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9900000010

第10章 智者——运筹帷幄 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1)

战争不光是勇力的冲杀,更是智慧的博弈。战争是指挥的艺术。一名睿智的将领,其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不亚于他所指挥的千军万马。

将领有两种:一种是勇将,他们凭着高超的武艺,过人的胆略驰骋疆场,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另一种则是人们常说的儒将,他们可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也可能是满头白发的老者,但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智慧,他们凭借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运筹帷幄之中,可决胜于千里之外。

姜尚

花甲之年成伟业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称得上是奇人。姜子牙的始祖是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姓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他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卖酒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效力。

愿者上钩的定力

综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影响最大,所以司马迁在评价他时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意思是说后世的兵法权谋皆源于姜子牙。可以说姜子牙称得上是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在周灭商的战争中,姜子牙作为周的首席谋士,为西周灭商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间有句话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来上当,在本文里指的是有才华的人等待赏识自己的伯乐出现,而这个伯乐就好似这句话里的“愿者”。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各路诸侯望风依附。而已过花甲之年仍旧壮心不已的姜子牙,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事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钩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叫武吉的砍柴的小伙子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溪去聘请太公。二人相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天文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盼望先生久矣!”

姜子牙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政治思想工作的先驱

武王伐纣,大军行进至汜水岸边,忽然狂风暴雨大作,电闪雷鸣,中军的大旗给风吹折,连战鼓也敲不响。更糟糕的是,主帅武王的坐骑惊至失蹄,武王几乎坠马。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是当时精通卜筮的人,对武王说:“这次出兵犯了太岁,而且龟卜告凶,筮占亦不吉,既然遇到这种天象示警,理应立刻班师。”当时武王所领的兵只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而纣王则发兵七十万驻于牧野以相迎,敌众我寡,天象又不吉,武王的确有回师之意。

可是姜子牙却反对周公旦的意见,说道:“纣王挖比干的心,囚禁了叔叔箕子,任用费中当政,弄得天怒人怨,去征伐他正应天象。”于是下令敲毁龟甲,折断蓍草,以示不信卜筮,大军冒雨进发。兵至牧野,纣王的前军倒戈,于是纣王大败,周人一举而克商。

牧野之战前夕的这些异样的事情给周军带来了相当程度上的恐慌,军心有所松动,姜子牙对周军成功地进行了战前动员,痛斥纣王的种种无道恶行,激励了战士们的斗志,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以民为本的思想

姜子牙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有民则有国,无民则无国可言。因此,他力倡以民为本,仁政顺民的思想。顺民就是“重民”、“贵民”。如果国君、人臣和各级官吏不以民为本,以民事为务,而盘剥、残害民众,就会使民众离心离德、离之而去、叛之而反。这样的民本思想产生在那个刚刚脱离蛮荒时代的奴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姜子牙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身经历,不断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治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静、安定天下,姜子牙指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君主能与民众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静,民众就安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应民俗、顺民心进行治理,同时宣传教化,感化民众。民众被教化、受感化,就会服从政令。

所以说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成就万物,民众无须给予而能自己富庶,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根本道理所在。

总的来说,姜子牙的一生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后卖食、屠牛、卖卜,久处最下层,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间辛酸无不体味,世上冷暖尽已备尝。许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将姜子牙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因为以利天下为己任,所以姜子牙寻求匡时救世的机遇而不以独善其身为足。姜子牙走遍各地,尽访诸侯,寻祖迹于申、吕故地,观风俗于夷、夏旧族;他几度出入周国和殷地,如岐阳、丰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顾商汤、夏桀的成败得失。总结出自己的治国带兵之道,但直至文王渭水访贤以后,姜尚方才开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业。历代典籍对太公历史地位的公认,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孙武

为战争而生的军事奇才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齐国乐安,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在世界上享有声誉,其著作《孙子兵法》对世界军事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奉为战争理论的经典。而孙武本人则是其战术思想的第一个实践者,在他的指挥下,小小吴国可攻入楚国的都城,让诸侯震惊,而他功成身退的做法更是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成功有着他自己的“为将之道”。

享誉世界的兵法

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所以他从小就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的真实状况,这对少年孙武在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齐国发生内乱,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来到吴国后孙武隐居在吴都郊外,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终于,孙武写出了传世名篇——《孙子兵法》,现仅存十三篇。这仅存的十三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第一《计篇》,论述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实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作战篇》,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的物资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

第三《谋攻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第四《形篇》,论述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势篇》,论述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

第六《虚实篇》,论述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第七《军争篇》,论述如何争夺制胜的有利条件,使自己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

第八《九变篇》,论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并对将帅提出了要求。

第九《行军篇》,论述行军作战中怎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的问题,还论述了军队在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地、平原等四种地形上的不同处置办法,并提出了军队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处理办法。

第十《地形篇》,论述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的问题,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的好处。孙武分析了九种战地的特点和士兵处在这些地区的心理状态,相应地提出了在这些地区用兵的不同措施,认为深入敌国,等于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们会迫不得已拼死作战,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且深入敌国,还可就地补充军粮,还可因离家太远而不会逃散,服从指挥,一心一意作战,夺得战争胜利。

第十一《九地篇》,论述九种不同作战地区及其用兵原则,提出了“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的突然袭击的作战思想。

第十二《火攻篇》,论述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办法、条件和原则等问题。孙武认为,火攻有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即焚烧敌军的士卒、储备、辎重、府库和运输设施这五种。着眼点在于摧毁敌人的人力、物力和运输线。这五种火攻方法必须变化运用,我军可以掌握,敌军也可以掌握,应该注意防备。

第十三《用间篇》,论述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

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为了使吴王能够任用他,他在兵法开头就说:“如果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到别的国家去。”

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他在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例,有针对性地阐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希望辅佐吴王统一天下。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能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这就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表明孙武掌握了辩证法的精髓。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全面的哲学道理,从而确立了他在春秋时期的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

杀一儆百的威慑

阖闾即位三年(公元前512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方能取胜。他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不会有多大本事。伍子胥先后推荐了七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写的兵法十三篇觐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啧啧称好,但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兵法写得头头是道,是否真能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但不知实行起来如何,可否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随君王的意愿,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吴王想给孙武出个难题,便要求用宫女来演练。于是,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人召到练兵场,交给孙武操练。

同类推荐
  • 刀锋勇士

    刀锋勇士

    他是华夏国的利刃,是国家花费上百甚至数百万培养出来的。他的战友-,一群为国家为人民,无怨无悔的行走于高山丛林,雪域高原,只为完成任务的特种兵。特种兵,兵之王者,所向披靡,国之利刃,见血封喉。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 一战定天下

    一战定天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个属于热血男儿的成长历程。从一个狂傲不羁的少年到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一个军校毕业生到一代战神的历程,属于我们心中的卫国传奇,正式开始。
  • 再战中国梦

    再战中国梦

    现代军人穿越民国抗日,力战日本、德国、苏联、美国、印度、越南等国
  • 抗日之丛林黑豹

    抗日之丛林黑豹

    看看丛林黑豹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抗日,带你领略最棒的抗日战争,最血性的中国人。
  • 这个督军不太冷

    这个督军不太冷

    回到那个开明而黑暗的年代,你会做些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无非就是尽量的生存下去,多姿多彩的民国正向你们敞开大门,欢迎来到李咚的民国时代
热门推荐
  • 量子魔力

    量子魔力

    这世间没有与生俱来的力量,千雕万凿的不光是大神像,也会有砧板。这世间没有神乎其神的魔法,绚烂的光芒下面,其实无非也是灯芯。砧板对菜刀,灯芯点大炮,罗浩恒手举法杖大喝:看我量子魔力,兀那小子,别跑!那人转身道:楼主别急,刚买切糕,忘记带刀,就回。言罢扬长而去,音调高亢地唱: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睡醒我又拿起刀,我自横刀向天笑。罗浩恒手捂胸口,内伤严重,嘴角留下血丝:这招我不会,这人比我狠。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无华之志

    无华之志

    啊……随着一声尖叫,一个小婴儿呱呱坠地。“生了,生了,夫人生了!!”接生婆高兴的叫着。景浩迫不及待地跑去产房,接生婆在一旁高兴地祝贺到:“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生了一个小姐!”“夫人辛苦了!”景浩抚摸着灵儿的头发。灵儿微笑着说:“不辛苦,为你生孩子,我很幸福!”“你看着小鼻子,小眼睛,多想你啊!”景浩抱着婴儿高兴地说道。“王爷给她取个名字吧!”“嗯……她姓景,单取你一个中间离字,叫景离,怎么样?”“嗯……景离!这名字真好听!”突然,一道白光冲向景离……
  • 今夜为你醉

    今夜为你醉

    恬恬在去广州打工前夜,约我到小树林,说要把她最美好的东西给我留下。我毅然告别家乡,融入都市,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今夜为你醉,今夜陪你醉。
  • 牧司

    牧司

    爱恨情仇,是非对错;正邪同源,神魔共舞。
  • 嫣然倾一世

    嫣然倾一世

    她,别人的重礼提亲她都不曾接受。成为二十岁的老深闺也依旧无悔,只为了等待儿时的洛阳哥哥。一夕之间,全家被杀,委身在将军府做丫鬟。“丫头,给本将军扫地去!”“是”“丫头,给本将军沐浴更衣!”“……”“丫头,陪本将军侍寝!”“滚!”
  • 弑城传奇

    弑城传奇

    自古正邪不两立,辗转百年来,正道势力以太行山、摩尼寺等与邪教势力争斗不断,且居上风。一直到一代魔王出世,才略显下风,而非不敌。魔王戾剑,乃一剑痴,因追求剑之戾气,而改名戾剑,因入魔道,有剑魔之称。后创立血剑宗,众多猢狲附之,中不乏法力高强大能耐者,而成天下正道之心腹大患。血剑宗如日中天之时,魔王戾剑闭关三年,终炼成绝世神器:弑城。弑城剑迂三尺,通体乌黑发亮,其光冷泛寒,输入法力,遂成血色,威力绝伦。魔王大喜,屠十三城以祭剑,终成绝世戾器。
  • EXO之女王不落泪
  • 生灵骑士

    生灵骑士

    《没有骑士的年代》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本人第一篇长篇小说。故事围绕埃塞比亚大陆边疆重镇龙塞展开,采用多视角描写。
  • 器灵之躯

    器灵之躯

    万年之前,一场劫难,一场阴谋万年之后,一位异人,一场救赎一份感情,让他堕入无尽轮回,一心寻求解脱之法,却意外卷入这场阴谋......(这本书暂时会变成不定时更新的状态,全力更另一本《我能看到你》,悬疑灵异类的,重点在灵异不在血腥恐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