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代,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拥有自己的锡矿,除了英国人之外,都是些极有根基或者极有渊源的华裔资本家,而且少之又少。加上殖民当局为了垄断这块黄金半岛上的橡胶和锡,他们需要的只是廉价的劳工,而不是想来分一杯羹的老板,尤其是他们一向看不起的中国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来的华工都是老老实实地挖锡米,或者割橡胶的奴隶。
所以,像李孝式这样的“新客”,是断然与锡矿主无缘的。
当时在马来亚颇负盛名的华裔商人陆佑、张郁才,抑或更早的叶观来等,都是被卖猪仔过来,从最底层的劳工做起的。李季濂能一来就经营一个小小的锡矿全凭侥幸,是捡了一个英国人因为招不到矿工而扔掉的小锡矿来干的。因为不熟悉英国的法律及其国民的习惯,差点弄到打官司,结果赚的钱差不多全赔给了那个杀回头的英裔锡矿主,直到拿到了转让的皇家文书才了结——这也是父亲急于让从英国学成归来的李孝式来马来亚帮忙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李孝式对他父亲说,自己在火车站花3万块钱买了个锡矿的时候,他明显地感觉到了李季濂的意外和欣慰,他甚至敏感地发现自己的父亲眼睛都红了。李孝式很后悔自己居然在火车站呆了那么久,他应该早一些来见自己的父亲。望着父亲李季濂因为过于操劳而显得苍老的面容,李孝式蓦地感觉到自己要真正承担责任的时候到了。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这个正在经营的锡矿办好注册手续。在此之前,李季濂为这事已经跑了十多次矿务局,申请却一直没有被批准,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孝式拿着已有的资料直奔矿务局,面对清一色的白人官员,用流利的英语理直气壮地质问:“这份注册申请书为什么一直没有批准?”
一边说一边将因频繁折叠已有些破损的资料放在最前面的办公桌上。
矿务局的英裔职员还是第一次面对一进门就兴师问罪,而且英文说得这么流利的中国人,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好半天,那位秘书模样的人才仔细看了看那份文件之后说:“不是叫你们换成承包合同书的吗?怎么还拿这个来?”
“我们不是承包,是注册。泰有锡矿是我们自己的。”李孝式边说边出示另一份盖有矿务局大印的那份他父亲赔了很多钱才弄到的转让合同,“这是购买合同书。”
那个人又仔细看了看才说:“可是,我们开具给华人的都是承包合同书,对于资本雄厚的华商,我们才给予注册。你们这个锡矿一点资产证明都没有……你还是换成承包合同书之后再来吧!”
“政府有专门针对华人的、注册矿场一定要资产证明的法律规定吗?”
“这……”英裔职员意外地沉吟了一会才说:“相关的法律规定倒是没有。”
“那你就照章办事吧。”李孝式笃定地说,他了解英国人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敬畏法律、“照章办事”。“政府应该对在这块土地上投资办实业的人一视同仁,这样才有助于繁荣稳定,请吧……”
李季濂与内弟甘兼万折腾了不下十次的注册申请,就这样批下来了。马来亚有了第一个由新客开发的锡矿:泰有锡矿。
望着父亲如释重负的样子,李孝式比拿到剑桥大学的硕士文凭还要欣慰。
他对这块丛林密布,几乎遍地黄金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难怪大家都称这里为“马来半岛”呢,他查了一下资料,马来语“马来”就是黄金的意思,马来半岛即是黄金半岛。
他对父亲说他想好好地考察一番。李季濂说他自己已经全面考察过了,而且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都放在办公室等他来整理,他直接去上班就行了。
李孝式固执地说他一定要自己去走一走,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然后立即发电报给香港的公司,请求延长假期。
必需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对于年轻的李孝式来说,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得到他父亲的同意和资金支持之后,李孝式就带着一大包与马来亚的自然地理以及资源环境有关的资料,一个人驾着车上路了。他循着父亲标注的地图一路前行……
这是一个有着极其丰饶的天然财富的国度,简直就是个天然宝库。这里除了被殖民统治外,没有战火没有纷争,有的只是待开发的丛林,和专心致志求生存求发展的人们。
李孝式每到一处他父亲在资料里提及的地方,都会停下来逗留一天或者两天,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印证那些资料提供的信息。
他走的铁路沿线,是建于1885年的马来亚第一条铁路,也是这个国家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条铁路。他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里!
他从马六甲海峡折回到吉隆坡的时候,已经是1个月以后了。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至理名言,并深刻体会到个中滋味。
与广袤的大地山川相比,人是如此的渺小,根本微不足道。
李孝式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回到家里,他意外地看见母亲甘固真和儿子剑桥都在。甘固真是来看望丈夫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来“考察”李季濂的创业环境,看是否可以做长远的打算。她还带来了P&Q银行催李孝式回去上班的电报。这个时候,香港离他已经很遥远了。他寄回了一封辞职信。
李孝式以崭新的姿态开始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
没有谁管他,生活却比以前更规律。
李季濂将家安在这个叫吉隆坡的小镇中心,这个后来成为整个马来亚中心城市的地方,现在还只就是个寂静的小镇。他们的家在克慕汀路,是一栋朴素但不失规模的两层楼。李孝式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6点半到楼下作为私人办公室的书房,读书看报或者翻阅资料,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整理锡矿的相关文件、生产计划等。8点钟准时驾车出发往沙叻秀毗邻飞机场附近的泰有锡矿2号矿场,晚上6点才回家,每晚11点准时睡觉。
“泰有锡矿”这个名字是李季濂依据“锦纶泰”命的名,“泰”就是“锦纶泰”,连在一起即是“锦纶泰有”的意思,有将李家事业延续并让其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在里面。
1号矿场在雪兰莪,李季濂自己在那打理。这两个地方都是雪兰莪州锡矿集中的地区。
李孝式到锡矿正式上班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锡矿,从挖锡米的最底层角落,到矿沙装船的码头殖民地官员的办公室,再到完全由英国人控制的炼锡厂,他都一丝不苟地走了一遭。为了真正认识锡这种银白色的软金属,他甚至亲自进入到矿洞挖矿沙,与工人一起淘洗,与工人一起在工棚里吃饭。锡矿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人,每一件设备,他都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