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7200000097

第97章 古典书目

中国目录学源远流长,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书目巨著,不仅丰富了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也起到了古代文化史及学术史的作用。数以千计的古典书目,可概略地分为官修书目、史志书目、私撰书目及专科书目等。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前两种。

官修书目指封建王朝宫廷的藏书目录。此类书目由皇帝诏命大臣或知名学永乐大典者专门修撰。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的同时,诏刘向、刘歆等人整理典籍,经过20年的努力,编撰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官修书目——《别录》、《七略》。由于当时的典籍多是竹简书,堆放在一起非常散乱,所以刘向等人的首要工作是校书。他们校书的方法是:广收众本,互相补充,除去重复,条别篇章,定著目次,校勘讹文脱简,命定书名,使纷乱无序的简策,通过一系列整理工作后,再写定正本。正定既定,为了揭示典籍的内容,然后就是撰写叙录(提要),内容包括著录书名篇目,叙述校雠原委,介绍著者的生平、思想,说明书名的含义,辨别书籍的真伪,评说所载思想与史实,叙述学术源流,判定书籍的价值。每篇叙录实际上就是每种图书的详细介绍。刘向把每种图书的叙录汇集在一起,编成《别录》,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提要式的书目,也是先秦至西汉末年图书的综合记录。汉哀帝时,刘向亡故,刘歆受命继承父业,进一步将整理的图书分类编目,最后编成《七略》。《七略》将所有图书分成6大类38种,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分类体系,第一次把学术分类的思想运用到书目分类,对中国历代的书目编撰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类目如下: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9种;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种;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5种;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4种;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6种;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种。6类之外,还有辑略,它分别说明6类38种大小类目的意义与学术源流,阐述6类的相互关系及图书的作用,成为“六类之总最”,“诸书之总要”,全书称为《七略》。刘氏父子的功绩在于他们在校勘整理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大序、小序的方法,编辑综合性分类目录,著录了数以万卷计的图书。此后,历代王朝都效仿他们的方法整理图书,编撰书目。晋代目录学家荀勗,根据郑默的《魏中经簿》编成《晋中经簿》,把当时官藏的2万多卷图书分成甲、乙、丙、丁四类,即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纪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史书;丁部纪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形成经、子、史、集的分类体系,成为中国较早的一部以四部分类图书的书目。此后李充撰《晋元帝四部书目》,更换了乙、丙两部的次第,使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集部书,由此成为后世四部分类法的永制,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南北朝时期,宋王俭编的《七志》、梁阮孝绪编的《七录》,则是个别学者在四部分类法之外探索新分类法的典型。《七志》分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最后附佛经录、道经录,实际为九大类。《七志》的特点在于创立了传录体提要,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力图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著作。此外,它着眼于著录“今书”,为后世考核南齐以前典籍的存佚提供了依据。阮孝绪《七录》分内、外篇。内篇五录,即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外篇二录,即佛法录、仙道录。它的分类不仅较之《七志》更加科学,而且提要也较详细,继承了《七略》辨章学术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七录·序》阐述目录学的发展,是较早的一篇目录学理论著述。唐代有两部重要的官修书目,一是元行冲、毋煚等编的《群书四部录》,二是毋煚编的《古今书录》。《群书四部录》200卷,共收录图书2655部,48169卷,按照《七略》的体例,每种书有提要,每类有小序。

因为书目中的分类、提要有些错误,毋煚经过对《群书四部录》的修订、补充和简化,于唐开元九年(721)编成《古今书录》,著录图书3060部,51852卷,尽管它比《群书四部录》收录的图书增多,但也只是止于唐开元(713~741)年间。两部书目均已亡佚,基本内容保存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毋煚是一位著名的目录学家,对书目的作用在《古今书录·序》中有精辟的论断。他说,前人为我们留下宝贵丰富的典籍,如果不加以分类编目,并揭示其渊源派别,那么,这些典籍再是宝贵,也不易查找,就好像大海捞针,白头无成。有了书目,读者在书海中就能自由驰骋,知道某类有些什么书,某书内容如何,以此查到所需之书,加以钻研,掌握古人的精神实质,使文化传统代代流传。他的这一论述,至今为许多学者所引用。宋代王尧臣、欧阳修等奉命仿《群书四部录》,于1041年编成《崇文总目》,它每书有提要,每类有类序,共收录图书30669卷,四大类下分45小类,反映了北宋政府的藏书情况。宋高宗南渡以后,经过多年努力,藏书得到一些恢复,先后编成《中兴馆阁书目》和《中兴馆阁续书目》,前者收录图书44486卷,后者收录图书14943卷。现两部书目已佚,目前有赵士炜辑的《中兴馆阁书目辑考》五卷,《中兴馆阁续书目》一卷。明代正统六年(1441)大学士杨士奇、学士马愉、侍讲曹鼐等奏请把国家藏书登记编目,于是编成明代的国家书目《文渊阁书目》。这部书目不分经史子集而以藏书的千字文排次为序,自天字至往字,凡20号,每号分数橱贮之,贮书7297种。虽然只是一个账本,非常疏漏,但对于考察当时图书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后,虽编有《秘阁书目》(马愉)、《内阁书目》(钱溥)、《新定内阁藏书目录》(张萱)等,但体例大多不甚完善。清代乾隆年间(1781年)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一部官修书目。这部书目是配合《四库全书》的宣传工作而编辑的,集中了300多位知名学者的才智,如纪昀、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当时一流学者均参加了书目的编撰工作。《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四库全书》里的古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书6793种、93550卷。书目以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典籍,下分44类,一些比较复杂的类目又细分成子目,共67目。每部有大序,每类有小序,每书有提要。它的分类体系集四部分类之大成,成为以后乃至今天编制古籍书目的范本;它的类序,剖析学术源流,成为了解学术发展的珍贵文献;它的提要记录典籍版本,考订文字异同,记述作者的事迹,阐明学术思想,成为后人阅读群籍的门径,探讨古代文化学术的渊薮。由于《四库全书总目》卷帙太繁,翻阅不便,纪昀等又删节提要,除去存目,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784年)20卷。因为《四库全书总目》存在一些不足,后来不少学者作了纠谬补阙的工作,重要的有余嘉锡编撰的《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王欣夫辑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

史志书目是指史书里面记录图书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东汉班固编著《汉书》,依据刘歆《七略》改编而成“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书目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书目。班固从《汉书》的具体写作情况出发,对《七略》进行了“删其要”的加工,从而使《汉书·艺文志》在体例上和史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史志书目在编撰上的特点。就《汉书·艺文志》的基本内容而言,它因袭了《七略》的分类体系,这是因为《七略》的分类汇总了先秦以来尤其是汉代文化学术的内容,非常符合《汉书》的思想体系。同时,班固对《七略》中的提要进行删除,以简单的注语说明图书的真伪、内容及其价值,并对《七略》中有关类目的图书进行了分类方面的调整。这些改编工作充分说明了班固的目录学思想。此后,各正史中以例编撰“艺文志”的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其他没有“艺文志”的史书,清代以来的学者纷纷补编,形成了一个史志书目的流派,连贯起来就成为中国古籍的总目,可以反映从古代至清末的著述情况。就各史志书目记录图书的范围而言,有两种体系,一是记录一朝藏书之盛,二是记录一朝著述之盛。除《明史》和《清史稿》中的“艺文志”是记本朝著作的书目外,其他五部均记录本朝的藏书。受《汉书·艺文志》的影响,各史志书目在编撰上有共同的特点:一是多依前代官修书目改编而成,二是对所依据的书目在图书上有所增补,三是对所依据书目中图书的残亡给予注明,四是删去依据书目中的图书提要,加上简明的注语。清代学者补编的艺文志有50多种,往往一部史书有数家补编。为了反映补志的成果,方便读者利用,开明书店印行的《二十五史补编》收录有30多种补编的艺文志。郭沫若指出“历代史书多有‘艺文志’,虽仅具目录,但据此也可考察当时文化发展情况之一斑”,正确点明了艺文志的实质和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双生民国

    双生民国

    民国时期,是什么原因让上海汇丰银行行长的女儿麦落躲到一个村子三个月,又为什么穿着丫鬟的衣服去挤满是贱民的铁皮火车?邻座的影楼老板的死是否和她有关,消失的八月八号的丹琪牌唇膏的发票到底去了哪儿?葛家村,发票,虎口茧,饥饿的小男孩,男尸,笔录……
  • 明策

    明策

    一场空难,一场穿越;梦回皇明,东江裂变;辽海波诡,峥嵘初显;鞑虏叩关,力挽狂澜;登州危局,借势而起;流寇肆虐,大义天下;四国鼎立,谍谋暗涌;神州陆沉,一木擎扶;逐鹿中原,复我正统;天堑决战,华夏定鼎。他一介亲卫小兵,崛起于辽海,占岛、赚钱、武装、种田只为自保,奈何被时代裹挟,被利益驱使,被权利迷惑,最终被卷入到了天下的争夺之中…穿越如戏,全靠策略,且看《明策》为您展现大明王朝末世烽火的史诗画卷。
  • 重生相女

    重生相女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此刻的我,本应该雍容华贵,安坐凤榻,享受多年来苦心积虑的成果。但那个位置上,坐的却不是我。
  • 三国之四国争锋

    三国之四国争锋

    现代人宋林无意识的来到诸侯联盟刚刚解散的三国时期。碰巧穿越到曹操龙亢兵叛的一个小兵身上,从此异变突生,整个三国形势彻底混乱。反曹操、绑谋士、据城池、杀士族。宋林的到来使整个三国大变样,逐渐变成四国争锋。【新人新书,不足颇多,望大家指教。】
  •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摸金传人

    摸金传人

    朱笑东,出身于典当世家的富二代,祖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摸金传人,原本混吃等死他却被未婚妻和发小联手推下了明熹宗的万人坑,他不甘坐以待毙,利用家传知识,九死一生,逃出墓穴……死里逃生的朱笑东人生发生巨变,他跋山涉水,堪舆定穴,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离奇遭遇,原始森林鏖战雪原狼,诡异神庙大战水鬼“苦拉”,皇陵盗墓惊现人面蜘蛛……朱笑东从此笑傲古玩市场,迎来刺激的人生。
  • 湘西神兵

    湘西神兵

    “兵”非兵员,亦非兵器,而是多种神奇,玄妙功夫的代称。这些功夫并非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注重一招一式的贯通,所发出的力道讲究稳,准,狠。然而湘西神兵与武术截然不同,它是由唐朝初期的法恋姊妹,美女三娘而传,跟远古时的东山圣公,南山圣母所传功夫相似,俗话称,“大把戏七十二套,小把戏多如牛毛。”无论施展何种神功皆百发百中,绝无疏漏,威力大小都在一念之间,令人防不胜防,凡对手过招,虽非武力也九死一生,令人叹为观止。
  • EXO之梦开始的地方

    EXO之梦开始的地方

    “我做了一个梦,很长很长的梦,我梦见了你回来了,就从未离开过。”
  • tfboys之降临的天使

    tfboys之降临的天使

    今天,我认识了认识了一位天使,可能是老天也可怜我了吧,我从不后悔认识你。----------沅安沁
  • 神御玄天

    神御玄天

    天地苍穹,纪元更迭。古老的世界不断毁灭,新的世界有不断出现,周而复始,轮回不断。天地苍生皆为蝼蚁,王侯将相转瞬即为黄土一抔而后灰飞烟灭。在这浩瀚如烟的时空之中,无数的人杰英才与天争命,追求不朽以图万古永存。是谁主宰了苍生?是谁掌握了轮回与命运?是谁让天地变色,神魔退让?玄天大陆,炼气通玄,一个从21世纪穿越过去的少年降临在这块大陆之上,在这个没有魔法和科技的世界里开始了属于他的传奇。“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夏惊羽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魔皇的左手

    魔皇的左手

    那一日晚上,世间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力量入驻了王小叶的左手,从此,世界再不一样!只可惜这股力量对于王小叶而言不是福,而是祸!然而他坚信,只要他的右手还能执剑,他便不会向任何东西屈服;即使他双目皆盲,然而只要他的灵魂还在胸腔内跳动,他便不会迷茫;他追逐力量,然而却不愿为了力量放弃一切,因为早在很早以前,就有一位长者告诉他——这个世界上能够让人挣脱命运枷锁的——唯有坚定的意志!
  • 何为九尾

    何为九尾

    主人曾问它“你可知何为悲伤?”老道士曾说“八尾为妖,九尾为灵。”小娃娃总说“我不要你死,你要胖胖的好好的活着。”……
  • 宝贝站住,脸盲Boos求放过

    宝贝站住,脸盲Boos求放过

    “我愿伴你从校服到婚纱,所以_嫁给我吧。”男人一脸诚恳的跪地求婚,女孩抬起芊芊玉手捏上男人的下巴:“想娶我,去先把人认清楚。”男人默默的看了女孩一眼起身吻上,堵住女孩的嘴。而后在女孩一脸羞涩的目光中表脸的耍流氓:“没关系宝贝,我只要认识你就够了,别人不重要。”一边一大票穿着各色奇怪衣服的男性生物只想默默地哭一会儿,单身狗没人权啊。
  • 三国之无耻之徒

    三国之无耻之徒

    寂寞如雪,悲催屌男,阳寿未尽被抓到阴间,敲诈阎王,哄弄判官,再此复生却已经是三国世界。哎,这不是貂蝉吗!我帮你杀了吕布,跟哥走吧!一个坏蛋在三国欺男霸女的故事。
  • 剑神之飞龙在天

    剑神之飞龙在天

    抱歉,这个书暂时不更新了,因为没什么希望。去些别的书了,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