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秘密意味着失去友谊
如果一个人的屋顶特别高,高到可以俯瞰邻居的庭院,他应该在屋顶周围修建足够高的栏杆,以拦住视线,使自己看不到人家的庭院。
“能够守口如瓶的人才是善于处世的高手。”《塔木德》上如是说。
在处世智慧中,犹太人很强调为人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犹太人常常把人的价值用保守秘密到何种程度来予以计量。同样,他们认为没有秘密就不算真正的儿童时代。秘密的存在可以帮助儿童的成长。但是,保密与撒谎之间的痛苦挣扎,始终会伴随着拥有秘密的儿童。
犹太人告诉孩子许多的格言,说明保守秘密的重要性:
“听到秘密很容易,但要将之保存下来则是很困难的。”
“有三个以上的人知道的消息,就不能称为‘秘密’了。”
“只有傻瓜和小孩不能保守秘密。”
在众多犹太人守秘的格言中,犹太人最喜欢的是:
“喝下秘密这种酒,舌头就会跳起舞来,所以应该特别小心。”
个人秘密会影响人际关系,人们通常会把秘密告诉自己信赖的人,围绕在秘密知晓者之间的是亲密关系,而被秘密排斥在外的,则有可能是排斥关系甚至敌对关系。
孩子们的秘密多种多样,有不让父母知道的秘密、有不让朋友知道的秘密、令人难以理解的幻觉秘密、藏身或脱身的秘密场所、被人出卖的秘密、被人信任的秘密以及与其他重要的人共同拥有的秘密。
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只有6~9岁的孩子才会经常去思考该不该把秘密泄露出去的问题。10岁的孩子就会用友谊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12岁的孩子就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为他人保守秘密的责任,他们认为,泄露他人的秘密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一份友谊。如果他们泄密,会受到朋友和良心上的谴责。
犹太人认为当一个人得知一个秘密时,都会沉不住气地想把那一份秘密透露出去,并且认为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一个人拥有某种秘密时,他希望可以借此引人注意。每一个人都喜欢打探别人的秘密,同时也希望吸引众人注目的眼光。说出秘密时,必定会受到大众的注目,而使人觉得高人一等。但是,犹太人又认为,当一个人从朋友甲处听来一件秘密,再将此秘密转告给乙时,表面上似乎非常信任乙,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他非但不信任乙,而且也已经辜负了朋友甲的信任。
为此,拉比教育学生说:“只要秘密仍在你手中,你便是秘密的主人;但当你说出秘密后,便会成为它的奴隶。”
在日常生活中,犹太人保守秘密,为人守口如瓶,常常表现为对别人隐私的尊重。
有一次,占卜者巴拉姆去诅骂以色列人。可是,一看到他们的营地,他就开始为他们祈祷。原来,巴拉姆看到以色列人的帐篷并非彼此正对着,他认为他们尊重彼此的隐私,所以为他们祈祷。
犹太人把对隐私的高度尊重诉诸法律,防止对隐私做任何方式的探查。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犹太拉比告诫人们说:
“在他宣誓的时候,不要向他提问。”
“当你的朋友愤怒的时候,不要试图安慰他。”
“尸体还停在他面前的时候,不要试图消弭他的悲伤。”
“在他不幸的时候,不要坚持去看他。”
《塔木德》中规定,如果一个人的屋顶特别高,高到可以俯瞰邻居的庭院,他应该在屋顶周围修建足够高的栏杆,以拦住视线,使自己看不到人家的庭院。
拉比们是这样解释特殊规定的:
庭院的主人只在特定的时候使用自己的院子,可屋顶的主人却没在特定的时间使用他的屋顶。庭院的主人没法知道屋顶的主人什么时候到屋顶上来,这样庭院的主人就没法不让人看到自己在院子里,也没办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所以,每一个犹太父母都会教育小孩要尊重别人,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保守别人说给自己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人。
有尊重才能有自信
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犹太人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绝对理智。它正是犹太民族长期流而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它使犹太小孩从小便有独立生活的意识。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生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
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他们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强烈的生存意识,他们当然能找到赚钱的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而商业经营者作为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分子,首先应具备的便是这种理智的独立意识与生存意识。
这种意识还构成了犹太商人自我保护的“防护膜”,使他们从不陷于别人的商业陷阱。
具有独立意识,只是你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你还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自立当自强,自强促自立,两者相辅相成。
杰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必胜的信念,均能自强不息。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本事,从而消极平庸,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正如拿破仑所言:
“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自强不息是犹太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从不退缩,迫害和杀戮也封锁不了他们前进的路。从罗马帝国时代起,犹太人便被迫离开故土,流散天涯。在漫长的流亡漂泊岁月中,犹太民族的特性、宗教、语言、文化、文学、传统、历法、习俗和智慧没有因这两千多年的悲惨民族史而分崩离析,他们至今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凝聚力。千百年来,犹太人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处境恶劣与成果卓著形成的强烈反差,是这个民族旺盛的生命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反映。
教育孩子首先要培养孩子自信的优良品格,这一点十分重要。一个自信的孩子首先必须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尊重。有自尊才能有自信,因此,对父母来说,要孩子自尊,父母就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处处感到父母的爱和因为他带给父母的自豪。
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一位忠实的朋友,就像一顶牢固的帐篷,会为你遮挡风雨。他是无价之宝,不要轻易忘掉。
有个富翁生了10个儿子,他计划自己去世的时候给他们每人100第纳尔。
可是,随着时光流逝,他失去了一些钱,只剩下950第纳尔。所以他给前9个儿子每人100第纳尔。最后他对最小的儿子说:
“我只剩下50第纳尔了,我还得留出30第纳尔作丧葬费。我只能给你20第纳尔。不过,我有10个朋友,准备都给你,他们比100个第纳尔好多了。”
他把最小的儿子介绍给朋友们,不久就死去了。
前9个儿子各自谋生,最小的儿子也慢慢地花着父亲留给他的那点钱。当只剩最后一个第纳尔时,他决定用它请父亲的10个朋友美餐一顿。
父亲的朋友们一起吃啊喝啊,纷纷说:“在这么多兄弟中,他是唯一还记得我们的人。让我们对他仁慈一些,报答他对我们的好意。”
于是,父亲的朋友们每个人给他一只怀了牛犊的母牛和一些钱。母牛产下小牛,他卖了牛犊,开始用换回来的钱做生意。上帝保佑他,他比自己的父亲还富有。
后来,他成为一名拉比。他说:“我父亲说朋友比世上所有的钱都珍贵,这话一点都不假。”
正因如此珍重友情,犹太人交友时非常慎重,绝不滥交朋友。他们有一则最出名的交友格言就是:“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犹太人认为,没有朋友的人就如同失去手臂一般。他们将朋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像面包一样的朋友,不可或缺;第二种是像酒一样的朋友,偶尔需要;第三种是像狗一样的朋友,不注意躲闪,就会引得跳蚤上身。
一位犹太哲人这样写道:
“亲切可爱的演讲获得热烈的掌声,和蔼可亲的神态受人欢迎。”
“许多人向你祝贺,但真正的朋友万里挑一。”
“如果你想要得到朋友,那需要患难见真心,切不可轻信。”
“一些人是阶段性的朋友,在你危难时他就会离你远去。”
“一些人是酒肉朋友,在你幸运时对你笑脸相迎,在你不幸时逃之夭夭。”
“某些朋友翻脸不认人,一有利益冲突,就会变成敌人。”
“一位忠实的朋友,就像一顶牢固的帐篷,会为你遮挡风雨。他是无价之宝,不要轻易忘掉。”
“走进香水店,就是什么都不买,也会沾上芳香的气味。”
不懂礼节就会被瞧不起
不论一个人的思想多么超前、世界观多么先进,也不论一个人多么富有,如果他不懂得礼节,不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保持大方的举止,他就会被人瞧不起。
在犹太人看来,不论一个人的思想多么超前、世界观多么先进,也不论一个人多么富有,如果他不懂得礼节,不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保持大方的举止,他就会被人瞧不起。
一位犹太拉比说:一个人要保持良好的风度,表现出很好的修养,就不要忸怩作态,不要看不起别人。我们不要因为自以为自己具有某些长处,便以为应在别人面前占优势。我们应该谦虚本分地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批评。
犹太教育家弥赛亚说:行为美是一种表现方式,要掌握好方法。有时帮助了人,却有可能因为不得体而使对方或旁观者不悦。
培养行为美,一直为犹太人所重视。早在犹太人的远古时代,培养优美的行为举止就成了社会所关注的事。从西方到东方每个民族都有着他们一系列的举止仪式,他们通过一些专门学校和体育场所来训练人们的举止仪态。
在犹太民族的普通小学,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举止和礼节。同时还有大量指导礼节的书籍。
犹太教师在接受礼仪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接受这样的培训:你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孩子,即使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如此。你们怎样穿着打扮,怎样同其他人谈话,如何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如何看报——所有这些,无不对孩子具有重大意义。孩子能觉察到你们语气和脸色最细微的变化,通过各种无形的途径了解你们思想情绪的变化。
犹太拉比以利亚拉说:
不要忽略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要教育孩子们讲究整洁,保持身体和服装的清洁,讲究举止风度和待人接物的尊严,同时要以普遍而永恒的本源来说明这一切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不是来自社会身份等级地位的虚假要求,而是来自崇高的人类称号;也不是来自礼仪表面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人类尊严的永恒观念。
人类的尊严、人道主义、对周围人们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为对自己举止风度美的关心——这就是犹太人衡量行为美的标准。
一个孩子的行为美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是社会的一种需求,也是为人父母者所面临的挑战。
一个人虽然有着无穷的智慧和神秘的外表,却因他凡人的品性和粗俗的举止,使他陷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问题之中。一个人的修养从哪里开始,就会沿着哪条线前进。
理解别人的痛苦
如果一个人知道悔过,别人就不应该对他说:“记住你从前的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