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时之气,谓之厚
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就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忍痛割爱时就得忍痛割爱,该从长计议的就得从长计议。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刘邦与项羽之争,其实就是在“忍一时之气”上见出高下,决出雌雄的。这是一种“厚黑”功力的较量,谁能够“风物长宜放眼量”,谁就能得天下,坐江山;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谁就会失去天下,一败涂地。
正如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说的那样:“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该忍的没有忍,不该忍的而又有妇人之仁。”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自然不能使人信服,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做法就明白了。
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一进门就看见刘邦坐在床边,一个侍女在给他洗脚,刘邦见他进来,并没有起身相迎。郦食其便不高兴地说:“如果您还想要消灭你的敌人,就不应该坐着接见智者,否则谁还会尊重你呢?”一介书生,敢当面斥责一方军阀,是十分冒险的。但是,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赶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上坐,虚心求教。郦食其果然是带着想法来投奔刘邦的,他劝说刘邦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这一场战役,让刘邦获得了很多实惠。
与刘邦相比,西楚霸王项羽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他刚愎自用,常常自以为是。
有一次,一位名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虎视中原,待机而动,将来成就一番霸业。项羽不但不听从他的劝告,还将来人大大地羞辱了一顿。那人很沮丧,出来发牢骚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了这句牢骚话,立时大怒,将那位名士抓起来杀掉了。
后来,楚军攻打下新安城,投降的秦军没有得到按时补养,有些议论。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项羽就是听不惯,杀心立起,一夜之间,把二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从此残暴名闻天下。项羽的吝啬更是出名的,他不肯封手下将领的官,常常将印绶刻出来,在手中把玩得失去了棱角,也不情愿将印绶赐给战功卓著的将官。他的身边,最忠诚、有智谋的范增,最后也被他气走,含恨死于回乡的途中。
当时著名的大将韩信,原本在项羽的手下,可项羽就是不重用他,他就跑到了刘邦的手下。
在最关键的时候,韩信威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否则他就不听刘邦的调遣。刘邦当时虽然愤怒到了极点,但还是容忍了韩信的狂妄,并对他说,做“假王”多没有乐趣,要做就做真王,随后封韩信为齐王,笼络了韩信的心,为最后他设计的十面埋伏,彻底击败项羽作出了铺垫。
还有一次,项羽抓住刘邦的家人,威胁刘邦说,如果继续攻打他,就将他的家人剁成肉馅吃。刘邦知道以后,还能镇定自若,对项羽说:“我们曾经是兄弟,我的家小就是你的家小,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本事,那么一定在做好食物之后分我一杯羹啊。”
有人评价刘邦简直就是一个无赖,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他最值得骄傲的本事,就是忍耐。试想,如果他心不能容物,怎么能聚集起如此众多“超一流”人才;如果他不能忍一时之气,如何能平安地渡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这种忍一时之气的度量,就是厚黑学中的“厚”。忍耐就像是弹簧,往往压得越紧,反弹的力量也就越强,只是很可惜,很多人的弹性并不好,还没有积蓄足够多的力量,就已经将自己压断了,或者压得太久而失去了弹性。
厚黑哲理
忍一时之气,谓之厚。不过,厚黑学强调的忍耐,并不是一味地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待机而动的智慧。
喜怒哀乐不发,谓之厚
众所周知,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即使是得道高僧,也未必能将心控制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但是,成功的人士能够将自己的感情深深藏起来,并且不让别人看出丝毫端倪。这种人是很可怕的,因为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对某件事情的反应,也不知道谁是他喜欢的,谁又是他厌恶的。这样的人如果成了竞争对手,根本没有办法找到他的弱点,又何谈战胜?
在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人们为了生存,会采用各种方法接纳力量、分享利益、战胜竞争对手。一个人,如果一听到别人的奉承就喜形于色,有心者就会以甜言蜜语接近他,然后再进行一些“软性勒索”,这就是所谓的糖衣炮弹。对于容易发怒的人,竞争对手就会利用这个弱点,有意激怒他,使他在关键的时刻失去理智,丧失智慧,从而作出不应该做的事。对于心理脆弱的人,竞争对手可以故意打击他,使之怨怒满胸,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博取他的同情心,争取获得更有优势的局面。
但是,一旦这个人城府极深,脸皮极厚,厚到别人根本看不到他的表情,那么就没有什么能打击到他的内心,也没有明显的弱点能被对手利用了,这就是厚黑学所倡导的“厚”字诀。如果两个高手过招,棋逢对手,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就不一定是真刀真枪的实力,也不一定是出神人化的谋略,而很可能就是“厚”,有耐性的人必定战胜急躁的人。
赤壁之战后,孙权与刘备联盟在一起,共同抵抗曹操南下。公元219年,东吴乘关羽进攻樊城,与曹操交兵之际,派吕蒙偷袭荆州,并设计杀死关羽。紧接着,蜀汉君主刘备于公元221年6月,亲自率领大军东征,留下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守大本营,派遣大将赵云在江州做后军都督。
孙权临危授命陆逊为三军大都督,西上拒敌。吴军统帅陆逊深深明白,从兵力上,吴军处于劣势。于是,他一路严防死守,收拢部队,实行战略撤退,一口气退到夷陵、象亭一线,依山筑垒坚守。
刘备报仇心切,见陆逊一路后退,大喜,趁着锐气,一路猛追。这时候,部将黄权劝阻说:“东吴人曾经火烧赤壁,又偷袭荆州,可见陆逊等人非等闲之辈,不可小觑,我们顺水而下,易进难退,还是让我当先锋,陛下在后接应比较稳妥。”
但是,刘备这时已经满脑子都是复仇,并不能听进去任何良言相劝,于是拒不接纳黄权的战略,反而让他领一部分兵驻军江北,防守侧翼,自己带大军一直追下去。刘备身经百战,自然知道陆逊的战略,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派兵包围了孙权的侄儿孙桓,引诱陆逊来救。可是陆逊深得厚黑真传,即使是自己领导的直系亲属,也不为所动,只管坚守不出。
两强相遇,刘备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先是派兵直接进攻陆逊的部队,可陆逊凭借山高路险,顽强据守。后来刘备又每天派人在阵前叫骂,把东吴的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陆逊还是置若罔闻,理也不理。
刘备见陆逊脸皮足够厚,心生一计,令吴班率几千老弱病卒在吴军阵前排好阵式叫战,到中午的时候,蜀军士卒脱掉衣服,乱七八糟地散坐着,口中犹骂个不停。吴军将士气得发疯,恨不得跳出营垒,冲出去杀个痛快。只有统帅陆逊依旧沉着,笑着说:“这是刘备的诱敌之计,眼前的这些兵,看上去根本就不能战斗,所以都是诱饵,山谷里一定埋伏着精兵,我们在这里慢慢耗着,看谁先忍不住,我估计过不了几天那伏兵就会自己走出来。”
就这样,双方相持了半年有余,从冬天熬到夏天。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蜀军战士叫苦不迭。刘备这个时候,就犯了忍不住的重大失误,下令扎营山谷密林之中,傍依溪流森林,好让将士们解暑。从夷陵到亭,绵延七百里,结营四十余座,准备等到秋凉之后再大举进攻。
一直默默等待时机的陆逊,抓住了刘备这个重大失误,一把大火,直烧得蜀军将士晕头转向,自相践踏,在火中狂奔乱窜,吴军在混乱中乘势乱砍狂斩,杀得蜀军尸横遍野。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数被歼。全部的战船、马匹、辎重、甲胄,都为吴军所获。刘备孤卧于白帝城中,听着东逝的江流声,心中感慨无限,长叹一声:“不意今日为这黄口孺子陆逊欺负到这般地步!”
其实,并不是陆逊欺负刘备,在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将陆逊欺负得够戗,只不过陆逊比刘备更能忍耐,再生气也不表现出来,直至出现战机。喜怒哀乐不发,是成功人士的大智慧;有助于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消除感情世界不可避免的危机。因此;这是一名成功的开拓者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也是他取得更大成果的前提。
厚黑哲理
做大事不能动辄生气,成就大业就得心里能搁事,就得能制怒,不动声色地换来全盘胜利,这正是成大业者的气魄。
聪明之中装糊涂,谓之厚
在处世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厚着脸皮装糊涂,甚至当身处险地时,“糊涂”还是“精明”,很可能成为事关身家性命的关键因素。
虽然说聪明是件好事,但事事聪明却不是什么好事。苏东坡曾经作过一首诗:“人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生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以只要人懂得装蠢,就不是真的愚蠢。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不能凡事过于计较,过于精明。要学会掩藏聪明,要作出一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样子。正如机器运转需要添加润滑剂一样,生活有时也需要润滑剂,“糊涂”就是一种极好的润滑剂,也是厚黑学中的精奥,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来看看历史上这位有名的“糊涂蛋”——刘禅。
刘备靠“厚脸”建立起来的蜀汉王朝仅仅维持了42年,就被魏国灭掉了。后主刘禅做了司马氏的俘虏,刘备的亲戚都被迁往洛阳居住,便于司马氏的监视。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便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目的是让他们安心地做官,不要造反生事。
有一天,司马昭宴请刘禅和原蜀汉的大臣。司马昭精心准备的一个节目就是叫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都强忍着眼里的泪水,唯恐被司马昭看出而惹来麻烦。只有刘禅看得最来劲,还不时鼓掌和拍,就像从前在他自己的宫里欣赏歌舞一样。过后,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糊涂到这个地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也没有办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
过了几天,司马昭问刘禅:“你还想念家乡蜀地吗?”刘禅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地。”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前蜀国大臣谷卩正听说这事,就偷偷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以后再这么问你,你应该流着眼泪回答说:‘父母亲的坟墓都远在蜀地,一想起来,心里就难过,没有一天不思念蜀国。’然后你就闭上眼睛,作出深沉思念的表情。”
不久,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家,刘禅就照着各谷卩正教的对答,然后闭上眼睛,但是却怎么也挤不出眼泪来。司马昭看着好笑,说:“怎么像是各谷卩正说的话呢?”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各谷卩正教我的。”所有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从此之后,司马昭彻底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也就没有杀他的兴趣了。刘禅因为糊涂,反而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实惠,一直活到公元271年,寿终正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代的著名学者苏轼。
在王安石当政的时候,王安石看到许多制度上的弊端,积极主张变法。但是,由于世俗偏见的积累,满朝大臣和王安石一样想法的人很少,他的新法虽然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却推行得并不顺利。下面的官员总是不按照新法的宗旨办事。
这时候,苏轼看到了新法的很多弊端,当众给王安石指出来,让这名当朝宰相十分不满。苏轼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被新党排挤。
过了一段时间,王安石变法失败,司马光接替了他的宰相职位,开始恢复旧法。所有当时反对新法而被贬斥的大臣得以重新起用。按理说,这时候苏轼该时来运转了,可坏就坏在苏轼太聪明,他依旧尖锐地看出旧法的弊端,指出来给司马光听。
就这样,旧法的代表党派也恨上了这位精明能干的臣僚,于是苏轼再遭贬黜,最后被罚到偏远的海南种地。要不是苏轼文才盖世,名声很大,恐怕早就死了好几回了。
郑板桥同苏轼一样,眼光敏锐,气质正直,因此,同样不被当时的官场欢迎。
有一次皇帝问他:“别人做官都是越做越大,你精明过人,满腹经纶,怎么却越做越小,到底是真糊涂呢,还是假糊涂呢?”郑板桥回答:“臣是难得糊涂。”
有时候,就算再有实力的人,在社会环境里,也必须学会糊涂,否则就会落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最终受到伤害的当然还是自己。因此,凡事都不能过于精明,看不惯错误的结果,往往是所有的错误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同样,受不得半点委屈,只会为自己树立更多的对立面,招来更多的敌意。所以,厚黑学教导我们,刘禅的木讷无情,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让所有人都不设防备,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假设刘禅有姜维一样的智慧,谁又能确定他没有办法复国呢?
厚黑哲理
糊涂的聪明人,心胸似水一般沉静而深不可测,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有“糊涂”的处世方法,所以他们永远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大丈夫能屈能伸,谓之厚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可以屈时就屈,可以伸时就伸。屈于应当屈的时候,是智慧;伸于应当伸的时候,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隐匿自我,伸是高扬自我;屈是生之低谷,伸是生之巅峰。“能屈”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人生活在世间要吃饭,要生存,往往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期找出新的出路。所以说,有很多时候,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此。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弱者就能变为强者,失败就能转为成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都是江浙一带的诸侯国,两国紧紧相邻,因彼此都想消灭对方,故而成了夙敌。勾践在位时期,两国又卷入战火,吴王夫差的力量明显胜过越王勾践。勾践的数万部队被吴王夫差消灭,最后只剩下五千人,被吴王夫差的大部队围困在会稽。
勾践被迫求和,到吴国去服侍吴王。然而,灭族之灾与奇耻大辱并没有湮灭勾践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勾践夫妇被俘虏到吴国都城姑苏,吴王夫差就让他们住在自己父亲坟墓旁边的一间石头屋子里,为吴王养马。
夫差每次乘车出去,总让勾践给他拉马。曾经是堂堂一国之君的勾践,当时在吴国所受的耻辱,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的。但是,勾践厚黑功夫很到位,这些屈辱对他来说,还不到令他丧失志向、就此沉沦的程度。
有一次,勾践听说夫差病了,就马上跑去看望他。夫差看到勾践这样关心他的健康,很感动。勾践进入夫差的房间时,正赶上夫差大便,勾践就赶忙过去搀扶,并说:“父亲有病,做儿子的应当服侍,大王有病,做臣子的也应该服侍。再说,我还有点小经验,看看大王拉的屎,就知道大王的病是轻还是重。”
夫差被说得十分感动,就让勾践服侍他大便。之后,勾践扶着他上床躺好,又去掀开马桶盖看了看,嗅嗅气味,并亲口尝尝味道,然后向夫差磕头说:“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再过几天,就完全康复了。”夫差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勾践说:“刚才我尝了大王粪便的味道,又苦又涩,知道那是肚里的毒气散发出来的原因。毒气散完,病自然很快就好。”
忍辱负重到了这个地步,实在千古以来只此一人。由于勾践处处小心伺候吴王,夫差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三年之后,夫差放勾践回到越国。勾践回到国都会稽后,不近女色,不观歌舞,爱抚群臣,教养百姓,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织布穿衣,不吃山珍海味,不穿绫罗绸缎。
为了不忘过去受到的耻辱,他每天都不睡床,而是睡在铺满柴草的木板上;还在自己的座位头上悬挂一枚苦胆,无论坐卧或是饮食,他都先行尝尝胆的苦味,问自己说:“你忘记了会稽之耻吗?”
屈辱了整整22年,越国的国力终于强盛起来,越王勾践发动战争,一举攻下吴国,成为春秋时有名的君王。当夫差哭泣求降,乞求做越王勾践的奴隶时,勾践哈哈大笑,并没有答应他的乞求,马上处死了夫差。
精通屈伸的勾践清楚,一个人在忍耐中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虽吴王已老,但他也绝对不会接受在自己的身边放一枚定时炸弹。我们再来看一下张良这位大丈夫的屈伸之道。
张良在少年的时候就很有胆气,他敢在秦末严苛的统治下行刺秦始皇,失败后,流落到下邳。有一天,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着短袍的老翁。老头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心怀大志的张良看出老人非同凡人,因此对这种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并没有挥拳相向,而是恭敬地走到桥下,把鞋取了上来并屈膝跪于老人面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谁知,老人并不领情,当着张良的面又将鞋子傲慢地扔到桥下,然后还是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就这样反复了三次,老人才赞许地对张良点点头,后来赠给他《太公兵法》,并告诉他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你用此书可以兴邦立国。”从此以后,张良便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在当时,如果张良自视为英雄,不肯接受老人侮辱性的挑衅,后来也就不会成就一番事业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很难找到几人能像勾践、张良这样真正做到“能屈能伸”。有些人,一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好一点的还能支撑着勉强生活,糟糕的甚至有因为高考失利而结束自己生命的傻瓜。如果一遇不顺心的事就没了斗志,谈何成功?
相反,厚黑高手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会失去信心。当他们跌至生活和事业的最低谷时,尽管有一时的痛苦和艰难的困境,但不会消极厌世,不会自暴自弃,而是认真反思以往的经验教训,冷静观察,立足现实,积极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和途径。而这种人,一旦到了顶峰,也不会飘飘然;一旦跌倒了,也绝不气馁。
一个人的心若是死了,再怎样神奇的学说也解救不了他。所以,厚黑学教导大家随时保持活力,在没有遇到打击之前,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时刻准备承受失败。只要这样,任何委屈在厚黑高手面前,都不值一提,也不会构成任何威胁。
但是,承受屈辱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实现理想,是为了最终找到“伸”的感觉,所以,能屈能伸成为大丈夫的处世方式,并不是毫无原则。凡事皆有度,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
韩信和张良相比,张良更懂得屈伸的尺度,在辅助刘邦完成了推翻暴秦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大志后,面对高官重爵,荣华富贵不为所动,他知道自己作为人臣,已经达到了顶峰,盛极则衰,因而悄然引退,最后得以善终。韩信则不然,功成后他被封楚地,但很明显,刘邦对他心存疑惧,韩信对此也心知肚明。为了赢得刘邦的信任,当好友钟离昧投奔他的时候,韩信没有理会钟离昧“我今日死,明日恐怕就轮到你了”的劝告,拿了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为的就是消除刘邦的怀疑,但最终也没有逃脱被诛灭九族的命运。
当“能屈能伸”的标准降到了自身利益的尺度时,就只能起到一块遮羞布的作用,已算不得什么厚黑中人了。这样的处世原则和标准,只能更加为人所不信任,因此,韩信的死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屈”与“伸”,苦乐同在,祸福相依,成败相生。在“屈”中处世,在“伸”中立志;在“屈”中为人,在“伸”中立德;在“屈”中做事,在“伸”中立业。这是古圣先哲为后世留下的宝鉴。古圣先哲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屈伸学”,原本是效法自然、模仿万物的经验总结。一屈、一伸原是人与万物的本能,也是处世求存的智慧。本能是先天的潜力,智能却是后天的功夫。
能屈能伸是一种成功必备的素质,也是善于将尖锐的思想感情含蓄起来的人的本领,行人所不能行,成人所不能成。正因如此,屈伸战术常常也是一种高级韬略。圣人韬光,能者晦迹,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定策略。
厚黑哲理
人活于世,往往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期找寻新的出路。“屈”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长远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