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7000000032

第32章 大战术(2)

的战线及其延伸的依托时,从战术上看,似乎抢先占领这些高地会非常有利。但是实际交战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高地可能很难进入,而且从战略上看,其位置正好处于最不重要的地位。在包岑战役中,波西米亚的陡峭山峰成为联军左翼的依托,当时的波西米亚偏向于保持中立,所以,从战术上看,战场上的决定点似乎就在于山地的斜坡,但是从战略上看,却截然相反,因为这样的地形正好有利于防御,而联军的退路只有一条,通向赖兴巴赫和格尔利茨。法军如果从平原攻击联军右翼,就可能占领这条退路,使联军不得不向山地退却,从而丧失全部物资和大部分人员。从地形条件上看,由于平原地势平缓,行动比较容易,所以能获得更大的战果,要克服的障碍也相对较少。

根据上面所讲的实例,我们可以归结出以下几条原理:

(1)战场上的地形要点未必就是战术要点;

(2)战场上的决定点不论从战略还是地形上来看都是有利的;

(3)如果战场上战略点周围的地形并不是非常险阻难以进入,那么这个战略点往往就是一个最重要的点;

(4)决定点的选择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依据双方兵力的部署来选择。

如果敌军的战斗线延伸得很远,兵力又比较分散,这个时候它的中心就称为最主要的攻击点;相反,如果敌军战斗线比较集中,不论它后面的预备队如何,这个中心点都能够及时得到两翼的支援,这个时候,它的中心点就可能成为最强点,其决定点就应该避开敌军的优势转而选在敌人阵地的一个侧翼。如果兵力同敌军相比占有绝对优势,就可以向敌军两翼同时进攻;如果兵力和敌军势均力敌或占劣势,当然就不能采取相同的进攻方式了。由此可见,如何把主力用于上述的三个点中最有利的一个点上是交战的最关键之处。根据以上的分析,只要对情况加以研究,就可以快速地选定这种要点。

进攻作战的目的通常只能是打乱敌军,或把敌军从原来的阵地逐出,而无法使敌军完全崩溃。如果要把敌人从原来的阵地逐出,归结起来有以

下三种方法:

(1)在敌军正面选择某一点,突破敌人的战线;

(2)避开敌人主力,选择对敌军侧翼或后方实施进攻;

(3)一面攻击敌军的正面,一面以一翼活跃的部队在敌军的侧翼进行迂回和包围敌军的配置阵地。

为了实现这些不同的目的,在每次作战中都一定要选择最适当的战斗队形。

战斗队形种类较多,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十二种:

(1)简单平行的战斗队形;

(2)在平行的战斗队形基础上添加一个攻势或守势的钩形部分;

(3)在军队的侧翼或两翼得到加强的战斗队形;

(4)在军队中心得到加强的战斗队形;

(5)在攻击翼上得到加强或者简单的斜形战斗队形;

(6)在一翼或两翼呈垂直方向的战斗队形;

(7)在另一翼垂直方向的战斗队形;

(8)凹进战斗队形;

(9)凸出战斗队形;

(10)一翼或两翼成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

(11)中央成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

(12)同时向中央及一翼实施强大联合攻击的战斗队形(见附图Ⅲ的第1-12图)。

以上叙述的每一种战斗队形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一支担任迂回敌人战线任务的强大纵队实施的机动结合使用。要想明确每一种战斗队形的优点,就必须先要明确每一种战斗队形与我们提出的一般战争原理的关系是怎样的。以平行战斗队形(如第1图)为例,它显然是最差的一种战斗队形,因为它根本没有什么战术可言,不需要什么技巧,双方势均力敌,胜败的机会完全相等。但是在一种重要的情况下,平行战斗队形就很实用了,那就是当一支军队主动采取大规模战略行动之后,准备进攻敌军交通线,从而一方面掩护自己的退路,一方面切断敌军退路。两军一旦发生决战,这个时候已经到达敌军后方的我军就可以采取平行作战,因为此时,我军

早在交战前就完成了具有决定性的机动,现在的目的只是阻止敌军突围逃跑。除了这种情况以外,可以说平行战斗队形是最不利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一旦采取这种战斗队形就无法取得作战的胜利,因为作为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方,通常都是占有优势的一方,这一方的部队精良,能够最及时地投入战斗,同时具备很好的运气。

在一翼再加上一钩形的平行战斗队形(见第2图),在防御战斗中比较常见,在进攻作战时也可适当采用。两者的不同之处是,采取进攻作战时这个钩在战斗线的前面,采取防御时这个钩在战斗线的后面。这一点在布拉格之战这个例子中有充分的体现,它充分说明,交战中采取钩形的战斗队形的一方一旦遭受到猛烈的攻击,处境会非常危险。

在向敌军的中央进行突破时,可以选择在一翼得到加强的平行战斗队形(见第3图),或在中心得到加强的第四种战斗队形(见第4图)。虽然会存在一定弊端,就是在双方兵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抽调兵力去增强其他各点而受到削弱,如果依旧采用平行战斗队形和敌人作战,就极有可能会失利。但是比上述两种战斗队形还是要有利,同时也更加符合我们所提出的一般战争原理。

斜形战斗队形,也就是第五种战斗队形(见第5图),这种战斗队形有利于集中主力对敌军战线上的某一点实施攻击,所以劣势军队采取这种战斗队形攻击优势军队再适合不过了。除此以外,斜形战斗队形还具备两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被削弱的一翼,一是可以免受敌人的突击,二是可以执行两种使命:制约不准备攻击的部分军队;有需要时,作为预备队支援作战部队。众所周知的伊巴密浓达在莱夫克特拉和曼蒂尼亚之战就曾采用这种斜形战斗队形,但还是腓特烈大帝的莱顿之战(见《论大规模军事行动》第七章)最能说明这种体系的优点。

在一翼或两侧垂直的战斗队形(如第6图、第7图所示),在交战中它的作用是指示战术突击方向。实际交战中,像画面那样彼此位置相互垂直的情况是决不会出现的。因为即使B军采取了与A军一翼或两翼垂直的方向进行,A军也会立刻采取行动,变更其部分战线的正面;对B军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当B军到达A军的一翼,或者B军迂回到A军一翼时,它也会采取行动将它的纵队转向左侧或右侧,从而接近A军战线,便于C

部从背后攻击A军。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两条真正的斜线,如第6图所示。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进攻军队的一个师处于与敌军一翼相垂直的位置,其余的部队转而去接近敌军正面,这样的安排目的是扰乱敌军正面,最后就又转变为第5图和第12图所示的斜行战斗队形。

总而言之,不管采取的战斗队形如何,同时对敌军两翼进行攻击,都可能是很有利的。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就是在采取这种攻击模式时,进攻者在数量上必须占有绝对优势。道理很简单,根据战争的最基本原理要求,在交战中,进攻者要把绝大多数的兵力集中用于决定点上,如果进攻者数量有限,敌军却非常集中,这个时候再同时向敌军两翼发动攻击,就会处于劣势。在本书中,我们将对这个真理加以说明。

第八种战斗队形,也就是在中央部分凹入的战斗队形,汉尼拔在戛纳的战斗中完美地应用了这一战斗队形。它是否应用得当,要看它是否随着战事的发展而采用,意思就是,一旦敌军攻击我军中心,我军在退却的同时,利用两翼包围敌军,这个时候采用这种战斗队形,才是恰到好处的。但是,如果在交战前我军就采用这种战斗队形,那么一旦敌人不攻击中心,转而攻击我军两翼,那么我军的两翼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援而陷入困境,遭到威胁。所以我军采用中央部分凹入的战斗队形的前提是,敌军采用的是凸出的战斗队形。在下面,我们就会讲一下关于凸出战斗队形的内容。

其实在实际交战中,一支军队宁可选择一条折线使部队中心部分凹进去也很少会形成一个半圆形[如第9图(2)]。有些军事著作家使人确信,就是因为采取了这样凹进的战斗队形,英国才在著名的克雷西和阿赞库尔之战中获得胜利。不可否认,比之半圆形,这种凹进去的战斗队形要有很多优势,比如凹进去的战斗队形,可以较好地掩护两翼,以梯次前进,同时便于集中火力。但是,也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如果敌军不拼全力攻入我军凹进去的中心部分,而选择在远处进行监视,找准时机,集中力量攻击我军一翼,那么所说的这种战斗队形的优点就都不复存在了。采用这种战斗队形获胜的著名战例还有1809年的埃斯灵之战,但是,如果因此就下定论说拿破仑当时不应该攻击其中心是不对的,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背对着多瑙河,没有桥梁让其运动,而敌军却可以自由机动地运动。

第九种战斗队形,也就是在凹入战斗队形当中提到过的中央凸出的战

斗队形。在部队刚刚渡河之后,无法再利用两翼依河掩护桥梁,或者像在莱比锡那样,背对着河流进行防御作战,既便于再次渡河,又可以掩护行进。这两种情况下运用此种战斗队形都很适宜。此外,在对付敌军中央凹入的战斗队形时,也可采用这种中央凸出的战斗队形。这种战斗队形的致命缺陷是,如果敌军突击我军凸出部位或凸出战斗队形的一端,那么这种战斗队形就可能使得我军全军覆没。

1794年法军在弗勒吕斯采取了这种战斗队形并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科布尔哥亲王同时沿五至六条离心线突击,而且同时向其两翼突击,并没有选择几种主力突击法军的中心或一翼。在著名的埃斯灵之战和莱比锡会战的第二、第三天,法军都是采用类似凸出队形的战斗队形作战,也同样取得了预估的效果。

向敌军两翼梯次进攻的战斗队形(第十种战斗队形)和垂直的战斗队形(第七种战斗队形)相类似,区别主要就在于如果在预备队的方向上使两个梯队靠近配置,这个时候选择向敌军两翼梯次进攻的战斗队形要比垂直队形更有利,原因是它迫使敌军不论在空间方面还是时间方面,都会扑向我军中心间隙,从而避免敌军发动反攻,造成对我军的威胁。

向着敌军中心的梯次战斗队形(第十一种战斗队形),如果采取这种战斗队形并取得胜利,那就只能应用于对战线破碎和战线过长的敌军进攻,因为此时敌军由于战线破碎和战线过长,中心部分与两翼分离,处境孤立,难免会被各个击破。而如果敌军的战线并未被切断,相对连续完整,那么采取这种战斗队形成功的概率就很小了,因为此时敌军一方面有预备队靠近战线中央,一方面可利用两翼集中火力进行攻击或支援中央部队,这样的情况下,我军的先头梯队就会处于劣势,容易被击败。

这样的部署和古代著名的三角阵或“猪头”阵,还有温克尔利德纵队

(《论大规模作战行动》第六章)似乎很相近,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差异还是很大的。如今有了炮兵的存在,大部分的兵力不能密集在一起,相反,要在部队的中心留出一个较大的空间,方便部队机动。这样的部署对攻入敌军战线过长的中心来说非常有利,对很难变动的敌军战线攻击也有效果。但是这种部署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防御的敌军两翼如果能找准时机向进攻军队的先头梯队的侧翼发动攻击,那么进攻军队就会受到威胁。此时,

可以考虑采用之前提到的平行战斗队形,在中心部分加强兵力(第4图和

第12图),这样至少可以欺骗敌人,隐藏好我军真正的突击点,同时防止敌军两翼部队在侧面攻击我中央梯队。

在劳东向本采尔维茨筑垒营地发动进攻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梯队战斗队形(《论大规模军事行动》第二十八章)。在当时的情况下,守军被迫留在营垒,不需要顾虑进攻梯队侧翼有被攻击的危险,这个时候采用这种战斗队形确实有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对敌人的侧翼同时发起有力的佯攻,这样才能混淆敌人视听,否则这个队形容易使敌人发觉我军的真正攻击点。

同时向中央及一翼实施强大联合攻击的战斗队形(第十二种战斗队形),对其邻近的敌军战线发动进攻时,效果非常明显。相比上述的战斗队形都要有利,甚至可以说是最合理的一种战斗队形。在向敌军中心主攻的同时,由迂回敌军一翼的部队发起助攻,以防止敌军向我进攻部队的侧翼发动反击。汉尼拔和萨克森元帅就经常运用这种战法。由于我军从中央和一翼同时夹击,逼迫敌军几乎同我军全部兵力作战,其被击溃甚至歼灭的可能性就很大。在瓦格拉姆和利尼战争中,拿破仑就是采用这种战斗队形而获得胜利的。而他在博罗季诺战役中沿用这种战法却没有取得绝对的胜利,那是因为一方面有左翼俄军部队的英勇防卫,一方面有帕斯克维奇将军率领的一个师在中心部位多面堡进行英勇抵抗,再加上武特的那个军能够及时按原计划迂回到那个侧翼。在包岑战役中,拿破仑也选择使用了这种战斗队形,如果他的左翼部队(任务是做好一切准备,切断通往武尔申的道路)的机动没有受挫,那他很可能大获全胜。

同类推荐
  • 那边的草原那年的兵

    那边的草原那年的兵

    谨以此书献给我所有的战友,献给那些仍然活着和已经离去的人们......一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军旅文学,不杜撰、不粉饰、不雕琢、不回避......这里所记述的一切都是发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真人、真事,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是完全真实的......这些人今天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这曾是一群最普通的士兵,他们中间没有特种兵、没有狙击手,这本书里既没有血脉贲张的战斗情节,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能使人感兴趣的元素,这里都没有。我所能记述的只是这群普通士兵的普通故事。
  • 二货号机帆船和他的船主

    二货号机帆船和他的船主

    一个以卖粮油干货为营生的《米铺》人有一棵一心要做大发的野心,兼干起贩木的买卖。他又有着打包不平能挺身而出的胆识,为此老会干出常人不可为之却认为他做的太出格的事,于是,人们说他二。他二到贩木赚到第一笔钱就造了当地第一艘木机帆船,且取名《二货号》。于是,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二货。二货欲把贩子营生做大时日本人打来了,逼的他不得不跟日本人搞,直搞到日本人投降时他还要搞,他不管日内瓦什么约地跟日本人搞到底。
  • 我们曾经是战士

    我们曾经是战士

    曾经风光无限的“兵王”们退役后带着无数的遗憾和叹息回归社会。
  • 穿越硝烟得迷彩

    穿越硝烟得迷彩

    “我是谁?”“我到底是谁?”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喊声充斥在黑暗中,他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不知该去向何方,就这么漫无目的的一路走了下去。这是,路边的一个军营里传来了响亮的呼号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这声音仿佛带有魔性,冲击着他迷茫的心灵,此时的他顿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股爆炸性的力量充斥在他的体内,黑暗中,他似乎化成了一股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大家懂得)
  • 战争地带

    战争地带

    枪是我的命,弹是我的魂!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什么。可是至少我做了,我不后悔!
热门推荐
  • 宿命:欲逆者何求

    宿命:欲逆者何求

    命应由己,岂能由天?若由天定,此生何意?屹于天地,傲视万物。任天之广,吾乃强者;任地之袤,吾乃霸主。天地虽大,唯吾独尊!
  • 刺客之世界崛起

    刺客之世界崛起

    这个世界是否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百零八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参赛者,一次暗杀改变了这一切。“这是我们的世界。”参赛者的猎杀,系统的围剿,这个世界已经开始改变,拥有着最强杀手之名的传奇少年,能否改变这一切。
  • 圣灵天尊

    圣灵天尊

    十年蜕凡,一朝化龙!少年潜心苦修十六载,终成无上冰火灵体。脚踏风云路,手掌阴阳轮,挥手间,冰极九幽地狱,炎灭天外苍穹。且看少年江离携无上传承,聚三界英才,征战九重天!若地缚我,便踏碎这地,若天阻我,就撕开这天!
  • VR魔神

    VR魔神

    从来只有地球人穿越到外星,哪有外星人穿越到地球的?来自地球平行世界蓝星的超级黑客兼天才科学家谰.修哀叹:“我还未成年!”地球的科技水平怎么这么烂?谰修怒了,这还怎么好好玩耍!于是一不小心建起了一个超级商业帝国,不小心黑了某苹果的数据库,不小心修改了华清大学的招生系统......他创造超级虚拟现实体验舱和上百部优质VR游戏,以及被称为第二世界的巨型外星球体验模型——【蓝星】。当他功成名就,身上光环笼罩不绝之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地球.....竟然是蓝星人发明的虚拟世界?!真相只有一个!
  • 健康瘦身食谱

    健康瘦身食谱

    减肥养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着,一点都不能耽误,想要变漂亮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哦。合理的分配饮食与时间就能适当的排出体内的多余脂肪,让你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减肥、美白、去水肿、防暗疮的保养工作。减肥养颜一步到位,健康吃出来。
  • 跨星之恋

    跨星之恋

    她,因为一场误会,而变成了全球公认的祸害,他,几乎全世界都认识的贵族冷公子。因她的逃离,让他和她遇见。跨越星球之间的恋爱,会怎么样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今生今世

    重生之今生今世

    偶然的机会,林祥穿越到了过去,上天给了他再生的机会,他将做出如何的改变。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孟三山

    孟三山

    碧波天上涌,流云水中来;满目盈盈皆青翠,何必忧忧满心怀。人到中年,本以为此生将浑浑老矣,却不料误入仙山。护树碑上留名,看到的却是一场平静背后的乱战。本以为活着就为了落叶归根,然而登到高处才明白,你若求安求稳,必有万千人阻你。既然如此,我必踏平前路,翻手为天。三山之中皆念我名,威名也好,凶名也罢。九州之上,我所过处,必是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