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虽然是一个小的种族,但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秘密之一就是他们在经济上的独立精神。犹太人在饭后唱的祈祷文中有这样的话:“上帝啊,制止我们从别人那里借钱和领受礼物吧!让我们借助你那宽大神圣的双手吧!无论在哪里我们的行为都不会使您受辱。”
犹太人把寻求别人的帮助视为耻辱。不论多么贫困,不论怎样在低谷里挣扎,仍然保持这个意识,以鲜明的独立精神继续生活,这就是犹太人的面貌。否定对他人的依赖和顺从,独立地生存就是犹太人灵魂的精神根基。犹太人明白,要想取得独立和自由,必须学会忍受贫穷。所以,有很多犹太人拒绝政府的生活保障,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即使这样,他们也决不向贫穷妥协,而是不断地尝试怎样重新站起来。这就是犹太人和其他小种族的区别。
犹太人亚伯拉罕·拉姆五十多岁,是一个实业家。他在孩提时代就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和其他刚刚来美的犹太人一样,他的父母当时也是身无分文。但是他勤勉刻苦,最后拥有的财产可以让他一生衣食无忧。他在好莱坞有一所漂亮的公寓,在那里,他和妻子二人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有人拜访过他。
“亚伯拉罕·拉姆,你是怎样赚到这么多钱的?”
“没怎么样啊!不浪费就可以做到了。”
一般人认为犹太人十分小气,事实上并非那样。他们在应该花钱的地方从来不吝啬,比如在教育和慈善事业或是具有互助性质的公用事业上,他们出手往往十分大方。要做这些事,他们平时当然要节省一点了。吝啬鬼是对金钱吝啬,而犹太人是对奢侈的东西吝啬。
附犹太商人关于生意的10则忠告
宁掏腰包勿让钱袋丢失
仅仅知道等待和忍耐,不是真正的聪明。
很早的时候,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场里做生意。当得知几天后这里所有商品都大甩卖时,他决定留下来等待。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还没有银行,把金币放在旅店里,实在很不安全。
左思右想,他有了主意,于是带上铲子,晚上来到一个无人之处,在那里打了个洞,将装有金币的钱袋埋藏起来。可是,等商品甩卖就要开始的时候,他跑到藏钱的地方去取钱,钱袋竟然不见了。他反复回想当时的情景,认为自己记忆的地方没有错,于是就对周围环境观察起来。一观察,他发现,在离藏钱不远处有一间小房子。由于房子被地形遮蔽,时间又在夜晚,他竟然没有看见。
这下情况清楚了:一定是那天晚上他在挖洞时,被屋子里的人看了个正着。但是,分析、推理并不等于证据,他必须要想出一个既能找回钱,又不致引起纠纷的办法。
这个犹太商人走近那座房子,对屋里的主人恭敬地说:“您住在城市里,是个城里人,您的头脑一定很聪明。我是从外地来的,有件事情想请教您,让您给出出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
见对方这么客气,又这么恭维自己,屋子的主人很高兴,连忙说:“可以,可以。”
犹太商人开始讲出他预先设计好的计策:
“我从外地来到这里,是想和这里的人做生意的。我身上带来了两个钱袋,一个里面装了500个金币,另一个装了800个金币。前些天,我把那个小些的钱袋埋藏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洞里去了,现在身上还剩这个大点的钱袋。我不知道是该把这个钱袋交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保管呢,还是把它也和先前那个钱袋藏到一起呢?”
屋子的主人连忙说:“你一个外地人,头一次到我们这个城市来,当然不能轻易信任任何人。我建议,你还是应该把这个钱袋和先前那个藏在一起为好!”
犹太商人说:“谢谢您的指教,我明天就按照您说的去做。”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预料得到:那个贪心的“城里人”马上把偷来的钱悄悄藏回到原来那个洞里,企图等待着另一袋金币的出现。而犹太商人趁他一走,便上前将自己的钱袋取了出来,只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洞在那儿。
像故事中的那个商人一样,犹太人在做生意时都秉承一个原则——宁掏腰包不让钱袋丢失。
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
人的成功标志,人的价值实现,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成功。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是依靠自己经营能力赚来的钱,就受之无愧。
犹太俗语说:“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认为,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是依靠自己经营能力赚来的钱,就受之无愧。
赚钱有术的犹太富翁不胜枚举,以放债发迹的亚伦就是典型的一例。
亚伦移居英国后,从打工开始,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后来,由于他经营有方,生意越来越大,他需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亚伦在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合算。
于是,在有了些本钱后,亚伦就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急需用钱的人。另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之路的。据统计,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遗产在当时的英国是首屈一指的。
犹太人素来把金钱当作世俗的上帝,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就只有金钱最值得人尊敬和重视。犹太人在追逐金钱,聚集财富方面的成功,使得其他民族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也使得其他民族不得不向犹太人学习。
在商业社会中,人的成功标志,人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犹太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也最“先知”的民族了。
不会休息就不会赚钱
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许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许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间,日子被无端地浪费。这些人都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注定成不了大器。
在犹太人看来,没有空闲,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人。
犹太人认为,要赚钱,首先得有赚钱的时间。在赚钱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时间,否则就等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许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许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间,日子被无端地浪费。若在犹太人看来,这些人都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注定成不了大器。
一个会赚钱的犹太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闲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为赚钱而忙碌。按照犹太生意经,该忙的时候就要忙,否则没有效率。但是,“忙”与“闲”是相对的。学会“忙里偷闲”,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会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犹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闲人”。
犹太人视时间如金钱,他们在做生意时会客观而若无其事地谈论自己和别人的寿命。
“先生今年70岁了吧,大概还可能再活5到10年左右!”对于其他任何民族来说,初次见面就谈这种“不吉利”的话,一定会遭到对方的白眼。犹太人却很坦然,他们认为人生下来以后就注定要死,不必对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就意味着知道自己还能赚多少钱。犹太人活到老赚到老。他们对死的态度是客观和冷静的,一旦知道还能活几年,就会抓紧这几年享受和赚钱。
赚钱是为了享受,这是犹太人赚钱的目的,也是他们对商业目的最好的诠释。因此犹太人在经商时劳逸有度,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保全借贷人的饭碗
保全借贷人的饭碗,也就是保全自己的饭碗;借贷人的饭碗碎了,自己的饭碗也就危险了。
犹太人认为,保全借贷人的饭碗,也就是保全自己的饭碗;借贷人的饭碗碎了,自己的饭碗也就危险了。
为了限制出借人的蛮横,并使借贷人的经济行为得到健康发展,《塔木德》又向犹太人做出这样的明确规定:“出借人不可无偿居住于借贷人的家里,也不可用偏低的价格从借贷人手中租借房屋。”
现实生活中,拥有一幢大厦却资金不足的人随处可见。假如他准备利用这幢大厦来开办旅馆,那么他必须向银行或向私人借钱。在争取借款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大厦的某一层租给银行,而价格比市价低许多;也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旅馆的某一间或几间屋子租给私人,房租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甚至干脆不收钱。
这种承诺在《塔木德》中是被禁止的,因为低租金或者数额为零的租金在《塔木德》中被视为贷款的利息。而利息在犹太人中是被禁止的。
《塔木德》要求贷款给开办旅馆的人不要企图占便宜,而要让开办旅馆的人尽可能地发挥他每一份资产(每一层楼或每一间屋子)的作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归还全部贷款。
借贷人手中尚有房屋向社会出租这一经济手段,可以如此作为,如果借贷人仅仅只剩下一件外衣,而他乐意将这件外衣作为抵押物,那该怎么办呢?
道理是一样的。这个极度贫穷的借贷人不会连一点劳动的能力都没有,他可以在休息权、健康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把这点劳动的能力维持下去,发挥这种能力,以尽快归还贷款。
所以,如果仅仅剩下一件外衣的穷人向我们借贷,我们可以在他乐意的前提下,把他的外衣作为一种对信用的认可而妥善保管起来,同时记住:在日落时分一定把外衣归还。
在夜里,这个贫穷的借贷人如果连一件覆体的衣物都没有,那么他就会因最低限度的休息权被你剥夺而健康受损。
如果我们就是这仅剩一件外衣的借贷人,那么我们必须牢记:这唯一的外衣不可用来抵押。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是我们恪守信用的明证。健康是人人的饭碗,它可以经历受损再经历恢复,但一旦失去便不再来。
《塔木德》中明令禁止向借贷者征收利息,这种禁令目的在于保护弱者,更在于促进市场的成熟,而不是否定营利活动。
也许是源于在长期流浪中形成的应对危机的传统,犹太人擅长经商的秘密在于他们的经营策略,更在于他们能够全过程地监控资产的流动,每每能够尽快地回收资金。
大生意是学出来的
富人的富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有一个赚取财富的头脑。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是他们根本就缺乏一个赚钱的头脑。富人的富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有一个赚取财富的头脑。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的是一个可怜的零售店。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靠着出售一些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辛苦经营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卡尔问弟弟:“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呢?”特奥回答说:“我觉得是经营有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兄弟俩决定到大街小巷去看看。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家店铺顾客盈门、生意红火。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到年终可凭发票免费购买发票款额3%的免费商品。”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要贪图那年终3%的免费购物。他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让利3%,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达不到全市最低价,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原来他们不仅借鉴了那个商品让利3%的做法,还提出了现款交易就可以让利3%,加上全市最低价的攻势,自然他们的店铺很快就门庭若市,生意火爆。他们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借这个机会,阿尔迪商店在市里发展了十几个店铺,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此后,凭借这种“偷”来的经营原则,他们兄弟的店铺迅速扩大,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阿尔迪”商店。
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学习别人并加以利用和发挥,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这么快的。
事实上,犹太商人都知道一条亘古不变的生意经——大生意是学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靠体力绝不会赚到大钱
财富绝对是靠智慧的大脑得来的,那种传统的依靠体力的方式是不会得到大量财富的。即使是传说中的那些大力士,在今天也顶多是维持自己的生计罢了。
犹太人的智慧宝典《羊皮卷》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国王拥有一大片葡萄园,雇了许多工人来照管,其中有一位工人能力特别强,技艺超群。于是国王让他来管理这片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