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尹子啊,时日一晃,老朽在你关上已经很长时间了,修炼之法之理已然道尽,正如老朽
所说,大道无形,可道非道。老朽言已尽意,该离关远行了,再嘱你几句。)真话难以入耳,好听的往往不是肺腑之言。真懂的不愿说,夸夸其谈往往是不懂。真明白的,抱元守一而万事毕;守不住 “一”,则万事皆如蜻蜓点水。圣念合道,不作私藏密用,能得成人身,已是 “有”德之果;有能力为众生作出贡献,即是 “多”德了。此即上天好生之德,善利万物而不害。顺天而为,无私欲而为众生计,不与任何人作任何争,这是超凡入圣的必备之德。老朽应天承事,把修炼之道尽数付你,好自珍重吧。
解曰:
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而老人家开章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述,就不是大道了,开口即非本来 “面目 ”矣,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世间万事万物皆具道性,人为了区别事物,从结绳记事,到创明文字,一切相生也。究其根本,馒头和饼子有什么区别呢?面条和馒头有什么联系呢?面包和煎饼有什么不同吗?不论馒头、面包、煎饼和面条,都是小麦磨成面粉经过加工后不同的 “似存在 ”而已。也不必执著于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桌椅最终只是朴散之为器,而木头和麦子也本同根,是地风水火四大合成的 “似若存 ”。
再如水,水的化学结构是H2
,不管以什么形状存在,固态、液态或者气态,也不管以什么颜色呈现,黑色、红色或者无色,也不管以透明还是浑浊的状态存在,也不管以有毒或者无毒的形式存在,水的化学结构永远是H2
。人习惯执著于指冰为冰,指水为水,因而老人家叹息说 “人之迷,其日固久!”
诸师现身说法,垂像设教,目的就是引导后人认清本源,识得本来,不再自迷六道,徒受三途之苦。所以,佛如来告诉须菩提,他说法四十九年,实无所说,如果有人说他有所说法,就是诽谤!因为所谓的法,只是以假辩假,以衬托 “真”的存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间的东西,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路,即是法,即是修炼之道。所以,法是应对众生之心而生,佛用一切法,为唤明一切心,若无一切妄心,哪里需要一切法呢?因而老人家说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而《清静经》则说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
文字尚且是空,开口如何是真呢?所以伯端师说:“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开口即谤。”
既然开口即谤,还需要开口说什么呢?
因此,佛最后一次说法,一落法座,一语不声,也不再身放大光明显示神通,只是拈花一嗅,座下迦叶尊者心领神会,淡淡一笑,正法眼藏、不立文字之宗自此立也。何谓正法眼藏?此即老人家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人一身都是阴质,只有二目神光真意属阳,以二道神光下照自家心地,久久而得水中火发,即是灵苗初绽,文字如何表达清楚呢?因而,释迦佛阐明自己观点后,说无法可说,最后说正法眼藏,涅妙心,这个眼藏妙心正是金丹大道之旨!万类同根本初,万法也是如此!可见,佛道两家信众争论几千年,只是在徒然消耗神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无他。
禅宗直指大道,两耳昏昏两眼默默,守住 “这个 ”就好,此谓 “知者不博。”发展至当代,一花五叶甚是繁荣,但故作高深打空禅者也不在少数,徒然表现自我的 “强”。我有时反省自己,明明犹如一头猪,却趴在圈边作出一幅睥睨天下的态势。这不是指了明路,反而是把孜孜学人绕得眼花心乱,指路指到阴沟里去了;这拈花一笑,就此暧昧了许多!此谓 “博者不知 ”。
大道本无一字,一自拙朴,无需种种华丽的修饰,直心就是道场。祖师之所以说 “着我衣者,坏我道人 ”,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装懂而故弄玄虚,为虚名空利而算计,以致果报如此。老人家目光独到,把各种不道现象说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教导后人珍惜当下人身,既已 “愈有 ”,就应当谦下善悟,不求泛泛,以此态度一以贯之而直追源头。
追根求源,当效法大道之德,拿出一颗真心与太虚赤裸相见,尽人事听天命,此谓 “与人愈多 ”。能做到 “与人 ”,即是慈悲性现,如此则可以逐渐完善自己,从而升华自己的格。道家供奉三清,这个三清即有深意,一曰道德天尊,二曰元始天尊,三曰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显现了坤德之相,属阴,可以代表人道的根本。灵宝天尊显现了天阳行健之相,属阳,可以表示玄黄正气的流行。能天人合一,则显浑然如如之象,元之始也,根也源也,是否可以如此理解一气化三清的寓意呢?
三丰祖师慈悲,创太极禅拳济世,现今发展势头十分令人看好,但其间种种非太极或类太极粉墨登场,甚至闪亮上市。从健身计,可以理解,只要放松身心动一动,总可以有效果;如果从根本计,则是背离祖师教诲了。虽说一切法皆可通达无我,但总要有个归根的方向,眼睛不拿向自家田地,必然是背道而驰。因而作为太极拳师,不可做鱼蛇混龙之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圣人不积 ”,而能以人德应天德,效法大道德性,善利万物而不争,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利而不害,显现了天德之昭昭。因而祖师创拳,目的不是争强图胜,而是通过此不争而善争的拳法,告诉后人修炼之道之义— ——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一切皆幻,为何而为?争何而争?何为之有,何争之有呢?自此说开去,现在成都打造太极蓉城,不论出发点如何,实则百姓之幸,至少让太极拳的繁荣发展给百姓万民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健康。
太极,是一个内方外圆的性命工程。其形为圆,天之象也,一圈一圈地生生不息,化化无穷;示柔而为练,是地势坤也。其内为方,地之象也,以敦厚纯朴之象而存在,图自强不息之功,是天行健也。其用,也是以乾阳之功,示坤阴不争之德而善胜。如此阴中抱阳,阳中守阴,圆中求方,方外示圆,图阴阳之和合,即是太极拳乾天坤地之道。人能守此一个乾志坤心,为人身天地安泰和而行而养,则是人拳之至道。
本人练习多年,略有所悟,谨为初学者作打油诗一首,并请大德高士指教:
身要松,心要静,
此为太极第一性。
识得松静二字意,
渐知我身本无病。
心勿散,劲要合,太极功夫无玄说。澄甫十要弗可忘,复将内力走如螺。
休调息,休运气,太极自然是真义。憋得半生不舒服,不如松透放个屁。
动静机,阴阳母,有无相生太极主。无知无欲意无意,炼个圆融自如如。
先推手,后散斗,祖拳阶阶有步骤。三丰传下圆满法,不丢不顶示刚柔。
说太极,入玄宰,天下诸拳尽归海。打破分别须放下,一步一步有莲开。
一环妙,一环窍,太极步步有实效。时时在兹事事兹,豁然花开心头笑。
谁是佛,谁是仙,谁是凡人谁在天。
天地即我我即道,
一气流行闲非闲。
不作忙,不作慌,
太极处处见圆光。
有暇但作太极图,
如来即在心头装。
虽说大道本无一字,但既有来处,当思归处;既思归处,当思如何归往,因而修行人所修的,是一片丹心。这颗丹心主宰下的行动,即是行;主宰这个行动的,是德,所以要求三千功满,八百行圆。因此,何谓丹法?丹即赤心,赤心即法!丹法即是心法,丹道即是心道。只要拿定一颗赤子之心,无我而与众生相见,即是与太虚相见;可见修真,无非做人。
做何人?
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类的定义,实质上,只是一个无心而道的自然人。这即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如此,显现的修炼工程思想核心,必然显现为一个正能量—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这是 “放下 ”的主旋律,是老人家对 “放下 ”的点睛。
能有放下的心态,自然无话可说,无心于口舌之逞,从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工程的落实必然简易,可以万物静观皆自得了,所以老人家本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回过头来,就这么一步一步行去。
2012年月6月13日初稿
2013年3月21日晚定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