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8500000015

第15章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社会党和共产党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党和共产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使它们不得不思考和回答未来的社会主义之路该如何走和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是什么样等问题。西方社会党人认为,苏东剧变是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胜利,民主社会主义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础。但实践证明,西方社会党的理论变化和“观念上的胜利”,并未带来社会党的复兴,它仍面临各种挑战和重重困难。苏东剧变引起了西方国家共产党的大分化,以意共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相继变成了社会民主党,而法共、西共、日共等仍坚持过去的社会主义理想,在困难的历史时刻继续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党国际十八一十九大期间的理论变化

发达国家社会民主党在理论上的变化在社会党国际18大和19大上也有反映。1989年6月,社会党国际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十八次代表大会,有88个成员党的400名代表出席。大会发表了《社会党国际原则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这次大会是社会党国际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补充和调整其内容的尝试。和过去相比,这次大会的新的内容反映在:第一,不仅突出民主,而且把人权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手段和根本实质,提出把人权斗争作为一项国际任务。大会攻击共产主义违反和践踏了人权和个人自由;大会还通过了《社会党国际人权纲领》,把世界人权运动的旗帜举在自己手中;第二,特别强调和突出了保护生态环境,认为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之一。大会通过了《争取长期生态战略》的决议,把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党及其领导的劳工运动的新使命。这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选民,并与西方国家70年代兴起的绿色运动争夺选票;大会发表的宣言还把环境危机视为对世界的挑战,主张通过国际社会的联合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三,加紧向全世界进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宣传,争取按民主社会主义原则“塑造21世纪”。大会认为,在全世界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社会党国际把它的原则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战胜各种困难的唯一出路,并公开支持苏联东欧的共产党向民主社会主义方向演变。

1992年9月13—1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社会党国际十九大。参加这次大会的有约60多个国家的80多个成员党和观察员组织的代表。大会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社会民主主义》等宣言和决议。这次大会是在苏东剧变之后举行的第一次社会党国际的代表大会,一大批原苏联东欧国家新出现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派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许多社会党人在大会上宣称,民主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大思潮的历史性的长期争论,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和失败而告结束,它证明民主社会主义的“正确”。大会宣布支持原苏联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及其多元化民主的进程。同时,这次大会也对西方资产阶级宣扬的苏联东欧剧变意味着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败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社会主义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民主社会主义在下一个世纪仍将显示其巨大的力量。

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由于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解体,这给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许多原来的共产党纷纷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以及民主社会主义党,使西方的社民党与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共产党的变形混淆不清;二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使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影响也相应削弱,而西方自由保守的右翼力量则借此机会攻击社会党的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使一些社会党人认为,继续使用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名称,都会与原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联在一起,因此“社会主义”一词已经“用坏”,不能再用,主张用“社会民主主义”替代“民主社会主义”。但更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政治语义词”,而是一种社会模式,一个社会制度,是一种理想,它将逐步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和阶级特权,争取实现和维护自由、平等和公正,因此,既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的事业,也不能放弃这一概念,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二、西方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新模式的探索

在80—90年代,西方许多严肃的学者并不认为世界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替代现实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现有模式的新模式。1993年和1994年,西方左翼学者掀起了重新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他们从深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端出发,对现有的各种社会主义理论都进行了批判性分析,重点分析了市场生态危机、劳动危机、民主等基本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再次确信,资本主义制度找不到解决西方和整个世界存在的失业、生态危机和民主制度的腐败等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现存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更合理的时代。在这个基础上,美英法的一些左翼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新模式的理论特征①(①参见(法)《当代马克思》1993年第14期。)。这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产生社会主义新模式的条件已经成熟。他们认为,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被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和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割裂。现在前者失败了,后者也未对现实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这样,历史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模式的任务。它是对苏联东欧剧变、社会民主主义衰落和新自由资本主义危机反思的必然产物。

(2)社会主义新模式的理论特征,是在吸收当代资本主义成果和总结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寻求一种比过去任何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更符合其理想的新制度,但又不是空想,它追求更完善但不追求“完美”,它将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自由和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物质文化的和谐的发展。这是新模式既区别于现实社会主义又区别于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特征;新模式将确认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并将在实现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就业、生态保护方面超过资本主义;在经济理论基础上,它把现代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相结合,所有的新模式都重视市场和商品关系,但同时又对市场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进行了分析;这些模式都重视和肯定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经验,同时对原苏联东欧国家的经验材料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给予重视。

(3)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几种主要类型。美国经济学家、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翰?罗梅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80年代初已经在英国左翼学者中进行过广泛讨论)主张在公有制前提下保留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它既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又可以防止社会分化和多种公害。但它必须以政治民主为保证;

“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哲学家戴维·施韦卡特提出的。它把企业自治、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监督合而为一,把计划与市场在民主领域结合起来。企业自治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形式,可以防止劳动力的商品化和异化,而社会对投资机制的民主监督则可以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并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在此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就可以超越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也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率。

“市场社会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反映了英国一部分左翼学者的观点,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迪安?艾尔逊是其代表之一。他认为,经济学所追求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均衡目标在私人市场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要实现这一均衡必须以市场社会化为条件,而市场社会化又必须以经济信息的社会化和公开化为前提。信息社会化是对私人市场的否定,将使一切企业都能够得到有关技术、价格、工资、产品等经济信息,有助于打破资本对信息的垄断,削弱资本的剥削能力,从而最终导致资本市场的取消,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创造条件。

法国哲学家托尼?安德列阿尼提出了“企业自治”的模式。自治的银行通过收取企业支付的利息建立公共投资基金,对自治企业提供借贷,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无效益的投资,也可避免投资不足,又可以兼顾民主、平等和效率。

三、民主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在90年代的实践既有其成就又有失败。社会党国际在90年代初使自己在东欧和拉美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匈牙利社会党、波兰社会民主党等许多东欧的政党加入了社会党国际,拉美的社会党在中美洲一些国家取得大选胜利而上台执政。1994年,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已达111个。在西欧,瑞典社会民主党在1991年大选失败下台之后,又在1994年9月的大选中获胜,重新上台执政;英国工党在1994年的中期选举中也比执政的英国保守党有更好的表现。这些表明,西欧的社会党仍然是与欧洲与资产阶级自由保守派相抗衡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但是,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胜利。尽管西欧民主社会主义在90年代对其理论、政策进行了重大修改,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相反“民主社会主义1989年以来所处的形势是严峻的,它的发展态势有所减弱”,“苏联、东欧崩溃后的态势也使西欧的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受挫”①(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4年第4期。)。法国社会党由于执政期间政绩不佳,在选民中威信大大降低,1993年失去第一大党地位,1995年5月在大选中失去执政地位;意大利社会党由于受贿丑闻,1994年被排除在议会之外,几乎从意大利政坛上销声匿迹;执政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也为党内的腐败现象所困扰;德国社会民主党原准备在1994年大选中上台执政,却终于功亏一篑。总之,苏联东欧剧变后并未出现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西欧选民对社会党长期宣传的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不再相信,他们被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生态环境危机而感到恐惧和不安;其二,西欧中间阶层在扩大,选民的分化也在加强,其政治选择也更多,除传统的保守党、共产党以及党内左、中、右的分化外,日益兴起的绿色运动、极端民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也夺走了一部分社会党的选民;其三,西方日益出现社会生活个性化的趋向,人们更多地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对政治的兴趣不断下降。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西欧社会党所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思潮,它与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政党、保守党之间的政策区别在缩小,即使它上台执政,失业依旧,通胀率仍上升,使选民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对社民党丧失信心。正如卢森堡一位议员所指出的,“社会民主党左派固然从社会福利方面对资本主义实行了控制,但他们的‘民主社会主义’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福利国家本身也缺乏民主,因为社会仍然受资本主义市场的占支配地位的原则的制约。因此,社会主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①(①(德)《马克思主义革新杂志》1994年第16期。)。这也正是民主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的本质所在。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共产党

一、欧洲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

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各国共产党在各自历史上都进入了最低潮时期,这主要表现为共产党在选举中连连失败和党员人数不断下降上。例如,法共在1977年获选票率为25%,但1988年仅为6.78%,党员人数也从1979年的71万降为1990年的60万;意共1976年获选票为34.4%,党员人数为180万,但1989年得票率仅为27.6%,人数降为140万;西共得票率从1979年的10%降为1989年的5%,人数从24万降为8万。而苏联东欧80年代末出现的剧变,使西方国家共产党的处境更为困难,共产党所坚持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受到强大的冲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西方国家共产党中产生了社会民主党化的思潮。

这一思潮80年代末在一些国家共产党的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中已有明显反映。这些原来的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在东欧已经剧变、苏联也陷入严重危机时,主张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这表现在:

第一,完全否定苏东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张完全接受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不仅原苏东国家共产党奉行的意识形态,必然导致“兵营式的社会主义”的瓦解,而且欧洲的共产党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也很难与之划清界限。如“欧共”创始人之一,原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卡里略认为,“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要比共产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更符合自由、民主和社会公正这些社会主义理想”,在苏东剧变后,“社会民主党成为唯一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力量”①(①戈尔巴乔夫、勃兰特等著:《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124页。)。

第二,反对马列主义,鼓吹超阶级民主,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任务。他们认为,民主问题是共产党与社会党之间对立的主要原因,苏东的共产党因缺乏民主而垮台;欧洲的共产党也因缺乏民主而日益受到排挤,并因其马列主义和“专政”等思想而成为欧洲民主变革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高度重视民主的社会党才能担当社会主义理论的旗手。

第三,在社会党国际之外没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共产党社会党化的鼓吹者认为,在今天世界一体化的形势下,社会主义运动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而“今天除了社会党国际之外就没有任何国际行动,而且只有社会党国际才能胜任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①(①《未来的社会主义》第343页。)。

在这种共产党社会民主化思潮的推动下,90年代初在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中出现了宣布放弃共产党名称、放弃马列主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改名社会党、民主党的浪潮。1990年春,西欧唯一参政的共产党——圣马力诺共产党宣布改名为民主党;1991年2月,卡里略领导的西班牙劳动党宣布加入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有80年历史的荷兰共产党在1991年6月宣布解散,大部分党员加入了“绿色左翼”,英国共产党也随之放弃共产党名称,改名为民主党,而芬兰、瑞典、丹麦等共产党和希腊共产党(国内派)也把共产党更名为“左翼联盟”。

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变化。1990年春,意共在十九大上围绕意共的改名和重建,产生了激烈的斗争,1991年2月3日,意共召开二十大,以奥凯托为代表的多数主流派通过决议,决定放弃共产党名称,将意共改名为“左翼民主党”,意共前领导人奥凯托当选为左翼民主党总书记。左翼民主党不仅是改变了名称,而且变成了一个社会民主党类型的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它放弃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以及意共领导人葛兰西、陶里亚蒂的理论为指导的提法,宣布“非意识形态化”,不以预先构想的模式为指导;在党的目标上,宣布在“以共产主义名义建立的专制制度破产的情况下,超越共产主义的历史经验”,把自由、平等、团结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观,把逐步实现政治、经济和公民社会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变革通路上,认为新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从一种特定的制度向另一种特定制度过渡,而是对资本主义现行制度进行民主化改造,民主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在组织制度上,放弃国际共产主义,放弃民主集中制,把多元化、多数原则作为组织原则。1992年,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由于意大利共产党是西方国家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共产党,它的社会民主党化意味着社民党在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意味着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国家中相对共产党而言完全占了上风,也意味着欧洲多数共产党与社民党的接近。

二、在困境中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的西方国家共产党

意共等欧洲共产党的社民党化,大大削弱了共产党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但是,仍有一批共产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

在欧洲,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以及希腊共产党等明确宣布,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是一种历史逆流,是对共产党的自我否定,在困难时期必须坚持共产党的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坚持这一理想呢?这些党的做法是:

第一,对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进行原则分析,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东欧发生剧变时,法国共产党立即组织了3个月的广泛讨论,指出剧变的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1990年12月法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分析了东欧形势,指出这些国家未能抵制住资本主义复辟的原因,一是歪曲了社会主义概念,未能及时改革以克服过去遗留下来的弊病;二是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没能得以真正发挥;三是共产党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支持,力量大减;四是放松了对资产阶级的警惕性,使他们得以伺机重返。①(①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93年第1期。)法共对东欧剧变的及时分析使以后发生的苏联解体并未在党内引起太大的震动。葡萄牙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后,经过全党大讨论,认识到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一种模式的失败,这种模式在一些主要方面背离了共产主义理想,比如政治上缺乏民主、破坏法制、党政不分、官僚主义、削弱监督机制,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经济上建立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忽视市场的作用以及提高生产率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等等。希腊共产党则认为,在苏东出现的情况既没有消除也没有抹煞社会主义前途,正确的做法是总结必要的教训,以利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第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顶住了国内外及党内外的巨大压力,坚持不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法共强调要保持本色,保持共产党的先锋作用,既不能回到资本主义,也不能乞求于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仍然是法共的理想和最终目标,1994年1月召开的法共二十八大通过的宣言再次明确表示法共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前景”和“建设民主的、自治管理的、使全体社会成员均能全面参与决策的社会主义”,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口号并坚持党的革命性①(①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94年第4期)。西共多次指出,尽管当前国际共运遇到了困难,但西共不会放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并将继续推进共产主义运动,1991年12月,西共举行十三大,会议坚决反对解散西共的企图,主张保持“共产党的传统”,以“非教条主义的具有改革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政治行动②(②转引自《科学社会主义》1992年第1期。)。1992年12月召开的葡共十四大也指出,虽然20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同150年前马克思阐述的资本主义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其侵略和剥削的本质并未改变,“不管经历多么长的历史时期,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帝国主义的明天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20世纪,社会主义首次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世界的未来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在通过的新党纲中,强调葡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政党”、“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党”,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最终目标是在葡萄牙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①(①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93年第2期。)。同样,希共早在1991年2月召开的十三大上就庄严宣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不会变,因此希共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共产党的名称不能变”,1991年10月,希共发表了十四大提纲,指出“面对苏联的变化而掀起的挑衅性反共宣传,希共将继续是一个当代战斗的和人民的党,一个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党,一个为解决与劳动人民密切相关问题而斗争的党,决不把党变成一个只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谋求某些改良和不痛不痒的改革的党”②(②转引自《科学社会主义》1992年第1期。)。同年12月,希共召开第十四次特别代表大会,再次重申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三,法、希、葡等国的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1992年12月葡共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强调要“创造性”地发展民主集中制,认为既要充分保障和加强党内民主,又要有一个“统一的总方针”和“统一的中央领导”,反对党内存在“宗派主义倾向和派别活动”,并更新了中央的领导班子,根据葡萄牙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国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丰富和充实了葡共十二大提出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文化民主的“先进民主”纲领,强调“民主和社会主义是葡萄牙的未来”,认为“实现先进民主的目标为葡萄牙社会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先进民主”纲领的具体内容是:(1)建立一个人民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政权和广泛参与的、有代表性的高效率的现代民主国家;(2)在由“国家、合作和私营等部门”组成的“混合经济”基础上发展经济,既对国民经济实行“有计划的领导”,又鼓励“劳动者和生产单位的直接参与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3)实行全面改善社会生活的社会政策;(4)实行保障创作自由和文化享受自由的文化政策,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和特征,反对殖民文化;(5)实行独立自主的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和平政策。①(①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93年第2期。)希共也强调在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巨大挑战时,要重新塑造自我,对自己进行大胆的反思。1993年1月发表的希共中央扩大全会公报认为,经过一年“组织上和政治上重新建党后”,希共已进入了“发展和全面加强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加强党的革命性,加强为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在全国各个基层组织“积极进行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更进一步支持劳动者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②(②同上。)。法共为进一步消除原苏共所犯错误给法共带来的消极影响,适应国内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树立法共“革新、开放”的新形象,同时也为了对付党内反对派的压力,防止党的分裂,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代之以民主原则,二十八大通过的文件指出:民主集中制在法共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现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党内出现的新的民主生活方式,步调一致的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具有生命力,党内唯一运转的原则是民主,“党员是党的主人”,党的决定应以“民主方法,通过多数”作出,但新党章规定在党内“不允许存在有组织的派别”。另外,法共国民议会议员只对选民负责,不按党的指示行事,全国总工会也提出要维护工会的特性,与法共拉开距离,同时,法共二十八大还对党的领导机构的名称作了相应的变动,把中央委员会改为全国委员会,政治局改为全国局,总书记改为全国书记,并完成了党的新老交替。①(①转引自《政党与当代世界》1994年第4期。)

除此之外,意大利共产党内一批反对社会民主党化的党员于1991年12月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和党纲,宣布成立“重建共产党”。重建共产党不仅在大多数人跟随左翼民主党走的困难条件下坚持了共产党的理想,而且在实践中也成功地成为意大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它在1994年时已拥有13.5万名党员,在议会中拥有55个议席,而且在都灵、米兰等地成为第一大左翼党。

在亚洲,日本共产党也维护住了自己的阵地。1990年7月,日共召开的十九大宣布,日共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仍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日共在苏联东欧剧变后,在党内对苏共的新思维和意共的社会民主党化都进行了批判。日共认为,日本共产党的名称,是由几十年的斗争业绩贯穿起来的光荣的名称,没有理由改变;而党的民主集中制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的组织保证,取消民主集中制也就是企图取消日本共产党,是不能允许的。1990年时,日共仍有49万党员,并在众议院拥有16席,在参议院拥有14席。

总之,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时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社会民主党化了,而另一部分则继续坚持自己过去选择的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道路。

§§后记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一书,是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个集体研究成果。近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在书中力图反映这些变化,并在本书的框架和体系上作了较大修改和变动,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尝试进行新的分析和论述。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吸收了国内学术界近年来的有关成果,在此谨向有关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而世界社会主义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又十分广泛和复杂,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们赐教指正。

本书由黄宗良、林勋健、叶自成主编。各章的作者是:导论(黄宗良),第一章(林勋健),第二、三章(邢玉春),第二编第一章、第三编第一章(唐士其),第二编第二、三章(杨龙芳),第三编第二章(沈青兰),第三编第三章、第四编第四章(高歌),第三编第四章(叶自成),第四编第一章(张映清),第四编第二章(杨荫滋),第四编第三章(孔寒冰)。全书由黄宗良、林勋健和叶自成进行了修订和统稿。

作者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日

同类推荐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热门推荐
  • 灵魂之梦

    灵魂之梦

    在梦界和现实中穿梭,内力与魂力,灵魂与肉体,是肉体禁锢了灵魂,还是灵魂束缚这肉体,既然有了无限的可能,我是挣脱禁锢还是解除束缚
  • 轮回系列生还之卷

    轮回系列生还之卷

    路在何方?是时间的问题还是空间的迷茫?各自的追求在相遇那一刻无路可退的碰撞,溅起绚烂的寂灭火花,是什么在燃烧、、、
  • 凡事想开点

    凡事想开点

    我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面临着社会、工作、生活、家庭多重压力,不可幸免地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本书立足于倡导健康生活观念,运用实用心理学原理,积极引导人们学会心理自疗,在遇到烦恼时,无论烦恼源于什么事,什么原因,不妨以“凡事想开点”的胸襟和气度去坦然接受烦恼,便能使你心灵真正从烦恼的渊薮中摆脱出来,获得安谧。
  • 洛慕兄姐师们之家皇家贵族的恩怨

    洛慕兄姐师们之家皇家贵族的恩怨

    这是一个同学之间是皇家贵族的发生的师门事情
  • 妃本猖狂:邪皇,别撩我!

    妃本猖狂:邪皇,别撩我!

    一朝穿越,成了墨家的二小姐,大伯母是个毒妇?姐姐枪了她的玉佩?父亲嫌弃她丑?没关系,她涅槃重生,势必虐死犯贱之人!只是好奇爬上了房顶,不小心看了美男洗澡,就被要挟负责?!转身就想跑,谁料,人家很强势的墙咚、地咚、床咚一样都不落。喂喂喂!她好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尖特工,怎么能这么轻易被推倒?他白衣着身,笑容如沐春风:“小东西,我看你很有火气呀!”被关心地某人停下吃葡萄的动作,一拍桌子,豪言道:“想上我就直说,别客气!”
  • 她与她(手绘大叔)

    她与她(手绘大叔)

    《手绘大叔系列——她与她》作者的绘画中掺杂着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慈善、疼爱、欣赏、嗔怒等,承载着母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期待,演绎着母子之间进退去留的悲欢喜剧。全文共收录了作者150幅作品,每一幅画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作者满满的情感,精辟的文字更是烘托出画面的意义。
  • 无敌相公

    无敌相公

    做一辈子秀才挺好。秀才照样受文坛敬仰,千古风流人物。秀才照样被众星拱月,享尽软玉温香。秀才照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个秀才相公,让天下人,都想做秀才相公。
  • 无心灵女

    无心灵女

    我是谁,来自哪里。陌生的房间,陌生的环境,眼角一滴清泪滑落。只有胸口空落落的。当一次意外的偶遇,那个身影让我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我以前是不是见过他。我不以为然,可能是因为原主人曾经见过他吧!可不可以什么我却有点感同身受。
  • 零界混神

    零界混神

    修行强者,一脚踏地,山河崩裂,一拳挥出,虚空尽碎;科技文明,专研天地,破万物之谜,武器一出,引宇宙动荡;修行、科技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然而,当两种力量相撞,又将产生怎样的惊世动荡……
  • 跟着妹妹有糖吃

    跟着妹妹有糖吃

    一个变态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哦!女主挺霸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