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8700000061

第61章 史司马为国忧民贾进士捐赀杀贼(3)

他两个只管争竞起来,傅胜才要开口,乐公道:“老先生且止言。”向牛道:“史老先生尊意,不过暂挪一时。我二人担着,少不得连名上本。即皇上不认,弟同大司马公赔,这算是因公挪用,决不贻累于老先生。”牛道:“怎么贻累不着?银子现在敝衙门库中,守者不能辞其责。辱翁曰:这却是实情话。二位先生要做这忠义之举,弟却不能以身家功名奉陪,做这迂阔之事。真是牛心。二公请想,还是军需要紧,还是这未定济否之琐事要紧?”史公更怒起来,道:“为朝廷保守封疆,何为迂阔?要说军需要紧,这难道不是为朝廷出力么?”牛道:“二位老先生既说朝廷不认,愿倾家赔补,与其获罪而后赔,何不今日竟慷慨任之。且使朝廷闻知,更见二公忠义,岂不简捷更妙?”众人附和道:“牛老先生这一论,真痛快妙极,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也。”乐公此时也忍不住了,便大声道:“诸位老先生皆食禄仕朝,难道只我二人是朝廷臣子么?我二人并不是舍不得家赀,但此是一时立等要用,目下措办不及,恐缓不济事。若可以为,早已自行,又何必请列位来计较?更何必向老先生苦恳?”牛冷笑道:“二位做忠义豪杰的人,志向自然与人不同。弟辈碌碌,原不足与议。”就立起身来,冷笑了一声,道:“奋不顾身者自是圣贤,而明哲保身亦非迂阔。”众官也就起身,道:“牛老先生所言有理,我们且别过,不要误了二公的正务。”汲断金极赞道:“列外音位。先生,音生。尊演细疾,言是极。瓦们且弃。我们且去。”遂大家鼻中冷笑而去。史乐二公送他们去了,复坐下。史公长叹道:“弟先以为老先生尊言太过,此时看起来,真是朝廷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前,禽兽食禄了。”恨声不已,复道:

“汲黯矫诏发粟,真铁汉,真忠臣,何古今之不相及也若此?”乐公道:“此辈庸人,不足与较,且相商此事要紧。为今之际,尊意若何?”史公道:“弟此时怒激于中,竟不能想出一条道路来。且事在匆忙逼迫之时,又不能从容缓议,实在没法。”又叫书办将凤督马的来文与乐公看了。史公道:“事将奈何?先生有何高见?”乐公道:

“弟倒想了一策,尚不知如何?此时传了两县来,命他传谕合城大铺户,百金以下本钱者不必论,三五百金以上十数万金以下者,叫这些人明早都〈早都〉到敝衙门。屈老先生的大驾,也到敝署去。我二人以婉言劝之,激以忠义之气。那三小县穷民一年出数十养兵,难道这一个大京城两县铺家凑不出三万银子来?”史公想了一想,道:“老先生此想虽妙,便恐未能。”乐公道:“老先生何以见得?”史公道:“那三县的人岂都是一心向义,专为捐助朝廷的?他要顾身家性命,保护父母兄弟妻子,不得已而出者居多。况是大势使然,十家有七八家出了,那两三家就不得不出。且每年一家只出五金,力还易为。这三万金要一时拿出,他自己又无急难,如何肯舍?况这事又不是强逼得人的,且堂堂臣宰尚犹如此,而何况于闾阎之小民乎?”乐公道:“弟也想到此处,偌大京城难道没有四五千大铺户?每人不须十金就够了,恐也还易举。”史公道:“若做得来,是极妙的了。先生请回,今日赶着命两县去传,明早弟到贵衙门来。”乐公作别而去,史公也回家去了。乐公一到衙门,就传了,两县吩咐了约于明早饭时齐集衙门。

到了次日,史公老早就来了,吃了便饭。到已刻,两县进来禀各铺户到齐了。呈上两本册子,两县各开地方铺家的名字。二公看了,恐衙门丹墀窄小,人多站不下,遂同步到大门外来。把上项的事说了一遍,并要他们乐助这宗银两,说了许多的忠义的话,又道:

“这也不强你们,但出在你各人心里。愿出多寡,就注在各人名下。”说完,吩咐两县叫把那花名册那(拿)与他们亲自去写。他二公进来,两县吩咐书办拿了册子叫人去写数目。二公在堂闲话,到午后,两县送进册子来。二公翻开一看,许多当铺、绸缎铺、金珠铺都是一两二两的居多,三两五两的还有些,一个十两的也没有。翻到后边小铺户来看,尽是一两。或见一个钱米铺鲍信之,注着助银一百两。真是空谷足音,不得不惊。二公惊讶道:“多少大铺家连十两的也没一个,他一个钱米铺能多大本钱,肯出这些,必有缘故,叫他进来。”衙役出去传呼,鲍信之随了进来,跪下,二公道:“你起来。”他便立起。乐公道:“近前来。”他走到跟前。乐公道:

“两本册内上,两县的约四千多人名,十两的并无一个。你有多少家私,就肯捐出一百?”鲍信之又跪下,乐公道:“不必跪,起来讲。”他站起,道:“二位老爷,今日之举,不过是忠君爱民的事,又非自己要入私囊。小人但恨本钱少,铺中不过三几百金的局面。若家私大,就助一千二千也该的。况素知流贼的凶恶,恨不得杀尽了他,以除众害。小人虽是小民,也有些忠义之气的,但恨力量不能。”二公听了,叹道:

“若人人皆如你心,何事而不可为?”叫书办将册内银数一算,通共不足万金。史公道:“这尚不足三分之一,奈何?”乐公道:“这银子如今且不要他们的。倘事做不来,岂不像骗百姓的银子用。且叫他众人回去,等用时再来传谕,不用就罢。”两县出来吩咐了。

众人散去,鲍信之也去了。史公道:“这事怎么处?”

乐公道:“此时急也无益,且稍缓再为设策。”史公道:“做官到底是贪婪的好。若我辈在宦途不为不久,职也不为不尊,而竟毫无私蓄。要有宦囊,何等便易,何必费这许多周责(折)?”乐公笑道:“不然,那种肯聚敛宦囊的人,他未必肯来做这些事了。况且我们今日就算这件事做不来,上不愧于朝廷,下不惭于百姓。较之贪鄙吝啬者,又觉此中稍安。今日上托圣天子之福,倘这数十万生灵不当膺锋敌(镝)之苦,或另有机缘,亦未可料。”史公长叹了两声,作别去了。却说鲍信之回家,正打贾文物门口过,想道:久不见老爷了,我顺便进去看看。到了门首,贾阍进去说了。贾文物正在书房中,听说,叫请他来。

鲍信之进来,作揖坐下。贾文物道:“许久不到,今日往那里去来?”鲍信之道:“一向穷忙,失于亲近。今早府尹乐老爷传到衙门中,才回来。”贾文物道:

“传你有何事?”他遂将史乐二公劝慰帮助的那些忠义的〔话〕说了,便道:“这些奴才,整千整万银子的本钱做着大买卖,都只助三两二两。一城的铺子,连十两的也没有一个。门下激起一点义气来,我就写了一百两。虽知他也无济于事,也尽我这一点鄙心,愧一愧这看财奴。但恨我穷,我若有十多万的家私,叫我独认,我也肯。想这一番义举,若能救几十万人性命,岂不比童老爷那年施粥赈救数万人的功德更大?比宦老爷代偿拖欠的仁慈更广些么?我看史乐二位老爷见凑不出银子来那个急法,他也不过是忧国忧民的念头。门下虽有尚义之心,而无助银之力,奈何?”

贾文物听了,寻思道:他多大本钱,倒有此义气。我前日算算我的家私,数年累积也将有二十余万了。宦哥、童弟他两人做多少好事,独我不曾。我何不独行这一场义举,忠君爱民,其功也不在他二人之下。主意定了,便道:“罢,这一件事我独任了罢。我今日齐了银子,明早去亲见乐公。你明日早来,拿我个手本,到兵部禀知史公,也史(使)他欢喜欢喜。”鲍信之怂恿道:“老爷若做了这一件美事,自然要上达天听,那就朝野驰名了。门下明日早来效劳。”遂别了回去。贾文物到了房中,带着金银珠玉四个妾,搬出六封银子,堆在一处。富氏问其故,着实欢喜,道:“这是救人的好事,应该做的。况去了这些,也还穷不着我家。我每常会着宦家姆姆,童家婶婶,无人不赞他们丈夫的好处,我脸上好没光彩。今日你做了这事,我也添了多少体面。”贾文物见富氏这样兴头,分外鼓舞。次早,贾文物起来,写了两个手本。

鲍信之也来了,付了一个与他往兵部去投递。叫家人拿了一个,坐轿到府尹署中来。门上认得是本官相契厚的,连忙传进。乐公请入后堂,坐下茶毕,贾文物方说道:“闻得老先生与大司马史公有为国为民的一番事,所少者不过三万金耳,竟无一个仗义之人,以成二位老先生义举,以救百姓,晚生深为扼腕。晚生虽非富翁,愿力任此,助三万金,以全二位老先生美事。”乐公大喜,道:“三公可谓乐善不罢音疲。了。但这三万金非细事,急等要用,年兄可曾打点?约料几时可得?”贾文物道:“老先生这边,晚生可敢孟浪?都预备齐了,方敢来奉告。此时若用,就可取来。”乐公更大喜,道:“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我此时同年兄去会会史公,也使他欢喜,趁今日尚早,还可行事。”贾文物道:“晚生已着人禀知史公去了。”乐公道:“既如此,年兄且在此宽坐,等贵使的回信。”叫了个衙役来,吩咐道:“你飞星到兵部衙门去,看见贾老爷的管家叫他来。”衙役禀道:“不知贾老爷管家贵姓是甚么,小的好去问?”贾文物道:

“就是昨日在此的那个鲍信之。”差役应诺去了。乐公问道:“这鲍信之竟有一腔义气,原来是贵纪纲。”贾文物道:“他非晚生家人,不过在舍下走动就是。二位老先生这一番事,也是他昨日在贵衙门回去,到寒舍说的,晚生方才知道。”不讲他二人闲话,且说鲍信之到了兵部,值史公在大堂上坐着。因这一项银子尚无影响,一来贼信甚紧,二来他是个做大人的,兴抖抖准了呈子,又给了执照筑堡挑兵,这件事人人皆知。今为没有银子,忽然罢了,如何行得?心下十分作难,正在踌躇,忽见门官进来禀道:“有一个助饷的人在外面禀见。”史公听了甚喜,而又诧异,叫快传进来。须臾,鲍信之随了进来,跪下。史公认得是昨日助一百银子的那人,只道他送了银子来,便道:

“你上来。”他起来走到公座傍。史公道:“你送银子来了么?若全城都像你这等仗义,何消本部虑得?方才门上人来禀说有人来助饷,本部正在疑惑,那里有这等好人,原来还是你。”鲍信之禀道:“小人不是送银子来。谅那些须,济不得二位老爷甚事。”便把贾文物的禀帖呈上,道:“小人昨日回去,见了这贾进士,说起老爷与乐老爷二位这样为国为民的心肠,竟无一人肯于体贴。贾进士一时仰体二位老爷龙心,力捐三万两,以成美事。他不敢造次来禀见,着小人先来禀知。”史公大喜,复大笑道:“不想名教中竟还有这等义气汉子,真令这些庸奴愧杀。你如何认得他?”

鲍信之道:“小人是他门下,小人也是蒙他的恩德提拔起来的。”史公道:“你东人如此古道,无怪乎你才有这种义气。他有此等高情,我先到他家去拜谢。”

就起身叫搭轿。鲍信之道:“小人来时,贾进士见乐老爷去了,此时恐不在家,不敢劳老爷大驾。”史公道:“他既在乐老爷处,我就往那里去拜他。且还有事问乐老爷商议,你也跟我去。”便上轿起身,吩咐到府尹衙门来。此时府尹的衙役正在门口等鲍信之,见史公去会本官,如飞的报信去了。乐公正与贾文物叙话,衙役来禀道:“小的正在兵部门口等候贾老爷的管家,不见出来,史老爷来会老爷了。”少顷,闻得史公到了,乐公同贾文物出来接着。史公问乐公道:“这位就是贾年兄么?”乐公道:“正是。”史公上前,一把拉住了手,笑道:“年兄这样高德厚义,学生竟不曾识荆,真是俗吏了。”贾文物道:“久仰山斗,未敢进谒。今得瞻韩(仰),何幸如之?”携手同进后堂。贾文物一揖,就下一跪,史公忙抱住,道:

“怎敢动劳?学生该拜谢才是。”作了揖,史公道:“学生要到府的,因贵门下说年兄在此,特来奉拜。”贾文物一恭到地,道:“何敢劳老先生玉趾,晚生反得罪了。”史公问乐公道:“老先生与贾年兄素常相识么?”乐公道:“相契久矣。弟当日到任之初,正遇两省流民饥寒待毙,弟竟束手无策。”将他三人如何救拔了这万余饥民的话,说了一遍。史公道:“前番的事,人皆敬仰,自不必说。今日这一番高谊,不但学生佩服,这些买卖中人何足道。使各衙门诸公闻知,都该愧死了。”贾文物道:“些微小事,何敢当老先生过誉?”史公因见鲍信之在傍,问贾文物道:“这人是贵门下么?”贾文物道:“他开个小钱铺,常在舍间走动。”史公道:“年兄读书君子,还有一说。不意他一个经纪中人,竟肯这等仗义,却是难得。”又问道:

“年兄所云之物,几时才得齐备?”乐公道:“贾年兄英雄作用,已经预备下了,要用就可取来的。”史公喜道:“妙极,妙极。既承盛情,早一刻得一刻之济。贾年兄在此坐坐,烦盛使回府发了来罢。”贾文物道:

“还得晚生回去照看,就着鲍信之押来,晚生不来复命了。”史公道:“既如此,不敢留,亦不必复劳大驾,容日再拜晤罢。”贾文物告辞,他二公要同送出来。贾文物再三道:“老先生请留步,怎敢劳动尊步?”乐公道:“老先生请坐,我送罢。”贾文物道:

“二位老先生商议正务要紧,晚生托庇久矣,何必拘此?”乐公道:“既如此,遵命了。”只送到大堂后边,一揖而别。贾文物出来,鲍信之也随了去了。

同类推荐
  • 台北春宴系列之陆小岚

    台北春宴系列之陆小岚

    台北言情小说之陆小岚是一部经典之作,其剧情温柔缠绵,细腻传神。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大码头(长篇历史传奇小说)

    大码头(长篇历史传奇小说)

    新津三渡水码头跑滩匠侯宝斋卧薪尝胆,多年苦心经营,雄霸一方,成为了名震川西的总舵把子。在清末民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中,侯宝斋临危受命,率十万同志军血战清军,最终被内奸残害,革命失败。《大码头》宏阔地展示不了袍哥社会的恩怨情仇、大码头的辉煌与悲壮,以及四川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于大背景中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小人物形象。正是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交织成一幅色彩浓郁、震撼人心的悲壮画卷。
  • 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定情当天,一场精心设计的郊游,改变了她与初恋的命运:他在她的记忆里下落不明,她却成谣言漩涡里的靶心!此去经年,直到遇见周乔方非,她才明白所有的磨难,皆为涅槃的璀璨;而他却换了身份,与她各种周旋!新欢旧爱的明争暗逐以及名利人性纠缠无解的家族之怨,让情困两人间的她难以取舍。爱,恨,痴,嗔,尘世中的人总会经历。谁人走,谁人留。幸好,冥冥之中,机缘自有天定。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热门推荐
  • 忍者传奇

    忍者传奇

    西蒙,来自一个与世无争的小村落,木隐村,西蒙是上古大陆上仅存的神族后裔,神族曾经的上古大陆执掌者,上古众神陨落,唯有一支神族后裔存活下来,木隐村自上古时期就是传承忍者一脉的村落,众神陨落之后忍者传承也逐渐消退。西蒙被一个灵魂附身,而这个灵魂则来自另一个时空,西蒙融合灵魂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忍者之术!
  • 极夜破晓

    极夜破晓

    学习压力过大的启虹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从市中心转学到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小镇。在这里,他结识了他的新朋友——外向热情的唐乃萱、小家碧玉的慕容凌薇、睿智帅气的方泽、古灵精怪的方沫、温文尔雅的钟离、沉稳乐观的叶枫……但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就在启虹和他的新朋友们沉浸在这份新友谊所带来的愉悦快乐时光的时候,极夜中的黑手却在不知不觉之中伸向了他们……在这连呼吸都做不到的黑暗之中,他们七人又该作何抉择,其中任何一步的错误带来的都将是彻底的毁灭。而在这连呼吸都做不到的黑暗之中,将会由谁来承担这永世的罪孽,而又会由谁来撕破这极夜的幕布,再现明日的阳光!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 公主嫁到:莫少,请接招

    公主嫁到:莫少,请接招

    她是来自修真大陆,天齐国世人皆知,才貌双全的长公主。可是却是个从娘胎带剧毒出生的的主,常年坐在轮椅,体弱多病,性格淡漠。当再次睁开眼睛后却是另外一个世界。二十一世纪,没有原身记忆,性格淡漠的她该何去何从有亲人,好吧,可是为什么原身是结婚的,这个她没意见,可丈夫却是个桃花运多的数不清的。天生无欲无求,性情冷淡的她遇见像痞子,又像个小孩子的他,只能……男子气概全无,暴跳如雷的瞪着她“我不同意离婚,坚决不同意……”“哦”莫渊表示,遇到老是想离婚的老婆,怎么办,在线等,急……某男很烦恼,自己媳妇太受欢迎也不好(本文男女主强,较慢热,喜欢宠宠宠,有小虐,大虐太虐心,欢迎入坑。)
  • 太上中道妙法莲花经

    太上中道妙法莲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渊之主

    离渊之主

    “当我第三次看着全族人被残忍地屠戮时。我就明白,那方世界是假的。那时我看不到出路,也看不出未来。但我一直心存希望,拥抱一切可能。我也一直相信,这个世界终将属于不屈者。”—周满福
  • 黑粉是对是错tfboys

    黑粉是对是错tfboys

    “爱不需要太多语言......”没错不需要过多的言词,但是,必须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 都市逍遥小鬼

    都市逍遥小鬼

    世间,是人也好,是鬼也罢,活的就是一个痛快!良辰冤死后,不愿轮回,在世间飘荡,巧合之下获鬼帝传承,从此,逍遥都市!
  • 嫡女无双,读心俏佳人

    嫡女无双,读心俏佳人

    她是唐家嫡长女,父亲原是四品提刑司,因得罪权贵,官位被罢黜,贬至蛮荒之地当从七品的县丞,昔年富庶繁华一日耗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虽然家族风光不再,可也不影响府内的各种阴谋算计!祖母一直视她为不祥之人,将家道中落归罪于她,父亲仕途受阻,对她不闻不问,更不要提当家姨娘和庶妹庶弟的冷嘲热讽!她不动声色,一一还击,渐至惊艳无双…他是权倾朝野叱咤风云的少将军,初见之时,意气风发,衣袂翩跹,风姿如画,对她微笑,“姑娘,你的眼睛真美!”两人因一桩要案重逢,他望着渐渐走远的倩影,眼眸收紧,品出几分淡淡思念!夏侯砚:碧波湖上,柳絮如雪,纤尘不染,那样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邂逅,是难得的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午夜梦醒,我竟然开始思念那双带着淡淡琉璃色的美丽眼眸,不由得问自己,我能再见到你吗?你是唐诗,我愿做宋词,在锦瑟年华里与你生死相依,陪你走马天涯,看你笑靥如花,只因你,眸若琉璃,举世无双!男强女强宠文,男主深情唯一,欢迎跳坑!
  • 最强装比打脸

    最强装比打脸

    装的一手好逼,打脸那是啪啪的响,神仙下凡,就要轰轰烈烈吗?未必吧,苦逼的也有,美女总裁,校花,酒吧老板娘,警花,萌妹子已经包围了,且看这个装逼犯。怎么装的一手好比。且看神界下凡的秦龙如何逆袭,走上人生巅峰,抱回白富美。欢迎阅读小叔作品,你是小叔的衣食父母,看完请记得评论与收藏,有钱的大爷,赏小的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