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200000009

第9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演进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评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1990年两人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和产品角度提出并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能力。在现有文献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短期资源配置能力,而且延伸到对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众多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解释形成了基于整合观、知识观、系统和组织观、动态能力观、资源观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流派。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哈默、普拉哈拉德(1994)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在他们看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组织所共同具有的学识,是公司的资源,而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战略业务单元专有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协调和整合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企业内技能或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有机协调和整合,需要组织管理的介入。

(2)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巴顿(1992)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从知识观的角度进行考察,根据知识能否为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因此,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一是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包括企业的专有知识和员工的学习能力;二是组织的技术系统,即组织成员知识的系统合成;三是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管理制度影响着创造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和热情,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四是组织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此,巴顿所称的知识是一种泛化的知识,既包括传统狭义上企业的专有知识,又包括企业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技术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价值观。

(3)基于系统和组织观的核心竞争力。库姆斯等(199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作机制的有机融合,核心内涵是企业所专有的系统组织体系,正是企业这种专有的系统能力使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并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操作子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子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系统关系中。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技术、核心文化,特别是与企业组织能力的有机结合。

(4)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核心竞争力。提斯(1997)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使一个企业在战略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组织能力集合,所谓战略上的区别,就是核心能力赋予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独特的力量源泉,它不仅影响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方面的有效性,而且造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从而使该企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可以持续,但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所以核心能力特征企业发展的路径同时又制约着企业的扩张方向。他提出,能力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互动的,特别是投资方向决定了企业能力发展的方向,而由投资形成的特定投资决定组织学习的目标、范围和性质,新出现的技术和市场机会从需求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而投资则从供给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通过投资率先进入机会领域或使企业获得能力发展的先行优势,由于动态变化的关系,管理者的管理组织能力在发展和捍卫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基于资源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Peteraf(1993)概括出了能够带来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所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企业的异质性。这意味着某些企业所拥有的高效资源非常稀缺,通过资源的垄断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二是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由此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三是不完全流动性。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会保持在企业中,而企业会分享由此资源带来核心竞争力时所产生的租金。四是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当一个企业采取某种战略来获取或发展高效资源时,执行这种战略存在着使其他企业难以承担采取相同战略的成本。

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刘世锦等人(1999)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利润水平收益的竞争力;管益忻(200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体系;芮明杰(1999)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黄津孚教授(2001)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因素,即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2002)对核心竞争力的经典描述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在国内的企业界,核心竞争力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办法制定出能不断产生新东西的战略和好的管理基础,管理的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提出,创新能力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公司则认为,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是华为的生命;格兰仕公司则提出,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在进入的领域做到绝对的比较优势;娃哈哈公司认为,培养品牌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林善浪,2003)。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通过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关于其定义和内涵,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目前,普遍一致的看法是,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显著实现顾客价值需求、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在分类、综合的基础上,基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二是企业拥有的能力。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为人力资源、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设施、资金、无形资产和内部信息系统等;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用户、供应商、研发机构和高校、投资商、政府、中介组织等。从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关注企业的资源如何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由于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因此,企业应当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地学习、超越和创新,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能力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分销、人事管理等,并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蕴涵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或者组织成员特有的集体技能和知识,是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因此,首先,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同其他企业比较而言。如果只注重其绝对的一面,在实践中就会让企业感觉其高不可攀,会以为只有那些“高、精、尖”的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际上,只要在某一时期比产品、服务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有优势,就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要件。

其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由于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持久永恒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一重要约束条件决定了企业不仅要努力建立某一时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要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童利忠,2004)。由于企业核心能力是由多种资源、能力复合而成的,通常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要培育核心能力首先要端正企业的经营理念,要塑造特有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②组织与管理。组织灵活性强,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效率就高,反之会制约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和管理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又是知识和技能、软件和硬件的运作环节。③知识与技能。现代企业是一个知识性的组织,要创新就得不断地丰富知识,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打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拥有某一项技术专长,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产生企业特定的知识体系。每个企业的知识体系是不一样的,技术能力高、核心能力强的企业,吸收的公共知识也更多。

上述因素均可以通过资源能力、协调与学习能力、制度能力加以体现。

(1)资源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就谈不上企业,所谓资源,就是可以被人们利用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客观存在。企业资源的外延很广,包括物质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物质性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资产,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非物质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商誉、品牌、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积累的学识和经验等,也包括良好的上下游关系、分销渠道等(林善浪,2003)。柯利斯(1995)在《基于资源的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资源能力价值的概念,认为资源能力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稀缺性和独占性,检验资源价值的标准是难以模仿、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较为持久、所带来的收益为组织而非个人所独占、难以被替代、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价值。

(2)协调与学习能力。能力原来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是指为了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整体协调与学习能力,具体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及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企业将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服务能力是企业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而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服务;管理能力是指企业计划决策、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和管理激励的能力,使各种资源、能力与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顾客价值。从建立的过程看,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首先是通过市场吸收各种能力,并在企业内部将其与从市场获取的各种资源协调、结合起来,形成组织能力(舒辉,2002)。管理学家克里斯登森(199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是建立在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组织能力通过企业内部的学习和积累,得到提高和扩张,原有的个人能力演变为组织的程序化活动。企业的协调与学习能力与资源、流程、组织价值观有关,是企业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企业历史发展的管理遗产,就必然具有惯性,形成一个特定的心智模式。为了摆脱企业原有能力的禁锢,首先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双向学习型组织,以调整企业能力,适应动荡的环境。同时,企业要将自身的能力与外部可利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运用战略联盟等组织形成构建企业外部网络,从而利用外部资源与能力,超越自身能力。其中,难以辨别和模仿的企业协调与学习能力,就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殊能力。

(3)制度能力。制度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康芒斯将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其中,习俗是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表现为没有约束力的惯例,也可以表现为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习俗是同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的。规则是制度的另一核心内容,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并主要由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来表现。制度是和集体行动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是被群体中多数人所接受或遵守;制度能力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在现代企业中,有的制度能力可以加以条文化,容易识别,而有的制度能力,特别是习俗、文化等制度性的东西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难以辨别,资源能力与协调、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需要有形或无形地规范,必须发挥制度能力的规制作用。

同类推荐
  • 我的财务我监管

    我的财务我监管

    滴水不漏的财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开始。管理者必须通晓财务,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核心人物,从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并对企业经营状况了如指掌。
  • 渝怀壮歌

    渝怀壮歌

    本书记述了重庆渝怀铁路建设的全过程。渝怀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建设项目之一。它的建成,使得川渝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客货运输途径缩短270~550公里,对于加强西南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速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和西南地区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

    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

    本书以我国物业管理实务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物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程序以及操作实务与技巧,并兼顾了典型物业的管理及国内外物业管理的介绍。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百姓不缴糊涂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税务普及书

    百姓不缴糊涂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税务普及书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热门推荐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艮天

    艮天

    远古时期,神、仙、魔因一本古经爆发了神仙魔之战,古经从此分散到星辰各处。一位少年,由大家族的大少爷沦落为低贱的奴隶,因一页古经开创了一部传奇,“天有多重,艮天为尽。古经现世,神魔归一。”
  • 血泪三千尺

    血泪三千尺

    一个大雪分扬的夜晚,小小年纪的血蔷薇为逃脱族人的追杀,奋力逃出幻城,衣衫褴褛的小小血蔷薇花,虚弱不堪得晕倒在神圣而庄严的教堂中,血蔷微弱地看着眼前身着皇家礼服的男孩,一只小巧的小手悬浮在半空之上,嘴角仿佛在说,“若你能护我一次周全,我愿契定永生血之契约”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箫?箫箫玉声碎人心,唯有徒步遇知音……迟暮你还记得当初你说的话吗?‘血泪三千尺离殇,迟暮之年断永生’……
  • 独家女尊:白雾至尊

    独家女尊:白雾至尊

    她本为世界仰慕之者,却被一个男人伤的稀里哗啦。“你又丑又穷,还真以为我会跟你在一起?”男人一边亲抚着女人说道。我丑、我穷?这是我听到过最好的笑话!丑女摇身一变,成了世界最高仰慕者,黑道之首。修长的指甲将男人的下巴硬挑了上来“我又丑又穷,那么你算什么?”她躺在贵妃椅上,两腿交叉显出抚媚,眼神冷清的看着眼前被绑着的男人。她将后宫天下直接搬到了新学校··
  • 天道编年史

    天道编年史

    人间、天界、冥界都没有我容身之处;那么我便杀出一方净土来安生!通灵体空冥被迫转入人间轮回,重生归来到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预谋好的……由于战神刑天的加入,空冥本来扭曲的命运干脆变得惨不忍睹!他不再是天道的宠儿,怀着强烈的憎恨再次坠入轮回,醒来时却发现命运已经彻底改变……
  • 嗜血妖妃

    嗜血妖妃

    五年前,一群黑衣人灭她全家,唯她一人存活,五年后,她亲手将他们全部灭门……
  • 魔侠豪情传

    魔侠豪情传

    茫茫宇宙,浩瀚星辰,天下之大,谁主沉浮。一个本不该属于这里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从死亡的边缘捡回一条小命,却历经磨难改变了这里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千古留名的圣人。“赵鸣,你这个淫贼...我要杀了你!”“不行!他是我未来的夫君,我不许你伤害他!”“臭小子,已经两招了,还剩一招。”“死赵鸣,你挑粪非得从我门口过么?臭死我了!看打。”...武侠背景融入少量玄幻题材,故事主要讲述江湖里的江湖事,每个情节都是用心安排的,没有特意灌水,各位读者大大不妨读上一读,倘若您能喜欢,希望收藏、留言,谢谢。
  • 丧尸之帝

    丧尸之帝

    天降黑雨,末日之始,丧尸世界。幸存的人类就像老鼠一般夹缝中生存。然而,上天总会留有一丝生机,在幸存者中竟诞生了超能力的异能者。一个都是青年为情义,被丧尸咬中后,却激发了一种罕有的超能力‘霸气’。且看,都市青年如何在万变的丧尸中,成就一方大帝,霸绝人间。
  • 轮回之夏

    轮回之夏

    科特·康纳斯的进化人类计划笼罩着纽约;孤山处半兽人征服一切的铁蹄带来着毁灭;雨果·巴斯克维尔的死灵诅咒着一切生灵;火神公瑾在赤壁一战灭绝曹贼、名传四海;侏罗纪的世界暴龙与剑龙上演生死的厮杀;戴维·琼斯孤独地站在飞行荷兰人的甲板;穿梭在你的恐惧中,只是我的宿命。——初夏
  • 叶宝妈咪

    叶宝妈咪

    “叶西啊!这两个男人为什么跟我长得那么像?”六岁的小叶宝指着杂志封面上的两个男人问道。叶西一瞥,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那个……儿子啊!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总有些长得相似的人,这很正常的。”宝宝,原谅妈咪不能告诉你,那两个男人中有一个就是你爹地,而那俩男人,又是兄弟……“哦!这个我知道!”叶西开心的看着对自己万分理解的儿子,又看着儿子指了指两个男人中面目较冷的那个说道:“妈咪跟这个男人也有些像,这样就叫……夫妻相,对不对?”“……”叶西一头黑线,鬼才跟那个家伙有夫妻相!就算要像,也该是旁边的那个嘛!不过他们本来就是兄弟,那也就同理可得了吧?咳……小叶宝看着正沉浸在无尽幻想中的妈咪,灵动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不该属于孩童的狡黠,忖道:爹地啊!看来你不怎么讨妈咪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