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8700000017

第17章 妙治脾胃病的理中方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古人读书,尤倡抄书,不是因购书不便或无钱购之,盖因抄书有助于读书明理也。历代名医大多都是先儒后医,他们所留之手抄本时有发现,关于医药者更多。孙氏中医世家亦重视此方面的收集。研读之余,观其组方绝妙者验之于临床,收效甚为显著,现结合验案简述于后。

一、分清理中方

组成:柴胡10g,升麻6g,厚朴10g,陈皮12g,炒山楂12g,白茯苓20g,炒扁豆12g,生姜6片,大枣3枚为引。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功效:温中理气,化滞散结。主治:脘腹痞满,呕哕腹痛,下利清谷,身痛疲倦,脉搏缓滑,舌苔腻垢等。

此方乃取之一残缺手抄本,久藏于家中旧书箧中。几十年前,工作之余,浏览及此,发现此一残缺手抄之书,不著姓名,字迹工整,论述伤寒杂证100余首,辨证深刻,说理清透,若非伤寒大家,不能有此高论,孙朝宗主任每览及于此,即生敬慕,临证数十年,采用书中之方,每获良效,今录数则,供诸同好,不使良方泯没也。书中云:“治直中下利清谷救里法,分消理中汤主之。以经络言之,三阴为中之深,以通言之,则脏腑最居于里,故直中之证,证见身痛拘急,囊缩甲青之证者,为中于三阴之经也,见呕哕腹痛不利等证者,为真中脏腑之里也,又有或呕或痛或利之不同,呕者邪中于上而犯在胃,利之邪中于下而侵在脾,痛之邪中于中结聚不得散越也,其中有兼见者,有别见者,亦各从其重处而先趋耳,直中下利清谷者,因寒犯中州,少火被抑,中气不鼓,加之水谷所伤以致二肠不秘而下利,要知下利清谷别于肠垢,肠垢者得火而变也,清谷者得寒而直出也,寒中脏腑,当温脏耳。分消理中汤,治伤寒直中三阴脏腑多伤水谷,肠胃虚寒不能运化,完谷自出,下利无度者,可渐加人参、白术温理中宫;须甘温行气之品,厚朴、陈皮、扁豆、姜枣是也;下利之证重在清浊不分前后不利,故以升麻柴胡而举陷,泽泻而分消,使肠胃有交通之妙,清浊无混淆之患,中土乘权阴寒外逼,直中之邪有不立散者乎。”

1.腹痛泻泄顾某,男,61岁,车夫,德州市人,1986年8月11日初诊。七年前,患腹痛泻泄,某医院诊断为胃肠炎,予土霉素、黄连素治疗,其病时好时坏,迄今未得根除。刻诊: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大便溏薄,日行3~5次不等,泄泻时略感腹痛,无下坠感,周身畏冷,四肢不温,脉象沉缓,舌质淡白,苔白腻。患者脾胃气滞,病来已久,中焦升降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则精神疲倦,血虚则面色萎黄,气下陷则大便溏薄,血气滞则腹痛不已,阳气不伸则周身畏冷,四肢不温,脉与舌象无不属脾胃气滞、升降失司之证。治以益气健脾、化滞畅中。方仿分消理中汤意:柴胡10g,升麻6g,厚朴10g,陈皮12g、炒山楂12g,炒白扁豆15g,泽泻12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为引。上药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生冷、黏滑、腥臭之品,此外还需注意适温避寒等。

二诊:上方连服3剂,大便泻泄减轻,日行2~3次,腹痛已轻,而小便较前为多,仍有下坠感,它症尚无起色。腹痛减轻,而小便增多,中焦已显分消之机,此佳象也,仍守上方加减,缓图功效。处方:柴胡10g,升麻8g,厚朴10g,陈皮12g,炒山楂15g,白茯苓25g,炒白扁豆12g,泽泻15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为引。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禁忌方法同上。

三诊:上药迭进3剂,腹痛止,大便仍日行2~3次,然泄泻既久,脾之下趋之势已成惯性,原方加赤石脂,改生姜为干姜,而参芪术草之类,仍不敢递之过早,恐其壅补生变。处方:柴胡10g,升麻8g,厚朴6g,陈皮12g,炒山楂10g,白茯苓25g,炒白扁豆12g,泽泻10g,干姜3g,大枣3枚(去核),赤石脂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禁忌方法同上。

四诊:上方连进5剂,加仿伤寒桃花散意,泄泻全止,大便成形,日行1~2次,唯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周身畏冷,四肢不温,观其饮食有加,脾胃有健运之渐,轻进补益之品,观其所以,再商治法。处方:柴胡10g,升麻8g,厚朴6g,陈皮15g,炒山楂10g,白茯苓20g,炒白扁豆12g,泽泻10g,干姜5g,大枣3枚(去核),党参10g,焦白术10g,砂仁5g,甘草10克。上方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禁忌方法同上。

五诊至六诊:上方连服9剂,精神振作,面色略显红润,周身渐觉温暖,四肢已转温和,食欲增加,纳谷馨香,脾胃健运有权,阳气得以布化周身,脉来较前有力,仍守原方出入,冀望逐渐康复乃幸。处方:柴胡10g,升麻6g,陈皮15g,炒山楂6g,白茯苓20g,泽泻10g,大枣3枚(去核)。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禁忌方法同上,隔日服一剂。

2.胃脘痛潘某,女,41岁,工人,聊城人,1981年7月7日初诊。工作失顺,敢怒而不敢言,气郁于内,初由两胁胀痛,继而胃气不降,自服开胸顺气丸,病未减而增,又出现大便溏薄,脘痛腹痞,呕吐酸苦,嗳气,不欲饮食,心悸寐差,两手发冷,迄今月余,脉弦细,舌质偏红,苔白腻。肝气抑郁,不得发泄,故两胁胀痛,甚则克伐于中宫而脘痛。浊气盘踞于中,胃气不得和降而上逆,故嗳气,吞酸,不欲饮食;过服攻下,脾气下趋而便溏;少火被抑而心悸寐差,两手发冷,脉与舌象均属肝郁胃滞之证。治宜舒肝理气、化滞和胃。予分消理中汤加减调之,处方:柴胡15g,厚朴10g,陈皮15g,炒山楂10g,白茯苓20g,炒白扁豆12g,泽泻15g,炒莱菔子10g,生枣仁30g,干姜5g,大枣3枚为引。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药连服3剂,两胁胀痛减轻,食欲增加,它症尚无变化,仍守上方继进。处方:柴胡15g,厚朴10g,陈皮15g,焦山楂10g,云茯苓20g,炒白扁豆15g,泽泻15g,生枣仁30g,半夏20g,竹茹10g,甘草10g,生姜6片。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3次温服。

三诊:脾胃者,上下之中枢,中枢有权,可安四方。上药迭进6剂,中脘显宽,中焦之浊气始得分消,嗳气吞酸已止,食有馨味,寐意转安,中气得伸,两手渐温。唯大便仍每日泻泄两次,度其病情,略试小补,以观转机。处方:柴胡15g,厚朴6g,陈皮10g,云茯苓20g,泽泻15g,炒白扁豆12g,酸枣仁30g,甘草10g,党参10g,赤石脂10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升麻6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3次温服。

四诊:上方继进3剂,大便成形,小溲增多,脉来冲和,舌苔白腻退化,精神食欲均可,为巩固疗效,书一小方,嘱其归里,不复再诊。处方:柴胡8g,升麻5g,焦白术10g,党参10g,云茯苓15g,枣仁30g,甘草10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半夏10g,陈皮10g,炒枳壳6g。上药水煮2遍,取汁1杯半,晚服1杯,晨服半杯,忌食辛辣、腥臭、黏滑之品。

3.寒滞胃痛杜某,男,45岁,农民,河北衡水人,1987年2月4日初诊。患胃痛已5年,感受寒凉易于诱发,饮食后脘腹胀痛,有时大便稀薄,近两月来,病情加重,服多种成药无效。刻诊:腹大如盘,按之疼痛难忍,遇寒冷尤重,不欲饮食,痞胀难消,精神疲倦,少气懒言,面色苍灰无光,四肢不温,大便郁滞不畅,每日3~4次,脉象沉迟,舌淡,苔白腻罩灰。阴寒之气,滞于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司,以致寒聚不散,腹大如盘,疼痛难忍;病来已久,痞胀难消,脾阳不伸,中焦化源亏虚,营卫不和,而神疲懒言,面色苍灰无华,四肢不温;气滞于肠胃,传导不利而大便郁滞不畅,脉与舌象均属寒滞胃腑、清浊混淆之证。治当理气温中,祛寒化滞。拟分消理中汤意治之。处方:柴胡15g,厚朴10g,陈皮15g,焦山楂10g,云茯苓20g,炒白扁豆12g,炮干姜8g,木香10g,甘草6g,炒枳壳10g,泽泻12g,炒苍术10g,炮元胡10g。上药水煮2遍,取汁2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继服药3剂,第三剂药服后约半小时许,腹中漉漉,状如雷鸣,攻冲作痛,随即意欲登圊,泻下灰褐之物,量多盈盆,周身汗出淋漓,几至欲脱,家人扶到榻上被覆保温,翌日晨起,大腹如盘之症消失,精神安和,家人与面汤一碗,食后亦无痞之感。越日来诊,按之脘腹柔软,重按亦不觉痞痛,脉来不若前甚,但仍细弱无力,舌苔罩灰已退,四肢轻温,此佳象也,并嘱患家,七日之内,流质淡食,宁饿一点,不可过饱,以防食复。处方:柴胡6g,升麻3g,白术6g,焦楂5g,云茯苓20g,山药10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太子参10g,甘草6g。上药水煮2遍,取汁一杯半,每日分3次温服。

三诊:精神已振,饮食略增,脘腹安和,脉来冲和,予香砂枳术丸小量服之,再嘱淡食养胃云云。

4.脾虚肿胀安某,男,51岁,农民,德州人,1984年10月5日初诊。患胃病六七年,感受寒凉或饮食不慎易诱发,腹胀作痛。日前,淋雨后诱发胃痛、胃胀,伴见面目浮肿,脘腹痞胀作痛,大便稀薄,兼有紫褐色瘀血块,精神疲倦,面色苍灰不华,不欲饮食,脉象迟缓,舌苔白腻。综合脉症分析,病为中焦虚寒,脾失统运,清浊混淆,不得分消之证。治以温阳健脾,分消化浊,调和胃气。处方:升麻6g,柴胡9g,厚朴10g,白术12g,焦楂炭12g,云茯苓15g,泽泻12g,防风6g,炒枣仁20g。上药水煮2遍,取汁2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方连服5剂,面目浮肿全消,脘腹痞胀作痛减轻,它症如故,原方继进,观其所以再商。

三诊至五诊:原方服3剂,脘腹痞痛减轻近半,便中仍挟瘀血块,上方枣仁增至30g,炒白术增至25g,另加炒阿胶10g,贯众炭10g,伏龙肝50g(泡开取清水煎药),进5剂,大便成形亦不夹血,精神转佳,腹痛止,痞胀退大半,食有馨味,脉不若前甚。脾阳有来复之机,健运始转,统血有权,巩固中焦健运乃须缓缓调之。处方:党参10g,云茯苓15g,炒白术10g,甘草10g,广木香6g,黄芪9g,枳壳6g,泽泻10g,炒枣仁15g,生姜6片,大枣3枚(去核)。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半杯,每日分2次温服。

孙氏中医世家认为,分消理中汤一方,组方精当,寥寥数味,实寓妙意于其中矣。阴寒之邪,所谓直中三阴,三阴者,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也。三阴之病,重点治在太阴脾,方中升麻、柴胡升清而举陷;云茯苓、泽泻、扁豆重在分清排浊于下;厚朴、陈皮重在调理中气;山楂重在消积化滞、散结消胀,兼以散瘀;生姜、大枣偏于调理中焦之营卫,全方使该升者升,该降者降,该运者运,该化者化,该和者和,正所谓:“使肠胃有交通之妙,清浊无混淆之患也。”

案1顾某为脾胃气滞,升降失司,用本方后已见分消,唯脾气下趋已成惯性,本方以干姜代替生姜,加赤石脂而病机始转。案2潘某之胃脘痛,属肝郁胃滞,方中重用柴胡以疏肝,加枣仁以安和肝(胆)气。案3杜某为寒滞胃痛,清浊混淆,应用本方加炮干姜、木香、枳壳、苍术、元胡,侧重温中化滞。案4安某为脾虚肿胀,兼有瘀血便下,治在温阳健脾,脾阳来复,血自归经,终以健运中阳,缓图功效。

二、导滞理中方

组成:山楂15g,炒枳壳15g,炒枳实15g,陈皮15g,川厚朴10g,泽泻12g,柴胡12g,葛根15g。上药以水3碗,煮取1碗,药滓再煮,取汁1碗,每日分2次温服。功效:理气导滞,清利湿热。主治:积滞内阻,表里失和,蕴湿生热,胸腹痞满,或泻泄腹痛,大便不畅,小便短少,脉象沉实,舌偏红,苔腻垢或黄腻。

此方与分消理中汤同取之于手抄善本,临床运用实属应手。书中云:“治直中内伤郁热症,救里法,导滞理中汤主之。先哲治直中之方多用人参、白术补之于虚寒二字殊属切当,余以为未可轻用者,为是症本虚矣,未必无实邪,本寒未必无郁热,若正气既虚,邪气又实,阴寒为本,郁热为标,标本相违,又当相机观变矣,如直中一症,即云直中三阴,正气不虚,墙垣稍固何由深入三阴,此固宜人参、白术之补也,若正虚邪实,标本相违者,用参术以补则竟补实邪,用桂附以温则竟助郁热也,此直中三阴之病用前人之理中等汤,往往七窍流血,故变审症之变态,不可以不全也,所以然者,中气为阴寒所遏,饮食多不消化,外中于经则四肢必见厥逆,内伤乎府填寒郁为内热,外寒束乎内热,则闷而增烦,然是证不名阴裹阳者,其热纯是内伤所等之热也。治之法:内症虽热,一毫清凉之药不可用;外症虽寒,一毫补之剂不可施。唯宜以导滞之剂治之耳。导滞理中汤,治伤寒直中三阴,脏腑内伤,填塞中宫,外症厥冷,内症郁热者。是方用山楂、陈皮、枳壳、川朴辛温快气,辛苦去实,为导滞之圣品,柴泽交升降以通经,葛根托里烦而外达,中寒既退,烦闷咸除,药剂虽平,可奏奇功也。”

1.腹痛张某,男,15岁,学生,河北桑园人,1969年8月20日初诊。患腹痛迄今2月不瘥,中西药杂投不已,服驱蛔药亦无效,前来求诊。刻诊:腹痛绵绵,环脐处按之痛甚,大便一日2~3次,黏稠不爽,小便色黄,精神疲倦,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四肢不温,脉沉细,舌苔白腻,中部至舌根罩黄腻,刮之不去。患者腹痛既久,大便不爽,小便色黄,湿热郁于肠道,滞而不去,脾之阳气不得伸展,水谷不化精微,由是脉沉肢冷,面色萎黄,不欲饮食,精神疲倦等症相继而出。治当理气导滞,清利湿热。方宗导滞理中汤法。处方:炒山楂20g,炒枳壳15g,葛根20g,草果15g,生甘草10g。上药以水3碗,煮取1碗,药滓再煮,取汁1碗,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鱼肉黏腻之品。

二诊:药进3剂,腹痛略减,大便泻下两次,较前爽快,它症如故。考虑患病已久,虽为少年,但药不可过猛,仍宗上方出入,逐渐克化。处方:炒山楂20g,炒枳壳15g,陈皮15g,川朴10g,泽泻15g,葛根20g,草果15g,白芍15g,当归10g,甘草10g。上药水煮2遍,取汁2碗,每日分2次温服。

三诊:上药连进6剂,大便泻下黏稠秽浊之物三次,腹痛止,精神好转,意欲多食而又不敢多进,黄腻之苔已薄,脉沉细而不若前甚,手梢亦有温意,综观其证,湿热郁滞已有克化之望,脾始健运,阳气有布化之机,仍守上方加减继进。处方:炒枳壳15g,陈皮15g,川朴6g,泽泻20g,云茯苓20g,柴胡10g,葛根20g,白芍10g,当归10g,甘草10g,生姜6g。煮服方法同上。

四诊:腹痛未发,大便已转正常,精神食欲转旺,脉来冲和。所谓病去三分,正气便长三分。予枳术丸一盒善后。

2.腹痛泄泻郑某,女,43岁,家住德州市工人新村,1981年9月24日初诊。六七已过,月经超前,经常心中烦热,由于多食水果冰糕,引起腹痛泻泄,大便黏腻,下而不爽,肛门灼热,小便深黄如茶,心中烦热,精神易激动甚而发怒,脉弦滑,舌质略红,苔薄黄。治以清热通腑、化滞理气以调之,方宗导滞理中汤意。处方:陈皮15g,炒枳壳15g,焦山楂20g,茯苓15g,泽泻20g,葛根20g,柴胡6g,银花15g,连翘20g,白芍15g,生地榆15g,生甘草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3剂,因与孩子生气着急,其病非但不减,而头昏益甚,仍予上方,加钩藤30g,川楝子10g继服。

三诊:上方连进3剂,初服则腹中漉漉有声,窜痛难忍,约一小时许,大便泻下秽浊之物甚多,腥臭难闻,周身汗出,稍倾则腹痛止,汗出亦缓缓而止,安寐一夜,晨起身体轻松,肛门灼热之感亦减大半,腹部按之,仍感隐隐疼痛。服第三剂后,月经来潮,所下血紫褐,夹有少量瘀血块,心中烦热亦除,脉来不若前甚,精神好转,再拟理气和血之药调之。处方:陈皮12g,炒枳壳10g,焦山楂10g,茯苓15g,泽泻15g,柴胡10g,白芍15g,地榆10g,当归10g,甘草10g,丹皮6g,生姜6片为引。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纵观导滞理中汤一方,方中枳实破坚利膈;枳壳开胃宽肠,斡旋于中焦;柴胡、葛根理气升清;陈皮、川朴助枳壳以降气;焦楂化滞,导瘀浊以下行;唯泽泻一味导湿热之郁以行决读之职,处方面面俱到,若非医理精通者,不能为之。案1张某患腹痛,予导滞理中汤加草果以化脾胃之浊,腹痛减而不瘥,又加白芍、甘草、当归以养血止痛,终使脾胃健运,湿热克化。案2郑某腹痛、泻泄不爽,郁瘀互兼,以导滞理中汤加连翘、白芍、地榆以清热通腑。病将瘥,转而为理气和血,于方中又加入当归、丹皮、甘草、生姜等,而病趋平复。

三、顺气理中方

组成:乌药10g,甘松10g,木香10g,陈皮10g,制半夏10g,小茴香8g,柴胡10g,泽泻10g,肉桂4g,大枣3枚(去核),生姜6片。上十一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功效:理气调中,驱寒止痛。主治:脾胃虚寒,症见自利不渴,胸脘满闷,腹中寒痛,畏冷肢厥,不思饮食,或吞酸吐涎,食谷欲呕,或呕吐下利,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迟缓等。

此方与导滞理中汤、分消理中汤同取之于手抄善本,因临床应用之时取效快捷,故而录之。该书云:“治直中肠腹疼痛,救里法,顺气理中汤主之。寒邪着一处而或犯下部者,直中腹痛之症是也。三阴之起从足起,而行于少腹皮里,于是有攻冲少腹之候,少腹者二肠之所居,二肠主传送糟粕,阴寒犯之则二肠之气壅滞不能成聚,因而作痛,其与下利不同者,盖阴盛而阳陷则下利,阴结而阳闭则作痛也。伤寒之寒,比杂症之寒不同;直中之实,比表症之寒不同。内攻胞胀之寒,比三阴经络之寒不同。今以重寒而结聚于少腹,少腹为气海丹田之会,重阴一掩阳气不通所以疼痛之深,至于欲绝也。顺气理中汤,治伤寒直中三阴,寒从足起攻冲少腹二肠,疼痛欲绝。乌药、甘松、木香、陈皮、制半夏、小茴香、泽泻、柴胡、肉桂、大枣、生姜。是方以乌药追疼直至下焦,甘松辛芬无微不至,小茴香之温肠之功专;木香利滞之功大,寒聚而所结痛作,气顺而寒散则痛和矣。加以陈皮半夏为中州之快剂,柴胡泽泻得升降之攸宜。肉桂以直暖下焦,姜枣以中通腑气,以上数味,虽不足以定痛,然使表里经络升降冲和,痛有不散者乎。”

1.小腹冷痛陈某,男,44岁,农民,德州西郊人,1986年10月20日初诊。患小腹冷痛已七年,痛时服香砂六君子丸,缓缓止痛。近来在菜地劳动,露湿裤子,下肢感到寒冷如水,回家后又吃凉肉饱,傍晚小腹冷痛又发。刻诊:小腹冷痛,热水袋暖之痛缓,大便时溏,中脘痞满不欲食,四肢不温,精神疲倦,面色苍白不华,舌淡苔白,脉沉缓。患者小腹冷痛,经年不瘥,少腹冷积久伏于下焦,脾阳肾火甚微矣。良由火衰不能熏土,土虚无能温化。治当理气调中,暖脾温肾,驱寒止痛,宗顺气理中汤加味调之。处方:乌药15g,甘松10g,木香10g,陈皮15g,制半夏12g,小茴香15g,肉桂6g,干姜6g,诃子肉20g,赤石脂10g,大枣3枚(去核)。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药连服3剂,小腹冷痛见缓,它症如故,继予上方加减调之。处方:乌药15g,甘松10g,木香10g,陈皮15g,制半夏12g,小茴香15g,肉桂6g,干姜6g,诃子肉20g,醋炙元胡10g,赤石脂10g。上药水煮2遍,取汁2杯,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生冷、黏滑、腥臭之品。

三诊:上药连进5剂,小腹疼痛减轻大半,中脘显宽,大便调。脉仍沉缓,舌淡苔薄,脾肾阳气始展,鼓动之力尚微,继予原意出入,冀望气机布化。处方:乌药15g,木香10g,陈皮15g,制半夏15g,小茴香15g,肉桂6g,干姜6g,诃子肉20g,元胡10g,焦白术10g,柴胡6g,泽泻12g,甘草10g,云茯苓15g,吴茱萸6g,大枣1枚(去核)。上药以水3杯,文火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禁忌方法同上。

四诊:上药继服,小腹冷痛消失,四肢显温,痞满已除,食有馨味,精神振作,脉亦较前冲和,命火有权,脾阳亦得布化伸展,病入坦途,继守上方再进。处方:乌药10g,木香10g,陈皮12g,半夏12g,小茴香10g,炮姜6g,炒白术12g,柴胡6g,泽泻10g,茯苓15g,淡茱萸6g,甘草10g,大枣3枚(去核)。上药水煮2遍,取汁一杯半,每日分2次温服。

2.少腹寒积于某,男,38岁,乐陵人,1986年2月14日初诊。少腹疼痛,甚则环脐作痛,病已三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肠炎,中西药物杂投,迄今未得痊愈。刻诊:少腹不时作痛,有时脘胀,不欲食,痛甚则左胁胀满,大便时而溏薄,时而稠黏如冷冻,排不畅。腰部沉坠不适,小便清长,脉象沉弦,舌淡,苔白腻。患者少腹寒积,经年累月,滞郁不散,形成痼疾。下不畅则上郁,故脘胀不欲食,肝失疏泄则胁痛,少腹积甚,气滞则作痛,积轻则痛缓。大便时而溏薄,时而稠如冷冻,乃适寒适温而分。治以化积调中,驱寒止痛。方以顺气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化裁治之。处方:乌药10g,甘松10g,木香10g,陈皮15g,制半夏15g,小茴香10g,泽泻10g,肉桂4g,炒白术10g,白芍10g,防风10g,草果12g,甘草10g,当归10g,柴胡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忌食生冷、黏腻及腥臭之品。

二诊:上方连服6剂,大便泻下秽浊之物数次,少腹疼痛十去其七,上腹显宽,此佳象也,仍守上方继进。

三诊:继进原方6剂,疼痛止,大便尚欠通调,胁胀痛及腰部痛坠之感均除,脉来不若前甚。患者有急事返里,乃书上方予之,嘱以此方为之,配成丸剂,缓缓调之。

顺气理中汤一方,组方严谨,乃为顺气理中、驱寒止痛之良方。案1陈某,小腹冷痛,予顺气理中汤,加干姜以暖脾,加诃子、赤石脂以温肾,加元胡以止痛,终使命火脾阳得以布化而病愈。案2于某,少腹寒积,予顺气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合剂,疏肝理脾,又巧加草果、当归。草果气猛而浊,专攻“湿浊郁伏不化”之疾,配当归以活血络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河北省沧州市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神医扁鹊、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等杏林巨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先驱张锡纯,其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至今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
  •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本书讲解了小儿推拿的手法、常用穴位及各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家长学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日常推拿保健及辅助治疗小儿常见疾病。
  • 中国医疗何处去

    中国医疗何处去

    新医改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医生们高喊“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医生待遇”,为什么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药价,为什么不能制止穿梭在医院中的医药代表们,“以药养医”养肥了谁,真、假专家身后的庞大利益群体还想做什么?
  • 朱氏点通疗法

    朱氏点通疗法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书,它第一次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独特而实用的“系统性心理治疗法”。本书提出的理论和技术,对现存的一些陈旧理论和治疗模式是大胆的挑战,是全新的心理治疗设计和无畏的科学实践。
热门推荐
  • 坏的童话

    坏的童话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江朵朵遇见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邂逅。然而当妈妈郁郁而终后,一切变了。在她这个没有结局的童话里,在黑暗和阴谋下,她能找到快乐吗?
  • 腹黑千金的霸道男友

    腹黑千金的霸道男友

    因为母亲的离开,让14岁的她受到了伤害,一改过去的乖巧,因为自己提出,去了美国,三年后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幽蓝汐,回家之后父亲有了新的爱人,而且还多了个妹妹她会接受她们吗?她的母亲为什么会离开她呢?更多好看的内容请收藏哦
  •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逐萌妻:腹黑总裁独宠少夫人

    追逐萌妻:腹黑总裁独宠少夫人

    “少爷,少夫人说谁都不见。”他是暗夜帝王!只要他要。就没有得不到的。可她,是他的例外!他的所有例外,都是她!
  • 天僧策

    天僧策

    三昧:“师傅,为何弟子须严守嗔戒、杀戒?”师傅:“徒儿,你先天带来一股浩大煞.....”.............十世善人转世的小僧,无意间流落世俗,却逐渐发现体内.....诸天万界,笑看红尘千古轮回,勘破乾坤........这是一个小和尚在诸天万界修行的故事。
  • 魔灵苏醒

    魔灵苏醒

    77年前,阿姆斯特丹登上月球,说出了第一句话:“啊,上帝,这是......”77年后,月球变成了一只眼。混沌始源,基因战争,万灵觉醒,影子革命,神话崛起,万物归墟。少年一步步走来......
  •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原创各种类型的微小说集----------------------------------------------------------不定期更新
  • 重生之商女风华

    重生之商女风华

    安宁因为意外重生回到初二,这一年是安宁一切转变的开始,父母受的屈辱,自己受的委屈,安宁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既定的未来。美男,赌石,黑道,拜师,安宁的生活在此充满了惊险。这一世我要让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我要让所有伤害过我的人看着,我安宁就是豪门。只有一人,始终如一,你若上天,我便陪你上天;你若入地,我便陪你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唯你一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永恒天域

    永恒天域

    一只神秘的左眼,一双灵巧的手,缔造出一个少年踏上巅峰的传奇。永恒的一百零八天域,战火不断,阴谋交织,谁又能在乱世之中,主宰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