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苏珊·桑塔格的写作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记录下了一个唯美主义者的历史足迹,就在于它如此真切地——而非隐喻地——向我们解释了做一个唯美主义者为什么是可能的。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老生常谈地重复“个人立场”,或者说,正是由于桑塔格以毕生的精力和卓越的才情投入对此问题的探询,才使她成为独立的个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桑塔格很准确地对自己有了一种概括: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并不是唯美主义者中的“另类”,做唯美主义者本身就意味着战斗,而且往往是孤军奋战——这当然是成就个体的最好方式之一。
桑塔格是一位毕生反对市侩思想、反对道德上以及美学上的浅薄和冷漠、反对一切不义的思想家。她卓越的品格、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判断为这个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一律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想法和做法。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女人,你早晚会读到苏珊·桑塔格。如果学不会像她那样哀悯,如果学不会像她那样沉重,你就学会像她一样身体力行地将唯美进行到底。
8.灵魂的低吟浅唱——周国平《人与永恒》
“我们读英雄探宝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宝物,而是探宝途中惊心动魄的历险情境。寻求意义就是一次精神探宝。”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所论大多有关人生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之类。其开篇为《人》,末篇为《时间与永恒》,故引以为书名。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字珠玑而又凝练传神,就这个意义而言,周国平的随感少却了浓重的雕琢气,少却了老于世故的圆滑,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
在《人与永恒》中,周国平用别致的文学方式谈哲学,他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古老的哲学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爱与孤独等等。这些问题便迅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共鸣。在投入社会潮流同时,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但是人生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书中写道:“有人说人生到处是陷阱,从一个陷阱跳出来,又掉入另一个陷阱里。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待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由就寓于跳的过程中。”
处于人生的矛盾之中,你又应该如何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呢?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所以意义本身并不重要。正如西西弗斯的神话,把巨石推上山顶的终极目标并不重要,所贵者在寻求的过程之中,过程比结果更美丽。不过每个人都渴望结果,渴望完美,但又终不可得,这种痛苦又如何解除呢?书中答道:“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人生的机智往往就是这样地被周围平脱口而出,使我们若有所思,思有所得。这种人生的机智给读者思想以新的启发。周国平认为新思想无非是看事物的一个新角度,仅仅是一个角度,“有时思想孕育于沉默,而靠淡泊催产。有时思想孕育于淡泊,而靠沉默催产”。当然必须警惕的是:“谎言重复十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成了谎言。”新思想在淡泊与沉默思考中产生,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思想。
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周国平从他的角度一语道破天机:“两性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痛快的剖白揭示着两性之间的秘密,而实际上关于男人与女人最恰切的论述却是这么一句名言:“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男人与女人的纠缠归根结底是征服的问题。
另外,“死”作为哲学主题,与“生”相对应,生与死的意味无穷无尽。“死”这个任何人都要面对的事实,在周国平眼中:“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通报要来访的客人,现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们。可是,当它敲响我们的门时,我们却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我们拥有的唯一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周国平还作了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让每个人都死一次,也许人人会变得像个哲学家。在《人与永恒》中,无论生与死、时间与永恒、幸福与痛苦,还是幽默、信仰、艺术,诸如此类的“大问题”,一经周国平的“感悟”,马上就变成一串串鲜活的思想火花,就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
《人与永恒》在1987年出版以后,一印再印,后来又出了第二版,仍然长销不衰,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较为持久和深入的影响。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宣讲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传说一些大学的校园中有这样的说法:“男生争读王小波,女生爱读周国平。”可见周国平的书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是那些热爱生活、寻求人生真谛、向往精神境界的女性是多么的重要。读周国平,像读中国古代哲人的书一样,让人沉静,让人出世。
读《人与永恒》才知周国平先生是位诗人兼哲学家,并非他自己硬要充当这个角色,而是天性使然。他喜欢沉思,喜欢在孤独中静处,撷取灵魂里涌起的层层涟漪。他不寄希望于概念的积木,也不寄希望建造体系的巍峨宫殿,而是将人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直接发自内心,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其文字的魅力能让读过的人沉迷不已,继而引发深深的思考。
9.开始反思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事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冯友兰先生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就的《中国哲学简史》则堪称第一本中国哲学,被译成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在中外均颇具影响力。在这本哲学史专著中,冯友兰先生为我们打通了中外相关知识,充满睿智和哲人的洞见;可贵的是,他在研究哲学的同时亦充满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怀,体现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此书之所以被奉之经典的原因之一是书小容量大。二十三万字的《简史》,不可不谓“小”,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学与哲学思想熔铸的结晶”。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其次是视野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虽是蜻蜓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其三是文体晓畅。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读冯先生的书,你或许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你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文体晓畅,其智乃见。
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在言必称西学的二三十年代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先秦)和经学时代(汉至清),自成一家之言。他认为中国哲学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在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中,他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精神和背景,以及诸子百家的不同哲学观、人生观,直至现代哲学的发展和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读来条理明晰,层次分明,浓浓的书卷气中,不掩金石之声。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漫长的世纪里,凡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还应看到的是:在多少世纪里,哲学家们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其思想内容却随时代的变迁而十分不同了。举例来说,如果孔子像佛家轮回理论里所说那样,转世到12世纪朱熹的同一时代,他大概很难想到,朱熹的思想竟成为当时正统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儒、道、释体现着一种互补和互促关系。政治上任何一种过激的思想都能从这三种哲学传统中找到一种平衡方法,使遵从任一哲学传统的人都能在这种平衡中去过其认为理想的生活。中国哲学发展到宋明道学之所以形成高潮,正好是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三家综合平衡的结果。但就学理层面而言,这三种传统又都体现着哲学的共性,通过对人生系统的反思而积累生活的智慧,反思的对象也许是令人沮丧的,但反思后的结果总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先生将哲学定义为:“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关心的是怎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最大限度地开拓“反思”的能力,其价值乃见于对人的全方位改进。对于一般女性朋友来说,这是个不喜欢涉足的领域,但却是人生必上的反思课,所以不要拒绝哲学,让丰厚的中国哲学滋养你的人生,不断提升你的人生价值。
10.照亮人类的归途——《圣经》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西方文明基建于《圣经》,它的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等方方面面无不有着《圣经》的深深烙印。西方国家元首就职宣誓必手按《圣经》;法官判案要手按《圣经》;婚礼上神职人员要用《圣经》为新人祝福;葬礼上神职人员要手捧《圣经》为亡者灵魂祈祷;大街上,有人手拿《圣经》向路人宣道;旅馆内,每个房间赫然端放着一部《圣经》。每个家庭必备一部《圣经》,言谈中常常引用《圣经》中的话或典故。数千年来,《圣经》更是文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