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彗星,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把它与战争、疾病、灾难紧密相连,中国民间更是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灾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彗星的恐惧代代相传。
其实彗星是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云雾状小天体。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平均物质密度只有10~1000千克/立方米,天文学家们把彗星形象地称为“脏雪球”。
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两部分,有的还有彗云。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发、彗尾等结构。
宇宙中彗星的数量极大,但目前观测到的仅约有1600颗。
除了离太阳很远时以外,彗星的长长的明亮稀疏的彗尾,在过去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认为彗星很靠近地球,甚至就在我们的大气范围之内。1577年第谷指出当从地球上不同地点观察时,彗星并没有显出方位不同:因此他正确地得出它们必定很远的结论。
每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它的亮度迅速地增强。对离太阳相当远的彗星的观察表明它们沿着被高度拉长的椭圆运动,而且太阳是在这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与开普勒第一定律一致。彗星大部分的时间运行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接近太阳时才能见到。
离太阳很远时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谱单纯是反射阳光的光谱。当彗星进入离太阳8个天文单位以内时,它的亮度开始迅速增长并且光谱急剧地变化。科学家看到若干属于已知分子的明亮谱线。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组成彗星的固体物质(彗核)突然变热到足以蒸发并以叫做彗发的气体云包围彗核。是太阳的紫外光引起这种气体发光。
哈雷彗星是如何得名的?
哈雷彗星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到的为数很少的大彗星之一。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了24颗彗星的运行轨道,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过的大彗星1759年还会出现。哈雷于1742年去世了,他的预言在1759年变成了现实,人们为了表彰他对彗星研究的伟大贡献,便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