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年代中期起,在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机构伊休夫中形成了一些团体、它们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流派。其中最大的和最有影响的是V·雅布庭斯基领导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修正派联盟。本·古里安根据“从阶级到人民”的思想同他们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指出工人阶级是犹太民族复兴的中坚,因此应该在伊休夫以及整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起领导作用。双方分歧很大,并且可能导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彻底分裂。基于这一认识,本·古里安后来和雅布庭斯基签署了犹太工人总工会与修正派之间和解的决议。但是这个决议在犹太工人总工会成员的全体公决中遭到否定。不过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意向性和解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分裂的危险。
1930年巴勒斯坦工人党成立,本·古里安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30年代初期,在第18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前夕,为了使该党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起领导作用,本·古里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竞选活动中,他把美国竞选活动里可资借用的地方加以个性化的发挥,运用于这次竞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33年,在布拉格召开的代表大会上,本·古里安的党占代表总数的44%,本·古里安本人也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执委会成员和犹太代办处管理委员会委员。1935年至1948年,本·古里安担任代办处主席一职。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一直面临着一个挑战,那就是阿拉伯民族的反对。随着犹太移民的增加,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开始担心,若不加以抑制,迟早会造成阿拉伯土地被占的局面。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阿拉伯人开始采取暴力手段袭击犹太人,从而使两个民族和平共处的局面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冲突。1921年,阿拉伯人发起了第一次大规摸骚乱;1929年,阿拉伯人在整个巴勒斯坦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骚乱;1936年5月,阿拉伯人发起了第三次大规模骚乱。恐怖一次次降临犹太人定居点。民族生存的问题压倒一切,犹太民众要求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迅速作出反应。为了减少冲突,本·古里安试图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达成协议,但未能产生具体结果。
1937年,英国政府委派皇家委员会调查巴勒斯坦阿拉伯骚乱的原因。本·古里安在委员会的发言中,要求为犹太人大规模移居巴勒斯坦托管区创造条件。委员会更关心的是骚乱和冲突的问题,他们倾向于在西巴勒斯坦实行分治,建议建立犹太国家,其领土包括加利利、叶兹列尔谷和从黎巴嫩边界到南特拉维夫的沿海地带。尽管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本·古里安出于策略考虑,反对正式宣布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犹太国家,但既然皇家委员会已经提出这个建议,也不妨附和附和。事实上,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渴望建立起一个犹太国家。他认为,独立的犹太国家,无论其领土是多么狭小,终究是拯救德国的纳粹威胁下的犹太民众的唯一可能。
英国政府极为担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会激怒阿拉伯人,因此否定了巴勒斯坦分治建议。1939年,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的疯狂扩张,大战的阴云笼罩全世界。严重的战争威胁,使中东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为防止阿拉伯人占大多数的中东倒向纳粹德国,英国修改了它的中东政策,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活动加以限制。1939年5月17日,英国政府发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最低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白皮书对阿位伯人起了某种抚慰作用,但却激怒了犹太人。本·古里安坚决反对英国政策,号召通过游行示威、增加非法移民和定居等手段与英国托管当局进行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闪击战在欧洲频频得手。1941年春,德国名将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横扫北非沙漠,不断压向埃及边境,对巴勒斯坦构成威胁。新的形势下,本·古里安重新制定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仿佛未曾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仿佛未曾有战争一样。”于是犹太社团再次与英国托管当局合作,共御法西斯军队。
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一定会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广泛同情和理解。本·古里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来到美国,组织政治运动。在他的提倡和积极参与下,包括魏兹曼在内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主要领袖们,在纽约制定了犹太复国主义新的政治纲领,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目的是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写进纲领,指出“它是新的世界民主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的政治纲领打破了政治上的犹太复国主义最神圣的禁忌,确立了武装斗争的原则,开始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犹太复国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英国的处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终于能够腾出手来严格执行限制犹太移民的通令。英国当局的这些做法,使得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极为愤怒,激进的非正规武装组织“伊尔贡”和“斯特恩帮”主张举行起义,以暴力回击英国人。本·古里安考虑到英国人毕竟正在同纳粹战斗,仍然是犹太人的盟友,所以拒绝了武装起义的要求。由于担心这两个组织的行为会引起英国托管当局的残酷报复,他呼吁采取断然措施,强迫其与英国托管当局合作。在极短的时间内,本·古里安核准了“哈加纳”、“伊尔贡”和“斯特恩邦”在犹太抵抗运动的框架内协调行动的决议。
而此时,由魏兹曼领导的一些犹太复国主义政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对英国采取更加妥协的政治路线。本·古里安认为,仰英国托管当局鼻息行事,无助于犹太国家的创建。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斗士本·古里安坚决反对魏兹曼的政治路线。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欧洲从长达6年的黑色恐怖中苏醒过来。大约25万名法西斯集中营劫后余生的犹太人,对故国家园心灰意冷,只想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民族之家。然而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计划却遭到英国的反对。1945年5月22日,本·古里安向英国政府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让10万欧洲犹太难民移居巴勒斯坦,并允许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多次努力均遭拒绝。本·古里安越发倾向于行动,用行动来打击英国托管当局,用行动来寻求民族独立。
1946年,本·古里安在第22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大声疾呼:“这个抵抗运动是以色列历史上的新事件。对于居住在海外聚居区的犹太人来说,移居到巴勒斯坦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以色列国不是犹太复国主义,不是思想意识,不是计划,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一种生存的条件。那些犹太人的命运是,要么生活在以色列国,要么死亡。那也是力量的考验。”本·古里安的行动主义被普遍接受。他再次当选为犹太代办处主席,并负责犹太人的自卫问题。从此以后,他特别注意武装力量的建设,为巩固“哈加纳”作出很多努力,指出了把这个组织变成未来犹太国家军队的途径。
这期间,犹太武装力量在巴勒斯坦制造了多起破坏事件,向英国施加压力。6月18日,“哈加纳”炸毁了边界上8座桥梁;7月22日,“伊尔贡”炸毁了设在耶路撒冷的英军司令部。尔后,暴力冲突不断升级。
面对同时来自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愤怒,英国政府被迫于1947年2月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去解决。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本·古里安成为巴勒斯坦犹太民族委员会的领导人。
根据联合国决议,占总人口1/3的犹太人分得了56.47%的国土,其中包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沿海地带;而占总人口2/3强的阿拉伯人,则只得到42.88%的国土面积,并且大部分为丘陵和贫瘠地带。大家都明白,阿拉伯人决不会答应这种带有明显偏袒行为的分治方法,将不惜以武力阻挠以色列国的出现。一场流血冲突在所难免。事实上,联合国分治决议刚刚通过,阿以之间即开始了武装冲突。美国人不愿看到流血冲突,向巴勒斯坦犹太民族委员会施加压力,要求延缓建立犹太国。阿拉伯人的不平和美国人的压力使得民族委员会中许多成员开始动摇和犹豫。
作为民族委员会的领导人,本·古里安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犹太国的命运。本·古里安认真地思索着,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从波兰到巴勒斯坦,到土耳其,到埃及,到美国,到苏联,多少江湖多少海,一生已过大半,就为了这理想主义的信念。突然时空凝住了,本民族最悲的一幕出现在眼前:纳粹集中营里,600万亡灵绝望地呼号着,痛苦地挣扎着,他们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却又不得不无力地垂下。想到这里,本·古里安坚定了决心:在英国托管结束后立即宣告国家独立。接着,他又就可行性作了反复推敲。一年多来,“哈加纳”、“伊尔贡”、“斯特恩帮”3个犹太军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哈加纳”已具备进行一场战争的实力。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足够多的飞机、大炮、坦克,不过这可以通过募捐筹集资金加以解决。
由于本·古里安的坚决赞成,巴勒斯坦犹太民族委员会决定按期宣告国家独立。