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都有一座陵墓,这些陵墓多数在登基后就开始筹建,以后逐年增修,所以在位愈久,陵墓规模就愈大。但在历代王朝中,唯独元代皇帝没有留下陵墓。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是不同的。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子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了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
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死后是不用棺椁的,也没有殉葬品,其葬仪很奇特,只是“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然后挖一条很深的坑埋入。地面堆土后,再“用万马蹴平”,并派一支队伍把这一地区暂时封锁起来,等到青草长成,一点儿也看不出痕迹后才解除封锁,撤走队伍。因此,后世就很难发现元代皇帝陵墓之所在了。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的天寿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0千米。
陵区内共埋葬着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从葬的宫女等。其中包括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处,统称十三陵。
明十三陵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