钦差大人只好依了他,同意休假一天。这一天,虽是休假,但是洋商们根本没有休闲的心情。

3.林则徐与义律的较量

此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在3月22日看到林则徐谕帖的抄本。他当即写信给两广总督:“军队、战船、火舟及其他威胁性准备的集合,事非寻常,本人深感不安,尤其是在广州商馆前面行刑的事情,既是创举,又没有得到解释,对于本省当局处理各事一向和平而公正的信念已经化归乌有,现在特以本国国王的名义质询贵总督,是否想同在中国的英国人和英国船只作战。”他写信给巴麦尊,说自己“确信坚决的语调和态度将会抑制广东省当局轻举妄动的气焰”。23日,他再次发出通知,认为广东当局最近的行为“纵然不是公开的战争行为,至少也是战争迫近和不可避免的前奏”。之后,义律起程回广州。24日下午六点到达广州后,迎接他的夷商们一阵欢呼。义律到达商馆后,亲自保护颠地,把颠地放在自己的办公室,并让行商传话,只要钦差大臣给个盖有他钦臣关防大印的明文约定,不让他与颠地分离,他可以陪颠地进城见官。

针对义律的举动,林则徐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义律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赶来,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商馆前的广场上,看不到一个中国人;商馆里的中国买办和仆役,被林则徐全部撤走。钦差还规定,凡是私自与外国人打交道,哪怕就是租屋、租船给他们,统统是汉奸,“照私通外国例治罪”。商馆就这样被戒严了。义律住宅门口,站着全体行商,行商身旁是大群卫队,卫队手里的刀统统出鞘。林则徐除了拿行商示范外,在25日还作了其他布置:防止夷商逃跑,防止夷船前来救援,防止中国奸民与夷商通信。据传,有一个中国船夫,只因带了一份欧洲文字的书信就立即被处死了。让夷商烦恼的还有生活方面,仆人全都被撤走了,十三行内的三百五十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在商馆被围三天后,3月27日,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英商们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中国政府。英商们一听高兴极了,答应交出比手中更多的鸦片,有人连路上的鸦片及在福建沿海的鸦片也一并报上。至于美国鸦片贩子,本与义律不沾边,但也乐意听从义律的指示,把鸦片交给了义律。当然,鸦片贩子们对义律那种模糊的政府担保的许诺并不完全放心,所以事后他们搞摊派,每缴一箱烟,摊派一元钱,如此集资两万,送给早已回国的查顿,作为他争取政府答应赔偿烟价的活动经费。

3月28日,义律“敬禀钦差大人”表示要上缴鸦片两万零两百八十三箱(每箱约一百二十斤)。不过义律还留了一手,就是在他发出的通知中,最后一句是:“英商财产的证明以及照本通知乐于缴出的一切英国人的鸦片的价值,将由女王陛下政府随后规定原则及办法,予以决定。”这令商业冲突变成中英两国的冲突。而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六百万元。条约写道:“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令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为了表示天朝的法度,更为了兑现缴烟令中的许诺,林则徐立即派人给商馆送去二百只牛羊和食物。从4月11日到5月18日,林则徐领导广州军民总共收缴鸦片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两千一百一十九袋(其中一千五百四十箱是美国烟贩缴出的),共重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随后,林则徐恢复了中外贸易,解除了对商馆的封锁,准许仆役回商馆工作,只对包括颠地在内的十六名大鸦片贩子实施暂时扣留,待他们具结,作出以后不来中国的保证后,才于5月24日允准他们离开广州。义律无可奈何地偕同尚未离去的英商在5月24日溜到澳门。

离开之前,他请求美商,为了将来大家的共同利益,最好与英商一起离开。其实他是怕美国商人取代英商拿到一年一次的茶叶合同。但美商代表福布斯回答义律说:“我来中国不是为了疗养和寻欢作乐,只要能卖出一码布或者购进一磅茶叶我就要坚守岗位……我们美国公民没有女王来担保补偿我们的损失。”

同类推荐
  • 锦衣神棍

    锦衣神棍

    现代特工穿越明末,从被人误会成白无常,到成为盖世神棍的故事。忽悠了地主,忽悠了大臣,忽悠了武将,忽悠了皇太极,忽悠了魏忠贤,忽悠了皇帝,忽悠了全世界的锦衣神棍!好久没写东西了,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池塘,希望池塘还能带给大家喜欢的故事!
  • 吾道南来

    吾道南来

    小说以南宋初期宰相张浚及其子张栻人生的遭遇及其一家悲欢离合为主线,绘制了一幅中华民族之间南北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融合的历史风情画卷,各色人等,芸芸众生,或尔虞我诈、骨肉相残、骄奢淫逸、嗜血成性,或金戈铁马、冲锋陷阵、攻城守池、叱咤疆场,或朝秦暮楚、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落井下石,或不骄不躁、不屈不挠、坚如磐石、奋发有为,或青梅竹马、恩爱情仇、芳心暗许、忠贞不渝,或呕心沥血、为国育才、潜心学问、经国济世,或穷愁潦倒、生计无着、卖儿鬻女、贫贱不移…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细节真实生动,感情丰富细腻;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场景规模巨大,人物众多,气势恢弘。
  • 一统江山

    一统江山

    2014年7月,苦逼的北大历史系高材生缪泉却就业无门,靠着在兽药起家的保健品行业老板靳刚手下干着小小的业务员谋生,本来可以沿着业务员到业务经理然后到大区经理,这个人生轨迹奋斗。然一次意外,历史重新改写。从“突厥圣主”到“金圣国驸马”再到史无前例的“华夏帝国开国之君”缪泉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但命运似乎开了个大玩笑。突厥圣主---只有几个人认为。金圣国驸马---一个植物人的驸马。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但对生活有希望的缪泉而言,一个金钱帝国、军事强国、华夏文明在他手中开始新的起点,自此左拥右抱,美人无数,江山如画,歌舞升平....
  • 大明倒爷

    大明倒爷

    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但是,做为一个现代人,他有他自己的优势。崇祯是他的拜把子兄弟。李自成是他的小弟。皇太极?懒得搭理那个鞑子。他的财富足够改变整个帝国的国运。
  • 吃货之我入江湖

    吃货之我入江湖

    “那个娃娃好可爱。”一女子犯了母爱,作花痴状。“现已加入烟雨楼豪华午餐.....”这是一群来自地狱的吃货,他们遇兽食兽、遇禽食禽、遇人食人。
热门推荐
  • 柳暗婳茗

    柳暗婳茗

    一世,她是相府千金嫡女,一世,她是经历末日苦难的普通人。经历过朝权更替,朝野政变,也经历过世道沦丧,残酷血腥的末日。而她的第三世,又将会迎来怎样的人生?有过二世经历的她在九洲大陆散发怎样的光彩?命运的捉弄让她一次次的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种种人事百态,还是有人在背后指导了这一切,一直被动着接受,让她以为这就是‘柳暗花明’?女主:“贵人相见,云胡不喜。”她扬唇浅笑。贵人:“我帮了你不计其数,你要如何报答我?不如以身相许?”女主:“那么,请问你以哪个身份来求娶我呢?公子?”
  • 明末之成王败寇

    明末之成王败寇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明末苍凉大地,谁主沉浮。穿越的吴帆徽,以草根之身崛起。左擒苍,右牵黄,锦帽貂裘,万骑卷平岗。羽扇纶巾,谈笑朝廷,指点我江山。铁血柔情,纵横捭阖,掀起狂飙浪。看明末之苍凉大地,我主沉浮。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魂牵绝九世

    魂牵绝九世

    也许这一次我们会再相见,也许这一次你会再爱上我,没有目的,我只希望你能回到当初的那个样子。秦幽:别在靠近我,我不是当初的白痴。莫寒轩:我会让你再一次爱上我,把心交给我。秦幽:我本无心,何来交心?莫寒轩:如果你没有,我把我的送给你。可好?秦幽:不好!你的心太贵,我要不起。
  •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发表于1926年11月至1928年7月的《鸭子》《蜜柑》《入伍后》《老实人》四部短篇小说集。该集子反映作者创作的特色,对湘西生活,爱情美好等的描写,笔调较为清新;入伍后写从新兵视角看待军旅生活和战友情谊等,叙写之中带有对人生的思考。
  • 加速之王

    加速之王

    这书很纯洁,不包含任何的推到逆推情节,如果你看到了,绝对是你看错了!之所以修改简介,我只是想对起点封面制作组说一声,吧我的节操还给我,我等了足足一个月了,当然,如果有哪位同学会搞封面,麻烦帮忙搞一个谢谢,因为作者不能回复帖子,所以没回,但是我有看,真的!当然,写这个简介我想说的是,这书快太监了,除非真的无聊到了极点,否则别进来!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高甜夫妇

    高甜夫妇

    女BOSSVS男明星。这个寒冬,最幸运最温暖的事情是再次遇见你……
  • 万界大宗派

    万界大宗派

    “咳咳,静一静,今天我们要来一场内门弟子大比,以检查你们近期修为的情况,凡是能得到前百名的弟子,都可以免费到秘境修炼一次”,庄周梦刚说完话,下面立马就一片哗然,“我一定是第一,”超赛状态下的人孙悟空朝气十足,“我的异火已经饥渴难耐了,”脚踏万千火种的萧棪眼内精光一闪,“小舞与我同在,”一半大海,一半修罗的唐叁不甘示弱,“凡人的智慧,”一个角落里的三无男推了一下眼镜。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就是一个名为庄周梦的青年得到万界玄仙宗后的‘欢乐’故事
  • 韩娱之韩流始祖

    韩娱之韩流始祖

    他的演绎生涯,就是我们大韩民国娱乐圈的发展史---《首尔日报》在韩权佑宣布退出娱乐圈之后,在写给韩权佑的专题最后,写下了这一句话。(新人,实在是不会写简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