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上古的诗歌集,共收305篇诗,又称“诗三百”。集中所收作品,早的有西周贵族祭祖的诗章,晚的有秦穆公时代的民谣,可知这些诗的产生时代上自殷末周初,下迄春秋中叶,大体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
(一)《诗经》的产生
关于诗的产生,从今传《诗三百》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宫廷中贵族人士所作,出于谏诤、歌颂公德、祭祀和礼仪的需要而作,这就是诗的《雅》《颂》部分的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下层人民的生活和他们对社会的感叹,属于民间文化,《国风》中许多作品属于后者。《小雅》则处于两者之间,其中渗透有贵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又有下层人士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据古籍记载,我国古代有“采诗”的制度,就是由中央主管诗歌、音乐的官员—太师,负责征集各地民歌献给君主,以考察民情、政绩。《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太师陈风(介绍民歌)以观民风”,说的就是“采诗”。
旧说古代全国采来的诗歌,加上各诸侯国贵族的献诗,以及王朝宗庙里的祭歌,有三千首之多。孔子生活的年代之前确实存在规范的诗、乐、舞系统。到春秋末期,由于政治动乱、贵族阶级没落、礼坏乐崩,已经开始散佚,同时社会上又兴起了新乐,这大多是内容生动活泼的民间诗歌。孔子非常重视诗乐的教育作用,可以用来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本。他为了维护传统理想,“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制覆邦家者”,按照自己的政治和艺术标准,重新整理和解释了《诗经》。所以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总之,三百篇诗是各代的乐师逐渐采集积累起来的,编辑和整理也非孔子一人之力。孔子只是在前人已经辑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整理刊定,后人又进行了一些加工。
《诗经》有古今文之别。《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诗》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是今文经;“《毛诗》二十九卷”,是古文经。此外还著录有各家诗说十来种。其中今文经诗说除《韩诗外传》以外,均已亡佚;古文经诗说有《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即《十三经注疏》所收今本《诗经》。
(二)《诗经》中的“六义”
按照传统习惯,读《诗经》先要明白“六义”。所谓“六义”,就是“风、雅、颂、赋、比、兴”这个概念。其中“风、雅、颂”说的是《诗经》所收诗章的乐曲类别(也就是诗歌的类别);“赋、比、兴”说的是《诗经》所收诗章的写作技巧。
《诗经》的乐曲(诗歌)类别:风、雅、颂。
风:就是地方乐歌的意思。因为主要是从各诸侯国征集来的民歌,所以又叫“国风”。共有15个地方,所以又叫“十五国风”,共160首。这些地方大体是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以及湖北的北部等地区,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
雅:就是正声雅乐的意思。其中又分“小雅”“大雅”,合称“二雅”。其中大多是朝会、饮宴、典礼等正式场合演唱的诗歌。歌词大多为上层人士所作,有些诗还流传下了作者的姓名。比如《大雅·蒸民》中有“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之句,可知是周宣王时辅政大臣尹吉甫的作品。“雅”大体以十首歌为一组,叫做“什”。总计“二雅”共有105首。
颂:就是赞颂曲(颂歌)的意思。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类,合称“三颂”。“周颂”大体是西周的祭歌;“鲁颂”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祭歌;“商颂”是殷商后人(宋国)保存下来的祭祀先祖的祭歌。“三颂”合计有40首。
《诗经》中的写作技巧:赋、比、兴。
赋:就是直接地叙事或抒情。如:“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直接唱出女孩子的相思之苦。
比:就是以比喻的手法叙事或抒情。例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借用水鸟求偶,来比喻青年男女的爱情。
兴:就是先写景、状物,从而引发联想,依次叙事、抒情。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首先描写秋景的苍凉,从而引起对远方人的思念。
“风、雅、颂”和“赋、比、兴”本来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把这两者合起来统称为“六义”或“六诗”。“六义”是《诗经》学重要的术语,也是我国传统的诗歌理论,所以我们研究《诗经》,首先要了解其“六义”。
《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雅”和“颂”里,有许多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政治,军事活动,生活习俗以及社会制度的史诗性的篇章,同时还记录了一些远古时代有关地震和天灾人祸等的史料。所以,《诗经》在春秋时代的社会作用,不只是艺术的,更重要是政治的、实用的。
《诗经》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诗教上面。当诗与乐相结合,共同组成了周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时,诗配合乐,起到了调试等级制度,讽谏政治的作用。当诗与乐分离后,诗与史相结合,代表了圣人之志,通过对王道社会史实的褒贬歌颂,以起到教化人生、教化社会的作用。孔子设课的主要用意也在这里。所以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大家怎么能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励人心,可以了解社会,可以共同思想,可以针砭政治。在家可以孝敬父母,出外可以供职于君王,还可以认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因此到了汉代以后,“兴、观、群、怨”这四个字,就成了旧经学家探讨《诗经》的总纲领,也就是所谓的“诗教”。总之,《诗经》的作用是重要而特殊的,是其他经典所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